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胺基化合物改性球形ADN的制备及性能
1
作者 屈炜宸 晏嘉伟 +6 位作者 夏文韬 李磊 杜芳 吴鹏 林昱辉 何健明 陶博文 《含能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7-135,共9页
为改善ADN的吸湿性,研究采用乳液法和液相法分别将疏水性胺基化合物油胺、4-氟苄胺接枝在球形ADN(PADN)表面制备改性球形ADN(PMADN-1和PMADN-2),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SEM-EDS)、热重-差热分析(TG-DTA)、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对P... 为改善ADN的吸湿性,研究采用乳液法和液相法分别将疏水性胺基化合物油胺、4-氟苄胺接枝在球形ADN(PADN)表面制备改性球形ADN(PMADN-1和PMADN-2),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SEM-EDS)、热重-差热分析(TG-DTA)、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对PADN,PMADN-1和PMADN-2的结构及性能进行了表征,并采用干燥器平衡法对其进行了吸湿性研究。结果表明,疏水性胺基化合物油胺、4-氟苄胺成功接枝于球形PADN,改性球形PMADN-1和PMADN-2的球形形貌未被破坏,热分解温度由ADN原料的196.3℃分别提升至198.3℃和200.7℃、撞击感度由17.95 J提升至24.35 J和28.80 J(平均值)。在25℃、57%RH下放置144 h后改性球形PMADN-1和PMADN-2的吸湿率为1.37%、1.07%,相较于ADN原料分别降低74.95%和80.44%,且无板结现象、表面无液态水出现,显示出优异的防吸湿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硝酰胺铵 固体推进剂 胺基化合物改性 氧化剂 吸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三乙醇胺化合物的合成及其对水泥助磨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4
2
作者 王彬 郑强 +3 位作者 王升平 陈新生 白明科 王明刚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235-1240,共6页
本文合成了五种改性三乙醇胺化合物,即三乙醇胺硫酸酯(GA1)、三乙醇胺乙酸酯(GA2)、三乙醇胺马来酸酯(GA3)、马来酸三乙醇胺盐(GA4)和油酸三乙醇胺盐(GA5)。以三乙醇胺为参比项,在不同添加量下,各化合物与水泥熟料和石膏在闭路磨机内粉... 本文合成了五种改性三乙醇胺化合物,即三乙醇胺硫酸酯(GA1)、三乙醇胺乙酸酯(GA2)、三乙醇胺马来酸酯(GA3)、马来酸三乙醇胺盐(GA4)和油酸三乙醇胺盐(GA5)。以三乙醇胺为参比项,在不同添加量下,各化合物与水泥熟料和石膏在闭路磨机内粉磨一定的时间,通过分析粉体的比表面积(SSA)、粒径分布、中值粒径(D50)、均匀性系数(n)和强度,探讨了改性后的三乙醇胺会对水泥助磨效果产生的影响,并分析了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改性三乙醇胺的助磨效果优于三乙醇胺,其中马来酸三乙醇胺盐的助磨增强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三乙醇胺化合物 水泥 助磨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温陶瓷及其复合材料的稀土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史扬帆 潘勇 +2 位作者 高扬 迟蓬涛 陈思安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82-693,共12页
超高温陶瓷及其复合材料因具有耐超高温、轻质和抗氧化烧蚀等优点,目前已成为航空航天领域热结构材料研究的热点和前沿。基于稀土化合物在热障涂层等领域的优异性能和成功应用,研究人员将稀土化合物引入超高温陶瓷及其复合材料中,改善... 超高温陶瓷及其复合材料因具有耐超高温、轻质和抗氧化烧蚀等优点,目前已成为航空航天领域热结构材料研究的热点和前沿。基于稀土化合物在热障涂层等领域的优异性能和成功应用,研究人员将稀土化合物引入超高温陶瓷及其复合材料中,改善氧化层的结构和性质,以期解决超高温陶瓷基复合材料氧化层增长速度偏快和宽温域高低温循环氧化层易剥落等问题。本文综述了稀土改性超高温陶瓷及其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分析探讨了改性机理,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温陶瓷 超高温陶瓷复合材料 稀土元素 氧化烧蚀行为 化合物改性 氧化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eparation and properties of composite polymer electrolyte modified with nano-size rare earth oxide 被引量:1
4
作者 肖围 李新海 +3 位作者 郭华军 王志兴 杨波 吴贤文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12期3378-3384,共7页
Poly(vinylidene fluoride-co-hexafluoropropylene) (PVDF-HFP) based composite polymer electrolyte (CPE) modified with CeO2, La2O3 and Y2O3 nano-rare earth oxides was prepared by phase inversion technique. Physical... Poly(vinylidene fluoride-co-hexafluoropropylene) (PVDF-HFP) based composite polymer electrolyte (CPE) modified with CeO2, La2O3 and Y2O3 nano-rare earth oxides was prepared by phase inversion technique.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the modified CPEs were studied by SEM, TG-DSC and electrochemical method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PE modified with 10% La2O3 (mass fraction) has the best practical applicability,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thermal and electrochemical stability can reach over 400 ℃ and 4.5 V, respectively, and temperature dependence of ionic conductivity follows Vogel-Tamman-Fulcher (VTF) relationship and ionic conductivity at room temperature is up to 3.3 mS/cm. The interfacial resistance Ri reaches a stable value about 557 Ω after 6 d stora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y(vinylidene fluoride-co-hexafluoropropylene) composite polymer electrolyte nano-rare earth oxide lithium ionpolymer batter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塑料专利
5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65-65,共1页
关键词 聚烯烃纳米复合材料 制备 天然高分子改性化合物 聚丙烯薄膜 阻燃性树脂 尼龙树脂 聚乙烯树脂 聚甲醛树脂 木薯粉复合降解材料 纳米纤维增强剂 聚氨酯成型泡沫塑料 聚氯乙烯 聚苯硫醚 抗菌薄膜 导电高分子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