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知识产权保护之法理学检视——基于洛克劳动财产权理论视域的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刘丽霞 蔡永刚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4年第A07期113-115,共3页
洛克的劳动财产权理论之所以能演变为证成知识产权保护的理论渊源,在很大程度上源自于二者间的同构性。该理论打破了传统财产权理论的思维定式,对于知识产权当中所蕴含的劳动创新价值予以了足够重视,此外该理论当中的充足性要件与禁止... 洛克的劳动财产权理论之所以能演变为证成知识产权保护的理论渊源,在很大程度上源自于二者间的同构性。该理论打破了传统财产权理论的思维定式,对于知识产权当中所蕴含的劳动创新价值予以了足够重视,此外该理论当中的充足性要件与禁止浪费要件则保证了洛克劳动财权理论的自洽性。也正是立基于此,洛克的理论体系最终实现了对于知识产权保护正当性的理论回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克 劳动财产权理论 知识产权 法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的道德基础之争:劳动财产权与劳动自由——以坎能的相关观点为分析对象
2
作者 郑元叶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161-164,共4页
一种较为流行的观点认为,马克思主张劳动是劳动者对劳动产品拥有财产权的依据,即劳动财产权;同时,马克思也以这个观点来批判资本主义。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还进一步认为马克思主张的劳动财产权是自然主义性质的,因而马克思应用了本身不赋... 一种较为流行的观点认为,马克思主张劳动是劳动者对劳动产品拥有财产权的依据,即劳动财产权;同时,马克思也以这个观点来批判资本主义。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还进一步认为马克思主张的劳动财产权是自然主义性质的,因而马克思应用了本身不赋有道德的事实来作为批判资本主义的道德依据。事实上,提出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的道德依据不是劳动财产权,而是劳动自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财产权 正义 劳动自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评洛克财产权劳动理论——兼与易继明博士商榷 被引量:23
3
作者 李扬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71-177,共7页
尽管洛克财产权劳动理论给作为一种私权的知识产权的合理性提供了一个哲理化的解释 ,但由于未界定劳动的内涵与外延 ,未准确处理劳动与资本等生产要素在配置财产权时的关系、劳动与劳动成果异化的关系、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以及时代限制... 尽管洛克财产权劳动理论给作为一种私权的知识产权的合理性提供了一个哲理化的解释 ,但由于未界定劳动的内涵与外延 ,未准确处理劳动与资本等生产要素在配置财产权时的关系、劳动与劳动成果异化的关系、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以及时代限制等原因 ,因此在解释现行知识产权制度的合理性时 ,还存在种种缺陷。知识产权作为一种私权及与之配套的法律制度的合理性取决于劳动、人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克 财产权劳动理论 易继明 知识产权 权利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产权文化内涵——以财产权劳动理论为视角 被引量:2
4
作者 张楚 张军强 阎博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0-113,121,共5页
国内学者关于知识产权文化的概念可以归纳为广义、中义、狭义三种,经过比较分析,本文选取知识产权狭义文化观,从意识观念层面探讨文化对知识产权制度的反作用。对财产权劳动理论进行评述,并以该理论为视角对知识产权文化的内涵进行总结... 国内学者关于知识产权文化的概念可以归纳为广义、中义、狭义三种,经过比较分析,本文选取知识产权狭义文化观,从意识观念层面探讨文化对知识产权制度的反作用。对财产权劳动理论进行评述,并以该理论为视角对知识产权文化的内涵进行总结,并梳理出西方知识产权文化中所蕴含的人权和所有权观念、重视创造、权利本位等文化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知识产权权利观念、创新观念、秩序观念的文化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文化 财产权劳动理论 财产权 权利本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企业劳动要素财产权的法律调整
5
作者 冯涛 陶广峰 《理论与改革》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08-110,共3页
现代企业既是生产要素的合约,也是产权的合约。生产要素及其产权的价值决定于其对产品的贡献。在生产要素中,劳动要素具有决定性。合理界定劳动要素财产权不仅有助于确认和保护劳动者的应有权益,而且有助于合理配置企业资源,提高企业效... 现代企业既是生产要素的合约,也是产权的合约。生产要素及其产权的价值决定于其对产品的贡献。在生产要素中,劳动要素具有决定性。合理界定劳动要素财产权不仅有助于确认和保护劳动者的应有权益,而且有助于合理配置企业资源,提高企业效率,最终保障各方权益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要素 合约 劳动要素财产权 资本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对知识产权制度的挑战与破解——洛克“财产权劳动学说”视角下的路径选择 被引量:15
6
作者 刘鑫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38-145,185,共9页
洛克“财产权劳动学说”作为证成财产权正当性的重要理论,常被用于论证知识产权制度的正当性,并成为知识产权制度的理论指引。但基于人工智能主体资格的缺失性及其智力创造方式的特殊性,以“财产权劳动学说”中“共有”“劳动”“需求... 洛克“财产权劳动学说”作为证成财产权正当性的重要理论,常被用于论证知识产权制度的正当性,并成为知识产权制度的理论指引。但基于人工智能主体资格的缺失性及其智力创造方式的特殊性,以“财产权劳动学说”中“共有”“劳动”“需求”三要素为导向而建立起的知识产权法律规则面临着制度失灵的挑战。为此,不仅需要结合人工智能的自主创造特点对传统“财产权劳动学说”进行解释论层面的梳理,更需要立足人工智能的属性,以“财产权劳动学说”三要素为出发点,对既有知识产权法律规则进行立法论层面的改造,以此确保知识产权法对人工智能创造物法律保护与“财产权劳动学说”之间的理论契合,从而化解人工智能对知识产权制度所带来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洛克“财产权劳动学说” 知识产权正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产权的法理基础 被引量:17
7
作者 朱谢群 《知识产权》 CSSCI 2004年第5期3-8,共6页
本文首先在洛克“劳动财产权理论”和康德“意志论”的语境中探讨知识产权的法理基础,并通过与有形财产权的比较,揭示了知识产权在法哲学上的正当性根据 ;其次,依据法经济学原理对知识产权进行法理分析,阐明知识产权法律制度背后的经济... 本文首先在洛克“劳动财产权理论”和康德“意志论”的语境中探讨知识产权的法理基础,并通过与有形财产权的比较,揭示了知识产权在法哲学上的正当性根据 ;其次,依据法经济学原理对知识产权进行法理分析,阐明知识产权法律制度背后的经济原因,回应了几种不认同“知识财产权”形式的观点,从而证成了知识产权制度建立与存在的必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 法理基础 劳动财产权 智力成果 知识产权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权利还是功利性选择:对知识产权合理性的反思 被引量:4
8
作者 韦稼霖 《党政研究》 2017年第3期121-128,共8页
知识产权合理性的理论总体可分为法哲学视角下的解读和功利视角下的解读。前者的代表理论为洛克的劳动财产论,后者的代表理论为激励创新论。这两种理论分别为知识产权提供道德上以及经济上的正当性。但是,劳动财产理论对诸多知识产权制... 知识产权合理性的理论总体可分为法哲学视角下的解读和功利视角下的解读。前者的代表理论为洛克的劳动财产论,后者的代表理论为激励创新论。这两种理论分别为知识产权提供道德上以及经济上的正当性。但是,劳动财产理论对诸多知识产权制度设计的解释力不从心,而盲目遵从激励论及功利主义也将把知识产权合理性的论证带上歧途,严重影响知识产权的稳定性。知识产权制度应当是制度自身价值和工具价值的统一,而知识产权的合理性论证应是正义价值和效率价值的统一。因此,单独的知识产权自然权利理论和功利主义理论均不可能解决知识产权合理性论证的所有问题,也不可能完全否认另一种理论的重要价值,如何在知识产权制度下让两种理论做到并行不悖、有机融合是我们应当关注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 劳动财产权 产权激励 功利主义 自然权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洛克与版权:权利与限制的哲学思考 被引量:3
9
作者 韦景竹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51-154,共4页
研究旨在以洛克的《政府论》为基础探寻版权制度的理论基础。通过理论假设、类比、分析和总结,本文认为,洛克的劳动财产权学说确立了劳动是获得财产权的必要条件,为版权的原始取得和正当性提供了理论基础。该学说中关于财产权范围、财... 研究旨在以洛克的《政府论》为基础探寻版权制度的理论基础。通过理论假设、类比、分析和总结,本文认为,洛克的劳动财产权学说确立了劳动是获得财产权的必要条件,为版权的原始取得和正当性提供了理论基础。该学说中关于财产权范围、财产权行使条件等理论,较好地证明了版权的权利范围和版权行使范围的有限性,也为版权不得滥用原则提供了合理性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克 劳动财产权学说 版权 正当性 权利限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究竟谁动了谁的奶酪——加多宝与广药之争案评析 被引量:16
10
作者 李扬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8-25,共8页
应当结合激励理论和财产权劳动理论来确定知名商品特有包装、装潢的归属;知名商品的判断除了应当考虑商品销售地域、销售时间、销售量、销售对象、广告持续时间、程度和地域范围等因素外,还应当考虑商品所使用的原材料、本身包含的成分... 应当结合激励理论和财产权劳动理论来确定知名商品特有包装、装潢的归属;知名商品的判断除了应当考虑商品销售地域、销售时间、销售量、销售对象、广告持续时间、程度和地域范围等因素外,还应当考虑商品所使用的原材料、本身包含的成分、商品包装装潢、生产厂家等因素;商标权许可使用合同终止后,原商标权许可人和被许可使用人都负有防止混淆的义务;合同未明确约定财产权益的归属时,应当按照民法中的公平原则确定其归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产权劳动理论 知名商品特有包装、装潢 不正当竞争 公平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