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勒柯克的新疆田野调查及其当代价值
1
作者 刘渟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8-73,共6页
20世纪初,勒柯克(Albert Von Le Coq)三次参与新疆田野考古。作为“他者”,勒柯克的研究立场与文化身份在其探险式田野调查与著作中时显时隐。在批判勒柯克考察研究中“西方文化中心主义”的同时,肯定其多元文化、多民族文明互动的研究... 20世纪初,勒柯克(Albert Von Le Coq)三次参与新疆田野考古。作为“他者”,勒柯克的研究立场与文化身份在其探险式田野调查与著作中时显时隐。在批判勒柯克考察研究中“西方文化中心主义”的同时,肯定其多元文化、多民族文明互动的研究取径,对揭示新疆美术史的内涵与当代价值,促成中国边疆艺术史与艺术研究的“本土化”,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勒柯克 新疆田野调查 文化认同 当代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胜金口7号佛寺伎乐童子图像抱持乐器考辨
2
作者 温和 《音乐文化研究》 2024年第1期17-29,共13页
德国探险队第二次吐鲁番考察时,在胜金口7号佛寺获得一持花菩萨的壁画图像,图像中随侍的伎乐童子所抱持乐器由于其音柱制度之特殊,对琵琶乐器发展历史的研究具有极珍贵的价值。然而由于画工对琴轸部分的省略,导致这件乐器在1913年壁画... 德国探险队第二次吐鲁番考察时,在胜金口7号佛寺获得一持花菩萨的壁画图像,图像中随侍的伎乐童子所抱持乐器由于其音柱制度之特殊,对琵琶乐器发展历史的研究具有极珍贵的价值。然而由于画工对琴轸部分的省略,导致这件乐器在1913年壁画图像公之于世时,被剥取者勒柯克(AlbertvonLeCoq)错误地鉴定为中亚的近古乐器dutar(都塔尔)。通过乐器发展历史的追溯,对勒柯克的误判予以证伪,并结合乐器学及音乐史的分析,指出壁画所描绘的乐器形象属于中古时期短颈品柱类鲁特(short-neckedfretted lute)——中国所称琵琶——的一种,其“真相”为中国五代时期前后的直项五弦琵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勒柯克 五弦琵琶 孤柱 火不思 都塔尔 胜金口佛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