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塔里木盆地台盆区三叠系层序地层研究和有利勘探区预测
被引量:
24
1
作者
吕雪雁
朱筱敏
+1 位作者
申银民
高雷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2-35,共4页
以层序地层学理论为基础 ,综合利用岩心、录井、测井及地震资料 ,进行塔里木盆地台盆区三叠系层序地层学研究。识别出 5个以不整合面为边界的三级层序 ,层序Ⅰ、层序Ⅱ和层序Ⅲ位于下三叠统 ,层序Ⅳ相当于中三叠统 ,层序Ⅴ相当于上三叠...
以层序地层学理论为基础 ,综合利用岩心、录井、测井及地震资料 ,进行塔里木盆地台盆区三叠系层序地层学研究。识别出 5个以不整合面为边界的三级层序 ,层序Ⅰ、层序Ⅱ和层序Ⅲ位于下三叠统 ,层序Ⅳ相当于中三叠统 ,层序Ⅴ相当于上三叠统。层序Ⅰ由低位体系域、水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构成 ,低位体系域分布在塔中低凸起和满加尔凹陷中南部 ,塔中地区、满西 1井和满参 1井处为辫状河三角洲沉积 ,水侵体系域广布整个台盆区 ,为半深湖—深湖沉积 ,高位体系域仅保存在塔北隆起的低洼部位。层序Ⅱ由水侵体系域和低位体系域组成 ,主要为湖泊相沉积。层序Ⅲ分布在塔中低凸起和整个满加尔凹陷 ,为辫状河沉积。层序Ⅳ由低位体系域和水侵体系域构成 ,塔中地区为曲流河沉积 ,满加尔凹陷—塔北隆起为辫状河三角洲—湖泊沉积。层序Ⅴ由低位体系域和水侵体系域构成 ,为扇三角洲—湖泊相沉积 ,分布在塔北隆起和满加尔凹陷的北坡 ,塔中地区缺失。三叠系各层序的形成主要与构造运动、湖平面变化、物源供给有关。根据层序格架内沉积体系的分布规律及已知油气田的生储盖组合 ,预测塔北隆起草湖凹陷北部靠近轮台断隆处是发育扇三角洲储集层的有利部位 ,塔中低凸起西段的中、下三叠统辫状河三角洲分支河道砂体也是有利储集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台盆
区
三叠系
层序地层特征
沉积体系
生储盖组合
勘探区预测
油气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上古生界烃源岩评价及有利区预测
被引量:
28
2
作者
翁凯
李鑫
+2 位作者
李荣西
张雪
朱瑞静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1-25,151-152,共5页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上古生界烃源岩主要为深色泥质岩、煤和碳酸盐岩,为1套陆相、海相及海陆过渡相沉积的含煤碎屑岩沉积,主要集中在二叠系山2—本溪组,具有广覆式的分布特征,受沉积相控制较大。煤系烃源岩是天然气最主要的供应者,第二...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上古生界烃源岩主要为深色泥质岩、煤和碳酸盐岩,为1套陆相、海相及海陆过渡相沉积的含煤碎屑岩沉积,主要集中在二叠系山2—本溪组,具有广覆式的分布特征,受沉积相控制较大。煤系烃源岩是天然气最主要的供应者,第二位是暗色泥岩,其次为灰岩。泥质烃源岩的TOC平均含量大于2.25%,属于中—好烃源岩;碳酸盐岩的TOC平均为1.69%,属于好的烃源岩。干酪根镜检和稳定碳同位素研究显示,上古生界煤系地层中有机组分主要为镜质组,δ13C值为-26.23‰~-21.23‰,干酪根类型主要为Ⅲ型及少量Ⅱ型,总体上为腐殖型-腐泥型,源岩母质输入类型多样,以陆源高等植物为主。Ro值普遍大于2%,处于高—过成熟演化阶段,表明该区在盆地内为产气较多的地区。天然气运移通道和优势运移方向有效组合的研究,确定出该区的有利勘探区为宜君—黄龙一线以北的上古生界三角洲分流河道砂体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古生界
烃源岩
有机地球化学
有利
勘探区预测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鄂尔多斯盆地下寺湾油田雨岔地区延安组储层特征及有利区预测
被引量:
7
3
作者
王津
李锦锋
+2 位作者
刘翰林
郑德德
辛良琦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9-34,共6页
基于大量钻井、测井、录井及文献调研资料,结合岩心观察、薄片鉴定、扫描电镜等测试分析,研究下寺湾油田雨岔地区延安组延7+8和延9储层特征(包括岩石学、物性、孔隙类型及结构特征),对延安组延7+8和延9储层进行综合评价并预测出有利勘...
基于大量钻井、测井、录井及文献调研资料,结合岩心观察、薄片鉴定、扫描电镜等测试分析,研究下寺湾油田雨岔地区延安组延7+8和延9储层特征(包括岩石学、物性、孔隙类型及结构特征),对延安组延7+8和延9储层进行综合评价并预测出有利勘探区。研究结果表明:延7+8、延9储层主要以中-细粒长石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为主,孔隙类型以剩余粒间孔为主,其次为粒间溶孔,晶间孔和微裂缝不发育,孔隙度、渗透率较低,属于低-中孔、中-低渗孔隙型储层。将研究区储层划分为4类,根据储层平面分布特征,延7+8、延9储层有利勘探区域以Ⅱ类和Ⅲ类储层为主,尤其是延9储层,Ⅰ类有利勘探区域有3个。预测数据表明,延7+8、延9储层油气分布面积大,具有广阔的勘探开发前景,可深入勘探并部署井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特征
储层评价
有利
勘探区预测
延安组
雨岔地
区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塔里木盆地台盆区三叠系层序地层研究和有利勘探区预测
被引量:
24
1
作者
吕雪雁
朱筱敏
申银民
高雷
机构
石油大学(北京)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2-35,共4页
文摘
以层序地层学理论为基础 ,综合利用岩心、录井、测井及地震资料 ,进行塔里木盆地台盆区三叠系层序地层学研究。识别出 5个以不整合面为边界的三级层序 ,层序Ⅰ、层序Ⅱ和层序Ⅲ位于下三叠统 ,层序Ⅳ相当于中三叠统 ,层序Ⅴ相当于上三叠统。层序Ⅰ由低位体系域、水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构成 ,低位体系域分布在塔中低凸起和满加尔凹陷中南部 ,塔中地区、满西 1井和满参 1井处为辫状河三角洲沉积 ,水侵体系域广布整个台盆区 ,为半深湖—深湖沉积 ,高位体系域仅保存在塔北隆起的低洼部位。层序Ⅱ由水侵体系域和低位体系域组成 ,主要为湖泊相沉积。层序Ⅲ分布在塔中低凸起和整个满加尔凹陷 ,为辫状河沉积。层序Ⅳ由低位体系域和水侵体系域构成 ,塔中地区为曲流河沉积 ,满加尔凹陷—塔北隆起为辫状河三角洲—湖泊沉积。层序Ⅴ由低位体系域和水侵体系域构成 ,为扇三角洲—湖泊相沉积 ,分布在塔北隆起和满加尔凹陷的北坡 ,塔中地区缺失。三叠系各层序的形成主要与构造运动、湖平面变化、物源供给有关。根据层序格架内沉积体系的分布规律及已知油气田的生储盖组合 ,预测塔北隆起草湖凹陷北部靠近轮台断隆处是发育扇三角洲储集层的有利部位 ,塔中低凸起西段的中、下三叠统辫状河三角洲分支河道砂体也是有利储集层?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台盆
区
三叠系
层序地层特征
沉积体系
生储盖组合
勘探区预测
油气地质
Keywords
Tarim basin
Taipen area
Triassic
sequence stratigraphic character
sedimentary system
source rock reservoir cap combination
favorable exploratory area prediction
分类号
P618.130.2 [天文地球—矿床学]
TE1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上古生界烃源岩评价及有利区预测
被引量:
28
2
作者
翁凯
李鑫
李荣西
张雪
朱瑞静
机构
长安大学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
出处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1-25,151-152,共5页
基金
中油长庆油田公司2010年科技攻关项目"超低渗透油藏勘探理论与技术研究"(2010-99)
文摘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上古生界烃源岩主要为深色泥质岩、煤和碳酸盐岩,为1套陆相、海相及海陆过渡相沉积的含煤碎屑岩沉积,主要集中在二叠系山2—本溪组,具有广覆式的分布特征,受沉积相控制较大。煤系烃源岩是天然气最主要的供应者,第二位是暗色泥岩,其次为灰岩。泥质烃源岩的TOC平均含量大于2.25%,属于中—好烃源岩;碳酸盐岩的TOC平均为1.69%,属于好的烃源岩。干酪根镜检和稳定碳同位素研究显示,上古生界煤系地层中有机组分主要为镜质组,δ13C值为-26.23‰~-21.23‰,干酪根类型主要为Ⅲ型及少量Ⅱ型,总体上为腐殖型-腐泥型,源岩母质输入类型多样,以陆源高等植物为主。Ro值普遍大于2%,处于高—过成熟演化阶段,表明该区在盆地内为产气较多的地区。天然气运移通道和优势运移方向有效组合的研究,确定出该区的有利勘探区为宜君—黄龙一线以北的上古生界三角洲分流河道砂体带。
关键词
上古生界
烃源岩
有机地球化学
有利
勘探区预测
鄂尔多斯盆地
Keywords
Upper Palaeozoic
hydrocarbon source rock
organic geochemistry
play/favorable exploration area prediction
Ordos Basin
分类号
TE12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鄂尔多斯盆地下寺湾油田雨岔地区延安组储层特征及有利区预测
被引量:
7
3
作者
王津
李锦锋
刘翰林
郑德德
辛良琦
机构
西安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寺湾采油厂勘探开发研究所
出处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9-34,共6页
基金
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编号:14JK1579)
中国地质调查局资源调查与评价项目(编号:12120113040300-03)
文摘
基于大量钻井、测井、录井及文献调研资料,结合岩心观察、薄片鉴定、扫描电镜等测试分析,研究下寺湾油田雨岔地区延安组延7+8和延9储层特征(包括岩石学、物性、孔隙类型及结构特征),对延安组延7+8和延9储层进行综合评价并预测出有利勘探区。研究结果表明:延7+8、延9储层主要以中-细粒长石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为主,孔隙类型以剩余粒间孔为主,其次为粒间溶孔,晶间孔和微裂缝不发育,孔隙度、渗透率较低,属于低-中孔、中-低渗孔隙型储层。将研究区储层划分为4类,根据储层平面分布特征,延7+8、延9储层有利勘探区域以Ⅱ类和Ⅲ类储层为主,尤其是延9储层,Ⅰ类有利勘探区域有3个。预测数据表明,延7+8、延9储层油气分布面积大,具有广阔的勘探开发前景,可深入勘探并部署井位。
关键词
储层特征
储层评价
有利
勘探区预测
延安组
雨岔地
区
鄂尔多斯盆地
Keywords
reservoir characteristic
reservoir evaluation
favorable area prediction
Yan'an Formation
Yucha region
Ordos Basin
分类号
TE12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塔里木盆地台盆区三叠系层序地层研究和有利勘探区预测
吕雪雁
朱筱敏
申银民
高雷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
2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上古生界烃源岩评价及有利区预测
翁凯
李鑫
李荣西
张雪
朱瑞静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2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鄂尔多斯盆地下寺湾油田雨岔地区延安组储层特征及有利区预测
王津
李锦锋
刘翰林
郑德德
辛良琦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