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包体流变模型体应变场时空演变的理论分析 被引量:20
1
作者 宋治平 尹祥础 梅世蓉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491-500,共10页
基于包体流变模型的理论解 ,计算了三维粘弹性介质中球形硬包体与软包体在地面引起的体应变 .结果表明 ,球形硬包体的地面体应变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表现出特征不同的 3个阶段 (α,β,γ) .它与大量地形变资料出现的α,β,γ阶段相似 ;而... 基于包体流变模型的理论解 ,计算了三维粘弹性介质中球形硬包体与软包体在地面引起的体应变 .结果表明 ,球形硬包体的地面体应变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表现出特征不同的 3个阶段 (α,β,γ) .它与大量地形变资料出现的α,β,γ阶段相似 ;而球形软包体却没有此特征 .其中 ,α阶段的前兆在近源区和远源区都向外扩展 ;β阶段的前兆在近源区和远源区都处于极值状态 ;γ阶段前兆在远源区表现为向近源区收缩 ,而在近源区表现为向外扩展 .这些结果对地震前兆的时空演化过程阶段性的解释具有一定的启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前兆 包体流变模型 体应 时空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前兆的象限性特征及其理论分析 被引量:14
2
作者 宋治平 徐平 +1 位作者 张洪魁 樊智勇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4-60,共7页
在总结华北北部地区唐山、大同地震前地电阻率和形变前兆的象限性特征的基础上 ,分析并发现张北地震前的形变和地电阻率前兆也具有一定的象限性特征 .说明前兆象限性的存在并非偶然 ,是与孕震体的存在有关 .通过岩石实验与理论分析认为 ... 在总结华北北部地区唐山、大同地震前地电阻率和形变前兆的象限性特征的基础上 ,分析并发现张北地震前的形变和地电阻率前兆也具有一定的象限性特征 .说明前兆象限性的存在并非偶然 ,是与孕震体的存在有关 .通过岩石实验与理论分析认为 ,在孕震过程中 ,前兆异常确实存在象限性特征 .象限性的空间分布范围并不是固定不变 ,而是具有“逐渐变大—最大—变小”的过程 .并且象限性的上升区与下降区 (或压缩区与膨胀区 )在近源区与远源区不同 .如果基于对前兆象限性的认识 ,指导分析前兆异常不同形态异常的空间分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前兆 象限性 包体流变模型 地电阻率 异常 孕震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