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人工智能、劳资关系与劳动收入份额
被引量:10
- 1
-
-
作者
徐春华
曾繁毅
-
机构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王亚南经济研究院
江西省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
出处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9-104,共16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共同富裕进程中省界县域农村相对贫困的识别与治理研究”(23BJL112)。
-
文摘
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视角考察人工智能对劳动收入份额的作用机理,通过构造59个国家2001—2019年的平衡面板数据并采用面板向量自回归(PVAR)模型研究发现:(1)人工智能自身的技术属性不仅能够通过提高资本技术构成所产生的劳动力挤出效应降低劳动收入份额,还会通过其就业创造效应提升劳动收入份额;(2)人工智能作为使用价值生产的要素投入,将和普通物质资本的深化一同影响劳动收入份额变动,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或人工智能使用规模小的国家,人工智能使用增加会对劳动收入份额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3)人工智能的应用还将通过影响劳资关系变动而影响劳动收入份额变化,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人工智能的应用将抑制劳动收入份额下降。因此,在抢抓人工智能发展机遇的同时,还要客观认识人工智能发展对社会就业和劳动收入份额带来的冲击与机遇,尤其要通过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实现劳动收入份额的持续提升。
-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劳资关系
劳动收入份额
资本有机构成
劳资议价能力
新质生产力
-
Keyword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labor-capital relations
labor income share
organic composition of capital
bargaining power of labor
new quality productivity
-
分类号
F49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F249.1
[经济管理—劳动经济]
-
-
题名基于合作共赢的和谐劳资关系构建研究
被引量:7
- 2
-
-
作者
李晓宁
冯颖
-
机构
西北政法大学商学院
-
出处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1-29,共9页
-
基金
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与中国劳资分配问题研究"(2017A010)的阶段性成果
西北政法大学青年学术创新团队计划
-
文摘
劳资关系是我国当前最主要的劳动关系形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应从深入研究劳资关系入手。以第七次中国职工状况调查数据为主,首先分析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期的劳资关系特征;其次从劳资利益分配权、政府利益偏好、劳资合作形式以及劳动法律体系等方面分析形成劳资关系现状的诱因,并挖掘形成这种劳资关系的本质是劳资议价能力的差异,即资方的议价能力强于劳方;最后提出合作共赢是构建和谐劳资关系的努力方向,建议通过建立劳资利益认同机制、寻找利益平衡点、确立劳动要素的分配地位等路径,以及加强政府的强制性法规改革或培养具有独立性的工会力量等举措,达到新时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劳动关系的目标。
-
关键词
劳资关系
和谐劳动关系
劳资议价能力
合作共赢
-
Keywords
labor-capital relationship
harmonious labor relations
labor bargaining ability
win-win cooperation
-
分类号
F249.26
[经济管理—劳动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