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织物包覆性能的测试 被引量:1
1
作者 陈南樑 朱浩 冯勋伟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35-37,共3页
本文对针织物的包覆性能进行了一些研究,从针织物的包覆性能,提出了衡量针织物的两个指标——针织物的服装压和包覆弹性;设计、制成了测试仪器。并对不同结构参数的针织物进行了测试,得出了内在关系的结论。
关键词 针织物 包覆性能 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覆性能大跃进,ATEMPO全新竞速SRR公路车锁鞋
2
《中国自行车》 2015年第1期56-58,共3页
一般来说,我们在选择鞋子的时候都会有自己的一套习惯。很多人习惯挑选稍微大一点的鞋子,穿起来比较宽松、舒服,有些人喜欢完全刚好合适的。但是选择锁鞋呢?大部分锁鞋都是硬底的,主要是为了踩踏时可以把大部分的力量全部传送到曲... 一般来说,我们在选择鞋子的时候都会有自己的一套习惯。很多人习惯挑选稍微大一点的鞋子,穿起来比较宽松、舒服,有些人喜欢完全刚好合适的。但是选择锁鞋呢?大部分锁鞋都是硬底的,主要是为了踩踏时可以把大部分的力量全部传送到曲柄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鞋子 包覆性能 车锁 SRR 公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比表面积CoOOH包覆高电压钴酸锂的性能研究
3
作者 刘人生 江小红 《材料研究与应用》 CAS 2023年第4期702-706,共5页
采用液相沉淀-低温热分解法制备了大比表面积羟基氧化钴,通过XRD、SEM和激光粒度仪对样品的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产物主相为CoOOH,其比表面积达到60 m^(2)·g^(-1),形貌呈片状颗粒,中位径D50为0.13μm。同时,研究了... 采用液相沉淀-低温热分解法制备了大比表面积羟基氧化钴,通过XRD、SEM和激光粒度仪对样品的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产物主相为CoOOH,其比表面积达到60 m^(2)·g^(-1),形貌呈片状颗粒,中位径D50为0.13μm。同时,研究了大比表面积CoOOH对钴酸锂正极材料的包覆性能及电化学性能。SEM结果表明,大比表面积CoOOH均匀地覆盖在钴酸锂颗粒表面。电性能测试结果表明,CoOOH包覆的钴酸锂在电压3.0—4.6 V范围内经100次循环充放电后,其容量保持率达到87.9%,优于氢氧化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氧化钴 大比表面积面积 包覆性能 电化学性能 钴酸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PO_4包覆对LiVOPO_4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何则强 梁凯 熊利芝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61-64,共4页
以LiVOPO4、Al(NO3)3.9H2O、H3PO4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AlPO4包覆的LiVOPO4粉末(AlPO4包覆LiVOPO4)。采用热重与差热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镜分析以及电化学测试等手段对AlPO4包覆LiVOPO4的微观结构、表面形貌和电化学性... 以LiVOPO4、Al(NO3)3.9H2O、H3PO4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AlPO4包覆的LiVOPO4粉末(AlPO4包覆LiVOPO4)。采用热重与差热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镜分析以及电化学测试等手段对AlPO4包覆LiVOPO4的微观结构、表面形貌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AlPO4以无定形态包覆于LiVOPO4颗粒表面形成AlPO4包覆LiVOPO4粉末。由于在LiVOPO4颗粒表面包覆了一层无定形的AlPO4后,阻止了电极与电解质溶液之间的副反应,降低了电化学阻抗,因此,与未包覆的LiVOPO4粉末相比,AlPO4包覆LiVOPO4具有更高的可逆容量、更稳定的循环性能和更好的倍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VOPO4 A1P04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包覆Co_(68)Fe_(4.5)Si_(13.5)B_(14)非晶微丝的力学性能
5
作者 何璞祯 王宇 +1 位作者 王瑞凤 许春蕊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59-62,共4页
以玻璃包覆Co68Fe4.5Si13.5B14非晶微丝为研究对象,对经氢氟酸溶液腐蚀不同时间的微丝和不同直径的原丝进行了力学性能评价和断口形貌分析。结果表明,玻璃包覆非晶微丝的断裂过程是弹性变形。外径为28μm、内径为8.8μm的微丝经氢氟酸... 以玻璃包覆Co68Fe4.5Si13.5B14非晶微丝为研究对象,对经氢氟酸溶液腐蚀不同时间的微丝和不同直径的原丝进行了力学性能评价和断口形貌分析。结果表明,玻璃包覆非晶微丝的断裂过程是弹性变形。外径为28μm、内径为8.8μm的微丝经氢氟酸溶液腐蚀,刚去掉玻璃包覆层时裸丝的抗拉强度最大,可达到3545MPa,应变量为1.96%;若微丝经酸液腐蚀仍存在玻璃层,当腐蚀时间为40s时,抗拉强度和延伸率达到该阶段的最大值,分别为724MPa和1.3%;同时玻璃包覆Co68Fe4.5Si13.5B14非晶微丝具有尺寸效应,微丝的抗拉强度随直径的减小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非晶微丝腐蚀力学性能断口形貌尺寸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形分子键合剂包覆AP及其相互作用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潘碧峰 罗运军 谭惠民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2004年第1期6-9,共4页
运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显微红外光谱(MIR)技术研究了树形分子键合剂(DBA)对AP晶体的包覆性能及其界面相互作用机理。实验表明,树形分子键合剂可以在高氯酸铵(AP)表面形成一层吸附层,具有良好的包覆性能,显微红外光... 运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显微红外光谱(MIR)技术研究了树形分子键合剂(DBA)对AP晶体的包覆性能及其界面相互作用机理。实验表明,树形分子键合剂可以在高氯酸铵(AP)表面形成一层吸附层,具有良好的包覆性能,显微红外光谱的数据也表明键合剂与AP的N—H基团形成了氢键,从而证实了DBA作为AP键合剂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形分子键合剂 AP 高氯酸铵 有机高分子材料 包覆性能 NEPE推进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粉煤灰颗粒的表征及性能评价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学琴 樊慧明 +2 位作者 朱高鹏 李嘉禾 刘建安 《造纸科学与技术》 2017年第6期75-78,共4页
采用鼓泡碳化装置,以粉煤灰、氧化钙和CO_2为原料,并添加一定量的ZnCl_2作为碳酸钙晶型控制剂,得到一种改性粉煤灰颗粒。对改性粉煤灰颗粒的比表面积、表面结构等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相比原始粉煤灰,经碳酸钙包覆的改性粉煤灰颗粒的比表... 采用鼓泡碳化装置,以粉煤灰、氧化钙和CO_2为原料,并添加一定量的ZnCl_2作为碳酸钙晶型控制剂,得到一种改性粉煤灰颗粒。对改性粉煤灰颗粒的比表面积、表面结构等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相比原始粉煤灰,经碳酸钙包覆的改性粉煤灰颗粒的比表面积增幅达到195%,通过对原始粉煤灰以及改性粉煤灰的XRD图谱分析,原始粉煤灰主要晶相为钙黄长石、方解石和石英,而改性粉煤灰只有唯一的方解石相。此外,以粒径作为衡量指标分析改性粉煤灰颗粒包覆强度,结果表明,在不同剪切速度下,改性粉煤灰的粒径分布波动较小,包覆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碳酸钙 晶型控制剂 包覆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盘式旋流纺的加捻气压对成纱的影响 被引量:15
8
作者 顾闻彦 葛明桥 +1 位作者 袁敏发 李永贵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1-43,共3页
为了掌握圆盘式旋流纺纱设备的加捻气压对成纱质量的影响,在圆盘式旋流纺纱机的其它工艺参数固定的条件下,分别改变旋流加捻器两级喷嘴的气压,纺制了20种长丝包芯纱,测试了所纺纱线的包缠牢度、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等指标,并对测试结果... 为了掌握圆盘式旋流纺纱设备的加捻气压对成纱质量的影响,在圆盘式旋流纺纱机的其它工艺参数固定的条件下,分别改变旋流加捻器两级喷嘴的气压,纺制了20种长丝包芯纱,测试了所纺纱线的包缠牢度、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等指标,并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圆盘式旋流纺纱加捻器的两级喷嘴气压的配置对成纱质量有较大影响。当第一喷嘴气压为0.30~0.35MPa,第二喷嘴气压为0.60~0.62MPa时,所纺纱线可以取得较好的包覆性能和强伸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盘式旋流纺纱 气压 包覆性能 强伸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种键合剂与CL-20界面的相互作用机理 被引量:20
9
作者 张斌 罗运军 谭惠民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2005年第3期23-26,共4页
选用4种键合剂对CL-20晶体进行包覆,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显微红外光谱(M IR)研究了包覆性能及其界面相互作用机理。结果表明,键合剂可以在CL-20表面形成一层粘附层以及键合剂与CL-20的NO2基团存在诱导效应,从而证明了键合剂对CL... 选用4种键合剂对CL-20晶体进行包覆,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显微红外光谱(M IR)研究了包覆性能及其界面相互作用机理。结果表明,键合剂可以在CL-20表面形成一层粘附层以及键合剂与CL-20的NO2基团存在诱导效应,从而证明了键合剂对CL-20有良好的包覆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键合剂 CL-20 包覆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ynthesis of Waterborne Polyurethane Modified by Nano-SiO_2 Silicone and Properties of the WPU Coated RDX 被引量:4
10
作者 Li Yang Zhao Tianbo +2 位作者 Qu Xiaoling Ding Hongjing Li Fengyan 《China Petroleum Processing &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SCIE CAS 2015年第2期39-45,共7页
A series of nano silica/silicone modified waterborne polyurethane(WPU) have been synthesized from polytetramethylene glycol and isophorone diisocyanate, dihydroxymethyl propionic acid and triethylamine, ethylenediamin... A series of nano silica/silicone modified waterborne polyurethane(WPU) have been synthesized from polytetramethylene glycol and isophorone diisocyanate, dihydroxymethyl propionic acid and triethylamine, ethylenediamine, trimethylolpropane, nano-SiO2 and the silane coupling agent KH550. The effect of the dosage of nano-SiO2 on the WPU-Si membrane and the coated RDX(cyclotrimethylenetrinitramine) particles have been studied in terms of their surface properties,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thermal stabilit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with the increase of Si content, the stability of the emulsion reduced gradually. The material with more Si content displayed an increased thermodynamic stability, an increased high temperature resistance, an increased tensile strength and a decreased elongation at break. With the increase of Si content, the surface tension of the material decreased, the bibulous rate reduced, and the contact angle increased gradually, so that the surface tension of the polyurethane and RDX are close to each other which could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coat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NO-SIO2 organic silicon waterborne polyurethane coating of RD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