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劳动生活方式新探 被引量:1
1
作者 董鸿扬 《学习与探索》 1988年第4期93-98,共6页
本文从界定和分析劳动生活方式与劳动方式两个概念的异同、劳动生活方式与人生价值、社会主义目的的相关性,论述了劳动生活方式在生活方式系统中的地位。指出劳动生活方式是一个主体性范畴。它的着眼点是研究在一定的劳动条件下所形成... 本文从界定和分析劳动生活方式与劳动方式两个概念的异同、劳动生活方式与人生价值、社会主义目的的相关性,论述了劳动生活方式在生活方式系统中的地位。指出劳动生活方式是一个主体性范畴。它的着眼点是研究在一定的劳动条件下所形成的劳动主体的劳动态度、观念、心理和劳动活动的行为特点及规律。主体劳动态度是一个复杂的结构,并受客观与主观因素制约。由于现阶段职业劳动具有两重性,完善劳动生活方式必须改进劳动内容,增强职业劳动的吸引力;美化劳动环境和条件;协调劳动集体的人际关系和心理氛围,从而优化劳动组织,促进劳动主体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生活方式 劳动态度 劳动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劳动习惯 劳动环境 劳动主体 社会主义社会 劳动条件 职业劳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民劳动生活方式的演进与经验
2
作者 冯晓霞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1-73,共3页
劳动生活方式是实现美好生活的基础和源泉。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民劳动生活方式演进经历了起步、改革成长、稳步发展和全面推进四个阶段,呈现出农业生产的机械作业为主、职业分化加速、劳动组织形式向产业化发展以及劳动观念现代性意识增... 劳动生活方式是实现美好生活的基础和源泉。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民劳动生活方式演进经历了起步、改革成长、稳步发展和全面推进四个阶段,呈现出农业生产的机械作业为主、职业分化加速、劳动组织形式向产业化发展以及劳动观念现代性意识增强的特征,演进的基本经验是加强国家政策引导、尊重农民的主体创造性、推进城镇化建设、发展农业科技、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回顾总结其演进历程,对新时代激发农民的劳动创造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 劳动生活方式 演进 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今我国知识分子生活方式的特征探析
3
作者 王承英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6-18,共3页
当今我国知识分子生活方式的特征探析王承英近几年,我们在充分发挥和调动知识分子积极性、创造性方面做了不少有益的探索,但进行深层的研究太少,这当中,知识分子生活方式特征即是一个被忽略的方面。剖析知识分子生活方式的特征并了... 当今我国知识分子生活方式的特征探析王承英近几年,我们在充分发挥和调动知识分子积极性、创造性方面做了不少有益的探索,但进行深层的研究太少,这当中,知识分子生活方式特征即是一个被忽略的方面。剖析知识分子生活方式的特征并了解其负面因素,对于有的放矢地做好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分子生活方式 特征探析 当代知识分子 消费生活方式 闲暇时间 创造性思维 日常生活方式 劳动生活方式 活动方式 政治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结构的信息消费分层发展 被引量:5
4
作者 郑英隆 袁健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94-102,共9页
让信息消费在新经济周期中对内需经济和发展方式转型升级起更有效的作用,需对消费者群体作细分。本文运用系统论方法,对信息消费引入动态时间与空间范畴,并建立三维结构模型。研究表明信息消费由消费者群体不同而产生多层级差异,差异存... 让信息消费在新经济周期中对内需经济和发展方式转型升级起更有效的作用,需对消费者群体作细分。本文运用系统论方法,对信息消费引入动态时间与空间范畴,并建立三维结构模型。研究表明信息消费由消费者群体不同而产生多层级差异,差异存在于一定的时间与空间中。消费者群体个性和消费组合多元多样性构成信息消费异质性。国民的信息消费成长并不均衡,而又存在多层级差异。立足于中国信息消费的长期可持续发展目标,从消费差异的时空匹配性关系出发,提出以消费者的劳动-生活方式为中心的战略构架与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消费 三维结构 消费者异质性 劳动-生活方式 分层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少数民族妇女职业模式与生育行为 被引量:3
5
作者 吕昭河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70-76,共7页
一、问题的提出妇女的经济状况(本文旨在研究其职业特点)如何,将直接影响妇女的社会经济地位.从而导致不同的生育特点.在评价妇女地位的综合性指标体系中,妇女的经济地位占据重要位置.包括妇女不在业人口比例、职业结构、劳动就业的性... 一、问题的提出妇女的经济状况(本文旨在研究其职业特点)如何,将直接影响妇女的社会经济地位.从而导致不同的生育特点.在评价妇女地位的综合性指标体系中,妇女的经济地位占据重要位置.包括妇女不在业人口比例、职业结构、劳动就业的性质及收入水平等多方面的经济状况,都构成衡量妇女自身解放程度的重要尺度.妇女的社会经济地位的高低.微观上影响着妇女自身的生育决策,宏观上影响着国家生育政策实施的效果.妇女职业状况与生育率的变动有着直接的关联性,这是已被实践和大量的研究所证实的.随着妇女参加社会生产劳动机会的增加和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作用的扩大,将导致生育率的降低.基于这一事实,研究妇女职业模式与生育控制的相互关系,把就业决策作为生育控制的一个主要经济手段是很必要的.特别是在市场经济建立和发展过程中,在劳动力市场运行机制的作用下,传统的就业机制行将瓦解,而对新的就业机制下妇女的职业模式与生育状况之间关系的特点有必要进行预见性研究.云南是一个边疆民族聚居的地区,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低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 少数民族妇女 妇女职业 总和生育率 劳动生活方式 农业劳动 职业结构 非农化 在业人口 农村妇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