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包头平原地下水水循环模式及其可更新能力的同位素研究 被引量:27
1
作者 苏小四 林学钰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03-508,529,共7页
同位素研究表明,包头平原中山前倾斜平原和黄河冲积平原区地下水具有不同的水循环模式。山前倾斜平原中,潜水的补给来源为当地雨水的补给,具有大型冲洪积扇典型的水文地球化学分带特点;承压水来源于补给高程较大的基岩裂隙水,主要通过... 同位素研究表明,包头平原中山前倾斜平原和黄河冲积平原区地下水具有不同的水循环模式。山前倾斜平原中,潜水的补给来源为当地雨水的补给,具有大型冲洪积扇典型的水文地球化学分带特点;承压水来源于补给高程较大的基岩裂隙水,主要通过山前断裂侧向补给。在地下水位漏斗区中,承压水δ18O和3H浓度较高的现象反映有潜水向承压水的越流补给。黄河冲积平原中,黄河灌溉水入渗补给是该地区潜水的重要来源。相比于承压水,山前平原潜水的更新时间较短,循环速度较快,潜水的更新能力明显大于深层承压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位素技术 包头平原 地下水水循环模式 可更新能力 裂隙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