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外显微镜红外光强度对测定不透明矿物中流体包裹体盐度的影响:以辉锑矿为例 被引量:13
1
作者 格西 苏文超 +1 位作者 朱路艳 武丽艳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66-371,共6页
红外显微镜是研究不透明矿物中流体包裹体的重要手段,但红外光发热可能对不透明矿物中流体包裹体的盐度和均一温度测定有影响。本文以辉锑矿中流体包裹体为例,系统评价了红外光强度对测定辉锑矿中流体包裹体冰点的影响。结果表明,红外... 红外显微镜是研究不透明矿物中流体包裹体的重要手段,但红外光发热可能对不透明矿物中流体包裹体的盐度和均一温度测定有影响。本文以辉锑矿中流体包裹体为例,系统评价了红外光强度对测定辉锑矿中流体包裹体冰点的影响。结果表明,红外光强度对辉锑矿中流体包裹体的冰点测定有显著影响,导致过高估计流体包裹体的盐度,并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辉锑矿 包裹体盐度 红外光强度 红外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高盐度NaCl-H_2O溶液包裹体3种存在形式(T_h>T_m、T_h=T_m、T_h<T_m)的形成机制及捕获时的物化条件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陈文明 王勇 陈伟十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56-265,共10页
首次提出均一捕获的中高盐度NaCl-H_2O溶液包裹体出现的3种类型(T_h>T_m、T_h=T_m、T_h<T_m)主要取决于包裹体捕获时的相态(均一相与不均一相)及包裹体捕获后降温和升温过程中引起的△V_l(NaCl-H_2O饱和溶液容积的变化)与△V_s(... 首次提出均一捕获的中高盐度NaCl-H_2O溶液包裹体出现的3种类型(T_h>T_m、T_h=T_m、T_h<T_m)主要取决于包裹体捕获时的相态(均一相与不均一相)及包裹体捕获后降温和升温过程中引起的△V_l(NaCl-H_2O饱和溶液容积的变化)与△V_s(盐晶容积的变化)之间的关系。在均一捕获NaCl-H_2O饱和溶液时,当包裹体的|△_l|>|△V_s|,即在NaCl饱和曲线上温度小于Tr点温度(|△_l|=|△V_s|时的温度)段捕获包裹体的T_h=T_m,T_h或T_m为其捕获时温度。当包裹体的|△_l|≤|△V_s|,即在NaCl饱和曲线上温度大于或等于Tr点温度段捕获的包裹体的T_h<T_m,T_m是其捕获温度,T_h与捕获时的压力呈负相关关系。在均一捕获不饱和NaCl-H_2O溶液时,即温度大于饱和点温度,密度小于饱和点密度区间捕获的包裹体的T_h>T_m,T_h是该类包裹体捕获的最低温度。在温度和密度均大于Tr点的等容线上捕获的包裹体的T_h<T_m,其T_m是该类包裹体捕获的最低温度,T_h与捕获时的压力呈负相关关系,在温度小于Tr点的等容线上捕获的包裹体的T_h=T_m,其T_h或T_m是该类包裹体捕获的最低温度。在不均一捕获NaCl-H_2O饱和溶液时,T_h与T_m高于或等于捕获温度,T_h与T_m的关系决定于捕获时盐晶和气泡的容积比。通过热力学计算还确定了气液平衡标准条件(1个大气压、25℃)下Tr点温度为335℃。提出通过计算不同温压条件下的Tr点值、常温常压下的V_l、V_g、V_s之间的比值来区分该类包裹体的捕获环境(均一相与不均一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高盐度NaCl-H2O溶液包裹 3种存在形式 形成机制 捕获时物化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秦岭泥盆系典型金矿床高盐度流体及其深源特征 被引量:8
3
作者 谢玉玲 钱大益 徐九华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655-660,共6页
对赋存于南秦岭泥盆系浅变质碎屑岩中的陕西太白金矿、凤县八卦庙金矿主成矿阶段的石英和含铁白云石中的流体包裹体进行研究 ,发现局部富含高盐度、含子矿物的流体包裹体 ,通过光学显微镜、电子探针 (EPMA)、扫描电镜 /能谱(SEM/EDS)发... 对赋存于南秦岭泥盆系浅变质碎屑岩中的陕西太白金矿、凤县八卦庙金矿主成矿阶段的石英和含铁白云石中的流体包裹体进行研究 ,发现局部富含高盐度、含子矿物的流体包裹体 ,通过光学显微镜、电子探针 (EPMA)、扫描电镜 /能谱(SEM/EDS)发现子矿物主要为黄铁矿、铁白云石、石盐、毒砂及一些成分复杂的子矿物。认为矿床成矿流体具复杂的物理化学条件 ,不同于一般的热液金矿床。结合矿床形成的大地构造位置分析、主成矿阶段矿物组成特点、热液成因金属硫化物中高PGE含量特点、矿石中碳酸盐矿物中稀土元素配分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床 泥盆系 盐度包裹 深源流 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流体恢复及在储集层形成机理研究中的应用——以塔里木盆地奥陶系为例 被引量:16
4
作者 单秀琴 张宝民 +3 位作者 张静 张立平 贾进华 刘静江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74-282,共9页
基于缝洞-溶洞充填泥的硼元素分析,充填方解石中包裹体均一温度-盐度、液相成分中阴离子、氢氧同位素测定,并结合区域地质背景,恢复塔里木盆地奥陶系岩溶储集层古流体,在此基础上分析岩溶储集层成因。缝洞-溶洞充填泥中硼元素含量总体小... 基于缝洞-溶洞充填泥的硼元素分析,充填方解石中包裹体均一温度-盐度、液相成分中阴离子、氢氧同位素测定,并结合区域地质背景,恢复塔里木盆地奥陶系岩溶储集层古流体,在此基础上分析岩溶储集层成因。缝洞-溶洞充填泥中硼元素含量总体小于80μg/g;充填方解石中包裹体均一温度存在地区差异,盐度分布范围大,包裹体液相成分中HCO3-含量总体较高而Cl-、SO42-含量分布离散,包裹体氢氧同位素组成较为离散、δD值偏负、δ18O值偏正。这些证据表明,塔里木盆地奥陶系古流体来源于表生期大气淡水、被埋藏封存的淡水-海水混合水、海水及浓缩海水,以及沿断裂带上窜的寒武系白云岩层系、蒸发岩系的埋藏卤水;孔洞-溶洞型储集层形成的最主要建设性成岩作用是表生期大气淡水的侵蚀、溶蚀,在埋藏期经历了深部热流体不同程度的改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岩溶储集层 古流恢复 储集层形成机理 微量元素硼 包裹均一温度 包裹体盐度 氢氧同位素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恰功铁矿成矿斑岩出溶流体特征及成矿潜力 被引量:2
5
作者 谢玉玲 李应栩 +4 位作者 David Cooke 白劲松 刘云飞 李光明 张丽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194-195,共2页
关键词 次生包裹 花岗斑岩 黑云母二长花岗岩 斑岩铜矿床 盐度包裹 盐度包裹 出溶 成矿潜力 铁矿 斑岩型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成矿流体特征及演化
6
作者 周云 汪雄武 +7 位作者 唐菊兴 秦志鹏 彭惠娟 李爱国 杨科 王华 李炯 张继超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631-632,共2页
甲玛铜多金属矿床不同阶段矿物中流体包裹体测温表明,成矿流体来源为岩浆向热液过渡过程中,富含挥发分的岩浆从深部岩浆房出溶的中等盐度的超临界流体。从岩浆中出溶的流体为近饱和的超临界流体,可以溶解大量成矿金属元素(Bodnar,1998)... 甲玛铜多金属矿床不同阶段矿物中流体包裹体测温表明,成矿流体来源为岩浆向热液过渡过程中,富含挥发分的岩浆从深部岩浆房出溶的中等盐度的超临界流体。从岩浆中出溶的流体为近饱和的超临界流体,可以溶解大量成矿金属元素(Bodnar,1998),其捕获温度范围为410~530℃,盐度w(NaCleq)在15%~22%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多金属矿床 超临界流 单个流包裹 盐度包裹 金属元素 挥发分 包裹均一温度 岩浆热液 演化过程 包裹测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