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研究生工程伦理教育中融入劳模文化的创新实践探索
被引量:6
- 1
-
-
作者
李丹
郑世良
-
机构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
-
出处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0-45,共6页
-
基金
2019年度上海学校德育实践研究课题"文化自信视角下高校<工程伦理>课程思政建设研究"(编号:2019-D-135)
-
文摘
认为研究生工程伦理教育旨在培养符合工程决策伦理、工程政策伦理和工程过程实践伦理要求的高级工程人才。指出作为新时期社会主义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劳模文化在研究生工程伦理教育中可以发挥政治导向、文化传承和道德实践三大功能的作用。在理论层面探讨了研究生工程伦理教育中融入劳模文化的创新价值,以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为例,在实践层面探索了提升研究生工程伦理教育成效的创新路径,展示了融入劳模文化的工程伦理教育取得的初步效果。
-
关键词
工程伦理
研究生教育
劳模文化
-
分类号
TB-4
[一般工业技术]
G643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新中国成立以来劳模文化构建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3
- 2
-
-
作者
李妍妍
-
机构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
出处
《党政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90-98,共9页
-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领机制研究——基于以劳模精神为载体的视角”(18YJC710029)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模精神的重要论述”(21ZYSZ003)。
-
文摘
劳模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的先进文化,蕴含着丰富的“中国经验”。新中国成立以来劳模文化经历了孕育、雏形和蓬勃发展三个阶段。当代劳模文化面临着在认知、认同、践行层面的三重困境。着眼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的要求,劳模文化需要在环境、教育、制度三个维度上努力创新发展之道。
-
关键词
新中国
劳模文化
先进文化
劳动观
创新创造
工匠精神
-
分类号
D648.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论中国劳模文化的世界历史意义
被引量:2
- 3
-
-
作者
于春玲
黄莎
-
机构
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出处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2022年第3期5-13,共9页
-
基金
辽宁省社会科学基金(思政专项)重点项目“‘以劳育德’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L20ASZ002)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繁荣创新项目“到二〇三五年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研究”(项目编号:N2113005)。
-
文摘
劳模是一种中国文化现象。劳模文化为推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奠定了思想根基,提供了精神力量。同时,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表征和马克思主义劳动理论的时代表达,劳模文化亦具有重要的世界历史价值,为无产阶级获得劳动解放积累实践经验,表征社会主义劳动方式发展进入新阶段,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对世界发展道路的指引。在当前人类追求解放的步伐愈加稳健、劳动与劳动者地位日益彰显的时代背景下,深入阐释劳模文化的世界历史价值对于在全世界范围内弘扬劳动精神、推动无产阶级劳动解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关键词
劳模文化
劳动解放
劳动方式
世界历史意义
-
Keywords
model worker culture
labor liberation
mode of labor
world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
分类号
G02
[文化科学]
B0-0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