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带一路”机制化建设与包容性国际经济治理体系的构建——基于国际公共产品供给的视角 被引量:8
1
作者 沈铭辉 张中元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08-114,共7页
在当前国际公共产品供给严重不足或无法满足其个性化需求的背景下,"一带一路"倡议作为发展合作的新平台,向世界提供了更丰富的公共产品,为当前处于困境之中的国际经济治理注入新的动力,成为引领经济全球化走出困境的重要引擎... 在当前国际公共产品供给严重不足或无法满足其个性化需求的背景下,"一带一路"倡议作为发展合作的新平台,向世界提供了更丰富的公共产品,为当前处于困境之中的国际经济治理注入新的动力,成为引领经济全球化走出困境的重要引擎。通过共同推动基础设施合作、经贸合作、开发合作等机制化建设,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一道积极探索构建国际公共产品供给的新机制,致力于完善国际公共产品供给体系。"一带一路"的机制化建设将引领包容性国际经济治理体系的构建与完善,实现对现有的全球治理机制的有效改革,推动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规范的出现,最终有利于推动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规则共同体与命运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机制化建设 包容性国际经济治理体系 公共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营造“包容性空间”:国际化社区的治理策略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武艳华 张志华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7-108,共12页
营造包容性空间,构建包容性社会,加快推进空间治理的现代化进程,是现代化治理的重要目标。基于江苏省南京市Q社区的空间营造案例,从社区空间营造策略的视角出发,剖析国际化社区如何营造包容性空间。研究发现,基层政府基于中国居民与外... 营造包容性空间,构建包容性社会,加快推进空间治理的现代化进程,是现代化治理的重要目标。基于江苏省南京市Q社区的空间营造案例,从社区空间营造策略的视角出发,剖析国际化社区如何营造包容性空间。研究发现,基层政府基于中国居民与外籍人士的空间服务需求,运用多元参与、互动协商、文化治理等软性手段,通过建设人与居住地、社会、自然相融合的表征的包容性空间,组织温度、服务与文化协同相融的包容性空间的实践,构筑开放、包容与共享的包容性空间的表征等方式营造包容性空间。在营造包容性空间的过程中,基层政府空间营造行动的关键策略是采用“分型管理、内育外引”的主体包容策略、“内外兼修、空间包容”的技术包容策略、“多元网格、协商自治”的制度包容策略及“制度共融、成果共享”的结果包容策略,其根本目标在于打造国际化社区的治理共同体。包容性空间的治理技术对优化基层政府的空间治理能力、提升居民的参与水平与再造国际化社区秩序有积极效应,但亦潜藏多主体协同失序、政社关系掣肘、族群关系区隔、文化不稳定及包容性制度偏差等失灵风险。因此,基层政府需厚植多主体合作的治理机制、经营包容性空间的“适度性”,以利于国际化社区善治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化社区 包容性空间 包容策略 治理效能 失灵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容性治理化解农村老人数字排斥困境
3
作者 钟燕菲 《村委主任》 2025年第3期69-71,共3页
互联网的发展以及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让数字排斥这一社会问题暴露在公众视野。老年人遭遇数字排斥的主要表现形式有社会排斥、经济排斥、文化排斥、关系排斥等。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其一,自身因素,即老年人自身的数字素质低下;其二,外... 互联网的发展以及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让数字排斥这一社会问题暴露在公众视野。老年人遭遇数字排斥的主要表现形式有社会排斥、经济排斥、文化排斥、关系排斥等。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其一,自身因素,即老年人自身的数字素质低下;其二,外部因素,包括市场开发的逐利性、政府出台政策单一、社会支持不足。化解老年人数字排斥困境,包容性治理提供了良好的视角。作为社会治理模式创新与进步的具体表现形式,包容性治理顺应了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时代要求,涉及多元参与的治理主体、合作互动的治理过程和治理成果利益共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排斥 农村老人 包容性治理 经济排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数字经济包容性治理的法律激励 被引量:18
4
作者 苟学珍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2-106,共15页
数字经济发展的全方位和多要素性,运行的平台性、虚拟性、跨界性和高渗透性,风险的系统性和关联性,以及数字技术驱动的权力、资源扁平化和多中心化表明,亟须构建多元参与、有效互动、资源共享、权利保障、收益共享的包容性治理格局。作... 数字经济发展的全方位和多要素性,运行的平台性、虚拟性、跨界性和高渗透性,风险的系统性和关联性,以及数字技术驱动的权力、资源扁平化和多中心化表明,亟须构建多元参与、有效互动、资源共享、权利保障、收益共享的包容性治理格局。作为由行动者、资源和行动策略等要素组成的系统性治理架构,数字经济包容性治理在“行动者—资源”框架下面临多元行动者利益复杂交错、治理资源分散占有、行动策略碎片化等困境。可通过科学的法律激励,借助激励相容的法律制度,使各主体追求自身利益的行动策略与政府实现数字经济治理的公共利益目标相耦合,达至多元利益均衡,解决资源与行动者的难题,形成包容性治理的理想状态。为确保激励方案转化为实际治理优势,除了权力(利)、义务和责任的科学配置外,还应当从成本收益的依法合理分担、治理行为互信协同的法治促成等方面,对激励相容的法律制度进行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包容性治理 法律激励 激励相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规则和治理体系的包容性构建 被引量:14
5
作者 袁达松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8-32,共5页
数字经济规则和治理体系对数字经济发展将产生重要影响,全球数字经济的平稳运行需要通过包容完备的数字经济规则和治理体系进行保障。目前全球范围内,数字经济规则和治理体系是较为零散且相对孤立的,甚至存在着冲突与割裂。数据的“流... 数字经济规则和治理体系对数字经济发展将产生重要影响,全球数字经济的平稳运行需要通过包容完备的数字经济规则和治理体系进行保障。目前全球范围内,数字经济规则和治理体系是较为零散且相对孤立的,甚至存在着冲突与割裂。数据的“流动性”、数字经济市场空间的“共通性”和数字经济发展机会的“共享性”决定了数字经济规则和治理体系的包容性构建。包容性的数字经济规则需要在世界范围内充分发挥其示范性的作用,既要充分尊重数字经济主体的差异性,也要实现数字经济规则的普遍适用,最大限度保障各方主体平等参与数字经济的治理、共享数字经济发展成果,推动世界数字经济秩序和治理体系的包容性发展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规则 治理体系 国别性 区域性 包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容性增长:理论发展与政策体系——兼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包容性问题 被引量:15
6
作者 蔡荣鑫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13-15,共3页
2009年11月,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亚太经合组织第十七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首次提出要"统筹兼顾,倡导包容性增长"。2010年9月16日,胡主席在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致辞,再次强调包容性增长。胡主席的上述发言... 2009年11月,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亚太经合组织第十七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首次提出要"统筹兼顾,倡导包容性增长"。2010年9月16日,胡主席在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致辞,再次强调包容性增长。胡主席的上述发言,充分反映了党和政府践行包容性增长的决心和信心,表明包容性增长理念已上升为中央执政理念,已经并将深刻影响中国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社会发展 包容性 政策体系 中国 性问题 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亚太经合组织 人力资源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性本科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探究 被引量:7
7
作者 黄河东 韩耀 阳素文 《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版)》 2011年第11期76-78,共3页
实践教学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的培养中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分析地方性本科院校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探析了构建集实验室模拟教学、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社会实践、专业见习、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设计... 实践教学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的培养中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分析地方性本科院校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探析了构建集实验室模拟教学、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社会实践、专业见习、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设计于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实践教学体系 地方性本科院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国际经济治理体系改革的几点思考
8
作者 周世俭 《国际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08-110,共3页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至今,世界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新兴经济体在世界经济总量中的占比迅速上升.建立在战后世界经济格局基础上的国际经济治理体系不但不能反映新的世界经济力量对比现实,更无法解决当今世界面临的发展问题,亟需进行改革.
关键词 治理体系 国际经济 改革 世界经济格局 国际金融危机 2008年 新兴经济体 力量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构建与包容性发展 被引量:6
9
作者 李晓 范欣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4,F0002,共15页
新中国成立70周年里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使得中国经济学研究出现了新趋势、新方向。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如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并实现包容性发展?这是中国经济改革的必然选择和实践经验的本质特征。中... 新中国成立70周年里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使得中国经济学研究出现了新趋势、新方向。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如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并实现包容性发展?这是中国经济改革的必然选择和实践经验的本质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无论是理论来源,还是理论体系的构建与世界意义,无不体现了其包容性发展的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应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本,充分吸收、借鉴西方主流经济学和异端经济学的优秀成果,融合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思想精华,立足于中国经济改革实践道路,构建一个以现实问题为导向,能够反映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发展运动规律的经济学说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理论体系 包容性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革与碎片化风险防范 被引量:4
10
作者 桑百川 王伟 《国际贸易》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4-8,共5页
全球经济治理是全球治理在经济领域的应用和延伸。全球治理体系在塑造战后国际经济秩序上的力不从心,便成了全球经济治理诞生的内生动力。
关键词 治理体系 风险防范 全球经济 碎片化 国际经济秩序 经济治理 经济领域 全球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包容性的世界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法治框架——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基础 被引量:9
11
作者 袁达松 黎昭权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10-119,共10页
如何协调国家经济发展与全球环境保护的关系是国际社会急需解决的难题。当前,无论是从意识上,还是从策略上,许多国家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对立起来,将国内环境与全球环境区隔开来,这都是不正确的且不利于全球环境的治理。此外,现有的国... 如何协调国家经济发展与全球环境保护的关系是国际社会急需解决的难题。当前,无论是从意识上,还是从策略上,许多国家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对立起来,将国内环境与全球环境区隔开来,这都是不正确的且不利于全球环境的治理。此外,现有的国际法未能有效处理国际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矛盾和冲突问题,其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和责任冲突尤为突显。为提升全球治理体系对各国相关问题的法律约束力,需要从理念和法律原则出发来变革现有治理体系。"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中国提出的解决国家间矛盾的新型理念,可以在此基础上以包容性发展为导向,以实体法和程序法为切入点,构建以人为本、和平共赢、可持续发展的包容性国际法治框架,推动生态环境国际合作,实现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 包容性发展 世界经济发展 国际法治框架 一带一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区经济包容性增长策略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嫦娥 《现代管理科学》 CSSCI 2011年第12期43-44,51,共3页
包容性增长日益成为关注的议题,在今后的经济增长中,经济政策的重点不仅要维持增长速度还要将增长收益惠及所有的人及地区。由于山区经济一直处于落后状态,因此包容性增长尤其要关注山区经济增长。文章基于包容性增长的内涵,运用文献法... 包容性增长日益成为关注的议题,在今后的经济增长中,经济政策的重点不仅要维持增长速度还要将增长收益惠及所有的人及地区。由于山区经济一直处于落后状态,因此包容性增长尤其要关注山区经济增长。文章基于包容性增长的内涵,运用文献法、归纳法等方法得出山区经济要实现包容性增长需要从基础设施、园艺作物、旅游业及包容性治理四个方面入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容性增长 山区经济 基础设施 园艺文化 旅游业 包容性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的包容性经济增长效应研究——基于中国西部12省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38
13
作者 唐宇 龙云飞 郑志翔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60-73,共14页
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技术革命对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得益于数字技术的运用,普惠金融的实现条件也在日益改变。本文结合中国西部地区包容性经济增长指数和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研究中心课题组公布的数字普惠金融数据,通... 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技术革命对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得益于数字技术的运用,普惠金融的实现条件也在日益改变。本文结合中国西部地区包容性经济增长指数和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研究中心课题组公布的数字普惠金融数据,通过面板回归评价数字普惠金融各维度发展对包容性经济增长的影响。根据全样本实证结果,西部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对包容性经济增长具有积极影响,尤其是数字普惠金融覆盖广度和使用深度指标。首先,扩大数字普惠金融覆盖广度促进了经济可持续增长,并有助于机会获得的均等性;其次,加强数字普惠金融使用深度帮助实现了发展成果共享,促进包容性增长;最后,普惠金融数字化程度对包容性增长的影响作用比较有限。此外,西部不同区域的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具有异质性,根据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可以分为三个梯队,因而针对不同区域应采取不同措施,推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促进西部地区的包容性经济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数字技术 金融可获得性 包容性经济增长 经济可持续增长 机会均等 信用体系建设 金融基础设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惠金融发展、区域收敛与包容性经济增长——基于辽宁省44县(市/区)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白晶洁 张峁 《征信》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0-26,共7页
系统构建普惠金融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2011—2016年辽宁省44个县(市/区)面板数据,综合采用因子分析法和系统广义矩(GMM)估计对县域普惠金融发展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县域普惠金融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系统构建普惠金融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2011—2016年辽宁省44个县(市/区)面板数据,综合采用因子分析法和系统广义矩(GMM)估计对县域普惠金融发展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县域普惠金融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但仍处于发展长周期上的"初级阶段";县域普惠金融内部结构发展均衡,但存在明显的区域"俱乐部收敛"现象;县域普惠金融与地区经济增长关系呈倒U形走势,普惠金融的影响效应优于规模金融;县域普惠金融对经济增长存在明显的区域非对称性,对经济发达地区影响效果优于欠发达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惠金融发展 区域收敛 指标体系 包容性经济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对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重大意义 被引量:1
15
作者 毕小婧 涂永前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4-22,共9页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国际经济秩序变革指明了方向,为构建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提供了指导思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从人的类主体、类存在、类本质和类生活以及经济全球化等维度,巩固加强了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基础,丰富和发展了主权平等、...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国际经济秩序变革指明了方向,为构建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提供了指导思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从人的类主体、类存在、类本质和类生活以及经济全球化等维度,巩固加强了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基础,丰富和发展了主权平等、经贸自由、平等互利、有约必诺等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基本原则。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贯穿于经济模式、科技共享、金融秩序、绿色发展、经济安全、共同发展等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各个方面,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中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 国际经济秩序 全球经济治理体系 国际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价值链重构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调整的趋势与出路 被引量:9
16
作者 张韦恺镝 黄旭平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5-104,共20页
随着经济全球化遇挫和非传统安全因素的增加,全球经济治理体系面临的制度困境日益突出,这体现在全球经济治理规范缺失、治理机制效率低下、治理手段碎片化和内卷化等方面。造成这一制度困境的主要因素是传统的全球经济治理以美元霸权为... 随着经济全球化遇挫和非传统安全因素的增加,全球经济治理体系面临的制度困境日益突出,这体现在全球经济治理规范缺失、治理机制效率低下、治理手段碎片化和内卷化等方面。造成这一制度困境的主要因素是传统的全球经济治理以美元霸权为基础,但随着数字经济的兴起,全球经济治理中无论是治理主体还是治理对象、治理方式,均出现了重大调整。全球价值链重构对传统的世界经济秩序造成了重大冲击,正成为全球经济治理的重要趋势和因素,也成为变革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重要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经济治理体系 全球价值链 美元国际体系 碎片化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通过贸易促进经济包容性发展
17
作者 玛丽·洛夫利 梅尔文·艾格斯 王宇(译) 《金融发展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8-39,共2页
合理运用贸易政策工具、加强国际经贸协作是促进美国经济恢复的必然选择。美国政府应研究加入CPTPP,终止2017年起实施的关税政策,建立医疗用品和药品的国际市场信息系统,推动达成多边自由贸易协定,以确保生产和贸易渠道畅通,创造更多的... 合理运用贸易政策工具、加强国际经贸协作是促进美国经济恢复的必然选择。美国政府应研究加入CPTPP,终止2017年起实施的关税政策,建立医疗用品和药品的国际市场信息系统,推动达成多边自由贸易协定,以确保生产和贸易渠道畅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最终实现经济包容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贸易 美国经济 包容性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金融体系:治理中国经济失衡的良药 被引量:1
18
作者 姚洋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7期8-8,共1页
中国的金融体系落后的表现在低水平的服务质量和缺少中小型银行和地方性资本市场。 在当下的金融危机中,中国的国有大银行似乎一枝独秀,殊不知,这背后是国有大银行的垄断以及中小银行的缺失。中小银行有利于改善我国的经济失衡,首... 中国的金融体系落后的表现在低水平的服务质量和缺少中小型银行和地方性资本市场。 在当下的金融危机中,中国的国有大银行似乎一枝独秀,殊不知,这背后是国有大银行的垄断以及中小银行的缺失。中小银行有利于改善我国的经济失衡,首先是因为它们更愿意向中小企业发放贷款。但在大银行主导的情况下,这种状况很难改善。大银行的资金雄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失衡 金融体系 中国 地方性资本市场 治理 改革 中小银行 中小型银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经济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贡献 被引量:23
19
作者 盛斌 王璐瑶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3-87,共5页
当前全球经济治理面临反全球化浪潮、区域一体化解体、地缘冲突、非传统安全问题、贸易投资保护主义等众多不利因素,而中国在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提供国际公共品、制定国际规则、管理国际联盟和维护国际道义过程中也面临诸多挑战。中国应... 当前全球经济治理面临反全球化浪潮、区域一体化解体、地缘冲突、非传统安全问题、贸易投资保护主义等众多不利因素,而中国在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提供国际公共品、制定国际规则、管理国际联盟和维护国际道义过程中也面临诸多挑战。中国应致力于维护全球化和开放经济、维护发展诉求与利益、维护更加公平的国际体制和秩序,通过分享中国经验为全球经济治理提供更多中国方案,在全球经济治理中更加主动地发挥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经济治理 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包容性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在G20全球经济治理中的现实挑战与战略评估 被引量:3
20
作者 徐凡 陈晶 《国际贸易》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7-61,共5页
一、美国的对外经济政策与国际立场 二战结束以来,美国凭借国际货币体系主导权执全球经济之牛耳。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美国引领全球经济治理改革,将G20升级为峰会对话机制,而其自扫门前雪政策却受到国际社会普遍批评。二战后世界... 一、美国的对外经济政策与国际立场 二战结束以来,美国凭借国际货币体系主导权执全球经济之牛耳。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美国引领全球经济治理改革,将G20升级为峰会对话机制,而其自扫门前雪政策却受到国际社会普遍批评。二战后世界经济唯美国马首是瞻时代已一去不返。在C20机制中,美国利益诉求多以维护美元霸权、保持金融霸主地位和国际货币体系主导权为出发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治理 美国 战略评估 国际货币体系 对外经济政策 2008年 全球经济 对话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