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晶体或包膜氨基酸对鲤鱼的作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24
1
作者 陈丙爱 冷向军 +1 位作者 李小勤 胡斌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74-778,共5页
关键词 鲤鱼 晶体氨基酸 包膜氨基酸 生长 血清游离氨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豆粕替代鱼粉及添加包膜氨基酸、植酸酶对花鲈幼鱼生长性能及养殖水质的影响 被引量:14
2
作者 杨艳玲 陈冰 +5 位作者 彭凯 曹俊明 黄燕华 孙育平 王国霞 莫文艳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47-53,共7页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比例发酵豆粕替代鱼粉及添加包膜氨基酸、植酸酶对花鲈生长性能和养殖水质的影响。选取初始体重为(13.00±0.02)g的花鲈400尾,随机分为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鱼。在42 d的饲养期间分别投喂5种试验饲料,即高...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比例发酵豆粕替代鱼粉及添加包膜氨基酸、植酸酶对花鲈生长性能和养殖水质的影响。选取初始体重为(13.00±0.02)g的花鲈400尾,随机分为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鱼。在42 d的饲养期间分别投喂5种试验饲料,即高鱼粉组(36%鱼粉+8%发酵豆粕)、中鱼粉组(31%鱼粉+20%发酵豆粕)、包膜氨基酸组(31%鱼粉+20%发酵豆粕)、植酸酶组(31%鱼粉+20%发酵豆粕)和低鱼粉组(26%鱼粉+32%发酵豆粕),分别记为G0、G1、G2、G3和G4。试验结果显示,与G0组相比,G1、G2组和G3组花鲈的末均重、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升高(P<0.05),饲料系数显著降低(P<0.05),G4组与G0组无显著差异(P>0.05)。与G1组相比,G2组饲料系数显著下降(P<0.05)。G3组中饲料系数低于G1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与G0组相比,G4组中花鲈的肝体比显著下降(P<0.05)。各组间成活率和肥满度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间花鲈全鱼体成分及水体pH值、溶氧量和总氮差异不显著(P>0.05)。第14 d之后,G2组和G3组亚硝酸盐氮含量显著低于G0组(P<0.05)。第21 d之后,G2、G3组和G4组水体总磷含量显著低于G0组(P<0.05),其中第28 d,G3组比G0组降低26.92%。第28 d之后,G0组氨氮含量显著高于其它组(P<0.05)。发酵豆粕替代鱼粉及添加包膜氨基酸和植酸酶可提高花鲈的生长性能,降低养殖水质中氨氮、亚硝酸盐氮和磷的排放,改善花鲈养殖水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豆粕 包膜氨基酸 植酸酶 生长性能 水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产动物对饲料中晶体氨基酸利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赵红霞 曹俊明 +1 位作者 朱选 陈水春 《现代渔业信息》 2009年第2期3-7,共5页
针对水产动物对晶体氨基酸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分析了晶体氨基酸利用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包膜氨基酸的应用原理,并阐述了晶体、包膜和完整蛋白结合态氨基酸等不同形式氨基酸在水产动物消化道、血液、尿中的吸收和代谢以及在体组织中的... 针对水产动物对晶体氨基酸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分析了晶体氨基酸利用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包膜氨基酸的应用原理,并阐述了晶体、包膜和完整蛋白结合态氨基酸等不同形式氨基酸在水产动物消化道、血液、尿中的吸收和代谢以及在体组织中的生物合成方面的差异,为晶体氨基酸在水产动物中的有效利用提供技术上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动物 晶体氨基酸 包膜氨基酸 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豆粕和花生粕部分替代鱼粉添加四种添加剂对凡纳滨对虾饲料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陈冰 齐飞 +4 位作者 黄燕华 王国霞 李永娟 李林 曹俊明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19-24,共6页
为节约鱼粉资源和降低饲料成本,提高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对豆粕和花生粕部分替代鱼粉饲料的消化利用率,在含22%豆粕、18%花生粕和23%鱼粉的基础饲料(G0)中分别添加0.212%包膜赖氨酸和0.084%包膜蛋氨酸(G1)、1%复合芽孢杆菌... 为节约鱼粉资源和降低饲料成本,提高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对豆粕和花生粕部分替代鱼粉饲料的消化利用率,在含22%豆粕、18%花生粕和23%鱼粉的基础饲料(G0)中分别添加0.212%包膜赖氨酸和0.084%包膜蛋氨酸(G1)、1%复合芽孢杆菌(G2)、0.04%植酸酶(G3)、0.62%核苷酸混合物(G4),以三氧化二钇为指示剂,研究凡纳滨对虾对饲料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磷、能量和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结果显示,与基础组相比,添加组对虾的干物质和粗脂肪表观消化率显著升高(P<0.05),G2和G3粗蛋白质和磷的表观消化率显著升高(P<0.05),添加组能量的表观消化率分别升高14.8%、12.1%、9.4%和7.7%,但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各组中所有氨基酸(G1除甘氨酸和半胱氨酸外)的表观消化率基本高于85%,其中G1除苯丙氨酸、苏氨酸、蛋氨酸、脯氨酸和半胱氨酸外的氨基酸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差异(P>0.05),G2所有氨基酸、G3除脯氨酸和酪氨酸外和G4除赖氨酸、精氨酸、丝氨酸和酪氨酸外的氨基酸表观消化率显著升高(P<0.05)。结果表明,豆粕和花生粕部分替代鱼粉饲料,分别添加包膜赖氨酸和蛋氨酸、复合芽孢杆菌、植酸酶、核苷酸混合物能提高凡纳滨对虾对饲料干物质和粗蛋白质、脂肪、磷、能量及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其中以复合芽孢杆菌和植酸酶的作用效果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包膜氨基酸 复合芽孢杆菌 植酸酶 核苷酸混合物 表观消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蛋白及添加剂组合替代部分鱼粉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齐飞 曹俊明 +5 位作者 黄燕华 赵红霞 王国霞 李永娟 莫文艳 伏枥龙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73-78,共6页
为节约鱼粉资源和降低饲料成本,探索豆粕和花生粕部分替代凡纳滨对虾饲料中鱼粉的可行方式,分别配合添加包膜蛋氨酸和包膜赖氨酸、芽孢杆菌、植酸酶和核苷酸4种添加剂,并研究其对凡纳滨对虾生长、体成分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在以含23%... 为节约鱼粉资源和降低饲料成本,探索豆粕和花生粕部分替代凡纳滨对虾饲料中鱼粉的可行方式,分别配合添加包膜蛋氨酸和包膜赖氨酸、芽孢杆菌、植酸酶和核苷酸4种添加剂,并研究其对凡纳滨对虾生长、体成分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在以含23%鱼粉、22%豆粕和18%花生粕的饲料为基础饲料(G0)中分别添加0.212%包膜赖氨酸和0.084%包膜蛋氨酸(G1)、1%复合芽孢杆菌(G2)、0.04%植酸酶(G3)和0.62%核苷酸混合物(G4)配制4种试验饲料,养殖8周。与G0相比,添加组对虾末均质量、增质量率(WGR)、特定生长率(SGR)和蛋白效率(PER)显著升高(P<0.05),饲料系数(FC)显著降低(P<0.05);G3和G4组全虾粗脂肪显著升高(P<0.05),G2和G3全虾粗灰分显著降低(P<0.05);添加组对虾血清总蛋白(TP)、总胆固醇L(HO)和三酰甘油(TG2)显著升高(P<0.05),G1和G2组白蛋白(ALB)显著升高(P<0.05),G1和G3组血糖(GLU)显著升高(P<0.05)。结果表明,植物蛋白及添加剂组合替代部分鱼粉能显著提高凡纳滨对虾的生长性能,其中以复合芽孢杆菌作用效果最好(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包膜氨基酸 复合芽孢杆菌 植酸酶 核苷酸混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种添加剂对黄颡鱼生长性能、体成分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1
6
作者 牛凤池 黄燕华 +5 位作者 曹俊明 王国霞 赵红霞 孙育平 李永娟 马永萍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176-2183,共8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在以鱼粉、豆粕、棉籽粕和双低菜籽粕为蛋白质源的实用饲料中分别添加复合核苷酸、植酸酶、复合酶制剂、芽孢杆菌及包膜赖氨酸+包膜蛋氨酸对黄颡鱼生长性能、体成分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以含26%鱼粉、32%豆粕、10%棉籽... 本试验旨在研究在以鱼粉、豆粕、棉籽粕和双低菜籽粕为蛋白质源的实用饲料中分别添加复合核苷酸、植酸酶、复合酶制剂、芽孢杆菌及包膜赖氨酸+包膜蛋氨酸对黄颡鱼生长性能、体成分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以含26%鱼粉、32%豆粕、10%棉籽粕和10%双低菜籽粕的饲料为基础饲料(对照组,G0),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400mg/kg复合核苷酸(G1)、1 000U/kg植酸酶(G2)、400 mg/kg复合酶制剂(G3)、3×109 CFU/kg芽孢杆菌(G4)及20 400 mg/kg包膜赖氨酸+2 200mg/kg包膜蛋氨酸(G5),配制5种添加饲料。选用初始体重为(1.02±0.01)g的黄颡鱼720尾,随机分成6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分别投喂基础饲料和5种添加饲料。养殖期为8周。结果显示:1)各添加组(G1、G2、G3、G4和G5)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显著高于G0(P<0.05),其中G4最高;各添加组的饲料系数均低于G0,且G2、G3和G4与G0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其中G4最低;各添加组的蛋白质效率均高于G0,且G2、G3、G4和G5显著升高(P<0.05),其中G4最高;G4的肝体比显著高于G0、G1和G2(P<0.05)。2)全鱼干物质、粗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G3和G4全鱼粗灰分含量显著高于G1(P<0.05)。3)血清白蛋白、总蛋白、葡萄糖、尿素氮及甘油三酯含量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得出,在以鱼粉、豆粕、棉籽粕和双低菜籽粕为蛋白质源的实用饲料中分别添加复合核苷酸、植酸酶、复合酶制剂、芽孢杆菌及包膜赖氨酸+包膜蛋氨酸均能提高黄颡鱼的生长性能,其中添加芽孢杆菌的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颡鱼 复合核苷酸 植酸酶 复合酶制剂 芽孢杆菌 包膜氨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鱼粉饲料中添加4种添加剂对花鲈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养殖水体理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符兵 伏枥龙 +5 位作者 曹俊明 王国霞 彭凯 朱喜锋 赵红霞 陈冰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5-51,共7页
试验旨在研究低鱼粉饲料中添加4种添加剂(包膜赖氨酸+包膜蛋氨酸、复合核苷酸、植酸酶、复合芽孢杆菌)对花鲈(Lateolabrax japonicus)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养殖水体理化指标的影响。选用初始体重为(13.50±0.06)g的花鲈400尾,... 试验旨在研究低鱼粉饲料中添加4种添加剂(包膜赖氨酸+包膜蛋氨酸、复合核苷酸、植酸酶、复合芽孢杆菌)对花鲈(Lateolabrax japonicus)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养殖水体理化指标的影响。选用初始体重为(13.50±0.06)g的花鲈400尾,随机分为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鱼。以含28%鱼粉的饲料作为基础饲料(对照组,G0组),在G0组基础上分别添加0.71%包膜赖氨酸和1.30%包膜蛋氨酸(G1组)、0.04%复合核苷酸(G2组)、0.04%植酸酶(G3组)、0.10%复合芽孢杆菌(G4组)配制4种试验饲料。饲养周期56 d。结果表明:与G0组相比,G2组和G3组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升高(P<0.05),饲料系数显著降低(P<0.05);各组间花鲈的全鱼粗蛋白、粗脂肪、灰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G3组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含量均显著高于G0组(P<0.05),各添加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均高于对照组,其中G2组达到显著水平(P<0.05);G1组和G3组的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高于G0组(P<0.05);各添加组总抗氧化能力均高于G0组,其中G2组和G3组达到显著水平(P<0.05);G3组水体总磷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水体总氮和氨氮含量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可见,低鱼粉饲料中添加植酸酶或复合核苷酸能显著提高花鲈的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增强花鲈对植物蛋白的利用率,其中植酸酶作用效果最明显;此外,添加植酸酶可降低花鲈养殖水体总磷含量,提高花鲈对饲料磷的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鲈 包膜氨基酸 核苷酸 植酸酶 芽孢杆菌 生长性能 血清生化指标 水体理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