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城镇化水平、劳动贡献率与经济增长区域差异性的实证研究——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王康 孙健 周淑芬 《人口与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2-29,共8页
选取1997-2015年29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为样本,通过平稳性、协整、Granger因果检验分析,并运用GMM方法对其关系进行验证,研究分析劳动贡献率与城镇化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经济增长与城镇化之间有显著的关系,城镇化对经济增长起促进作用,... 选取1997-2015年29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为样本,通过平稳性、协整、Granger因果检验分析,并运用GMM方法对其关系进行验证,研究分析劳动贡献率与城镇化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经济增长与城镇化之间有显著的关系,城镇化对经济增长起促进作用,但是城镇化与经济增长的交叉项以及劳动贡献率与经济增长的交叉项对经济的增长起着反向作用。据此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贡献率 老龄化 城镇化 经济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国有工业经济增长过程中劳动贡献率的实证分析
2
作者 卢元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52-55,共4页
国有工业经济增长过程中劳动力的有效利用是提高国有工业经济效率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提高国有工业经济增长速度的关键因素之一。为此,本文用生产要素贡献率的方法对中国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国有工业企业的从业人员劳动效率进行了实... 国有工业经济增长过程中劳动力的有效利用是提高国有工业经济效率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提高国有工业经济增长速度的关键因素之一。为此,本文用生产要素贡献率的方法对中国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国有工业企业的从业人员劳动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从中得出国有工业企业在就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工业 工业经济增长 劳动贡献率 实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劳动性生产要素价值贡献的收入分配模型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海燕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2-75,共4页
文章以企业为单位,在企业现有会计体系基础上,提出劳动性生产要素价值贡献率概念,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法将劳动性生产要素贡献价值从企业新增价值中分离出来,并借助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岗位岗级调整系数、个体绩效价值调整系数,计量出企业中... 文章以企业为单位,在企业现有会计体系基础上,提出劳动性生产要素价值贡献率概念,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法将劳动性生产要素贡献价值从企业新增价值中分离出来,并借助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岗位岗级调整系数、个体绩效价值调整系数,计量出企业中各类型劳动性生产要素群体及个体参与企业新增价值分配所获得的收入,最终构建了基于劳动性生产要素价值贡献的收入分配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入分配 劳动性生产要素价值贡献率 岗位岗级调整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型时期中国种植业“人—畜—机”投入成本贡献率的实证研究
4
作者 吴晓涛 《经济与管理》 CSSCI 2010年第11期9-13,共5页
转型时期,中国种植业中的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的人工成本、畜力和农业装备投入贡献率有较大差异。粮食作物生产中机械装备替代畜力和人力的趋势十分明显。推进中国特色农业机械发展和农业剩余劳动力有序合理转移是新阶段农业发展的关键... 转型时期,中国种植业中的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的人工成本、畜力和农业装备投入贡献率有较大差异。粮食作物生产中机械装备替代畜力和人力的趋势十分明显。推进中国特色农业机械发展和农业剩余劳动力有序合理转移是新阶段农业发展的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型时期 种植业 因素分析法 劳动投入贡献率 畜力投入贡献率 农业装备投入贡献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商直接投资对上海劳动就业增长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吴国新 李竹宁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97-100,共4页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上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外资的依存度也日益提高,可以说外商直接投资对上海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其中外商直接投资对上海就业的促进效应尤为明显,它不仅体现在外资企业直接提供的就业机会,还包括通...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上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外资的依存度也日益提高,可以说外商直接投资对上海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其中外商直接投资对上海就业的促进效应尤为明显,它不仅体现在外资企业直接提供的就业机会,还包括通过外商直接投资刺激经济增长而间接创造的就业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劳动就业贡献率 实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角度的经济增长类型判别方法
6
作者 吴景泰 赵新良 赵建华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87-189,共3页
将技术进步率分解为资本生产率增长率与劳动生产率增长率的加权算术平均和的形式,得出四要素经济增长方程;在第一种角度(外延 内涵角度)的经济增长类型判别基础上,提出第二种角度(资本 劳动角度)的经济增长类型判别方法;在两种角度的4... 将技术进步率分解为资本生产率增长率与劳动生产率增长率的加权算术平均和的形式,得出四要素经济增长方程;在第一种角度(外延 内涵角度)的经济增长类型判别基础上,提出第二种角度(资本 劳动角度)的经济增长类型判别方法;在两种角度的4个指标中,提出用内涵贡献率、劳动贡献率两个指标来描述经济增长类型的方法,并给出判别经济增长类型的指标值区域;最后给出算例,并指出两种角度经济增长分析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种角度 四要素方程 经济增长 类型判别 内涵贡献率 劳动贡献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人口红利的过程判断及其对经济增长作用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王承强 《西北人口》 CSSCI 2008年第2期50-54,共5页
在人口转变过程中,由于出生率与死亡率下降初始时间与速度的不同步,后者先于前者发生。会形成一个"中间大,两头小"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人口年龄结构,人口学家称这段时期为"人口机会窗口"或"人口红利(demo-graphic... 在人口转变过程中,由于出生率与死亡率下降初始时间与速度的不同步,后者先于前者发生。会形成一个"中间大,两头小"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人口年龄结构,人口学家称这段时期为"人口机会窗口"或"人口红利(demo-graphic dividend)"。本文根据人口类型划分标准对山东省及其区域人口红利进行了过程判断,并通过计算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即劳动贡献率来显示人口红利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最后提出了充分实现山东省人口红利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红利 人口负债 劳动贡献率 山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否依赖农业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基于国际比较和DEA效率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陈纪平 《西部论坛》 2010年第5期1-7,共7页
过高的劳动力/土地比例造成我国农业生产中高土地贡献率、低劳动力贡献率并存的均衡状态。城乡分割的劳动力市场阻碍了农业劳动力的非农化转移,形成较大的城乡收入差距。对国际农业生产的非参数DEA分析表明,我国农业处于效率边界之上,... 过高的劳动力/土地比例造成我国农业生产中高土地贡献率、低劳动力贡献率并存的均衡状态。城乡分割的劳动力市场阻碍了农业劳动力的非农化转移,形成较大的城乡收入差距。对国际农业生产的非参数DEA分析表明,我国农业处于效率边界之上,因此通过提高农业生产率的方式提高农村人口收入的空间不大,难以有效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减少农业劳动力数量,是提高农村居民收入的根本出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转移 农业生产率 土地贡献率 劳动贡献率 DEA效率 城乡收入差距 劳动力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