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学习勾手发球的体会
- 1
-
-
作者
谭兰宝
-
机构
上海体育学院球类系本二
-
出处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1959年第4期81-85,共5页
-
文摘
发球是排球中一項重要的基本技术,也是一个重要的进攻手段。目前在排球运动中,正面上手发球的技术一般是比較普遍的,掌握得也比較好,它的把握性也很大。但勾手发球在以前很少采用,在1956年以后勾手发球才被重視起来。勾手球的特点是力量大、速度快,使对方第一傳不容易正确,这样便可以削弱对方进攻的威力,給对方場上队員在心理上以威胁,从而使对方不能按照預定的进攻战术进行,从而給予本方創造了直接得分的条件,同时也給本方造成了爭取防守的时間。因此。
-
关键词
发球动作
勾手大力发球
排球运动
基本技术
正面上手发球
手臂摆动
学习过程
发球技术
练习
进攻手段
-
分类号
G807.4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
-
题名发球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创新
被引量:1
- 2
-
-
作者
王国勋
-
机构
河南省体委科研室
-
出处
《中国体育科技》
1981年第3期28-30,共3页
-
文摘
一、发球技术在排球运动中的作用发球是排球运动的基本技术之一。排球比赛以发球开始对抗争夺。发球能直接得分和有效地破坏对方的组织进攻。所以,它是一种具有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有力进攻武器。发球技术的发展对排球其它技术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特别是直接促使一传技术的发展和提高。发球和一传是一对矛盾,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斗争。发球技术是在一传技术由不适应到适应。
-
关键词
发球技术
排球运动员
发球攻击性
发展趋势
勾手大力发球
五十年代
一传
基本技术
相互依存
垫球技术
-
分类号
G8
[文化科学—体育学]
-
-
题名进一步发挥前冲飘球在比赛中的作用
- 3
-
-
作者
邵淑华
-
机构
上海体育学院运动系
-
出处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1982年第1期93-94,89,共3页
-
文摘
从发球技术的演变,看八十年代发球的发展趋势。一、五十年代发球的特点是“力”五十年代的发球是得分的重要手段之一,特点是:力量大,速度快,旋转力强。二、六十年代发球的特点是“飘”六十年代初飘球问世。
-
关键词
飘球技术
前冲
发球技术
比赛中
接发球
垫球技术
调整球
攻击性
到位率
勾手大力发球
-
分类号
G807.4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
-
题名对第一傅技术的分析
- 4
-
-
作者
楊文渊
-
机构
上海体育学院排球研究班
-
出处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1959年第1期23-27,共5页
-
文摘
解放八年来,体育事业在党和人民政府的关怀与大力支持下,得到了普遍的发展与提高,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績。各項球类运动項目已达到了国际水平,特別是排球运动,在参加两次世界青年联欢节的比賽中,我們国家男女排球队,均分別取得了优良的成績,受到国际上的好評,特別是人們早已知道的我国排球运动員的彈跳力和战术上的快板球,博得国际运动員的贊誉。現在已有好多国家开始学习我們的快板球战术,如苏联、捷克、保加利亞、罗馬尼亞等,这足以証明我国的排球运动有很大的发展前途。尽管如此,但我們在技术的訓練上,发展还不够全面,从两次的国际联賽总結中,都提到我們的最大缺点是第一傳不好。
-
关键词
排球运动
接发球
战术
技术
快板球
广东青年
击球点
勾手大力发球
手指
力量
-
分类号
G807.4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
-
题名从全国乙级队排球聯赛谈进攻问题
- 5
-
-
作者
楊国洋
-
机构
上海体育学院排球研究班
-
出处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1959年第1期22-,56,共2页
-
文摘
11月初在杭州举行的全国乙級队排球联賽第二循环已于17日結束了。这次比賽表現了各队运动員破除迷信,解放思想鼓足干勁,力爭上游的雄心。同时也显示出他(她)們在勤学苦練中所获得的良好成績。同样也說明了我国排球运动在普及的基础上拥有雄厚的后备力量。从整个联賽看来,技术上的进步是明显的。男女队員都普遍掌握了勾手大力发球技术,成功率也相当高(男队达76.5%,女队达85%)。女队的接扣球防守及男队的拦網技术都有了提高;男队的扣球威力也有增强。但是在組织进攻和扣球个人战术上还普遍存有缺点。以下談談我的看法。
-
关键词
技术战术
进攻战术
勾手大力发球
排球运动
成功率
解放思想
后备力量
破除迷信
第二循环
弹跳力
-
分类号
G807.4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