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克思劳动目的论的另一种解读——卢卡奇《社会存在本体论》的一个重要观点 被引量:2
1
作者 刘卓红 卜妩娉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6-63,共8页
在《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中,卢卡奇全面考察了西方传统哲学的目的论,并沿着马克思唯物史观的思想轨迹,对劳动目的论做了系统的阐述。本文试图从作为目的论基础和本体的劳动,作为实践模式的劳动目的论设定,以及观念意识在劳动目的论... 在《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中,卢卡奇全面考察了西方传统哲学的目的论,并沿着马克思唯物史观的思想轨迹,对劳动目的论做了系统的阐述。本文试图从作为目的论基础和本体的劳动,作为实践模式的劳动目的论设定,以及观念意识在劳动目的论设定中的作用几个方面,重释卢卡奇的劳动目的论,旨望达到彰显卢卡奇承接马克思的劳动思想,完成对西方传统目的论范式转换的思想发展进程的揭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目的 劳动目的 目的论设定 因果性 被设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劳动对新世界的开启——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 被引量:8
2
作者 徐海红 曹孟勤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9年第6期5-15,146,共12页
劳动创造了世界,劳动创造了人,这是劳动的真正目的,也是劳动成为世界生成变化的本体和本原的根据。但令人遗憾的是,从古至今人们从来没有将劳动视为目的,而仅仅当作手段,致使劳动创造的世界始终是一个异化的世界,劳动创造的人始终是一... 劳动创造了世界,劳动创造了人,这是劳动的真正目的,也是劳动成为世界生成变化的本体和本原的根据。但令人遗憾的是,从古至今人们从来没有将劳动视为目的,而仅仅当作手段,致使劳动创造的世界始终是一个异化的世界,劳动创造的人始终是一个异化的人。因此,批判现代性社会以及现代哲学,不是回到现象、存在、他者,而是回到劳动,把劳动作为生活的终极目的和第一需要。当劳动成为目的,一种不同于以往的新世界将被开启出来。新世界是对异化世界的超越,实现了真、善、美的统一。以劳动目的为本位,就是扬弃异化劳动,以生态劳动开启新世界,以新世界的真、善、美来映现人性之美,创造真正意义的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促进自然界的复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 世界 劳动目的 和谐共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唯物史观内蕴的目的论及其革命性超越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扬 张廷国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3-12,共10页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唯物史观,既对传统的历史目的论进行了深刻批判,同时又蕴含了一种新型目的论。基于劳动的目的论原则,唯物史观的目的论把设定目的当作人类社会活动的本质特征。依据社会有机体与自然有机体比照的双重特性,唯物史观主...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唯物史观,既对传统的历史目的论进行了深刻批判,同时又蕴含了一种新型目的论。基于劳动的目的论原则,唯物史观的目的论把设定目的当作人类社会活动的本质特征。依据社会有机体与自然有机体比照的双重特性,唯物史观主张社会历史具有合目的性。唯物史观关于未来社会的自由劳动预期,蕴示着人类历史将朝着设定目的前进。唯物史观所内蕴的目的论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它超越了世界观问题上的因果论和目的论的对立,超越了历史目的论问题上主观主义和客观主义的对立,实现了对西方传统世界观和历史目的论的革命性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物史观 历史目的 劳动目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动教养制度的宪政学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赵保胜 李家先 《法治研究》 2008年第11期74-76,共3页
劳动教养制度是一个极具中国特色的话题,已成为中外法学界高度关注的问题,其存在的正当性和合法性也面临着质疑和挑战。劳动教养制度究竟具不具有合法性与合理性呢?劳动教养到底还有没有继续存在的必要?回顾劳动教养的发展历程,我们发... 劳动教养制度是一个极具中国特色的话题,已成为中外法学界高度关注的问题,其存在的正当性和合法性也面临着质疑和挑战。劳动教养制度究竟具不具有合法性与合理性呢?劳动教养到底还有没有继续存在的必要?回顾劳动教养的发展历程,我们发现劳动教养制度的创建是符合中国宪政所采取的宪政主义立场的,创建的目的也充分体现了负责和关怀的宪政精神,本质上其应然目的与中国宪政的发展方向是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教养 宪政学 劳动教养目的 完政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