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星型杂臂环糊精聚合物的纳米胶束:构筑及包合特性 被引量:7
1
作者 穆承广 范晓东 +4 位作者 田威 白阳 南江琨 马托梅 杨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896-1903,共8页
通过胺化反应和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合成了以β-环糊精(CD)为"核",以1条聚乙二醇(MPEG)和2~4条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为"臂"的双亲水性星型杂臂聚合物(MPEG-CD-PNIPAMx).通过1 H NMR、13 C NMR和凝胶渗透色谱/... 通过胺化反应和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合成了以β-环糊精(CD)为"核",以1条聚乙二醇(MPEG)和2~4条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为"臂"的双亲水性星型杂臂聚合物(MPEG-CD-PNIPAMx).通过1 H NMR、13 C NMR和凝胶渗透色谱/多角度激光光散射联用(SEC/MALLS)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对1 H NMR峰面积积分计算得到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臂"数为2~4个.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得该星型大分子的低溶液临界温度(LCST)为37℃.MPEG-CD-PNIPAMx在其水溶液温度达到LCST以上时呈现两亲性,并通过疏水相互作用自组装成以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为"核",以β-环糊精及聚乙二醇为"壳"的纳米级胶束粒子.通过测定MPEG-CD-PNIPAMx及其胶束粒子在芘溶液中的荧光光谱,发现胶束粒子对疏水性客体小分子的包合可发生在壳层的β-环糊精疏水性空腔和胶束粒子的疏水性内核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糊精 聚乙二醇 星型杂臂聚合物 纳米胶束 包合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环糊精对黄曲霉毒素B_1的荧光增敏效应研究
2
作者 易建华 宁建琴 +5 位作者 宋宏新 郭芮 徐丹 吴丹丹 卫梦绮 李亚俊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4期42-46,共5页
研究了β-环糊精(β-CD)浓度、金属离子、脂肪醇、温度、pH、超声时间等因素对β-CD增强黄曲霉毒素B1(AFB1)荧光的影响,并根据Benesi-Hildebrand法和热力学方法分析了AFB1-β-CD包合物的包合特性.结果显示:增大β-CD浓度、添加Hg2+和异... 研究了β-环糊精(β-CD)浓度、金属离子、脂肪醇、温度、pH、超声时间等因素对β-CD增强黄曲霉毒素B1(AFB1)荧光的影响,并根据Benesi-Hildebrand法和热力学方法分析了AFB1-β-CD包合物的包合特性.结果显示:增大β-CD浓度、添加Hg2+和异丙醇均能促进β-CD对AFB1的荧光增敏作用,且低温和酸性体系有利于包合反应的进行,但超声处理对包合反应无显著影响;该包合反应是放热反应且能自发进行,AFB1与β-CD在25℃下包合效果最好,包合比为1∶1,包合常数K=3.68×107 L/mol,ΔS=-0.11kJ/mol、ΔH=-74.03kJ/mol、ΔG=-42.38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环糊精 黄曲霉毒素B1 荧光增强 包合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