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海上油气勘探历程与资源驱动型勘探模式探索 被引量:3
1
作者 赖维成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21,共8页
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家能源安全的保障都对海上油气勘探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解决勘探力度大力提升与勘探程度增加带来的成效趋势性降低之间的矛盾,是中国海上油气勘探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笔者在系统梳理中国海油勘探历程基础上,结合近... 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家能源安全的保障都对海上油气勘探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解决勘探力度大力提升与勘探程度增加带来的成效趋势性降低之间的矛盾,是中国海上油气勘探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笔者在系统梳理中国海油勘探历程基础上,结合近年来勘探形势和海上资源特点,提出“资源驱动型”勘探新模式。依据对地质情况的认识程度和勘探策略的调整,中国海油40余年的勘探历程可划分为地质主导、效益导向、投资组合和集约化4个勘探阶段。其中,第一阶段钻探井数较少,对地下地质情况认识不清,以地质认识为主导实施勘探;第二阶段探井工作量有所增加,逐渐走向效益主导勘探;第三阶段探井位工作量大幅增加,是以投资组合优化勘探部署的阶段;第四阶段随着勘探走向更深、更复杂领域,多专业融合的集约化勘探成为海上油气勘探的必然选择。为解决油气储量增长要求提高与矿区勘探程度加深的矛盾,依据地下资源探明程度从新区新领域到成熟区再到滚动区的演进转化特点,从地下油气资源与地上人力资源两个维度分析,提出中国海上“资源驱动型”勘探管理模式,打破以地区为单元的管理界面,实行全海域相同演进阶段勘探区统一分类布局管理、不同演进阶段勘探区从集中到分权再到放权的勘探权限动态管理,建立以阶梯式人才激励和开放式技术管理经验交流为基础的实施保障措施。该勘探模式为中国海油近年来大中型油气田的不断发现和储量的持续增长提供了有力保障,在勘探程度不断提高情况下使勘探成效稳中有升,并将持续保障未来海上油气勘探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海油 油气 勘探历程 勘探阶段 资源分类 资源驱动型 勘探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部新区煤炭资源赋存规律及其勘探模式 被引量:6
2
作者 李小明 曹代勇 刘德明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68-70,共3页
深部新区类型是指覆盖层巨厚、主采煤层埋深大(800~1000m)的区域。由于煤层赋存较深,这些地区以前通常没有或很少进行过煤炭勘查和开采,煤炭地质工作程度低,煤层赋存状况的资料缺乏,几近于空白勘查区,深部煤炭资源勘查难度较高... 深部新区类型是指覆盖层巨厚、主采煤层埋深大(800~1000m)的区域。由于煤层赋存较深,这些地区以前通常没有或很少进行过煤炭勘查和开采,煤炭地质工作程度低,煤层赋存状况的资料缺乏,几近于空白勘查区,深部煤炭资源勘查难度较高。通过对高家堡勘探区勘探历程的分析总结,探讨了深部新区类型煤炭资源的赋存规律及其勘探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新区 高家堡勘探 赋存规律 勘探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横向断鼻成因及其油气勘探模式 被引量:1
3
作者 陈昭年 周建生 《断块油气田》 CAS 2002年第1期13-14,共2页
伸展盆地生长断层上盘的断鼻型圈闭与逆牵引背斜型圈闭一样是油气勘探的主要目标。横向断鼻是由于伸展断层在走向上位移的变换 ,在分段断层断距最小处形成的断鼻构造。横向断鼻遵循“岩性找油 ,围斜部署”
关键词 横向断鼻 成因 油气勘探模式 伸展断层 岩性油气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海洋油气资源与勘探模式概述 被引量:31
4
作者 江怀友 赵文智 +3 位作者 闫存章 齐仁理 鞠斌山 王媛 《海相油气地质》 2008年第3期5-10,共6页
描述了全球海洋油气储量的总体情况、海洋油气资源的地域分布以及海洋油气产量的状况与增长趋势。简略阐述了海洋油气勘探的阶段划分、海洋地质调查、海洋地球化学勘探、海洋非地震地球物理勘探以及海洋地震勘探各方法的基本特点、关键... 描述了全球海洋油气储量的总体情况、海洋油气资源的地域分布以及海洋油气产量的状况与增长趋势。简略阐述了海洋油气勘探的阶段划分、海洋地质调查、海洋地球化学勘探、海洋非地震地球物理勘探以及海洋地震勘探各方法的基本特点、关键技术和常用手段等。对海洋油气勘探的前景,尤其是深水区和天然气水合物的勘探前景作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油气资源 海洋油气勘探 勘探模式 地球物理勘探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电法勘探实现金伯利岩立体勘查模式初探 被引量:3
5
作者 潘玉玲 魏文博 李振宇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A06期67-71,共5页
针对金刚石栽体金伯利岩产出地质环境的特殊性,论述了电法勘探在金伯利岩勘查中的优势,探讨了利用电法勘探可以率先实现金伯利岩立体勘查模式的有关问题。
关键词 金伯利岩 电法勘探 勘探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系叠合型气藏及其勘探开发技术模式 被引量:8
6
作者 桑树勋 郑司建 +4 位作者 易同生 赵福平 韩思杰 贾金龙 周效志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3-21,共9页
煤系叠合型气藏是含煤地层煤系气特有的关键成藏类型,煤系叠合型气藏的发现、勘探开发实践与研究探索为我国煤系非常规天然气勘探开发提供了新领域和新思路。提出并阐述煤系叠合型气藏的概念、主要类型、发育特征和赋存分布,探讨煤系叠... 煤系叠合型气藏是含煤地层煤系气特有的关键成藏类型,煤系叠合型气藏的发现、勘探开发实践与研究探索为我国煤系非常规天然气勘探开发提供了新领域和新思路。提出并阐述煤系叠合型气藏的概念、主要类型、发育特征和赋存分布,探讨煤系叠合型气藏的形成条件、成藏过程、成藏模式,揭示其形成机理,重点讨论2种主要类型煤系叠合型气藏的地质适配性勘探开发技术模式,分析前瞻了煤系叠合型气藏在煤系气勘探开发中的应用。研究表明:我国发育(分流)河道砂体与煤层接触型(华北型)、煤层-砂岩–泥岩互层型(华南型)、煤层–砂岩–泥岩互层夹砂砾岩型(东北型)3类煤系叠合型气藏,分布赋存分别以华北地区山西组、华南地区龙潭组和东北地区城子河组为代表;沉积作用是煤系叠合型气藏的关键主控地质因素,三角洲沉积体系的泥炭沼泽、分流河道、支流间湾的沉积微相组合为煤系叠合型气藏的有利沉积相序组合;煤层为主的叠置复合储层结构和岩性圈闭是煤系叠合型气藏的重要特征,统一的含气系统和压力梯度一致是其本质特征;含煤段煤层/砂岩/页岩不同类型储层间发生能量物质传递和平衡、煤层气/致密砂岩气/页岩气间运移和相态转化是煤系叠合型气藏形成的主要机理,喜马拉雅期是华北地区山西组煤系叠合型气藏成藏关键期;高分辨率地震岩相解释识别气藏与虚拟产气层合层开发是华北型煤系叠合型气藏勘探开发技术模式的关键特征,“层段优选、小层射孔、分段压裂、投球分压、合层排采”构成华南型煤系叠合型气藏勘探开发技术模式的核心内涵。这些技术模式已得到应用并将为我国煤系气共探共采和深层煤层气高效开发提供重要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系叠合型气藏 勘探开发技术模式 煤系气 形成机理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音查干凹陷油气聚集模式与勘探方向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贾志斌 《断块油气田》 CAS 1995年第2期15-19,31,共6页
分析了白音查干凹陷的演化史和双层结构特征;阐述了环油源区分布的构造圈闭的形成机制;探讨了继承性发育的南部断超带和后期形成的北部断阶带的油气控制因素,建立了油气聚集模式。在油气评价的基础上明确了勘探方向和目标。
关键词 白音查干凹陷 早白垩世 盆地演化 生油岩评价 构造圈闭 油气聚集 模式勘探方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沁水盆地北部煤层气富集区CSAMT勘探试验研究 被引量:40
8
作者 王绪本 陈进超 +3 位作者 郭全仕 刘云 俞建宝 张兵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4310-4323,共14页
在分析沁水盆地北部煤层气富集与地下水和地质构造之间的关系基础上,采用大地电磁法探测地下水分布以及有利和不利煤层气富集影响因素、间接探测煤层气相对富集区;根据煤层气富集地质模型设计了地球物理模型,利用有限单元法开展典型薄... 在分析沁水盆地北部煤层气富集与地下水和地质构造之间的关系基础上,采用大地电磁法探测地下水分布以及有利和不利煤层气富集影响因素、间接探测煤层气相对富集区;根据煤层气富集地质模型设计了地球物理模型,利用有限单元法开展典型薄层模型正演模拟,讨论了探测方法的可行性;选择山西沁水盆地北部煤层气勘探区开展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探测技术试验,结合已有地质、钻井及测井资料完成了试验资料的处理与解释;试验结果表明,利用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能有效获得地层电性结构,推断含水、富水区,结合煤层气有利富集地质条件和影响因素,可以实现间接预测煤层气的有利富集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CSAMT 勘探模式 沁水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尔逊-贝尔断陷油气藏类型与勘探方法探讨 被引量:55
9
作者 张吉光 彭苏萍 +1 位作者 张宝玺 林景晔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48-50,共3页
乌尔逊断陷和贝尔断陷油气藏类型复杂。分析该区油气成藏条件和油气藏分布成因 ,将油气藏分为三大类 (背斜型 ,断块型 ,地层 岩性型 ) 10种类型。由于断陷不同部位成藏条件有差异 ,各类油气藏的油气丰度和规模有别。在此基础上提出适... 乌尔逊断陷和贝尔断陷油气藏类型复杂。分析该区油气成藏条件和油气藏分布成因 ,将油气藏分为三大类 (背斜型 ,断块型 ,地层 岩性型 ) 10种类型。由于断陷不同部位成藏条件有差异 ,各类油气藏的油气丰度和规模有别。在此基础上提出适合复杂油气藏的勘探模式 ,包括使用滚动勘探开发的方法进行油气藏评价 ,积极采用三维地震勘探、圈闭及油气藏描述、井筒油气层识别和油气层改造等必不可少的技术。图 5参 3(张吉光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尔逊-贝尔断陷 油气藏 类型 勘探模式 勘探方法 海拉尔盆地 油气成藏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石油海外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进展与前景展望 被引量:9
10
作者 窦立荣 李志 +5 位作者 杨紫 张兴阳 康海亮 张明军 张良杰 丁梁波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9,共9页
通过中国石油走出去30年来海外大量勘探实例解剖,系统总结了岩性地层油气藏的勘探现状、分布特征和勘探模式,并指出了全球岩性地层油气藏的勘探前景及中国石油海外探区岩性地层油气藏的勘探潜力。研究结果表明:①全球岩性地层油气藏勘... 通过中国石油走出去30年来海外大量勘探实例解剖,系统总结了岩性地层油气藏的勘探现状、分布特征和勘探模式,并指出了全球岩性地层油气藏的勘探前景及中国石油海外探区岩性地层油气藏的勘探潜力。研究结果表明:①全球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经历了4个阶段,目前处于成熟发展阶段,大型深水沉积体和生物礁成为巨型岩性地层油气田发现的主要领域。②中国石油海外勘探新发现的岩性地层油气藏与全球岩性地层油气藏均主要分布在复合圈闭中,主要发育于前陆、裂谷和被动大陆边缘盆地,前者在裂谷盆地中发现的储量最多,前陆盆地次之,后者在前陆盆地中发现的储量最多,裂谷盆地次之。③中国石油海外实施构造和岩性地层油气藏同部署、同勘探策略,形成了3种特色高效的勘探模式,复式岩性地层油气藏立体勘探,发现了乍得邦戈尔盆地下组合高丰度岩性、高位潜山和低位潜山-岩性复合体油藏以及哈萨克斯坦南图尔盖盆地河道砂、扇三角洲、湖底扇和潜山等多类型岩性地层油气藏;复杂岩性体高精度三维地震勘探,发现了土库曼斯坦阿姆河盆地大型缓坡礁滩体气藏、巴西桑托斯盆地湖相礁滩体巨型油田以及缅甸若开次盆深水浊积砂岩生物气藏;薄层低幅度构造-岩性复合体地质工程一体化勘探,发现了南美奥连特盆地低幅度构造-岩性复合体油藏和中东阿曼次盆薄层礁滩体油藏。④全球岩性地层油气藏的勘探将从成熟探区拓展到低勘探程度的前沿领域、从陆上拓展到深水—超深水区,被动大陆边缘盆地深水沉积体、盆底扇和生物礁是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的热点;裂岩盆地深层扇体、基岩潜山,前陆盆地和被动大陆边缘盆地礁滩体相关的复合圈闭是中国石油海外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的主要对象,具有良好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性地层油气藏 低位潜山-岩性复合体 深水沉积体 礁滩体 低幅度构造-岩性复合体 勘探模式 三维地震勘探 裂谷盆地 前陆盆地 中国石油海外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坳陷中段须家河组天然气勘探开发战略研讨 被引量:16
11
作者 安凤山 王信 叶军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5,1,共5页
川西坳陷天然气资源丰富。资源量结构表明,深层须家河组潜力大,目前探明率尚低,存在较大的勘探空间。此外,龙门山前缘彭灌飞来峰地区和川西坳陷东坡地区,都具备形成新勘探领域的地质条件,值得进一步研究。文章针对勘探中存在的“四超”... 川西坳陷天然气资源丰富。资源量结构表明,深层须家河组潜力大,目前探明率尚低,存在较大的勘探空间。此外,龙门山前缘彭灌飞来峰地区和川西坳陷东坡地区,都具备形成新勘探领域的地质条件,值得进一步研究。文章针对勘探中存在的“四超”难点,提出了相应的研究方法和技术,其中特别就影响勘探成功率最突出的“超晚期构造”问题,结合勘探事实的分析认为,区内基本上属于早期成藏的地质环境,主要圈闭均具非背斜性质,常规的背斜勘探模式已不适用,进而提出了古构造分析和高分辨层序地层学的重要性,深入圈闭研究,其中特别是沉积、成岩圈闭识别与评价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须家河组 川西坳陷中段 天然气勘探 开发战略 研讨 勘探成功率 层序地层学 资源丰富 地质条件 勘探领域 研究方法 地质环境 勘探模式 构造分析 圈闭识别 资源量 飞来峰 龙门山 高分辨 背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预测为指导的中国煤层气勘探开发技术模式探讨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信平 陈富怡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1-34,共4页
分析了"以钻井为中心"的美国煤层气勘探开发技术模式的缺陷及在美国和世界煤层气勘探开发应用中遇到的问题,对比了中、美煤层气地质条件,中国的煤层气勘探开发须转变到"以预测为指导"的技术模式上来,目前中国已经... 分析了"以钻井为中心"的美国煤层气勘探开发技术模式的缺陷及在美国和世界煤层气勘探开发应用中遇到的问题,对比了中、美煤层气地质条件,中国的煤层气勘探开发须转变到"以预测为指导"的技术模式上来,目前中国已经具备转变煤层气勘探开发的技术基础。"以预测为指导"的中国煤层气勘探开发技术模式具有一定的优势,使用地震资料和煤层气AVO技术预测储层的富集高渗部位,可为部署勘探开发井提供依据;使用测井资料进行煤层气井压裂试气前预评价和压裂试气后再评价,可以避免资金浪费,达到提高钻井试气成功率和单井产量,实现商业化产能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勘探开发“以预测为指导”的技术模式技术优势 AV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气微生物勘探技术的初步实践及其应用前景 被引量:8
13
作者 林壬子 梅海 梅博文 《海洋地质动态》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36-42,共7页
油气微生物勘探技术从属于地质微生物学研究领域,其理论基础是轻烃的微渗漏,主要的检测目标是存在于可能油气藏上方的专属热成因烃氧化菌的丰度(MV)值,辅助技术是土壤或沉积物中的酸解吸附烃(SSG)的组成特征。简述了这项技术与以往油气... 油气微生物勘探技术从属于地质微生物学研究领域,其理论基础是轻烃的微渗漏,主要的检测目标是存在于可能油气藏上方的专属热成因烃氧化菌的丰度(MV)值,辅助技术是土壤或沉积物中的酸解吸附烃(SSG)的组成特征。简述了这项技术与以往油气化探不同的4大特点。近3年来,这项技术在我国的丛山密林、沙漠、戈壁、海洋等多种景观区开展了缜密的野外施工与综合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初步成果。笔者疾声呼吁:应当建立一种新型的、学科交叉渗透的油气勘探模式:即物探+化探。它们犹如"一体两翼",一体是石油地质学,它是勘探研究的主题和终极;双翼就是地球物理技术,加上油气化探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勘探 地质微生物 勘探模式 应用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海洋油气资源现状和勘探特点及方法 被引量:23
14
作者 江怀友 赵文智 +3 位作者 裘怿楠 齐仁理 李治平 潘继平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08年第3期27-34,9,共9页
全球海洋油气资源丰富,海洋石油资源量占全球石油资源总量的34%,探明率在30%左右,尚处于勘探早期阶段。由于海洋特殊的环境,海上油气勘探的投资大幅增加,一般是陆地油气勘探投资的3~5倍。海洋油气勘探以海上拖缆地震勘探为主要手段。... 全球海洋油气资源丰富,海洋石油资源量占全球石油资源总量的34%,探明率在30%左右,尚处于勘探早期阶段。由于海洋特殊的环境,海上油气勘探的投资大幅增加,一般是陆地油气勘探投资的3~5倍。海洋油气勘探以海上拖缆地震勘探为主要手段。海上勘探阶段划分为初步勘探阶段和进一步勘探阶段。初步勘探阶段包括盆地评价、区块与圈闭评价、发现油气藏;进一步勘探阶段则以钻探井和评价井为主,以扩大含油气面积,增加和探明油气地质储量。墨西哥湾、西非及巴西等海域将继续引领全球海洋油气勘探潮流,发达国家的油气勘探技术日渐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油气 勘探模式 勘探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河盆地东部凹陷葵花岛构造勘探决策分析
15
作者 徐向华 李树森 黎玉战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40-244,共5页
在圈团含油气性预测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勘探决策分析,研究不同勘探方案油气发现过程的动态保证,并从中选取最满意的勘探方案,是合理部署勘探工作的重要依据,经过圈闭勘探决策分析和区域勘探决策分析,为葵花岛构造下步勘探选出了最优... 在圈团含油气性预测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勘探决策分析,研究不同勘探方案油气发现过程的动态保证,并从中选取最满意的勘探方案,是合理部署勘探工作的重要依据,经过圈闭勘探决策分析和区域勘探决策分析,为葵花岛构造下步勘探选出了最优先勘探的圈闭和区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决策分析 勘探模式 盆地 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元信息约束的隐伏矽卡岩型铁矿床的定位——以云南北衙金矿区红泥塘矿段为例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桥 王绪本 +2 位作者 杨剑 闵刚 郭镜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4771-4781,共11页
矽卡岩型矿床是云南北衙金多金属矿区的一种主要矿床类型,受岩体、构造及层位等控制,其有利找矿空间为中酸性岩体与碳酸盐岩的接触带.以岩石物性为纽带,实现目标地质体与地球物理场的转换,提取有效信息.接触带中低电阻率、岩体的低密度... 矽卡岩型矿床是云南北衙金多金属矿区的一种主要矿床类型,受岩体、构造及层位等控制,其有利找矿空间为中酸性岩体与碳酸盐岩的接触带.以岩石物性为纽带,实现目标地质体与地球物理场的转换,提取有效信息.接触带中低电阻率、岩体的低密度性、铁矿的高磁性和高极化率等都是矽卡型铁矿床的特有地球物理属性.通过地质地球物理等多元信息的层层约束,解析不同级次的成矿要素问题,实现对隐伏矽卡岩型铁矿床的定位,建立地球物理勘探模式,并在矿区外围开展方法有效性的验证,取得了良好的勘探效果,提出一套适应于北衙地区及类似成矿地质背景下的隐伏矽卡岩型铁矿床定位预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带 多信息约束 勘探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西北衙金多金属矿床CSAMT方法试验及找矿意义探讨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桥 杨剑 姚文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62-268,共7页
北衙金多金属矿床经勘查揭露为超大型金矿床,矿区矿体已基本查明,是理想的方法试验地,但外围的找矿工作还没有大的突破,亟需有效的方法来提供技术支撑。在研究地质、矿产特征基础上,总结了滇西北衙金多金属矿床的赋存地质模型。根据矿... 北衙金多金属矿床经勘查揭露为超大型金矿床,矿区矿体已基本查明,是理想的方法试验地,但外围的找矿工作还没有大的突破,亟需有效的方法来提供技术支撑。在研究地质、矿产特征基础上,总结了滇西北衙金多金属矿床的赋存地质模型。根据矿床赋存地质模型设计了地球物理模型,开展了大地电磁测深法的正演试算,分析确定了在该区使用大地电磁测深法的有效性。选择在典型矿段(红泥塘矿段)开展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的试验,结合地质、钻井资料完成了资料处理与解译,给出了地层解译模型。结合勘探线资料,建立了勘探线地质模型、对比地层解译模型,展开了试验方法的辨识度及找矿意义的探讨。结果表明,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可有效地指示各地层层位、构造及岩体,间接为某几种类型矿床提供可靠的找矿空间,可为北衙地区找矿突破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多金属矿床 CSAMT 勘探模式 北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校目前承担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情况介绍
18
作者 李增学 靳博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2期49-49,共1页
关键词 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 地球信息科学 煤层气 协同勘探模式 富集分布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田东油田超长稳产与高效益开发做法与效果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北 李丽雄 +2 位作者 李树德 朱丽红 李佳华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94-102,共9页
百色盆地田东油田复杂小断块油藏勘探开发难度大、技术薄弱、投资成本高。通过研究复杂断块油藏地震解释技术、油水层测井解释技术、油藏地质描述技术与储量计算方法,建立小油田勘探开发一体化工作模式。应用勘探开发一体化工作模式、... 百色盆地田东油田复杂小断块油藏勘探开发难度大、技术薄弱、投资成本高。通过研究复杂断块油藏地震解释技术、油水层测井解释技术、油藏地质描述技术与储量计算方法,建立小油田勘探开发一体化工作模式。应用勘探开发一体化工作模式、编制科学合理的开发和扩边及调整方案、采用注水驱与边水驱相结合的开发和调整方式、以平台式钻井多井1管集输简化钻采与集输工艺、施行地下与地面经济实用的动态监测方式,田东油田采油速度1%以上稳产27 a、水驱采收率达43.1%,采油综合成本平均为23美元/桶,投入产出比为1∶4.93,实现探明储量100%动用程度。勘探开发一体化工作模式对小油田高效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色盆地 复杂小断块油藏 勘探开发一体化工作模式 开发效果 采出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