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猴痘病毒主要表面抗原蛋白及其单克隆抗体研究进展
1
作者 张青 张萌萌 +3 位作者 于吉军 冯健男 魏寅祥 王晶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19-630,共12页
猴痘是由猴痘病毒(MPXV)引发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以发热、皮疹及淋巴结病为主要临床特征。2024年9月刚果(金)暴发的新型MPXV CladeⅠb变异株疫情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揭示现有病毒防治体系的不足。尽管改良... 猴痘是由猴痘病毒(MPXV)引发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以发热、皮疹及淋巴结病为主要临床特征。2024年9月刚果(金)暴发的新型MPXV CladeⅠb变异株疫情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揭示现有病毒防治体系的不足。尽管改良减毒天花疫苗对MPXV感染有交叉保护,但其在临床应用中仍存在安全风险问题。目前唯一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治疗天花的抗病毒药物替考韦马特虽显示出治疗MPXV感染的潜力,但治疗效果有限,且存在病毒耐药性的问题。单克隆抗体(mAb)可通过靶向病毒关键膜蛋白发挥中和作用,兼具检测、预防与治疗功能,已成为突破现有防治瓶颈的重要策略。本文系统综述了猴痘的流行病学特征及MPXV的生物学特性和其主要免疫原性结构蛋白(如A29L、M1R、H3L、E8L、B6R和A35R等)的功能特征,并重点聚焦针对这些关键靶点的mAb的研究进展,详述其中和效力和体内外保护效果,并探讨多种mAb联用提升疗效和克服耐药性的策略。旨在为深入理解MPXV的免疫原性、加速开发高效安全的抗MPXV治疗性抗体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同时为应对猴痘疫情、制定精准防控和治疗策略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猴痘病毒 结构蛋白 成熟病毒粒子 包膜病毒粒子 免疫原性 单克隆抗体 抗体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