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海油勘探开发一体化协同研究平台建设与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李文倚 侯明雨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06-215,共10页
海上油气勘探开发涉及数据类型多、专业知识领域多,常规处理解释工作需借助大量不同的专业软件,工作流程复杂,在油气数智化转型背景下,如何使不同专业、单位开展有效的协同研究成为油气勘探开发领域的工作重点之一。结合海上油气勘探开... 海上油气勘探开发涉及数据类型多、专业知识领域多,常规处理解释工作需借助大量不同的专业软件,工作流程复杂,在油气数智化转型背景下,如何使不同专业、单位开展有效的协同研究成为油气勘探开发领域的工作重点之一。结合海上油气勘探开发特点,设计研发了勘探开发一体化协同研究关键技术及系统平台。首先围绕勘探开发一体化协同研究平台建设目标,提出数据支持、工具支持和协同研究场景3方面建设内容,以及低代码配置化应用构建、油气专业软件数据交换和石油大数据与AI智能应用技术3类关键技术;其次开展了海上协同平台搭建技术研究,包括研究数据应用整合与共享、专业软件与平台基础数据交换、各类型研究辅助工具研发、低代码配置构建协同研究场景建设等功能模块;最后,在南海北部白云凹陷深水区开展了示范应用,结果表明协同研究技术成果有助于实现勘探开发综合研究跨专业、跨单位的一体化协同研究,资料收集工作时间由原来的数天缩短至几分钟,研究工作综合效率提升了20%以上,进一步提升了海上勘探开发数据应用质效,降低了运营成本。本文作为中国海油数智化转型的阶段性成果,可为对海上油气田的勘探开发协同研究技术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海油 勘探开发一体化 协同研究 平台搭建 数据资源 数据交换 低代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油田碳酸盐岩油气藏勘探开发一体化实践与成效 被引量:31
2
作者 周新源 杨海军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12年第5期1-9,81,共9页
塔里木油田近几年在海相碳酸盐岩领域发现大型油气田,连续3年碳酸盐岩探明油气当量超亿吨,原油产量持续大幅度增长。在超深、低丰度、高度非均质油气藏勘探开发中取得规模效益,得益于以效益最大化为目标,积极转变发展方式,以提高钻井成... 塔里木油田近几年在海相碳酸盐岩领域发现大型油气田,连续3年碳酸盐岩探明油气当量超亿吨,原油产量持续大幅度增长。在超深、低丰度、高度非均质油气藏勘探开发中取得规模效益,得益于以效益最大化为目标,积极转变发展方式,以提高钻井成功率、提高单井产量、提高采收率、提高钻井速度的"四提"为重点,大力实施勘探开发一体化,即组织结构一体化、投资部署一体化、科研生产一体化、生产组织一体化、工程地质一体化、地面地下一体化,实现了碳酸盐岩上产增储,取得良好规模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勘探开发一体化 碳酸盐岩 上产增储 效益最大化 塔里木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化油田地质和配套方法研究,发展勘探开发一体化 被引量:4
3
作者 崔宝文 王永卓 +2 位作者 万新德 苏致新 孙涛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09年第5期27-32,共6页
2002年以前,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由于受所处阶段的限制,以及在地质研究、地震资料应用和人才队伍建设等工作衔接上存在问题,储量动用率较低,为此实行了勘探开发一体化。经过几年的努力,迎来了大庆油田探明储量的第3个高峰,积极探索有效开... 2002年以前,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由于受所处阶段的限制,以及在地质研究、地震资料应用和人才队伍建设等工作衔接上存在问题,储量动用率较低,为此实行了勘探开发一体化。经过几年的努力,迎来了大庆油田探明储量的第3个高峰,积极探索有效开发途经,储量动用率有了很大提高,保证了外围油田有效快速上产,实现了勘探开发的和谐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勘探开发一体化 大庆油田 探明储量 和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油区勘探开发一体化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3
4
作者 梁春秀 边晨旭 +3 位作者 吴伟 王立贤 刘子良 赵志魁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01年第3期56-62,70,共8页
吉林探区作为股份公司的四个重点探区之一,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立足吉林探区的资源优势,积极探索增储上产的有效途径,在总结“九五”滚动勘探开发成功实践的基础上,成功地实施了勘探开发一体化模式。针对吉林探区的地质条件,... 吉林探区作为股份公司的四个重点探区之一,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立足吉林探区的资源优势,积极探索增储上产的有效途径,在总结“九五”滚动勘探开发成功实践的基础上,成功地实施了勘探开发一体化模式。针对吉林探区的地质条件,以英坨地区为战场,提出了“坚持一个中心,树立两个观念,实施三个统一,搞好四个结合,理顺五个环节”的勘探开发一体化思想。在勘探开发一体化运行中突出了深化地质研究、油藏研究在部署决策中的重要支持作用;突出了各相关专业先进、实用技术和方法的应用;突出了高效精干组织机构的保障;突出了强化项目管理在勘探开发一体化中的重要作用。实践表明,通过实施勘探开发一体化揭示了英坨地区亿吨级储量、百万吨产能规模;英坨地区勘探开发一体化模式的成功实践为吉林油田增储上产、实现“十五”发展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油田 勘探开发一体化 运作方式 项目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化勘探开发一体化 为开发提供有效储量 被引量:14
5
作者 张抗 焦扬 《中国石油勘探》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76-82,共7页
勘探开发一体化是降本增效和油气体制管理改革的内容之一。勘探要以有限的资金高效地为开发提供足够数量的有效储量,为开发服务。为此,必须扭转其经济可采储量中实际不可采储量越来越多的现象。建议对现保有的剩余经济可采储量的实际可... 勘探开发一体化是降本增效和油气体制管理改革的内容之一。勘探要以有限的资金高效地为开发提供足够数量的有效储量,为开发服务。为此,必须扭转其经济可采储量中实际不可采储量越来越多的现象。建议对现保有的剩余经济可采储量的实际可采性进行研究,针对不同地区情况做出分类并在今后储量提交时贯彻这个作法。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认识老油气区挖潜增储上产的重要性,把勘探向开发过程中延伸。以开发中取得的大量新认识去检验已提交的储量,不断对新层系、新类型、新区块进行开拓。这是高效增储和应对低油价的重要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勘探开发一体化 高效勘探 经济可采性 老油区增储 战术和战略接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溱潼凹陷西斜坡阜三段隐蔽油藏勘探开发一体化实践 被引量:7
6
作者 李东海 昝灵 +5 位作者 黄文欢 余文端 马晓东 郑永旺 周韬 印燕铃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21年第3期281-290,共10页
针对溱潼凹陷西斜坡浅层阜三段构造油藏不发育,深层低渗透油藏效益开发难度大的难点,采用沉积建模技术和波形反演等技术,深化成藏规律研究,评价出浅层阜三段构造—岩性油藏的有利区。自然电位—波形反演技术能清晰刻画5 m左右的砂体。... 针对溱潼凹陷西斜坡浅层阜三段构造油藏不发育,深层低渗透油藏效益开发难度大的难点,采用沉积建模技术和波形反演等技术,深化成藏规律研究,评价出浅层阜三段构造—岩性油藏的有利区。自然电位—波形反演技术能清晰刻画5 m左右的砂体。建立溱潼西斜坡阜三段浅湖滩坝沉积—成藏模式,勘探开发一体化研究、部署和实施,发现了南华—仓吉千万吨级优质储量阵地,探井成功率70%。实施“决策部署、地质工程、组织运行一体化”的建产模式,推进溱潼西斜坡阜三段构造—岩性油藏评价,落实可动用储量1003×10^(4) t,建产能17.5×10^(4) t。原油盈亏平衡点由81美元/桶下降至46美元/桶,实现了隐蔽油藏的高效勘探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勘探开发一体化 隐蔽油藏 薄砂层 阜三段 西斜坡 溱潼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藏隔离工艺技术在东海压力混合低渗储层勘探开发一体化作业中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罗勇 高科超 +2 位作者 杨中成 李三喜 闫波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68-70,共3页
为了对不同压力系数的地层进行常规测试并对高压层进行有效封隔,解决探井评价后能够有效转入开发生产井的问题,提出了油藏隔离阀与常规测试工艺联作测试的油藏隔离工艺技术,并对该技术的隔离工具、测试管柱、工艺技术特点及施工要点进... 为了对不同压力系数的地层进行常规测试并对高压层进行有效封隔,解决探井评价后能够有效转入开发生产井的问题,提出了油藏隔离阀与常规测试工艺联作测试的油藏隔离工艺技术,并对该技术的隔离工具、测试管柱、工艺技术特点及施工要点进行了分析。该技术已在东海某油田A井压力混合低渗储层勘探开发一体化作业中取得成功应用,可为类似储层的勘探、开发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藏隔离阀 联作测试 压力混合低渗储层 勘探开发一体化 东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涠西南凹陷勘探开发一体化开发评价井钻探模式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陈奎 朱绍鹏 +3 位作者 邹明生 盖永浩 董志华 朱玉双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2-49,共8页
为了推动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海上勘探开发一体化,解决传统的“探井—评价井—开发井—调整井”接力钻探模式评价时间久、建产周期长、开发经济门槛高、许多探明与控制地质储量难以动用等问题,提出了开发评价井钻探模式。开发评价井钻... 为了推动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海上勘探开发一体化,解决传统的“探井—评价井—开发井—调整井”接力钻探模式评价时间久、建产周期长、开发经济门槛高、许多探明与控制地质储量难以动用等问题,提出了开发评价井钻探模式。开发评价井钻探模式包括开发模式和勘探模式。开发模式依托生产平台实现快速建产,分为生产平台钻探模式、生产井项目钻探或兼探模式;勘探模式针对生产平台范围外目标进行评价,落实储量规模、规避开发风险,分为快速评价模式、滚动探井兼探模式。上述4种开发评价井钻探模式在涠西南凹陷取得了显著的应用成效,已钻探45口开发评价井中有37口井取得成功,成功率达到82%。研究认为,开发评价井钻探模式能够落实新增探明地质储量并动用难动用储量,有效促进油田可持续开发,对于勘探开发成熟区研究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勘探开发一体化 开发评价井 钻探模式 涠西南凹陷 北部湾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油气田勘探开发一体化理念、基本思路和对策 被引量:40
9
作者 胡光义 孙福街 +4 位作者 范廷恩 宋来明 王晖 李敬功 高玉飞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1-64,69,共5页
充分动用地质储量、实现效益最大化,是海上油气田开发的核心目标。受制于海上生产设施能力,海上油气田开发不能照搬陆上油田"滚动"开发经验,为此提出了海上油气田勘探开发一体化理念,即综合时间、空间要素,科学预测未来3~5年的油气... 充分动用地质储量、实现效益最大化,是海上油气田开发的核心目标。受制于海上生产设施能力,海上油气田开发不能照搬陆上油田"滚动"开发经验,为此提出了海上油气田勘探开发一体化理念,即综合时间、空间要素,科学预测未来3~5年的油气储量发现规模,合理规划和动用地下油气资源,为海上生产设施的路由、规模和预留能力提供决策依据,预先为将来的"滚动"开发奠定必要的基础。基于对陆上典型含油气盆地勘探开发历史的解剖,提出了海上含油气区带及其划分原则、油气资源量分类评价及动用原则和勘探开发一体化工作程序。渤海油田石臼坨凸起区域开发实践表明,海上油气田勘探开发一体化理念可以合理动用、规划地下储量,共享工程设施,科学规划工程设施规模和工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油气田 勘探开发一体化 含油气区带划分 油气资源量分类评价 工作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勘探开发一体化钻完井关键技术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8
10
作者 吴怡 幸雪松 +1 位作者 庞照宇 黄兆鑫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28-133,共6页
勘探开发一体化是缩短海上油气田建产周期、降低开发成本的有效手段,但海上油气田工程设施建造周期长、油气管网相对较少,对钻完井作业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针对不同水深、不同类型和不同井口型式等探井转开发井特殊要求,建立了浅水探... 勘探开发一体化是缩短海上油气田建产周期、降低开发成本的有效手段,但海上油气田工程设施建造周期长、油气管网相对较少,对钻完井作业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针对不同水深、不同类型和不同井口型式等探井转开发井特殊要求,建立了浅水探井井口再利用技术、一井多目标钻完井技术、简易移动式平台井口稳定性技术和深水探井转开发井井筒完整性评估技术、探井水下井口疲劳寿命评估技术等海上勘探开发一体化钻完井关键技术。该技术成果已在渤海曹妃甸、南海涠洲、陵水等区块成功应用,显著降低了勘探作业风险,加快了海上油气田开发进程,节约了开发成本。本文研究成果可为后续海上勘探开发一体化钻完井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勘探开发一体化 井口再利用 井口稳定性 井筒完整性 疲劳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琼东南盆地深水天然气勘探开发一体化关键技术及实践 被引量:7
11
作者 陈奎 宋瑞有 +5 位作者 韩光明 徐涛 郑飞 何燕 窦婧瑛 詹冶萍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59-70,共12页
琼东南盆地中央峡谷深水区存在着天然气勘探、开发成本高,部分天然气探明、控制地质储量难以动用等问题。为了破解上述难题、推动该区深水气田的有效勘探开发,基于气藏地质、地球物理等资料,对该区深水天然气勘探开发一体化目标搜索、... 琼东南盆地中央峡谷深水区存在着天然气勘探、开发成本高,部分天然气探明、控制地质储量难以动用等问题。为了破解上述难题、推动该区深水气田的有效勘探开发,基于气藏地质、地球物理等资料,对该区深水天然气勘探开发一体化目标搜索、目标评价和目标钻探等关键技术开展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目标搜索技术不仅包括区域规律指导的“区带潜力目标搜索技术”,而且还在目标评价、随钻跟踪过程中形成了“目标评价过程搜索技术”和“随钻跟踪过程搜索技术”,共搜索优选出潜力目标17个,落实潜在天然气资源量近1600×10^8 m^3;②目标评价技术借助于多种技术手段,对选出的潜力目标开展了圈闭、沉积储层、成藏条件、资源量预测、开发方案和井位部署等研究,优选出L17气田块4、L18气田L18-4构造、L25气田L25W构造等进行实施;③目标钻探技术能够通过开发评价井勘探模式、开发模式等灵活的钻探模式升级控制储量、实现增储上产,所实施的4口井均获得了成功,钻遇厚度为130 m的气层,加快了气田开发的进程。结论认为,勘探开发一体化技术既可以明确该区主要含气层系的天然气成藏规律,又可以缩短天然气勘探开发周期、提高储量动用程度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琼东南盆地 中央峡谷深水区 天然气勘探开发一体化 目标搜索技术 目标评价技术 目标钻探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海勘探开发一体化井口回接技术 被引量:2
12
作者 霍宏博 李金蔓 +4 位作者 刘海龙 谢涛 王啸 窦蓬 袁伟伟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42-47,共6页
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探井完成其勘探使命后面临永久弃置和临时弃置的选择,永久弃置要求高于临时弃置。临时弃置若转为永久弃置需要动员钻井船,增加高昂的工程投资;永久弃置之后即便探井具备良好的产能也无法转化为开发井生产。适用于浅海... 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探井完成其勘探使命后面临永久弃置和临时弃置的选择,永久弃置要求高于临时弃置。临时弃置若转为永久弃置需要动员钻井船,增加高昂的工程投资;永久弃置之后即便探井具备良好的产能也无法转化为开发井生产。适用于浅海的泥面以下井口回接技术可使探井弃置满足永久弃置要求且具备回接转为开发井的可能性,但目前对泥面以下回接技术研究较少。鉴于此,调研国内外相关水下回接技术并结合渤海情况总结出制约泥面以下回接技术的主要因素:泥面下井口探寻、泥面下可视化作业以及泥面下回接工具研发等。调研未来可能解决井口回接技术瓶颈的相关科技进展,提出了泥面以下井口回接的研究方向,指出泥面以下回接技术在当前技术条件下具备可行性。兼顾永久弃置要求的弃置方式可以使工程投资有的放矢,未来应用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勘探开发一体化 浅海 井口回接 泥面 弃置 发展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勘探开发一体化业务模型的分析方法及应用
13
作者 郑凯洲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167-171,共5页
国内的石油行业经过多年发展,在为国家提供越来越多能源储备的同时,积累了大量的勘探开发数据资产。随着集团公司提出的"二次跨越"发展纲要,数据作为重要的无形资产,是企业深挖潜力、提高管理能力和竞争力的一个重要着力点。... 国内的石油行业经过多年发展,在为国家提供越来越多能源储备的同时,积累了大量的勘探开发数据资产。随着集团公司提出的"二次跨越"发展纲要,数据作为重要的无形资产,是企业深挖潜力、提高管理能力和竞争力的一个重要着力点。本文从中海油勘探开发一体化数据整合及数据中心建设项目的实践经验出发,通过对中海油勘探开发主体业务的梳理和分析,结合国内外勘探开发一体化建设的经验,总结出了一套完整的业务流程和数据流程分析方法,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不断修正和完善,并通过应用实现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与实用性。勘探开发一体化业务模型分析方法以勘探开发实际生产活动为出发点,采用面向对象的分析方法,以对象的生命周期为主线,对中海油勘探开发业务数据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梳理,打破了以往专业领域的业务和数据壁垒,形成了一套完整、稳定的勘探开发一体化业务模型,为未来支持各类跨专业领域的综合应用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勘探开发一体化 业务模型 分析方法 面向对象 综合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勘探开发生产一体化的油气储量 被引量:1
14
作者 穆献中 孙爱 《技术经济》 2003年第2期63-64,F003,共3页
关键词 勘探开发生产一体化 油气储量 能源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垦利3-2油田群一体化开发模式研究及效果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张红 朱江 谭先红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7-70,87,共5页
针对渤海南部海域已落实和待落实小油田难以独立开发的难题,在垦利3-2油田群的开发中提出了"勘探开发一体化、区域开发一体化、上下游一体化"的开发模式,使已落实的K3-2等5个油田得到了有效开发,使区域内待落实的油气田开发... 针对渤海南部海域已落实和待落实小油田难以独立开发的难题,在垦利3-2油田群的开发中提出了"勘探开发一体化、区域开发一体化、上下游一体化"的开发模式,使已落实的K3-2等5个油田得到了有效开发,使区域内待落实的油气田开发实现了区域性提前规划,经济效益十分显著。目前垦利3-2油田群开发项目已进入建造施工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垦利3-2油田群 开发模式 勘探开发一体化 区域开发一体化 上下游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速实施地勘单位矿产勘查开发一体化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培元 《中国地质》 CAS CSCD 1996年第7期9-10,5,共3页
自1981年,特别是1988年地矿部北戴河非金属地质矿产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地勘单位由单纯找矿向勘查、开采、加工、销售一条龙方向战略转变的方针以来,经过十多年的探索、改革和奋力拼搏,不仅促进了地质找矿,而且多数地勘单位找到了一条以地... 自1981年,特别是1988年地矿部北戴河非金属地质矿产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地勘单位由单纯找矿向勘查、开采、加工、销售一条龙方向战略转变的方针以来,经过十多年的探索、改革和奋力拼搏,不仅促进了地质找矿,而且多数地勘单位找到了一条以地质勘查为基础、矿产勘查开发一体化的路子。截止1995年底,地矿部门开展矿业开发工作的地勘单位有275个,从业职工11456人,重点开发的矿种是,黄金、金刚石、宝玉石、石材、稀土、特色非金属和高效益有色金属矿产,矿产开采和矿产品加工总收入达12亿元,其中金属矿产8.5亿元,非金属矿产3.5亿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勘探 矿产资源 勘探开发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幅度构造油藏滚动勘探开发实践 被引量:14
17
作者 荆文波 李道阳 +2 位作者 宋学良 刘波 冯利平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4年第5期69-71,共3页
雁木西油田是一个典型的低幅度构造油藏,通过分析总结油气聚集规律及其主要控制因素,采用滚动勘探开发一体化技术思路、技术方法、开发技术政策和运作方式,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第三系含油面积由1.8 km2增加到6.3 km2;白垩系新发现雁6... 雁木西油田是一个典型的低幅度构造油藏,通过分析总结油气聚集规律及其主要控制因素,采用滚动勘探开发一体化技术思路、技术方法、开发技术政策和运作方式,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第三系含油面积由1.8 km2增加到6.3 km2;白垩系新发现雁6-27、620、19、20等断块,新增含油面积5.7 km2;在含油层系上新发现了第三系Ⅰ、Ⅱ和白垩系Ⅰ油藏,使油藏由2个增加到5个;油田的储量规模增加到最初的9倍,产能规模由方案编制初期的2.5×104t增加到19.0×104t,并且仍在继续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幅度构造油藏 滚动勘探开发一体化 实践 雁木西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涪陵页岩气勘探开发重大突破与启示 被引量:271
18
作者 王志刚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6,共6页
中国海相页岩气分布领域广,资源丰富,但与北美相比,具有页岩时代老、热演化程度高的特点;同时由于经历多期次的构造改造,具有保存条件和埋深差异大的特殊性。针对这些特点和特殊性,提出了生烃条件、储集条件和保存条件为核心的页岩气&qu... 中国海相页岩气分布领域广,资源丰富,但与北美相比,具有页岩时代老、热演化程度高的特点;同时由于经历多期次的构造改造,具有保存条件和埋深差异大的特殊性。针对这些特点和特殊性,提出了生烃条件、储集条件和保存条件为核心的页岩气"三元富集"理论。以此为指导,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的页岩气勘探向四川盆地及其近缘聚焦,确定川东南地区下志留统是首选的页岩气勘探突破领域。建立了海相页岩气区带和目标评价方法,优选涪陵焦石坝构造为页岩气突破目标,2012年部署钻探焦页1井,一举发现了中国首个大型页岩气田——焦石坝龙马溪组海相页岩气田。同时,借鉴、集成和研发关键技术,形成了中、浅层海相页岩气钻井技术和大井段分段压裂的海相页岩储层改造技术。在勘探开发一体化的工作思路指导下,通过精细高效的组织管理实现焦石坝大型页岩气田的快速高效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富集 勘探开发一体化 海相地层 页岩气 志留系 焦石坝气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缘致密砂岩气藏勘探开发挑战与技术对策——以临兴——神府气田为例 被引量:38
19
作者 杜佳 朱光辉 +3 位作者 李勇 吴鹏 高计县 祝彦贺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4-124,共11页
临兴—神府气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东北缘,相较于盆内苏里格、大牛地等气田,具有地貌及构造条件复杂,地震影响因素多;低阻气层发育,气层识别难度大;气藏类型多样,开发方式有差异;岩矿组成复杂,不利于增产改造等技术难题。为破解上述技术瓶... 临兴—神府气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东北缘,相较于盆内苏里格、大牛地等气田,具有地貌及构造条件复杂,地震影响因素多;低阻气层发育,气层识别难度大;气藏类型多样,开发方式有差异;岩矿组成复杂,不利于增产改造等技术难题。为破解上述技术瓶颈,建立一套适用于鄂尔多斯盆缘致密砂岩气(以下简称致密气)的勘探开发配套技术,结合地质—工程一体化认识,系统开展了盆缘致密气地质主控因素解剖和主体开发技术对策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基于宏观构造明确了成藏差异性,其中低幅构造区气层厚度大、含气饱和度高,是勘探最有利区;②明确了“构造控区、微相控储、物性控藏、裂缝控渗”四要素主控的致密气差异富集规律,指导了甜点区优选及井位部署;③针对黄土塬地貌,采用“两宽一高”地震采集方法,探索浅部薄气层、含水气层及煤下储层反演方法,提高了有效气层识别率;④基于核磁和测井分层段识别岩相、孔隙类型影响的岩电参数,指导了低阻气层有效判识;⑤形成的勘探开发配套技术,应用并验证了地球物理、气层识别和储层改造等技术的适用性,助力致密气立体高效开发。结论认为,该研究成果和形成的技术序列有效支撑了临兴—神府气田的增储上产,为鄂尔多斯盆地盆缘和其他类似地区致密气勘探开发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盆缘 致密气 低阻气层 储层反演 富集成藏 立体开发 增产改造 勘探开发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西部低渗油气藏勘探开发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8
20
作者 谢玉洪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0-85,共6页
海上低渗油气藏的有效勘探开发是制约中国海油油气能否稳产的重要要素。借助南海西部油田这个平台持续进行探索与实践,提出了一套适合海上低渗油气藏勘探开发的思路和策略:(1)以经济效益为核心的一体化勘探开发理念;(2)以"源-径-汇... 海上低渗油气藏的有效勘探开发是制约中国海油油气能否稳产的重要要素。借助南海西部油田这个平台持续进行探索与实践,提出了一套适合海上低渗油气藏勘探开发的思路和策略:(1)以经济效益为核心的一体化勘探开发理念;(2)以"源-径-汇-岩-藏-产"为一个整体的研究思路;(3)以精细评价、加快产能建设为核心的滚动勘探开发策略。在这些思路指导下,莺歌海盆地东方区勘探发现了东方13-2整装气田,实现年产天然气25×108 m3;莺琼盆地中深层系领域,发现了陵水13-2、崖城27-2和乐东10-1等气田或含气构造;珠江口盆地西部文昌区发现了文昌10-8大埋深油田;同时低渗油气藏开发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文昌13区开发动用石油储量约1 000×104 m3,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一批投产的低渗油田预计将实现累产油2 223×104 m3。最后进一步指出了勘探开发的前景和未来的攻关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西部 低渗油气藏 一体化勘探开发 “源-径-汇-岩-藏-产”研究思路 滚动勘探开发策略 实践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