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构建以劳动贡献为主导的共同富裕社会:困境与路径 |
陈潜
林子筱
郑博匀
|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2
|
中国城镇化水平、劳动贡献率与经济增长区域差异性的实证研究——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 |
王康
孙健
周淑芬
|
《人口与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3
|
|
3
|
中国国有工业经济增长过程中劳动贡献率的实证分析 |
卢元
|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0 |
|
4
|
论按劳动贡献分配 |
李振国
|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1
|
|
5
|
劳动的贡献和报酬新论──论“三元价值论”在劳动生产中的运用 |
丁建中
董湘岩
高峰
|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8 |
1
|
|
6
|
基于劳动性生产要素价值贡献的收入分配模型研究 |
张海燕
|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
2013 |
1
|
|
7
|
矿工工资分配中个人劳动贡献的评价方法 |
Zhid.,VD 郑青林
|
《世界煤炭技术》
|
1990 |
0 |
|
8
|
论建立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的产权理论——兼评放弃劳动价值论的产权理论观点 |
裴小革
|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3
|
|
9
|
按劳分配并不是按劳动创造的价值分配 |
智效和
|
《经济科学》
|
1981 |
0 |
|
10
|
外商直接投资对上海劳动就业增长的实证分析 |
吴国新
李竹宁
|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
2005 |
2
|
|
11
|
我国的农业劳动力配置与农村经济发展 |
党夏宁
|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9
|
|
12
|
也谈劳动力个人所有制与工资制度改革 |
刘光杰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
1983 |
0 |
|
13
|
进一步提高知识分子的劳动报酬——学习邓小平同志关于尊重知识分子的思想的一点体会 |
赵俊臣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6 |
0 |
|
14
|
转型时期中国种植业“人—畜—机”投入成本贡献率的实证研究 |
吴晓涛
|
《经济与管理》
CSSCI
|
2010 |
0 |
|
15
|
中国劳资收入分配公平的测度研究 |
胡建平
干胜道
王文兵
|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
2023 |
2
|
|
16
|
合理调节初次分配是促进居民收入增长的中心环节 |
闻潜
|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5
|
|
17
|
对市场经济下按劳分配几个问题的思考 |
郑必清
|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4 |
2
|
|
18
|
两种角度的经济增长类型判别方法 |
吴景泰
赵新良
赵建华
|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0 |
|
19
|
收入分配需要有利于财富创造和社会和谐 |
裴小革
|
《经济前沿》
|
2007 |
1
|
|
20
|
国有企业“两极分化”现象及政策取向 |
杨占辉
|
《山东金融》
|
1998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