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级结构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梅荣政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89年第1期48-57,共10页
【正】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级结构是我国社会构成内部一种能动的、受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制约的、相互联系的各阶级、阶层之间的对比关系。它是我国基本国情的重要方面。正确认识现阶段的阶级结构是制定党和国家正确路线、方针、政策及... 【正】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级结构是我国社会构成内部一种能动的、受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制约的、相互联系的各阶级、阶层之间的对比关系。它是我国基本国情的重要方面。正确认识现阶段的阶级结构是制定党和国家正确路线、方针、政策及社会发展战略的基本依据,也是确认现行体制改革的社会主义性质,团结全国人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的基本问题。在这方面的错误估计曾引起我们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的巨大政治失误。因此,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可不注意社会阶级结构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社会 劳动阶级 阶层 经济体制改革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阶级结构 正确认识 利益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两个工人阶级概念 被引量:1
2
作者 庞贵宪 《社会主义研究》 1986年第6期28-29,共2页
如果以阶级划分的同一标准来衡量,必然有资本主义社会的工人阶级和社会主义社会的工人阶级之分,即有两个工人阶级概念。 资本主义社会的工人阶级,也就是本来意义上的工人阶级,即无产阶级。恩格斯曾把它定义为:“无产阶级是指没有自己的... 如果以阶级划分的同一标准来衡量,必然有资本主义社会的工人阶级和社会主义社会的工人阶级之分,即有两个工人阶级概念。 资本主义社会的工人阶级,也就是本来意义上的工人阶级,即无产阶级。恩格斯曾把它定义为:“无产阶级是指没有自己的生产资料,因而不得不靠出卖劳动力来维持生活的现代雇佣工人阶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50页注释)从恩格斯的定义中可见,资本主义社会的工人阶级主要有如下特征:(1)没有自己的生产资料;(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人阶级 试析 农民阶级 阶级划分 社会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 劳动阶级 资本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阶级差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分子的总体是工人阶级的一个组成部分
3
作者 杨传珠 《高校教育管理》 1991年第4期84-86,共3页
本文并不是对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观的全面论述,而是就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观中的一个问题,作一些初步的探讨.即:人类社会自跨入资本主义社会后,知识分子的大多数已自然而然地成为劳动阶级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认为,在阶级社会... 本文并不是对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观的全面论述,而是就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观中的一个问题,作一些初步的探讨.即:人类社会自跨入资本主义社会后,知识分子的大多数已自然而然地成为劳动阶级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认为,在阶级社会中,知识分子从来就不是一个独立的阶级,而是一个分别隶属于不同阶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分子观 工人阶级 脑力工作 剥削阶级 劳动阶级 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资本主义社会 马克思主义 科学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最初的阶级斗争学说渊源于圣西门辩析看圣西门思想发展中的一个转折
4
作者 刘平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1期16-24,共9页
在法国波旁王朝复辟时期,(1815—1830年,以梯叶里(1795—1856),米涅(1796—1884)、基佐(1787—1874年)等人为代表的新的历史学派,为了配合法国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主义复辟的政治需要,提出一系列宣示着新观点的社会历史理论,有力地证明了... 在法国波旁王朝复辟时期,(1815—1830年,以梯叶里(1795—1856),米涅(1796—1884)、基佐(1787—1874年)等人为代表的新的历史学派,为了配合法国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主义复辟的政治需要,提出一系列宣示着新观点的社会历史理论,有力地证明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合理性与必然性。他们认为:阶级和阶级斗争起源于征服,征服民族和被征服民族转变为两个敌对的阶级,民族间的斗争转变为“劳动阶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圣西门 梯叶里 劳动阶级 辩析 波旁王朝复辟 历史学派 历史理论 沃尔金 政治需要 政治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人们的相互关系
5
作者 杨鲁慧 《社会主义研究》 1986年第2期11-14,共4页
(一)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将会对人们的相互关系发生什么作用和影响呢? 本文首先要论述的是,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发展,将使人与人之间,各劳动阶级之间、各阶层之间、各系统各行业之间人们的社会关系得到新的调整,社会... (一)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将会对人们的相互关系发生什么作用和影响呢? 本文首先要论述的是,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发展,将使人与人之间,各劳动阶级之间、各阶层之间、各系统各行业之间人们的社会关系得到新的调整,社会主义的人们的相互关系会日益发展和完善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相互关系 工农关系 社会主义竞争 知识分子问题 农民 价值规律 商品生产者 劳动阶级 社会主义协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席石生与他的《布尔塞维克主义论》 被引量:1
6
作者 郭润宇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18-20,共3页
席石生,又名席玉璋,笔名老石,陕西省高陵县人,1896年生。其继父席尚珍(品芝)是个秀才,为少年席石生请有家庭教师。1913年,席尚珍让年仅17岁的席石生通过日本驻武汉领事,自费到日本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系留学。因家庭经济困难,席石生在留... 席石生,又名席玉璋,笔名老石,陕西省高陵县人,1896年生。其继父席尚珍(品芝)是个秀才,为少年席石生请有家庭教师。1913年,席尚珍让年仅17岁的席石生通过日本驻武汉领事,自费到日本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系留学。因家庭经济困难,席石生在留学期间曾回国到青岛市当过秘书;回陕西参加过于右任领导的陕西靖国军反段(祺瑞)倒陈(树藩,陕西督军)的革命活动;并与陈布雷、不孝生(笔名)等办《革新》杂志,介绍马克思主义。1924年从日本正式毕业回国,他先后给胡景翼、杨虎城当秘书。1927年他到湖北,在原国民二军李纪才部任政治处主任,后曾任湖北当阳、沔阳等县县长。1931年李纪才部被蒋介石消灭后,席回陕西,赵寿山先后任命他为陕南沔县、城固县县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尔什维克 石生 国际主义 资本主义 资产阶级 劳动阶级 杨虎城 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 帝国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珂勒惠支的艺术创作探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马臻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17年第6期55-57,共3页
凯绥·珂勒惠支的版画作品大多是以革命、战争、反抗、母爱为主题来进行表现,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给人呈现出一种视觉震撼力,深刻地反映了德国劳动阶级的悲惨命运、生活苦难及其在资本主义压迫下的挣扎与反抗。通过对珂勒惠支所处... 凯绥·珂勒惠支的版画作品大多是以革命、战争、反抗、母爱为主题来进行表现,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给人呈现出一种视觉震撼力,深刻地反映了德国劳动阶级的悲惨命运、生活苦难及其在资本主义压迫下的挣扎与反抗。通过对珂勒惠支所处的家庭背景、社会环境以及对版画作品《农民战争》的简要分析,来了解珂勒惠支艺术作品的创作特征、形式要素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珂勒惠支 劳动阶级 《农民战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领导政绩的社会属性
8
作者 韦守信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8-8,共1页
不同的社会,领导政绩具有不同的社会属性。社会主义领导干部政绩的社会性,即为工人阶级性和人民群众性。以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为领导,以服务于工人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制度为前提的领导干部,通过自己的领导行为和活动。
关键词 领导干部政绩 中国工人阶级 领导行为 人民群众 劳动阶级 领导科学 党的基本路线 作用对象 起码条件 动员起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独秀并非“二次革命论”者
9
作者 武满贵 仇书耘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1年第2期37-41,共5页
本文通过对陈独秀在革命领导权和革命前途两个问題上的观点的分析和论述,认为:在陈独秀的思想中,虽然有许多错误的观点,有的甚至于近乎“二次革命论”,但他思想中更多的是对“二次革命论”的否定。陈独秀的真实思想应该是:革命的领导权... 本文通过对陈独秀在革命领导权和革命前途两个问題上的观点的分析和论述,认为:在陈独秀的思想中,虽然有许多错误的观点,有的甚至于近乎“二次革命论”,但他思想中更多的是对“二次革命论”的否定。陈独秀的真实思想应该是:革命的领导权属于无产阶级,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陈独秀不是“二次革命论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革命论 革命领导权 国民革命 中国农民问题 主要创始人 革命阶级 领袖地位 国共合作 劳动阶级 领导阶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产业革命的理论与现实——兼论建筑业的产业化与现代化
10
作者 林志群 《新建筑》 1985年第1期5-12,共8页
向读者推荐这篇重要的文章。虽然长些,但是花些时间是值得的目前.新的技术革命在我国已经受到广泛的重视和宣传但是,新的技术革命的真正重要意义,在干它正在造成一次新的产业革命,从而对世界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产生了越来越明显的作用... 向读者推荐这篇重要的文章。虽然长些,但是花些时间是值得的目前.新的技术革命在我国已经受到广泛的重视和宣传但是,新的技术革命的真正重要意义,在干它正在造成一次新的产业革命,从而对世界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产生了越来越明显的作用与深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革命 工业革命 澳大利亚 大洋洲 产业发展规划 计算机 产业化 科学技术发明 就业 产业划分 劳动阶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翻译中的过与不及
11
作者 唐洪武 《语言教育》 1995年第7期15-16,共2页
初学翻译者最容易犯的错误之一就是对译文语言的火候掌握得不准,或者太过,或者不及。要把一篇文章译得恰到好处、维妙维肖,是很不容易的。如果译文把作品的风格、情调、神采,以及层次的浓谈、深浅等表达得分毫不差,那才是理想的绝妙好译... 初学翻译者最容易犯的错误之一就是对译文语言的火候掌握得不准,或者太过,或者不及。要把一篇文章译得恰到好处、维妙维肖,是很不容易的。如果译文把作品的风格、情调、神采,以及层次的浓谈、深浅等表达得分毫不差,那才是理想的绝妙好译。(说明:文中的划线和着重号为笔者所加)。例1.He contended that the ili-paid labouring classes ought to save suff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文语言 OUGHT 译词 文中 层次的 BEAUTIFUL 金丘 情见 劳动阶级 EDE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3~4岁儿童词汇水平特点的比较研究
12
作者 郭芙蓉 肖琦 周鹏 《东方娃娃(保育与教育)》 2023年第7期63-66,共4页
一、研究背景。英国社会学家伯恩斯坦认为,中产阶级儿童趋向使用精密型符码(elaborated codes),劳动阶级儿童则趋向使用限制型符码(restricted codes),这就使得中产阶级儿童更能适应学校文化,而劳动阶级儿童则面临话语上的断裂,在学校... 一、研究背景。英国社会学家伯恩斯坦认为,中产阶级儿童趋向使用精密型符码(elaborated codes),劳动阶级儿童则趋向使用限制型符码(restricted codes),这就使得中产阶级儿童更能适应学校文化,而劳动阶级儿童则面临话语上的断裂,在学校教育中也处于劣势地位。[1][2]已有研究表明,城乡儿童在语言发展上具有一定差异。学者余秀兰(2004)发现农村儿童的语言在完整度、丰富度、逻辑性和细节描述上都不如城市儿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社会学家 细节描述 劳动阶级 城乡儿童 伯恩斯坦 词汇水平 农村儿童 限制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阿Q的本质和精神胜利法的成因——与《鲁迅小说选讲》的编者商榷
13
作者 祁广伟 《高校教育管理》 1980年第3期70-73,共4页
《阿Q正传》是鲁迅先生的最著名的小说,是中国现代文学最伟大最杰出的代表作.小说的主人公阿Q成为人们熟悉的典型形象,“阿Q精神”即“精神胜利法”更成为我们政治生活,社会生活中的用语.小说问世以后,评价它的文章很多.最近看了南京市... 《阿Q正传》是鲁迅先生的最著名的小说,是中国现代文学最伟大最杰出的代表作.小说的主人公阿Q成为人们熟悉的典型形象,“阿Q精神”即“精神胜利法”更成为我们政治生活,社会生活中的用语.小说问世以后,评价它的文章很多.最近看了南京市教育局教研室编的《鲁迅小说选讲》(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以下简称《选讲》)受益不小,但我对阿Q精神胜利法的分析问题,还有不尽同意的地方.我想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Q精神胜利法 鲁迅小说 鲁迅先生 统治思想 思想影响 剥削阶级 劳动阶级 社会存在 根本原因 革命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特等车”谈起——读《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
14
作者 杨维观 宋安东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76年第3期71-72,共2页
一九三0年初左联成立时,伟大的共产主义者鲁迅发表了一篇题为《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的重要演说。他指出:“以为诗人或文学家,现在为劳动大众革命,将来革命成功,劳动阶级一定从丰报酬,特别优待,请他坐特等车,吃特等饭,…... 一九三0年初左联成立时,伟大的共产主义者鲁迅发表了一篇题为《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的重要演说。他指出:“以为诗人或文学家,现在为劳动大众革命,将来革命成功,劳动阶级一定从丰报酬,特别优待,请他坐特等车,吃特等饭,……这也是不正确的”;如果不克服“坐特等车,吃特等饭”的观念,就容易变成“右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 劳动阶级 共产主义者 文学家 革命 左联 鲁迅 诗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