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职业院校学生数字化劳动素养评价模型的响应式构建
1
作者 王惠颖 《江苏高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8-106,共9页
随着产业链的数字化升级和劳动形态的迭代发展,构建数字化劳动素养评价指标体系成为迫切需要。很多职业院校在传统测评范式不变的基础上尝试扩展评价维度、增加评价方法和扩大评价范围,不仅没有契合数字化劳动素养测评的特点和需求,反... 随着产业链的数字化升级和劳动形态的迭代发展,构建数字化劳动素养评价指标体系成为迫切需要。很多职业院校在传统测评范式不变的基础上尝试扩展评价维度、增加评价方法和扩大评价范围,不仅没有契合数字化劳动素养测评的特点和需求,反而面临着评价指标维度的聚合叠加、评价标准阐释的效度转嫁以及评价体系构建的静态封闭等现实困境。数字化劳动素养结构性的变化和发展,根本上需要进行评价范式的转换。响应式建构主义以解释学的辩证方法论作为指导开展评价,标准是由多方利益相关者互动协商的结果,聚焦协商中的分歧和争议,持续辩证地进行回应,螺旋式推进评价体系的构建和不断完善。基于响应式建构主义开展的职业院校学生数字化劳动素养评价,需要多维聚焦响应式探索数字化劳动素养的评价标准,多种场域内嵌式观察数字化劳动素养的情境表现,多元主体协商式建构数字化劳动素养的评价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 劳动素养评价 建构主义 响应式聚焦 解释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新时代劳动素养评价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10
2
作者 王燕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2-44,共3页
劳动素养评价作为劳动教育制度中的重要构成部分,对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培养、劳动教育价值的挖掘、教育评价“接力棒”的改革都具有重要价值。目前,劳动素养评价在实践中存在着重管理效率轻社会效益、重共性标准轻个性指标、重技能教学... 劳动素养评价作为劳动教育制度中的重要构成部分,对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培养、劳动教育价值的挖掘、教育评价“接力棒”的改革都具有重要价值。目前,劳动素养评价在实践中存在着重管理效率轻社会效益、重共性标准轻个性指标、重技能教学轻素养发展、重任务考核轻奖惩机制等现实问题。学校对学生劳动素养评估框架的建立,必须从优化评价设计、突出个性特色、建立监督机制等方面出发,构建与时代发展要求相适应、与学校特色相融合的动态评价模式,从而有效地促进劳动素养评价价值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素养评价 劳动教育 精神底蕴 培育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