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劳动要素参与分配的剥削属性及其现实合理性
1
作者 于明 于洪波 《武汉科技学院学报》 2004年第7期114-116,共3页
非劳动要素是生产过程中"物"的因素,它本身不能够创造价值,但它具有"承载价值"和"转移价值"的特 殊职能。它参与分配的依据就在于它能够秘密地转移价值,不能创造价值却参与分配,因此它具有剥削属性,但 ... 非劳动要素是生产过程中"物"的因素,它本身不能够创造价值,但它具有"承载价值"和"转移价值"的特 殊职能。它参与分配的依据就在于它能够秘密地转移价值,不能创造价值却参与分配,因此它具有剥削属性,但 在目前我国实行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它的存在又有一定的现实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要素 分配 剥削属性 合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动的构成要素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扩展——深化马克思关于劳动问题的认识 被引量:1
2
作者 梁玉秋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06-110,共5页
劳动的构成要素是进入劳动过程中的一切使劳动之所以成为某种具体劳动的各种条件或因素。在生产力发展的不同阶段,由于科技水平不同,各种要素在劳动中的作用不同,表现形式不同,劳动构成要素的具体内容也不一样。在现代社会科学技术成为... 劳动的构成要素是进入劳动过程中的一切使劳动之所以成为某种具体劳动的各种条件或因素。在生产力发展的不同阶段,由于科技水平不同,各种要素在劳动中的作用不同,表现形式不同,劳动构成要素的具体内容也不一样。在现代社会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的条件下,劳动的构成要素有了新的内容并突出了乘数要素的作用。研究劳动的乘数要素的作用对于鼓励创新劳动和增加劳动者的劳动收入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 劳动要素 乘数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要素市场化改革背景下土地要素促进经济增长研究——基于土地与劳动力要素的协同关系 被引量:5
3
作者 张璋 唐忠 樊步青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92-202,共11页
经济增长有赖于要素投入,在我国当前要素市场化改革的背景下,土地要素是最基本的要素单元,研究其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在构建土地要素与经济增长模型的基础上,利用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并对比土地要素投入对于工业与服务业... 经济增长有赖于要素投入,在我国当前要素市场化改革的背景下,土地要素是最基本的要素单元,研究其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在构建土地要素与经济增长模型的基础上,利用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并对比土地要素投入对于工业与服务业部门产出增长的贡献。研究结果显示:包含土地要素的索洛模型仍然存在平衡增长路径,但土地和劳动力要素的组合配置效率会影响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土地要素投入的增长率高于劳动力要素时,经济持续增长,反之技术进步才能使得经济持续增长。且进一步构建包含结构关系和总量关系的土地和劳动力要素耦合协调度。测算数据表明:我国此两要素的协同水平处于初级协调状态,东部地区协同水平最高,中部地区最低。未来地方政府应注意发挥本地优势,深化产业用地市场化配置改革,促进不同产业用地类型合理转换,提高不同要素资源的组合配置效率,发挥土地要素与劳动力要素的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要素 劳动要素 经济增长 技术进步 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本市场化对劳动力要素影响的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陈秀梅 吴镔 《经济研究参考》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6期70-72,80,共4页
资本市场化的发展可以增加资本的使用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增加对劳动力的需求,但是劳动份额并不一定是增加的。资本市场化对劳动力要素的影响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市场化使得利息提高,进而影响了劳动力要素的分配份额。二是资本市场化的... 资本市场化的发展可以增加资本的使用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增加对劳动力的需求,但是劳动份额并不一定是增加的。资本市场化对劳动力要素的影响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市场化使得利息提高,进而影响了劳动力要素的分配份额。二是资本市场化的发展使得资本的使用效率和资源的配置效率得到提高,进而增加了对劳动力的需求,但是劳动份额却不是必然增加的。本文就是从这两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市场化 劳动要素 影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论非劳动生产要素参与价值创造 被引量:4
5
作者 蔡继明 《理论视野》 2001年第6期28-31,共4页
劳动价值论自创立以来,一直面对着各种挑战,而其中最严峻的挑战,莫过于难以排除非劳动要素对价值决定的影响。笔者早在1988年就提出了非劳动生产要素参与价值决定的观点,后来,又多次撰文,进一步论证了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非劳动要... 劳动价值论自创立以来,一直面对着各种挑战,而其中最严峻的挑战,莫过于难以排除非劳动要素对价值决定的影响。笔者早在1988年就提出了非劳动生产要素参与价值决定的观点,后来,又多次撰文,进一步论证了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非劳动要素所有者的收入是关键是弄清非劳动生产要素在价值创造中所起的作用,因为这直接涉及到社会主义条件下非劳动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依据以及非劳动收入的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生产要素 使用价值 交换价值 生产者 生产力 按生产要素分配 劳动价值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动价值论与按要素分配问题探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毛立言 《理论视野》 1999年第2期50-54,共5页
在市场经济中,各种生产要素不仅都有价格,而且都参与生产成果的分配,这已经是一个无庸置疑的事实。但怎样解释这一现象,却一直存在着理论上的分歧和论争。可以说,从亚当·斯密以来,这种论争就从来没有停止过。
关键词 劳动价值论 劳动生产要素 市场经济 要素分配 生产成果 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价值创造 价值分配 探析 劳动创造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劳动力要素在国民收入中的分配力
7
作者 丁静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Z期54-55,共2页
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当前分配结构的失衡主要表现为"两个偏低":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偏低,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偏低"。两个偏低"已成为我国居民收入差距过大、人们社会心理失衡的关键因素。和... 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当前分配结构的失衡主要表现为"两个偏低":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偏低,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偏低"。两个偏低"已成为我国居民收入差距过大、人们社会心理失衡的关键因素。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收入分配比较公平合理的社会,公平正义应是社会分配政策的灵魂。提高劳动报酬是一项极为复杂和艰巨的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要素 劳动报酬 分配结构 分配政策 最低工资标准 就业培训 劳动力市场 最低工资制度 正常增长机制 公平合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变劳动力要素基础:从“人口红利”到“人才红利”
8
作者 邓江年 《新经济》 2014年第1期60-61,共2页
一、劳动力能否伴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而不断优化,是决定发展方式转型能否成功的关键方面 经济发展总是由土地、劳动力、资本、企业家才能等基础性生产力要素作为支撑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就是转变支撑经济发展的要素构成。任何... 一、劳动力能否伴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而不断优化,是决定发展方式转型能否成功的关键方面 经济发展总是由土地、劳动力、资本、企业家才能等基础性生产力要素作为支撑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就是转变支撑经济发展的要素构成。任何经济体的发展总是一个阶段性优化的过程,其重要表征之一就是劳动力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动态平衡。因此,劳动力作为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其构成能否伴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而不断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要素 人口红利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人才 产业结构 生产力要素 企业家才能 劳动力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要素价格与劳动力流动 被引量:24
9
作者 周天芸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7-87,共11页
基于2011—2018年中国208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探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劳动力流动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采用中介效应模型和门槛模型探讨劳动力要素价格扭曲的非线性中介作用,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劳动力流动存在倒“U”型影响,其传导路径... 基于2011—2018年中国208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探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劳动力流动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采用中介效应模型和门槛模型探讨劳动力要素价格扭曲的非线性中介作用,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劳动力流动存在倒“U”型影响,其传导路径是数字普惠金融通过改善要素市场,降低劳动力要素价格的扭曲程度,提高城市拉力而吸引劳动力的净流入,但随着劳动力要素价格扭曲程度的进一步降低,则可能增加城市推力,从而抑制劳动力的净流入而出现反向扭曲,最终形成数字普惠金融对劳动力流动的倒“U”型影响。异质性检验表明,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城市发展水平越好,数字普惠金融对劳动力流动的非线性影响则越显著,且影响力度也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劳动要素 劳动力流动 价格扭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要素的特征
10
作者 唐忠义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72-75,共4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人民围绕经济建设中心,在改革开放的旗帜下开始了盛况空前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建设实践的发展,已使我们仅仅运用原有的理论结论愈来愈不能解决不断涌现的新问题和新矛盾,致使理论上的突破与发...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人民围绕经济建设中心,在改革开放的旗帜下开始了盛况空前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建设实践的发展,已使我们仅仅运用原有的理论结论愈来愈不能解决不断涌现的新问题和新矛盾,致使理论上的突破与发展成为必然。而理论的创新与发展又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价值 劳动要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劳动 经济条件下 非公有制经济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商品性 社会资源 占有生产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学做合一”下劳动教育的学科渗透
11
作者 常骥超 何俊玮 《教育视界》 2024年第16期25-29,共5页
以劳育人,五育融合,开好劳动课的同时还应在学科教学中有机渗透劳动教育。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燕子矶中心小学以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教学做合一”为指导思想,在学科教学中积极渗透劳动教育,更好地推动劳动教育的实施。具体措施有:挖掘学... 以劳育人,五育融合,开好劳动课的同时还应在学科教学中有机渗透劳动教育。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燕子矶中心小学以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教学做合一”为指导思想,在学科教学中积极渗透劳动教育,更好地推动劳动教育的实施。具体措施有:挖掘学科内容中的劳动教育要素;遵循学科属性,巧构渗透方式;跨界合作,主题引领,问题驱动,协同育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教育 “教学做合一” 劳动教育要素 学科渗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要素贸易条件变动考证:1985—2004 被引量:2
12
作者 胡靖 陈飞翔 聂钊 《财贸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7-52,共6页
仅仅根据近年来商品贸易条件指数下降而得出中国贸易条件恶化的结论,是缺乏有效根据的,甚至可能会产生有害的影响。因为贸易条件究竟是在改善还是在恶化,直接关系到如何评价近年中国的贸易发展模式以及未来贸易发展战略的选择。从实证... 仅仅根据近年来商品贸易条件指数下降而得出中国贸易条件恶化的结论,是缺乏有效根据的,甚至可能会产生有害的影响。因为贸易条件究竟是在改善还是在恶化,直接关系到如何评价近年中国的贸易发展模式以及未来贸易发展战略的选择。从实证角度对中国要素贸易条件的变动趋势进行分析,可以为关于中国贸易条件的讨论提供一种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要素贸易条件 劳动效益系数 劳动要素贸易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转非”、劳动力流动与劳动收入份额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连友 黄保聪 席鹏辉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13-224,共12页
提高劳动收入份额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基于手工收集的城市层面户籍制度改革数据与微观企业的匹配数据,利用户籍制度改革作为自然实验来研究劳动力市场改革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因果效应。研究发现:劳动力市场改革显著增加了企业的劳... 提高劳动收入份额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基于手工收集的城市层面户籍制度改革数据与微观企业的匹配数据,利用户籍制度改革作为自然实验来研究劳动力市场改革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因果效应。研究发现:劳动力市场改革显著增加了企业的劳动收入份额。异质性效应表明,这种正向效应在高创新企业、低融资约束企业、非国有企业、小规模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和发达地区企业中更为明显。机制检验发现,劳动力市场改革通过破除户籍壁垒显著增加了企业雇佣规模、人均薪酬与企业绩效,从而提高了劳动收入份额。研究结果对于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以及当前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收入份额 共同富裕 劳动力流动 户籍制度改革 劳动要素占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盟东扩对区域内初级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宁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07-112,共6页
本文从贸易、FDI和移民三个方面,探讨了欧盟东扩后劳动力跨区域流动的趋势以及劳动力市场可能发生的变化。通过分析发现,东扩国向欧盟原有成员国的人口流动不会出现无序、失控的局面,而且流动的规模不会对欧盟原有成员国的劳动力市场产... 本文从贸易、FDI和移民三个方面,探讨了欧盟东扩后劳动力跨区域流动的趋势以及劳动力市场可能发生的变化。通过分析发现,东扩国向欧盟原有成员国的人口流动不会出现无序、失控的局面,而且流动的规模不会对欧盟原有成员国的劳动力市场产生十分强烈的冲击,更不可能造成欧盟原有成员国劳动力市场的"雪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盟东扩 劳动力市场 劳动要素 跨区域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劳动力特征、需求及推进市场化配置改革对策分析
15
作者 于光军 《北方经济》 2020年第7期25-28,共4页
劳动者劳动投入决策受劳动收入、家庭发展预期影响;内蒙古经济转型改变了劳动供需关系,出现全局性需求不足和结构性供给不足状况;劳动力流动、人才汇集阻碍因素与企业稳定性、民众就业意识、劳动力市场建设水平、公共机构地位等高度相... 劳动者劳动投入决策受劳动收入、家庭发展预期影响;内蒙古经济转型改变了劳动供需关系,出现全局性需求不足和结构性供给不足状况;劳动力流动、人才汇集阻碍因素与企业稳定性、民众就业意识、劳动力市场建设水平、公共机构地位等高度相关。据此探索劳动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路径,在社会领域实施改变就业文化、促进各领域人才"扎堆"、促进专业分工等措施,社会治理和公共管理领域应着重树立劳动商品意识,建立以优胜劣汰为基本原则的劳动力合理流动体制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要素 劳动商品意识 人才同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保持我国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
16
作者 蒋选 《中央财政金融学院学报》 CSSCI 2000年第12期7-10,33,共5页
从要素禀赋分析 ,我国除了劳动力资源外 ,其他生产要素与多数发达国家相比几乎无优势可言。我国在劳动力资源方面有着举世公认的比较优势。我国在积极参与国家经济竞争的同时面临完成工业化、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在这种情况... 从要素禀赋分析 ,我国除了劳动力资源外 ,其他生产要素与多数发达国家相比几乎无优势可言。我国在劳动力资源方面有着举世公认的比较优势。我国在积极参与国家经济竞争的同时面临完成工业化、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在这种情况下 ,需要重新认识我国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和劳动力要素的内涵。要保持我国生产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 ,就要改善劳动力资源的构成 ,从多方面提高劳动力的素质 ,将更多的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这就需要在两个方面着力 :一方面是促进人力资本的形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资源 比较优势 中国 生产要素 人力资本 劳动要素 要素禀赋 经济增长方式 产业升级 竞争
全文增补中
行业要素错配下企业服务化意愿与企业绩效--基于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分析 被引量:13
17
作者 李庆雪 刘德佳 +1 位作者 张昊 綦天熠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28-136,共9页
针对装备制造企业开展服务化转型但绩效并未得到提升这一现象,以我国装备制造业988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行业要素错配是否能够影响企业服务化意愿,并揭示行业要素错配对服务化企业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装备制造业劳动力要素错配... 针对装备制造企业开展服务化转型但绩效并未得到提升这一现象,以我国装备制造业988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行业要素错配是否能够影响企业服务化意愿,并揭示行业要素错配对服务化企业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装备制造业劳动力要素错配能够显著影响企业服务化意愿;劳动力要素错配程度越深,装备制造服务化企业绩效越低;就企业性质而言,劳动力要素错配对国有企业绩效的抑制作用比对民营企业绩效的抑制作用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要素错配 装备制造业 企业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劳动教育模式融入课堂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以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课程为例
18
作者 师建军 路文玲 寇文华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22年第9期42-47,共6页
本文以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课程为例,融入新时代劳动教育模式,利用劳动工具,将新时代劳动教育五要素有机融入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课程的课堂教学,结合专业特点、学生特点、课程特点,通过校内“课堂融入劳动”,校外“技能服务生活”两个环节,... 本文以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课程为例,融入新时代劳动教育模式,利用劳动工具,将新时代劳动教育五要素有机融入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课程的课堂教学,结合专业特点、学生特点、课程特点,通过校内“课堂融入劳动”,校外“技能服务生活”两个环节,在课程整体设计思想、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考核评价等方面进一步改革完善,增强学生劳动意识、态度、情感、精神、能力。在加强学生的爱国情怀、精益求精工匠精神以及科技创新意识的同时,让劳动教育五要素“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进而培养新时代下可持续发展、满足企业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劳动教育 劳动教育五要素 技能服务生活 课堂融入劳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学科”视域下的劳动教育--以小学数学为例 被引量:3
19
作者 赵国防 《江苏教育》 2021年第52期96-99,共4页
对儿童进行劳动教育,在通过劳动课这一主渠道来落实的同时,还应积极探索,利用好其他学科教学的有效契机,深入挖掘,多元渗透,巧妙开展。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深挖教材,让学科课程中的劳动教育资源“活起来”;可以通过活动嵌入,让学... 对儿童进行劳动教育,在通过劳动课这一主渠道来落实的同时,还应积极探索,利用好其他学科教学的有效契机,深入挖掘,多元渗透,巧妙开展。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深挖教材,让学科课程中的劳动教育资源“活起来”;可以通过活动嵌入,让学习探索中的劳动教育要素“实起来”;还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多元参与,让探究实践中的劳动教育指导“强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学科 劳动教育 小学数学 劳动教育资源 劳动教育要素 劳动教育指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险体制改革与劳动力配置效率简论
20
作者 毛春生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1期30-32,共3页
保险体制改革与劳动力配置效率简论毛春生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其核心在于解决企业经济效益问题。传统体制下企业效益低下的根源之一,是企业按行政要求吸纳劳动力,以体现社会主义国家不存在... 保险体制改革与劳动力配置效率简论毛春生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其核心在于解决企业经济效益问题。传统体制下企业效益低下的根源之一,是企业按行政要求吸纳劳动力,以体现社会主义国家不存在失业这一优越性。这种按行政原则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险体制改革 劳动要素 配置效率 社会保险体制 商业保险 国有企业 无效劳动 养老保险 劳动力供给 劳动力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