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4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促进包容与可持续的工业化 被引量:7
1
作者 刘艳红 《经济与管理》 CSSCI 2019年第4期14-21,共8页
自21世纪第二个十年以来,中国工业进入一个引领国际发展合作、促进全球工业包容与可持续增长的新时期。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大力带动下,国际产能合作不仅推动了发展中国家之间工业合作模式的创新,而且为新形势下区域和全球工业发展,特... 自21世纪第二个十年以来,中国工业进入一个引领国际发展合作、促进全球工业包容与可持续增长的新时期。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大力带动下,国际产能合作不仅推动了发展中国家之间工业合作模式的创新,而且为新形势下区域和全球工业发展,特别是贯彻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所确立的包容与可持续的工业发展目标,开辟了新的发展路径,贡献了“中国方案”。其突出表现为:顶层设计与规划对接,构建机制化产能合作新模式;联通跨境基础设施,促进贸易投资与产业合作;合作区建设为中小企业参与产能合作提供重要平台;多元开放金融合作,破解区域发展金融瓶颈;科技合作与协同创新,引领沿线国家跨越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倡议 国际产能合作 包容与可持续的工业化 工业合作模式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 被引量:7
2
作者 蓝虹 胡树刚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38-144,F0003,共8页
我国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过程中,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日趋凸现,并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瓶颈",所以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在现实资源环境约束条件下,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 我国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过程中,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日趋凸现,并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瓶颈",所以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在现实资源环境约束条件下,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是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现实需求。现代的工业化是一个效率至上的国际化、全球化的市场竞争过程,中国工业增长的资源与环境约束,本质上是西方工业技术路线与中国自然资源禀赋之间的差距。因此,中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必然是注重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节约使用自然资源、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可持续发展的工业化道路。发展循环经济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有效途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政策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制度保障。实施新型工业化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只有在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和工业税收价格等方面制定一系列相关法律和政策,才能达到预期的理想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环境约束 新型工业化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发展背景下江西新型工业化与园区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2
3
作者 牛西 张新芝 李小红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8-32,共5页
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提出,为园区发展指明了方向。欠发达地区在推进园区发展过程中取得了良好成效,但与此同时,园区也面临着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从新型工业化视角来探讨和解决欠发达地区园区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提出,为园区发展指明了方向。欠发达地区在推进园区发展过程中取得了良好成效,但与此同时,园区也面临着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从新型工业化视角来探讨和解决欠发达地区园区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绿色发展的战略背景下,对江西省新型工业化和园区可持续发展两者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江西新型工业化对促进园区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达到93.6%。因此,本文从承接高新技术产业转移、推进循环经济和生态经济、发展产城融合三个方面提出了新型工业化要求下园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园区 新型工业化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工业化与城市化对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练绪宁 张小青 张红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4期114-115,共2页
工业化与城市化是区域经济发展中必须经历的空间结构变动与产业结构变动过程,是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衡量标准之一;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发展对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在就业、规模、资金和市场等方面做出贡献的同时,又存在争夺资源和环境污染等... 工业化与城市化是区域经济发展中必须经历的空间结构变动与产业结构变动过程,是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衡量标准之一;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发展对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在就业、规模、资金和市场等方面做出贡献的同时,又存在争夺资源和环境污染等不利于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可持续发展 工业化 城市化 区域农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化与城市化背景下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练绪宁 张小青 张红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3期11229-11230,共2页
分析了在工业化与城市化背景下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人口、资源、制度和技术等因素,提出了加强土地资源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和提高农民素质等对策。
关键词 农业 可持续发展 工业化 城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旅游业与工业化可持续发展的矛盾统一性——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周武生 李妍 陈文捷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5期139-141,共3页
发展旅游业与加快工业化进程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两个重要方面。旅游业与工业化之间既具有统一性,又具有矛盾性,两者需要协调发展。本文在分析两者的统一性和矛盾性基础上,指出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旅游业与工业化可持续... 发展旅游业与加快工业化进程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两个重要方面。旅游业与工业化之间既具有统一性,又具有矛盾性,两者需要协调发展。本文在分析两者的统一性和矛盾性基础上,指出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旅游业与工业化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业 工业化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工业化、城镇化:温州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重要载体 被引量:5
7
作者 许经勇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006年第4期73-76,共4页
温州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实践经验表明,农民的收入水平、富裕程度在很大程度上与他们所处区位的工业化、城镇化密切联系在一起,即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程度越高,农民收入水平就越高,生活就越富裕。温州蓬勃发展的小城镇的最大特点是建立在... 温州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实践经验表明,农民的收入水平、富裕程度在很大程度上与他们所处区位的工业化、城镇化密切联系在一起,即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程度越高,农民收入水平就越高,生活就越富裕。温州蓬勃发展的小城镇的最大特点是建立在周围乡村的基础上,它的形成、发展与周围乡村的发展息息相关。小城镇的发展过程,是农村工业化与农民职工化、市民化相互交织、同步运行的过程,也是农村经济全面繁荣、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收入 持续增长 重要载体 温州 农村工业化 农村城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可持续性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 被引量:1
8
作者 樊万选 《中州学刊》 CSSCI 2003年第2期11-14,共4页
走新型的工业化道路要有新思路 ,要用可持续性的战略眼光去认识和指导新型工业化的建设与发展。可持续性应当作为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标志。新型工业化重在低能耗、少污染 ,生产经营方式应由依赖于“末端治理”转向清洁生产。通过... 走新型的工业化道路要有新思路 ,要用可持续性的战略眼光去认识和指导新型工业化的建设与发展。可持续性应当作为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标志。新型工业化重在低能耗、少污染 ,生产经营方式应由依赖于“末端治理”转向清洁生产。通过大力支持、引导和推进环保产业的发展 ,通过依靠科技进步 ,推广工业生态技术 ,通过用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调整原有产业结构 ,合理布局新兴工业 ,实现中国可持续性的新型工业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 新型工业化 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新型工业化道路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
9
作者 袁海林 刘树枫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00-706,共7页
根据国外有关经济理论和历史经验,利用著名经济学家H.钱纳里、配第-克拉克等人的经济模型,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就业结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和工业内部结构几个方面来综合判断陕西的工业化发展进程,对陕西工业化进程进行了横向比较,... 根据国外有关经济理论和历史经验,利用著名经济学家H.钱纳里、配第-克拉克等人的经济模型,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就业结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和工业内部结构几个方面来综合判断陕西的工业化发展进程,对陕西工业化进程进行了横向比较,指出目前陕西省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属于工业化中期的初始阶段,进而分析了陕西省目前依然面临着工业制造业的素质不高、生产消耗高,环境污染严重、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矛盾突出、人口与就业的压力巨大等主要问题,并根据陕西省实际提出了走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 新型工业化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新型工业化之可持续发展性及其保障
10
作者 孙孝科 《社会科学家》 2003年第4期16-20,共5页
新型工业化究其实质是一种以可持续发展为突出表征的工业化。为顺利推进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本文在对新型工业化的可持续发展特征初步分析基础上,着重从科技、产业、企业三个不同层面探讨了其各自的发展政策与实施保障。
关键词 新型工业化 可持续发展 政策 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工业化中期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思考
11
作者 董楠 《华东经济管理》 2006年第6期47-50,共4页
我国目前大部分地区已进入工业化中期,在工业快速发展的同时,面临着日益严峻的资源环境约束,协调工业发展与生态保护、资源供给的关系,保证经济又快又好的持续发展,是今后乃至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首要问题。文章从论述可持续发展与工业... 我国目前大部分地区已进入工业化中期,在工业快速发展的同时,面临着日益严峻的资源环境约束,协调工业发展与生态保护、资源供给的关系,保证经济又快又好的持续发展,是今后乃至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首要问题。文章从论述可持续发展与工业生产的内在联系着手,分析了我国工业化中期所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工业发展效益;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资源综合利用;推广清洁生产,控制环境污染;节约利用和发展替代能源,增强工业发展动力相应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化中期 可持续发展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工业化可持续发展模式之我见
12
作者 张赞 孙铁军 《经济前沿》 2003年第12期44-46,共3页
"新型工业化"这个词对于我们并不陌生,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中国要走"新型工业化"的发展道路.这个"新"是指"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quo... "新型工业化"这个词对于我们并不陌生,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中国要走"新型工业化"的发展道路.这个"新"是指"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从中可以看出"新型工业化"包括环境保护的含义.这就说明中国已经意识到在迅速发展工业化的今天,中国的环境形势也极其严峻.面对西方发达国家走过的"先污染、再治理"的老路,中国的工业化发展模式应该如何选择?"新型工业化"中的"环境污染少"又该如何实现呢?这正是当今环境经济学领域所探讨的重要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化 可持续发展模式 环境 经济 社会 经济增长方式 消费模式 流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持续发展的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本质特征及其衡定指标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朝明 庄晋财 《经济经纬》 1998年第1期74-77,共4页
按照发达国家的经验,工业化的进展必然促进资本、产业和人口向城市集中,因而有城市化是工业化的归宿或结果之说。世界上许多发展中国家也正是沿袭了这样一种发展模式而陷入困境。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我国的工业化是沿着二元道路推进,即... 按照发达国家的经验,工业化的进展必然促进资本、产业和人口向城市集中,因而有城市化是工业化的归宿或结果之说。世界上许多发展中国家也正是沿袭了这样一种发展模式而陷入困境。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我国的工业化是沿着二元道路推进,即城乡工业化的同步迈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但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的城市化因不能容纳众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和农村人口而出现了非持续发展的征兆。因此本文认为,以农村工业化启动农村城镇群建设,使农村城镇成为围绕大中城市的环状带,并构成农村市场的空间和农村要素聚集的载体,借以支持农业和城市产业,可能是协调城乡工业化并使之持续发展的最佳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工业化 城镇化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国工业化新阶段外贸更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迈向全面小康社会的中国外贸发展战略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中国外贸发展战略"课题组 霍建国 +3 位作者 李健 陆燕 张小瑜 肖新艳 《国际贸易》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0-16,共7页
“十二五”、“十三五”规划时期,应对国内外形势巨大变化,我国外贸发展战略亟需进行一系列调整。 一、传统外贸发展战略的局限性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工业化和市场化进程,我国外贸在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和进入21世纪以后连续跨... “十二五”、“十三五”规划时期,应对国内外形势巨大变化,我国外贸发展战略亟需进行一系列调整。 一、传统外贸发展战略的局限性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工业化和市场化进程,我国外贸在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和进入21世纪以后连续跨越了几个台阶,由一个贸易小国成长为贸易大国。外贸发展战略也根据国内外形势变化经历了几次调整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贸发展战略 全面小康社会 工业化 可持续发展 20世纪80年代 国内外形势 中国 调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产业环境下混凝土工业化可持续发展的探讨与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曾昭德 欧阳孟学 +3 位作者 张凯峰 李预奇 张大海 王信鸽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6-108,113,共4页
住宅产业化促生了混凝土工业化生产。解析了当前政策及建筑产业发展现状,通过对混凝土企业SWOT分析,认为在绿色建筑产业发展的新环境下,混凝土企业发展混凝土工业化首先应该树立发展理念,其次是机制与标准的确立,第三是技术攻关。混凝... 住宅产业化促生了混凝土工业化生产。解析了当前政策及建筑产业发展现状,通过对混凝土企业SWOT分析,认为在绿色建筑产业发展的新环境下,混凝土企业发展混凝土工业化首先应该树立发展理念,其次是机制与标准的确立,第三是技术攻关。混凝土企业实现"预拌混凝土"向"预制混凝土"转型,才能实现企业、行业与生态文明发展的共赢与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宅产业化 混凝土工业化 混凝土企业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工业化:资源富集区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选择——以吕梁为例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梅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28-128,F0003,共2页
吕梁市是国务院确定的全国18个连片贫困地区之一,是山西省最大的贫困市。近年来,该市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借助良好的市场机遇,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主导战略,全面提升工业经济发展水平,初步实现了由落后农业地区向新兴工业城市的历史... 吕梁市是国务院确定的全国18个连片贫困地区之一,是山西省最大的贫困市。近年来,该市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借助良好的市场机遇,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主导战略,全面提升工业经济发展水平,初步实现了由落后农业地区向新兴工业城市的历史跨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兴工业化道路 可持续发展 根本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产业环境下混凝土工业化可持续发展的探讨与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占鹏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7-109,113,共4页
住宅产业化趋势催生了混凝土行业生产的规模化及工业化,然实现混凝土工业化的可持续发展需特别关注产业的绿色发展。通过梳理归纳当前绿色发展环境下国内建筑行业的发展状况及对行业相关政策的解析为出发点,探讨了发展绿色建筑业对混凝... 住宅产业化趋势催生了混凝土行业生产的规模化及工业化,然实现混凝土工业化的可持续发展需特别关注产业的绿色发展。通过梳理归纳当前绿色发展环境下国内建筑行业的发展状况及对行业相关政策的解析为出发点,探讨了发展绿色建筑业对混凝土工业化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及不足,并探讨如何引领混凝土企业在绿色大背景下实现其可持续发展道路。指出当前企业发展思路应遵循绿色建筑发展的趋势,企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化的产业发展模式,必须强化绿色发展理念、健全及完善标准及管理机制,并加大科技的投入,着力进行技术突破,方能实现混凝土企业与乃至整个社会绿色生态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宅产业化 混凝土工业化 混凝土企业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工业化循环水水产养殖系统的构建与应用前景 被引量:1
18
作者 温小静 曹涛 +6 位作者 王小怀 李润涛 林炜鹏 黄仕凰 蔡燕敏 朱运基 刘汉旭 《现代畜牧科技》 2024年第10期94-97,共4页
该文通过引入工业化概念和循环水系统,提出以循环水和自动化控制为核心,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新型工业化循环水水产养殖系统,实现生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水产品,同时,研究废水处理和污染排放控制技术,探讨工业化水产养殖的经济效益和环... 该文通过引入工业化概念和循环水系统,提出以循环水和自动化控制为核心,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新型工业化循环水水产养殖系统,实现生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水产品,同时,研究废水处理和污染排放控制技术,探讨工业化水产养殖的经济效益和环境可持续性发展。该系统具有较高的自动化控制能力,能实现远程监控、快速异常处理、较低的能耗及较高的经济收益,同时实现水产养殖生产环境的易控性,改善水产品质量和产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可为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提供重要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工业化循环水水产养殖系统 可持续性发展 污染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金融改革对城市包容性绿色增长的影响及空间效应研究
19
作者 王仕琦 王永巧 《统计与信息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3-57,共15页
绿色金融改革是中国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包容性绿色增长则是致力于追求经济增长、社会公平和环境友好的可持续发展方式。绿色金融改革能否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三大系统包容性绿色增长,成为当前推动中国经... 绿色金融改革是中国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包容性绿色增长则是致力于追求经济增长、社会公平和环境友好的可持续发展方式。绿色金融改革能否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三大系统包容性绿色增长,成为当前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着力解决的重大课题。因此,基于2012—2022年中国286个城市面板数据,在测算包容性绿色增长指标基础上,运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了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设立对城市包容性绿色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1)绿色金融改革政策的实施能够显著促进城市包容性绿色增长,并且该政策效应在资源禀赋较低、工业发展水平薄弱以及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较高的城市中更为明显。(2)机制检验表明,绿色金融改革政策主要通过扩大绿色就业规模、提高农业生态效率以及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来促进城市包容性绿色增长。(3)进一步研究发现,绿色金融改革政策具有空间溢出效应,不仅促进了本地区包容性绿色增长,而且对邻近城市的包容性绿色增长也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研究成果为绿色金融改革政策成效提供了崭新的评估体系,同时也为政府完善绿色金融改革政策框架、推进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升级扩容以及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改革政策 包容性绿色增长 双重差分法 空间溢出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要素集聚能否驱动包容性绿色增长?——兼论有形与无形数字资本的作用比较
20
作者 王琦 王琴梅 《现代管理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2-65,共14页
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数据要素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驱动作用已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基于2010—2022年中国283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以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通过双重差分法分析数据要素集聚对包容性绿色增长的影响及其内在... 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数据要素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驱动作用已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基于2010—2022年中国283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以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通过双重差分法分析数据要素集聚对包容性绿色增长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结果发现:数据要素集聚在促进包容性绿色增长方面发挥显著作用,平行趋势检验、安慰剂检验、PSM-DID检验等稳健性检验进一步证实结果的可靠性;从机制检验的结果来看,数据要素集聚对包容性绿色增长的驱动作用通过提升城市化水平和改善劳动要素扭曲实现;从异质性角度来看,相对于产业结构初级化城市和经济欠发达城市而言,数据要素集聚对产业结构高级化城市和经济发达城市包容性绿色增长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调节效应检验结果表明,人力资本在数据要素集聚与包容性绿色增长两者关系中发挥正向调节的作用。针对此,要注重人力资本积累、加快城市化进程、改善劳动资源错配,从而充分发挥数据要素集聚对包容性绿色增长的驱动作用,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协同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要素集聚 包容性绿色增长 大数据综合试验区 可持续发展 数字资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