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绿柱石(祖母绿)包裹体矿物学及成矿地质条件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李健 王龙江 +4 位作者 汪立今 张春疆 石玉君 陈勇 李甲平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63-568,共6页
新疆发现优质绿柱石(祖母绿)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本文主要对新疆绿柱石(祖母绿)矿的包裹体矿物学及成矿地质条件进行研究,发现流体包裹体主要有2种类型:A型,两相盐水溶液包裹体;B型,三相盐水包裹体(含子矿物)。流体包裹体均一... 新疆发现优质绿柱石(祖母绿)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本文主要对新疆绿柱石(祖母绿)矿的包裹体矿物学及成矿地质条件进行研究,发现流体包裹体主要有2种类型:A型,两相盐水溶液包裹体;B型,三相盐水包裹体(含子矿物)。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变化范围为:270~500℃,主要集中在300~480℃,最高峰值为500℃,属中高温度流体。流体包裹体盐度变化范围为:18%~60%,主要集中在20%~50%,最高峰值为60%,属中高盐度流体。成矿流体密度为0.95 g/cm3。成矿流体的压力约为65 MPa,确定新疆绿柱石矿床类型为中高温气成-热液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柱石 祖母绿 包裹体矿物 成矿地质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副矿物包裹体和信号采集时间对锆石U-Pb年龄和微量元素分析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黄宇 钟世华 +5 位作者 李三忠 赵鸿 薛梓萌 郭广慧 刘嘉情 牛警徽 《地学前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88-400,共13页
锆石原位微区U-Pb定年和微量元素分析已成为当前地球科学领域常规的分析手段。然而,锆石微区分析结果的解译受到分析点选取、仪器稳定性和采集信号校正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定量揭示这些因素如何影响锆石微区分析结果是准确探讨该结果地质... 锆石原位微区U-Pb定年和微量元素分析已成为当前地球科学领域常规的分析手段。然而,锆石微区分析结果的解译受到分析点选取、仪器稳定性和采集信号校正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定量揭示这些因素如何影响锆石微区分析结果是准确探讨该结果地质意义的重要前提。本文以来自青海野马泉铁多金属矿床晚三叠世二长花岗斑岩岩体中的锆石为研究对象,开展了LA-ICP-MS锆石原位U-Pb定年和微量元素分析,以探究副矿物包裹体和信号采集时间对锆石微区分析结果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尽管信号采集时间较短时会得到较大的U-Pb定年误差,但它的改变并不会对U-Pb年龄和微量元素分析结果产生明显影响。对比含矿物包裹体和不含矿物包裹体的分析点可知,矿物包裹体的存在同样不会对定年结果产生明显干扰。然而,若选择的锆石分析位置含有磷灰石等副矿物包裹体,得到的分析数据会具有“轻稀土富集”的假象,从而造成诸多误判,如推断出错误的岩浆氧逸度特征等。因此,锆石微区分析前必须首先查明所分析的位置是否存在副矿物包裹体,而在探讨锆石微量元素数据的地质意义前必须将受到矿物包裹体混染的锆石数据予以剔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ICP-MS 锆石 U-PB定年 矿物包裹 信号采集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琼嘉岗伟晶岩型锂矿矿物包裹体形成过程及其对熔-流体特征的指示 被引量:3
3
作者 施睿哲 赵俊兴 +4 位作者 何畅通 秦克章 赵永能 曹明坚 贾丽辉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50-464,共15页
西藏琼嘉岗伟晶岩型锂矿是喜马拉雅地区发现的首例具有工业价值的伟晶岩型锂矿床,该矿床的发现证实了喜马拉雅地区具有成为我国稀有金属战略基地的潜力,也为喜马拉雅地区寻找伟晶岩型锂矿床提供了指示意义。本研究主要针对琼嘉岗锂矿花... 西藏琼嘉岗伟晶岩型锂矿是喜马拉雅地区发现的首例具有工业价值的伟晶岩型锂矿床,该矿床的发现证实了喜马拉雅地区具有成为我国稀有金属战略基地的潜力,也为喜马拉雅地区寻找伟晶岩型锂矿床提供了指示意义。本研究主要针对琼嘉岗锂矿花岗岩和伟晶岩中三种主要副矿物独居石、磷灰石和锆石中的矿物包裹体进行扫描电镜分析,确定矿物包裹体种类、频率以及产状(与裂隙关系),结合磷灰石中长石包裹体电子探针分析,综合指示琼嘉岗锂矿熔-流体性质及演化过程。研究表明:(1)琼嘉岗锂矿独居石、磷灰石和锆石中主要发育硅酸盐、氧化物、磷酸盐以及少量硫化物包裹体,其中填充裂隙和穿切裂隙的富稀土矿物独居石和磷灰石包裹体均由热液蚀变形成,而锆石放射性损伤强烈的区域中发育的远离裂隙的晶质铀矿和方钍石包裹体的形成也和流体作用相关;(2)电气石白云母花岗岩的磷灰石中发育钶钽铁矿以及烧绿石包裹体表明早期花岗岩岩浆富集铌和钽,稀有金属包裹体的数量以及类型也对高演化的花岗岩和伟晶岩是否具有稀有金属成矿潜力以及矿化类型具有一定指示意义;(3)锂辉石伟晶岩磷灰石中发育异常高且变化大的An值的斜长石包裹体,它们分别记录了磷灰石在结晶时对早期富钙熔体的捕获以及熔体的分异过程。本文的研究结果还表明副矿物中矿物包裹体的种类以及元素组成可以为高演化花岗岩-伟晶岩体系的熔-流体特征及演化提供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琼嘉岗伟晶岩型锂矿 矿物包裹 矿物 斜长石 熔-流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丁青蛇绿岩高铬型和高铝型铬铁矿的矿物化学和矿物包裹体特征及其对构造环境的指示意义
4
作者 李观龙 刘飞 +2 位作者 朱昕洋 刘朋东 杨经绥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753-3780,共28页
班公湖-怒江蛇绿岩带是目前我国铬铁矿找矿最有潜力的成矿带之一,在我国铬铁矿找矿与铬资源供应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丁青蛇绿岩作为班怒带中出露面积最大和铬铁矿矿点最多的岩体,同时发育高铬和高铝两种类型的铬铁矿。本研究以丁青... 班公湖-怒江蛇绿岩带是目前我国铬铁矿找矿最有潜力的成矿带之一,在我国铬铁矿找矿与铬资源供应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丁青蛇绿岩作为班怒带中出露面积最大和铬铁矿矿点最多的岩体,同时发育高铬和高铝两种类型的铬铁矿。本研究以丁青蛇绿岩中的高铬型和高铝型铬铁矿矿石及其围岩地幔橄榄岩为研究对象,开展了详细的岩石学、矿物包裹体和矿物化学等分析与研究工作。研究显示,高铬型和高铝型铬铁矿矿石与围岩纯橄岩和方辉橄榄岩的铬尖晶石的矿物化学、包裹体类型和组合及其成分等特征均表现出显著的不同。高铬型铬铁矿矿石中铬尖晶石的Cr^(#)值为70.51~73.51,NiO在0.05%~0.16%之间,TiO_(2)=0.05%~0.17%。高铝型铬铁矿矿石中铬尖晶石的Cr^(#)值为30.84~31.87,NiO=0.15%~0.27%,TiO_(2)=0.14%~0.28%。高铬型铬铁矿矿石中铬尖晶石的矿物包裹体以角闪石和单斜辉石为主,高铝型铬铁矿矿石中的铬尖晶石则以橄榄石和角闪石与单斜辉石的多晶矿物包裹体为主。通过铬尖晶石主量元素计算成矿母岩浆的组成,高铬型铬铁矿矿石及其围岩纯橄岩中铬尖晶石的母岩浆组成反映了弧前玻安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而高铝型铬铁矿矿石及其围岩纯橄岩中铬尖晶石的母岩浆组成表现出拉斑玄武岩特征。高铬型铬铁矿矿石及其围岩地幔橄榄岩的矿物化学和矿物包裹体数据指示其形成于弧前的构造环境,而高铝型铬铁矿形成于俯冲初始阶段的弧前环境。结合丁青地幔橄榄岩具有较高的部分融熔程度和大陆岩石圈地幔的Re-Os同位素特征,暗示丁青蛇绿岩可能形成于陆缘弧前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 丁青蛇绿岩 高铬型和高铝型铬铁矿 矿物包裹 弧前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明溪锆石巨晶中的斜锆石、锆石矿物包裹体及其成因启示 被引量:10
5
作者 丘志力 龚盛玮 +2 位作者 于庆媛 李强 陈小明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35-139,共5页
福建明溪是我国和火山岩有关的锆石巨晶的典型产地。通过对该地的锆石巨晶晶体形态及其包裹体的研究发现,福建明溪锆石巨晶四方柱明显较双锥发育,表面有熔蚀结构,内部结构均匀;锆石巨晶中发现的斜锆石包裹体和其它产地斜锆石相比具有贫... 福建明溪是我国和火山岩有关的锆石巨晶的典型产地。通过对该地的锆石巨晶晶体形态及其包裹体的研究发现,福建明溪锆石巨晶四方柱明显较双锥发育,表面有熔蚀结构,内部结构均匀;锆石巨晶中发现的斜锆石包裹体和其它产地斜锆石相比具有贫大离子半径元素U,Th,Y,Zr Hf高的特点。巨晶中的锆石包裹体的拉曼光谱有两种不同类型,其中一类锆石包裹体的拉曼谱和变质及热处理锆石相似,说明锆石巨晶形成时曾经历过变质作用过程。锆石巨晶及其包裹体特征暗示锆石巨晶不是玄武岩结晶产物,和伴生的刚玉巨晶相比其来源可能更深,是壳一幔物质相互作用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巨晶 斜锆石 锆石矿物包裹 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秦岭松树沟榴闪岩锆石U-Pb定年、矿物包裹体和Lu-Hf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5
6
作者 钱加慧 杨秀清 +3 位作者 刘良 曹玉亭 陈丹玲 杨文强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3087-3098,共12页
采用LA-ICP-MS锆石U-Pb定年法对松树沟榴闪岩中的锆石进行年代学分析,得到锆石残留核的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729±24Ma,对应的Th/U比值为0.70~1.01;变质锆石的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496±9.1Ma,对应的Th/U比值为0.02~0.1... 采用LA-ICP-MS锆石U-Pb定年法对松树沟榴闪岩中的锆石进行年代学分析,得到锆石残留核的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729±24Ma,对应的Th/U比值为0.70~1.01;变质锆石的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496±9.1Ma,对应的Th/U比值为0.02~0.11。通过激光拉曼探针在变质锆石里寻找到斜长石、单斜辉石、石榴石、石英、榍石、磷灰石等矿物包裹体,结合岩石具有的石榴石变斑晶和单斜辉石+斜长石嵌晶,推测变质锆石可能生长于岩石的高压麻粒岩相变质阶段,不排除早期存在榴辉岩相变质的可能性,所获~496Ma的变质时代记录了一期与陆壳深俯冲相关的区域地质事件。利用LA-MC-ICP-MS法测定了变质重结晶锆石的176Hf/177Hf=0.282560~0.282663;以t=730Ma计算出εHf(t)=+8.6^+12.2;Hf模式年龄为867±43Ma。锆石残留核年龄和变质重结晶锆石的t DM(Hf)数值,表明该榴闪岩的原岩应老于729Ma,原岩物质从亏损地幔分离的时间不晚于867±43Ma。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认为松树沟榴闪岩是早期侵位的岩石遭受早古生代高压-超高压区域变质作用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榴闪岩 U-PB定年 稀土元素 矿物包裹 LU-HF同位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CSD主孔超高压榴辉岩金红石中的矿物包裹体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王硕 王汝成 +2 位作者 邱检生 倪培 余金杰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1-70,共10页
金红石是榴辉岩中的主要含钛副矿物。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CCSD)主孔100~2000m岩心样品中,金红石榴辉岩、多硅白云母榴辉岩和蓝晶石榴辉岩中都程度不等地含有金红石。金红石既可以与其他矿物一起被石榴石、绿辉石等主要变质矿物包裹,... 金红石是榴辉岩中的主要含钛副矿物。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CCSD)主孔100~2000m岩心样品中,金红石榴辉岩、多硅白云母榴辉岩和蓝晶石榴辉岩中都程度不等地含有金红石。金红石既可以与其他矿物一起被石榴石、绿辉石等主要变质矿物包裹,也可以包裹其他矿物。本文利用电子探针技术,对CCSD所揭示的超高压榴辉岩的金红石中的矿物包裹体进行了鉴定和分析。结果显示,绿辉石、富铪锆石、高铝榍石、韭闪石和红闪石、斜黝帘石等矿物包裹体形成于榴辉岩相进变质至峰期变质阶段;随着超高压变质带快速折返,榴辉岩经受强烈的退变质作用,包括金红石、绿辉石在内的多种矿物都经受了退变质作用,与金红石共生的钛铁矿完全或者部分退变成含铁金红石和钛铁晶石。在退变的金红石中,还发现了透辉石+斜长石后成合晶、低铝榍石、镁绿闪石等退变质矿物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红石 矿物包裹 绿辉石 富铪锆石 榴辉岩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甲基卡伟晶岩型矿床中含硅酸盐子矿物包裹体的发现及其意义 被引量:30
8
作者 李建康 王登红 +1 位作者 张德会 付小方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1期131-134,共4页
伟晶岩对研究岩浆向热液的演化过程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近年来,花岗岩浆的不混溶作用日益得到重视,被认为是伟晶岩形成的重要控制因素。川西甲基卡伟晶岩型矿床是中国最大的固体锂矿床。本人在甲基卡矿床中发现了大量富含挥发份的含硅... 伟晶岩对研究岩浆向热液的演化过程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近年来,花岗岩浆的不混溶作用日益得到重视,被认为是伟晶岩形成的重要控制因素。川西甲基卡伟晶岩型矿床是中国最大的固体锂矿床。本人在甲基卡矿床中发现了大量富含挥发份的含硅酸盐子矿物的包裹体,这些包裹体不同于阿尔泰可可托海伟晶岩矿床和加拿大Tanco伟晶岩矿床中的熔体-流体包裹体,而同不混溶成因的水盐熔体组成相近。其他地质特征也表明,甲基卡矿床发生了花岗岩浆的不混溶作用。因此,可判断出,甲基卡矿床中的含硅酸盐子矿物包裹体是花岗岩浆不混溶作用的产物,为甲基卡矿床的花岗岩浆不混溶成因提供了新的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硅酸盐子矿物包裹 Li-F花岗岩浆不混溶 伟晶岩 甲基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主要类型锑矿床矿物包裹体地质地球化学 被引量:13
9
作者 张国林 姚金炎 谷湘平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4-8,共5页
讨论了中国主要类型锑矿床矿物包裹体形态、大小、气液比值、包裹体爆裂温度、均一化温度和盐度。认为锑矿床中辉锑矿最佳形成温度为180℃~220℃,盐度变化范围为(5~10)wt%NaCl。矿物包裹体成分变化较大,均以H2O为主,气相成分主要为CO2... 讨论了中国主要类型锑矿床矿物包裹体形态、大小、气液比值、包裹体爆裂温度、均一化温度和盐度。认为锑矿床中辉锑矿最佳形成温度为180℃~220℃,盐度变化范围为(5~10)wt%NaCl。矿物包裹体成分变化较大,均以H2O为主,气相成分主要为CO2,液相成分中以Na+,Ca2+为主,K+、Mg2+次之,K+/Na+比值一般小于1,Ca2+/Mg2+比值一般大于1,说明锑矿床的成矿流体液相组分以H2O、Na+、Ca2+、F-、Cl-为主,气相组分以CO2为主。根据矿物包裹体中某些成分的相关性,可判别矿床之间的关系,指导找矿勘查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锑矿床 矿物包裹 成矿温度 包裹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东部若干玄武岩矿物中包裹体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英俊 李兆麟 +2 位作者 吴启志 赵梅芳 蒋浩深 《地球化学》 CAS 1985年第3期216-226,i001,共12页
地壳深部及上地幔物质研究,日益为广大研究者所重视。玄武岩的物质来源系与地壳深部及上地幔的物质密切相关。我国东部广泛分布着新生代玄武岩,它是环太平洋新生代玄武岩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利用矿物中包裹体探讨不同产地玄武... 地壳深部及上地幔物质研究,日益为广大研究者所重视。玄武岩的物质来源系与地壳深部及上地幔的物质密切相关。我国东部广泛分布着新生代玄武岩,它是环太平洋新生代玄武岩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利用矿物中包裹体探讨不同产地玄武岩形成的物理化学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 矿物包裹 物理条件 化学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肥盆地早侏罗世防虎山组沉积岩碎屑锆石的矿物包裹体及内部结构 被引量:7
11
作者 陈振宇 周剑雄 +1 位作者 李任伟 万渝生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9-94,共6页
防虎山组的下部砂岩地层是合肥盆地最古老的中生代沉积地层,在样品FH4中选出了碎屑锆石,通过显微激光拉曼光谱、电子探针的研究发现,锆石中含有柯石英、绿辉石、多硅白云母等典型的高压超高压(HP UHP)矿物包裹体、熔体玻璃包裹体以及磷... 防虎山组的下部砂岩地层是合肥盆地最古老的中生代沉积地层,在样品FH4中选出了碎屑锆石,通过显微激光拉曼光谱、电子探针的研究发现,锆石中含有柯石英、绿辉石、多硅白云母等典型的高压超高压(HP UHP)矿物包裹体、熔体玻璃包裹体以及磷灰石、石英、斜长石、白云母等矿物包裹体。结合阴极发光图像所揭示的锆石内部结构的分析以及锆石的微区测年数据,对碎屑锆石的物源进行了讨论。HP UHP矿物包裹体在具有三叠纪年龄的变质碎屑锆石中的发现,进一步证明大别造山带高压-超高压岩石在早侏罗世时期已经出露地表并为合肥盆地提供了重要物源;碎屑锆石内部结构及成因的多样性表明当时作为源区的大别造山带岩石的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肥盆地 沉积岩 碎屑锆石 矿物包裹 内部结构 地质背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金断裂剪切过程中定向生长锆石的发现及其意义——来自于显微构造和锆石内部矿物包裹体的证据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海兵 杨经绥 +3 位作者 吴才来 宋述光 刘福来 史仁灯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298-303,共6页
阿尔金断裂带中段出露一套走滑过程中形成的花岗质和角闪质糜棱岩。从糜棱岩中分选出3种类型的锆石:岩浆成因的长柱状锆石、柱状锆石和变质成因的次浑圆状锆石。这3种锆石的显微结构和构造特征以及它们内部的矿物包裹体均有所区别。其... 阿尔金断裂带中段出露一套走滑过程中形成的花岗质和角闪质糜棱岩。从糜棱岩中分选出3种类型的锆石:岩浆成因的长柱状锆石、柱状锆石和变质成因的次浑圆状锆石。这3种锆石的显微结构和构造特征以及它们内部的矿物包裹体均有所区别。其中长柱状锆石在岩石中定向排列,晶体长轴方向与拉伸线理方向一致,并且内部的所有矿物包裹体的长轴方向均与锆石的长轴方向平行,即与拉伸线理方向平行;拉曼研究表明包裹体矿物具熔融相特征;阴极发光图像中反映出这种锆石具有相对均一的内部结构。因此,该长柱状锆石是在韧性剪切过程中部分熔融环境下快速定向生长的,不仅代表了走滑剪切过程中的剪切应变方向,而且其生长年龄代表了走滑剪切的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走滑剪切 糜棱岩 定向生长锆石 矿物包裹 阿尔金断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物包裹体特征对古岩溶作用的指示性 被引量:9
13
作者 夏日元 唐健生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73-377,共5页
碳酸盐岩溶蚀孔缝中充填矿物包裹体特征对古岩溶作用环境和期次具有较好的指示性。黄骅坳陷奥陶系充填矿物包裹体物理特征反映古岩溶作用环境为埋藏型 ,包裹体化学特征显示了古岩溶作用与有机质熟化程度有关。包裹体各项特征指标的明显... 碳酸盐岩溶蚀孔缝中充填矿物包裹体特征对古岩溶作用环境和期次具有较好的指示性。黄骅坳陷奥陶系充填矿物包裹体物理特征反映古岩溶作用环境为埋藏型 ,包裹体化学特征显示了古岩溶作用与有机质熟化程度有关。包裹体各项特征指标的明显差异性与古岩溶作用的多期性相对应 :3种盐度类型反映了浅埋藏、中等埋藏和深埋藏 3种环境 ;4个均一温度段与古岩溶发育的 4个期次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物包裹 古岩溶 指示性 化学特征 物理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豆荚状铬铁矿中不同类型矿物包裹体成因及指示意义 被引量:8
14
作者 熊发挥 徐向珍 +5 位作者 杨胜标 闫金禹 张博杨 曹楚奇 孙怡 杨经绥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13-436,共24页
豆荚状铬铁矿是十分重要的战略资源,目前学者对它们的成因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先前的研究主要从岩石学、地球化学和地质年代学等方面对铬铁矿的成因进行了约束,但对铬铁矿包裹体类型及其反映的地质过程还缺乏系统的总结和研究。通过对... 豆荚状铬铁矿是十分重要的战略资源,目前学者对它们的成因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先前的研究主要从岩石学、地球化学和地质年代学等方面对铬铁矿的成因进行了约束,但对铬铁矿包裹体类型及其反映的地质过程还缺乏系统的总结和研究。通过对不同岩体的铬铁矿中矿物包裹体进行详细的研究,发现铬铁矿中含有丰富的矿物包裹体,分为5大类:(1)无水硅酸盐类矿物包裹体,包括橄榄石、斜方辉石、单斜辉石等;(2)含水矿物,包括角闪石、绿泥石、蛇纹石等;(3)含铂族元素矿物和硫化物,包括Os-Ir合金、Pt-Fe合金、自然Os和自然Ir,以及黄铁矿、黄铜矿、磁黄铁矿等;(4)壳源矿物,包括锆石、金红石、石英、钙铬榴石等;(5)异常矿物,包括金刚石、碳硅石、柯石英等超高压矿物,以及自然镍、自然铬、自然铁和自然钛等。通过对比研究,确定它们形成于不同期次,进而初步拟定豆荚状铬铁矿形成过程存在4个阶段,分别为地幔深部的地幔柱/地幔对流、大洋岩石圈中地幔橄榄岩的部分熔融/岩浆结晶分异、俯冲带环境中的岩石-熔体反应和后期的热液蚀变/流体改造。认为铬铁矿中矿物包裹体记录了铬铁矿成矿各个时期的环境条件,针对铬铁矿中包裹体的详细研究可以更加准确地揭示铬铁矿的形成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荚状铬铁矿 蛇绿岩 矿物包裹 氧逸度 多阶段 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西南石英脉型金矿矿物流体包裹体pH值和Eh值的估算 被引量:5
15
作者 吴湘滨 戴塔根 何绍勋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1999年第3期248-253,共6页
以湘西南石英脉型金矿床为例,研究p H、Eh 估算值的结果表明利用围岩蚀变反应方程以及采用碱金属离子、卤素元素离子估算pH 值是不完善的。本文根据热力学原则( 相平衡、电价中和) 提出了矿物流体包裹体成分体系计算pH 估算... 以湘西南石英脉型金矿床为例,研究p H、Eh 估算值的结果表明利用围岩蚀变反应方程以及采用碱金属离子、卤素元素离子估算pH 值是不完善的。本文根据热力学原则( 相平衡、电价中和) 提出了矿物流体包裹体成分体系计算pH 估算值的方法,并且讨论了测试包裹体时气体成分外逸是影响pH 和Eh 估算值的主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 EH 估算值 矿物包裹 金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物包裹体的成因矿物学标型意义 被引量:21
16
作者 谢奕汉 范宏瑞 《现代地质》 CAS CSCD 2001年第2期202-204,共3页
火山岩、次火山岩中的玻璃包裹体、斑岩型矿床中的高盐沸腾包裹体、绿岩带脉型金矿中的低盐 CO2 包裹体和油气田中的有机包裹体是在特定条件下形成的矿物包裹体。它们不仅能清楚地反映矿物的成因 ,而且有一定的指示找矿的作用 ,可以作... 火山岩、次火山岩中的玻璃包裹体、斑岩型矿床中的高盐沸腾包裹体、绿岩带脉型金矿中的低盐 CO2 包裹体和油气田中的有机包裹体是在特定条件下形成的矿物包裹体。它们不仅能清楚地反映矿物的成因 ,而且有一定的指示找矿的作用 ,可以作为成因矿物学的标型特征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物包裹 成因矿物 标型特征 温度 成矿热液 气液包裹 找矿标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代县金红石矿床中锆石的内部特征和矿物包裹体研究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6
17
作者 徐永婧 庞尔成 +4 位作者 施光海 刘成林 刘琰 吴振 李孔亮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3422-3430,共9页
对山西代县洪塘矿区富含红色和黑色两种金红石的直闪岩进行岩相观察和矿物成分分析,并就其中锆石在阴极发光下的外部形态、内部结构及矿物包裹体进行研究。所分选出的锆石按其颗粒上的相对位置、形态、阴极发光图像、SHRIMP年龄值以及... 对山西代县洪塘矿区富含红色和黑色两种金红石的直闪岩进行岩相观察和矿物成分分析,并就其中锆石在阴极发光下的外部形态、内部结构及矿物包裹体进行研究。所分选出的锆石按其颗粒上的相对位置、形态、阴极发光图像、SHRIMP年龄值以及内部矿物包裹体划分为复杂锆石和单成因锆石,其中复杂锆石由核部、幔部和边部锆石三类锆石组成。第Ⅰ类锆石无环带,部分边缘可见溶蚀痕迹,为继承锆石。内部包裹富镁矿物组合顽火辉石+金云母,与寄主岩石的组合明显不同,反映其可能是寄主岩石形成之前保留于锆石中的原岩矿物并源于地幔。第Ⅱ类锆石为半自形-自形晶,环带较宽且清晰,推测为高级变质锆石。其内矿物包裹体主要为直闪石,其次为钙铁辉石(?),反映其形成于角闪岩相,与寄主岩石的矿物组合可能一致。第Ⅲ类锆石主要位于增生边,阴极发光亮度高,推测为流体改造的变质锆石。第Ⅳ类单成因锆石多呈自形,阴极发光下较暗,生长环带规则且较窄。矿物包裹体有钠长石+石英+白云母,对应中压绿片岩相,其形成温度和压力低于寄主岩石,它与第Ⅲ类锆石可能是在同一期后期事件中形成。结合岩相学研究结果,认为该区金红石矿床之原岩可能是岩浆岩,后期经历了至少两期构造热事件,早期热事件可能导致了锆石内U-Th-Pb体系的重置。以上研究结果表明经历复杂变质作用的变质岩中锆石内部矿物包裹体的研究分析还是探讨寄主岩石成因及所经历地质事件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代县 金红石矿床 变质锆石 特征和 矿物包裹 地质意义 mineral Study host rock 阴极发光 Type 岩石 寄主 high grade metamorphic rocks geological EVENTS 岩相 热事件 矿物组合 thermal EVENT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庄铀矿床矿物包裹体研究 被引量:15
18
作者 陈安福 赵洪波 《地球化学》 CAS 1986年第2期174-182,i001,共10页
据矿物包裹体研究,夏庄花岗岩型脉状铀矿床成矿温度为100—300℃,压力约20—500atm,盐度为16—30wt%。成矿流体的同位素组成:δD-54—88‰,δ^(18)O-2.97—8.8‰,δ^(13)C-6.99—7.88‰,具大气降水的特征。铀在热液中呈碳酸铀酰络合物... 据矿物包裹体研究,夏庄花岗岩型脉状铀矿床成矿温度为100—300℃,压力约20—500atm,盐度为16—30wt%。成矿流体的同位素组成:δD-54—88‰,δ^(18)O-2.97—8.8‰,δ^(13)C-6.99—7.88‰,具大气降水的特征。铀在热液中呈碳酸铀酰络合物搬运,沥青铀矿是在160—250℃,20—60atm,沸腾条件下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铀矿 矿物包裹 花岗岩 成矿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玲珑金矿床矿物流体包裹体中的羧酸 被引量:3
19
作者 孙青 曾贻善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579-584,共6页
用离子色谱法分析了山东玲珑金矿床石英等矿物包裹体的浸取液,结果表明其中存在相当高的短链羧酸盐(以甲酸盐和乙酸盐为主)和少量的草酸。黄铁矿和黄铜矿浸取液中羧酸的浓度比石英浸取液的高。早期成矿阶段的矿物包裹体中一元羧酸的... 用离子色谱法分析了山东玲珑金矿床石英等矿物包裹体的浸取液,结果表明其中存在相当高的短链羧酸盐(以甲酸盐和乙酸盐为主)和少量的草酸。黄铁矿和黄铜矿浸取液中羧酸的浓度比石英浸取液的高。早期成矿阶段的矿物包裹体中一元羧酸的浓度大于主成矿阶段和晚期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酸 矿物包裹 金矿床 液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物包裹体研究方法在区域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储同庆 罗国煜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86-88,共3页
矿物包裹体研究方法在区域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储同庆,罗国煜(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南京210008)矿物生长时,成矿介质充填在晶格缺陷、空穴等处,矿物继续生长将其封闭而形成包裹体。与矿物同时形成的包裹体称原生包裹体,矿物形... 矿物包裹体研究方法在区域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储同庆,罗国煜(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南京210008)矿物生长时,成矿介质充填在晶格缺陷、空穴等处,矿物继续生长将其封闭而形成包裹体。与矿物同时形成的包裹体称原生包裹体,矿物形成以后受到应力作用产生微裂隙,成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物包裹 区域地质稳定性 包裹 断层切割深度 应力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