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普光气藏储层流体特征及其演化过程
1
作者 傅太宇 李葆华 +5 位作者 顾雪祥 付绍洪 徐仕海 董晓燕 许龙 吴大伟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34-139,共6页
为了研究普光气藏储层流体的演化过程,对气藏包裹体进行了显微观察和显微测温研究。结果表明:普光气藏储层流体包裹体可划分为3期,即成岩早期(第1期),成岩晚期早阶段(第Ⅱ期)和成岩晚期晚阶段(第Ⅲ期)。第1期以气液水包裹体... 为了研究普光气藏储层流体的演化过程,对气藏包裹体进行了显微观察和显微测温研究。结果表明:普光气藏储层流体包裹体可划分为3期,即成岩早期(第1期),成岩晚期早阶段(第Ⅱ期)和成岩晚期晚阶段(第Ⅲ期)。第1期以气液水包裹体和液相水包裹体为主,均一温度为85~117℃,盐度(叫B)为15.55%~20.43%,属于浅埋藏环境;第Ⅱ期包裹体类型有含沥青气相烃包裹体、残余沥青包裹体和气液水包裹体,含沥青气相烃包裹体及残余沥青包裹体是由液相烃包裹体、气一液烃包裹体热裂解而成的,该期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16~168℃,盐度为4.94%~19.95%,为中一深埋藏环境;第Ⅲ期包裹体主要为气相烃、烃一水包裹体和气液水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33~250℃,盐度为4.48%~21.05%,属深埋藏环境。从第Ⅰ期到第Ⅲ期随着埋深的增加,均一温度依次升高,盐度大致呈降低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光气藏 包裹体岩相学特征 显微测温 储层流演化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