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王国维基于意象的意境理论 被引量:6
1
作者 朱志荣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92-99,共8页
王国维的意境是意象的境界,基于意象的感性形态又超越于意象的感性形态,体现了情与景的统一。他把意境割裂为“意”和“境”是不当的。他的“意境”和“境界”范畴常常是混用的,但也有细微的差别。意境主要存在于作品中,强调意,依托于... 王国维的意境是意象的境界,基于意象的感性形态又超越于意象的感性形态,体现了情与景的统一。他把意境割裂为“意”和“境”是不当的。他的“意境”和“境界”范畴常常是混用的,但也有细微的差别。意境主要存在于作品中,强调意,依托于传达效果。境界则既可指艺,也可指人。作品意境的高低以主体格调的高低为基础。王国维的“意境”与“境界”,和“隔”与“不隔”、“有我”与“无我”、“以我观物”与“以物观物”等范畴,都有中国古代思想的渊源。王国维的意境说乃是一种现代性尝试,是从西学背景出发理解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的。他试图化合中西,从中西学术之间阐述意境思想,其中有经验,有教训,但把他的意境理论说成是“德国美学的中国变体”则未免失之偏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象 意境 境界 “隔”与“不隔” 化合中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梁启超:“从域外反观国内”的比较研究思路 被引量:2
2
作者 宋学勤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27-133,共7页
梁启超一生对中西学术文化的认识有一个变化的过程,但始终是以文明的视角为出发点, 从域外反观国内来进行比较研究的。在日本时期,他认为文明进步的“总因”在于思想自由,批判中国学术缺乏自由传统;游历欧洲后,则提出重新审视中华文明... 梁启超一生对中西学术文化的认识有一个变化的过程,但始终是以文明的视角为出发点, 从域外反观国内来进行比较研究的。在日本时期,他认为文明进步的“总因”在于思想自由,批判中国学术缺乏自由传统;游历欧洲后,则提出重新审视中华文明的价值,并进而力倡中西化合,发展民族新文化,对世界文化发展做出中国人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启超 比较研究 文明 思想自由 中西化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