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匀变速移动双轴车辆荷载下薄壁曲梁桥平面外弯扭振动响应
1
作者 蔡勇 李刘鹏 +1 位作者 吕晓勇 陈海珺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54-162,共9页
考虑车辆加速或减速过程中前后车轮对曲梁作用力的影响及薄壁曲梁桥的翘曲刚度和阻尼,将车辆荷载简化成移动双轴集中力,研究匀变速车辆荷载下简支薄壁曲梁桥平面外弯扭振动响应。采用Fourier正弦变换和Laplace变换及其逆变换的方法推导... 考虑车辆加速或减速过程中前后车轮对曲梁作用力的影响及薄壁曲梁桥的翘曲刚度和阻尼,将车辆荷载简化成移动双轴集中力,研究匀变速车辆荷载下简支薄壁曲梁桥平面外弯扭振动响应。采用Fourier正弦变换和Laplace变换及其逆变换的方法推导匀变速车辆荷载下薄壁曲梁竖向和扭转位移的解析解,并与相关文献及有限元分析结果对比,证明该解析解和理论方法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探究车辆初速度、车辆加速度、曲梁半径对曲梁平面外弯扭振动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车辆以大于16 m/s的初速度加速移动时,加速度越大,桥梁跨中振动位移峰值越大;车辆减速移动时,加速度绝对值越大,桥梁跨中振动位移峰值越小;当初速度达到36 m/s时,加速度对薄壁曲梁跨中振动位移峰值影响较小。该方法及结论可为匀变速移动荷载下曲梁结构振动问题提供相关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壁曲梁 匀变速 双轴车辆 动力响应 解析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匀变速DDA精插补算法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章永年 赵东标 +1 位作者 刘凯 陈盛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602-1605,共4页
在两级插补数控系统的变速阶段,由于传统DDA直线精插补算法在每个插补周期内速度保持恒定,因此在相邻两个插补周期之间存在速度跳跃的现象。针对这个问题笔者提出了一种匀变速DDA精插补算法,该算法能根据插补直线段的始末速度在一个插... 在两级插补数控系统的变速阶段,由于传统DDA直线精插补算法在每个插补周期内速度保持恒定,因此在相邻两个插补周期之间存在速度跳跃的现象。针对这个问题笔者提出了一种匀变速DDA精插补算法,该算法能根据插补直线段的始末速度在一个插补周期内实现匀变速运动,以保证相邻两个插补周期之间速度连续。将其应用于传统的两级插补数控系统,可以显著减小电机的冲击,改善零件表面加工质量;将其与变插补周期技术相结合,可以大大简化复杂曲线的实时速度调整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匀变速 DDA 精插补 变插补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匀变速荷载作用下Vlazov地基上梁的动力响应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方昊 刘洋 郑俊杰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946-952,共7页
针对匀变速荷载作用下道路路面的动力响应问题,本文将荷载假设成匀变速均布荷载,将路面视为置于Vlazov地基上的Euler-Bernoulli梁,利用一种Fourier变换与有限差分法结合的方法,对Vlazov地基上梁在匀变速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进行了数值... 针对匀变速荷载作用下道路路面的动力响应问题,本文将荷载假设成匀变速均布荷载,将路面视为置于Vlazov地基上的Euler-Bernoulli梁,利用一种Fourier变换与有限差分法结合的方法,对Vlazov地基上梁在匀变速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进行了数值求解。与均质弹性地基上梁在单轴匀速荷载作用下的动挠度理论解进行了对比并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分析了荷载加速、减速和初速度对梁的动态挠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荷载加速、减速和初速度对梁的动力响应影响较大;初速度越大,随着荷载运动距离的增加,加速或减速对梁的动挠度峰值的影响越大;当初速度一定时,加速越大,梁的动挠度峰值越大,减速越大,梁的动挠度峰值减小,且加速对于梁的动挠度影响较减速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lazov地基 Euler-Bernolli梁 匀变速荷载 FOURIER变换 有限差分法 动力响应 初速度 加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RIS辅助车载通信信号优化及部署规划
4
作者 陈发堂 王嘉程 刘祚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129-3134,共6页
针对匀变速运动的汽车产生的多普勒扩展和时延扩展以及接收信噪比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多智能超表面(RIS)辅助匀变速移动物体通信的方案。与传统信道估计不同的是,使用了信道增益的方法和优化RIS相位以及多目标优化来让移动物体能达到最大... 针对匀变速运动的汽车产生的多普勒扩展和时延扩展以及接收信噪比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多智能超表面(RIS)辅助匀变速移动物体通信的方案。与传统信道估计不同的是,使用了信道增益的方法和优化RIS相位以及多目标优化来让移动物体能达到最大接收瞬时信噪比的同时,获得小的多普勒扩展和时延扩展。通过优化后的RIS相位来研究RIS的位置对接收信号的影响,分别研究了RIS之间的距离以及RIS之间距离一定时,RIS摆放在什么位置使得接收信号的信噪比以及时延扩展保持较低的范围,对于这个问题提出了相对运动的理论,且各自提出一种算法解决这两个问题。仿真表明,多RIS辅助的通信系统对车载通信接收信号的功率提升了约10 dB。RIS的部署位置应该让第一个RIS靠近基站并且RIS之间的距离在现实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靠近。由此多RIS的通信方案可以广泛应用于车载通信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匀变速运动 多普勒扩展 时延扩展 接收信噪比 智能超表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螺距螺纹加工的普通机床改造 被引量:6
5
作者 孙伟 范成岩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67-168,共2页
对变螺距螺纹的成形原理进行了分析。在对普通机床进行改造的基础上,设计出了全新的变距加工装置。用附加有该变螺距螺纹加工装置的普通车床,可以十分方便地加工出符合质量技术要求的变螺距螺纹螺杆。
关键词 变螺距螺纹 匀变速运动 匀变速曲线 机床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实时前瞻的微线段直接插补算法 被引量:4
6
作者 章永年 赵东标 +1 位作者 刘凯 陈盛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26-730,共5页
结合匀变速DDA精插补算法、变插补周期技术和实时前瞻技术,提出了一种新的微线段直接插补算法.采用两级插补模式,粗插补由速度规划和实时前瞻任务构成,精插补采用匀变速DDA精插补算法.首先通过正、反向速度规划,计算各微线段允许的最大... 结合匀变速DDA精插补算法、变插补周期技术和实时前瞻技术,提出了一种新的微线段直接插补算法.采用两级插补模式,粗插补由速度规划和实时前瞻任务构成,精插补采用匀变速DDA精插补算法.首先通过正、反向速度规划,计算各微线段允许的最大拐角速度;其次,根据前瞻数据量和微线段允许速度实时调整实际拐角速度;最后,调用匀变速DDA精插补算法实现脉冲输出.每个微线段不再由粗插补分割为更小的微线段,而是直接由精插补器来实现插补,故算法简单,精度高.实测结果表明,该算法无理论误差,精度高,加工效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匀变速 变插补周期 实时前瞻 微线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非惯性参照系内单摆的周期
7
作者 姜成果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1998年第4期11-12,共2页
本文阐述了在匀变速直线运动物体上单摆周期的计算方法和地球自转对单摆周期的影响。
关键词 单摆 周期 惯性力 匀变速 角速度 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曲为直”的思维方法在研究单摆周期问题中的应用
8
作者 吴永熙 《教育学报》 1994年第4期13-17,共5页
本文运用“化曲为直”的思维方法,从理论上剖析和解释单摆周期跟摆长和重力加速度之间的定量关系。所用方法的核心思想是将单摆的运动等效为无数个位移等值、加速度不同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组合。主要的物理依据与数学工具是匀变速直线... 本文运用“化曲为直”的思维方法,从理论上剖析和解释单摆周期跟摆长和重力加速度之间的定量关系。所用方法的核心思想是将单摆的运动等效为无数个位移等值、加速度不同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组合。主要的物理依据与数学工具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及初等数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摆周期 思维方法 角振幅 直线运动 重力加速度值 匀变速 周期值 平方根 初等数学 等比定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小卫星编队飞行解析构型维持控制方法 被引量:2
9
作者 王有亮 郑建华 李明涛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25-933,共9页
编队构型维持是卫星编队飞行的基础.J2摄动和大气阻力是影响近地轨道卫星编队构型的主要摄动力,通常导致星间相对速度的长期变化,从而造成编队构型发生漂移.本文针对近地轨道卫星编队飞行,基于平均化的思想,采用平均相对速度表示编队构... 编队构型维持是卫星编队飞行的基础.J2摄动和大气阻力是影响近地轨道卫星编队构型的主要摄动力,通常导致星间相对速度的长期变化,从而造成编队构型发生漂移.本文针对近地轨道卫星编队飞行,基于平均化的思想,采用平均相对速度表示编队构型漂移率,推导了平均相对速度与脉冲速度增量之间的解析表达式.通过引入平均相对加速度,将摄动力下的相对运动等效为匀变速直线运动.将其与单边极限环控制方法结合,提出一种基于星间测距信息的解析构型维持控制策略.仿真结果表明,该解析算法简单有效,易于工程实现,尤其适合微小卫星的星间自主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队飞行 构型维持 平均相对运动 匀变速运动模型 单边极限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二维平面运动目标航迹仿真方法 被引量:4
10
作者 杨冲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第3期153-157,共5页
基于二维平面内目标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和匀变速圆弧运动模型,研究了利用基本运动模型综合实际运动航路的方法,实现了目标航迹的仿真.该方法对被探测目标的先验特征信息依赖较小.同时,仿真结果亦表明,其对作匀变速近似的二维平面目标运动... 基于二维平面内目标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和匀变速圆弧运动模型,研究了利用基本运动模型综合实际运动航路的方法,实现了目标航迹的仿真.该方法对被探测目标的先验特征信息依赖较小.同时,仿真结果亦表明,其对作匀变速近似的二维平面目标运动可实现较为逼真地模拟,具有较好的通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平面 匀变速运动 航路综合 航迹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辆溜放运动中风阻力影响研究
11
作者 丁昆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3-69,共7页
车辆溜放运动方程是驼峰自动化建模的基础理论,长期以来工程应用中一直按匀变速运动简化处理,不够精确。本文从研究车辆溜放风阻力着手,建立风阻力与溜放速度间的二次方程,通过数学推导获得溜放车辆的非匀变速运动方程,较匀变速运动方... 车辆溜放运动方程是驼峰自动化建模的基础理论,长期以来工程应用中一直按匀变速运动简化处理,不够精确。本文从研究车辆溜放风阻力着手,建立风阻力与溜放速度间的二次方程,通过数学推导获得溜放车辆的非匀变速运动方程,较匀变速运动方程能够更加精确地反映驼峰车辆溜放的运动规律。该方程已作为数学模型成功应用于驼峰自动化系统车辆溜放速度的精确控制与分析,收效甚好。该方程可供驼峰设计方法改进、车辆溜放阻力精确测量和驼峰溜放仿真时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驼峰 溜放 数学模型 风阻力 速度控制 匀变速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理学习中错误概念的形成与纠正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凤堂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2期26-27,共2页
关键词 错误概念 日常概念 物理学习 科学概念 匀变速直线运动 概念混淆 纠正 学生 学习过程 加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1998年普通高校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考试物理试题及参考答案
13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2期32-37,共6页
关键词 电场强度 物体 路端电压 点电荷 电动势 机械能 加速度 外电路 匀变速直线运动 弹簧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物理习题教学中培养辨证思维能力
14
作者 毕大良 《职教论坛》 2004年第11期37-,共1页
  一、习题教学必须揭示物理问题的共性与个性的对立统一   唯物辩证法认为,共性与个性是客观世界最普遍的矛盾,也是物理问题最基本的矛盾.所谓物理问题的共性,就是指同类物理问题反映着共同的物理本质,遵循着相同的物理规律.例如...   一、习题教学必须揭示物理问题的共性与个性的对立统一   唯物辩证法认为,共性与个性是客观世界最普遍的矛盾,也是物理问题最基本的矛盾.所谓物理问题的共性,就是指同类物理问题反映着共同的物理本质,遵循着相同的物理规律.例如,在宏观、低速的惯性系中,所有力学问题都遵循牛顿运动定律,原则上用牛顿运动定律及其推论都可以解决这类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速直线运动 物理问题 共性与个性 确定性 可变性 对立统一 匀变速直线运动 习题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物理部分)
15
作者 傅静 《远程教育杂志》 1994年第2期18-19,共2页
第一章 力 1.掌握三种力(重力、弹力、摩擦力)的概念,力的方向性; 2.熟练掌握力的合成、分解平行四边形法则的作图法,能用直角三角形知识计算力的合成与分解问题。 第二章 直线运动和运动定律 1.了解参照系、质点、位移概念; 2.掌握速度... 第一章 力 1.掌握三种力(重力、弹力、摩擦力)的概念,力的方向性; 2.熟练掌握力的合成、分解平行四边形法则的作图法,能用直角三角形知识计算力的合成与分解问题。 第二章 直线运动和运动定律 1.了解参照系、质点、位移概念; 2.掌握速度(平均速度、即时速度)、加速度的定义及计算; 3.熟练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熟练掌握 力的合成与分解 直线运动 平行四边形法则 位移概念 匀变速 运动定律 适用条件 机械能守恒定律 物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难置疑 反馈课本
16
作者 刘国海 《教育理论与实践》 1985年第2期54-54,共1页
对于课本知识,差的学生提不出问题,中等程度的学生感到“没得问题”,即使学得比较好的学生对课本某些内容也存在似懂非懂的问题。“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课本中的重点、难点有意识的激疑,才能引导学生重视课本,真正... 对于课本知识,差的学生提不出问题,中等程度的学生感到“没得问题”,即使学得比较好的学生对课本某些内容也存在似懂非懂的问题。“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课本中的重点、难点有意识的激疑,才能引导学生重视课本,真正感到认真学好课本知识的重要与必要,从而达到准确理解概念,透彻掌握规律的目的。例如在高一物理教学中,学生学过匀变速运动规律后,利用△S=aT^2的公式来判定物体是否做匀变速运动,是感到没有疑问的。我出了一个题目要学生思考:一个骑自行车的人在笔直的公路上从静止出发,在第1秒内走了1米,第2秒内走了2米,第3秒内走了3米,第4秒内走了4米……,那么这个人的运动是不是匀加速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导学生 课本 匀变速运动 物理教学 理解概念 教学过程 反馈 加速运动 掌握规律 自行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