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劳动生产率差异、城市化与就业结构优化
被引量:
6
1
作者
李芳芳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6-123,共8页
相对于第二产业,我国第三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偏低,这与发达国家两产业劳动生产率趋同的现象相反。城市化是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推手,也在无形之中对产业的劳动生产率产生着巨大影响。在工业化时期,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得到快速提...
相对于第二产业,我国第三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偏低,这与发达国家两产业劳动生产率趋同的现象相反。城市化是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推手,也在无形之中对产业的劳动生产率产生着巨大影响。在工业化时期,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得到快速提升,第三产业也具备了快速发展的需求规模,在由工业化向城市化跃进时期,相对于第二产业,城市化对第三产业发展的影响则更加直接且强大,第三产业也逐渐成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力。但我国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并没有因此而提高,在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之间存在明显缺口。本文基于理论和典型化事实,利用MSVAR模型检验了当前以第三产业为主导的城市化是否是二三产业间劳动生产率存在差异的重要因素,并在检验过程中挖掘制约城市化对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促进作用的因素。研究结论显示,进一步提高城市化水平并改善城市化进程中的政策环境是发挥城市化对服务业劳动生产率促进作用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生产率差异
城市化
就业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地区劳动生产率差异分解与条件收敛——基于产业经济的结构分析
被引量:
5
2
作者
赖永剑
《产经评论》
2011年第1期129-137,共9页
运用偏离-份额法,本文将1985-2008年地区劳动生产率差异分解成产业结构效应、纯生产率效应和配置效应。实证发现,产业结构效应对解释东部和西部地区劳动生产率差异具有突出作用;而纯生产率效应较低是中部地区劳动生产率低于全国平均水...
运用偏离-份额法,本文将1985-2008年地区劳动生产率差异分解成产业结构效应、纯生产率效应和配置效应。实证发现,产业结构效应对解释东部和西部地区劳动生产率差异具有突出作用;而纯生产率效应较低是中部地区劳动生产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最重要原因。在此基础上,基于条件收敛分析框架,我们用SUR模型研究发现,地区间存在着的产业结构收敛、产业内纯生产率收敛是地区劳动生产率收敛的内在原因,并且产业内纯生产率收敛是其最主要的组成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生产率差异
偏离份额法
分解
SUR
条件收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城市规模、产业结构与二、三产业间劳动生产率差异
被引量:
2
3
作者
王远洋
樊增增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143-147,共5页
文章基于城市集聚经济的生产函数推导得出城市规模与产业间劳动生产率差异的回归方程,并利用中国2005-2014年地级及地级以上城市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城市规模扩张与第三产业发展使城市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差距缩...
文章基于城市集聚经济的生产函数推导得出城市规模与产业间劳动生产率差异的回归方程,并利用中国2005-2014年地级及地级以上城市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城市规模扩张与第三产业发展使城市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差距缩小,东部地区比中西部地区表现出更显著的促进效应。此外,政府规模与金融发展能显著抑制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在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规模
产业结构
劳动生产率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劳动生产率与中国菲利普斯曲线的门限转换特征
被引量:
2
4
作者
赵红梅
易卓睿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8-131,共24页
本文基于劳动生产率这一视角研究了中国的菲利普斯曲线的门限特征。其理论主要来源于价格标高理论,即劳动生产率增长与工资增长的不一致会影响通货膨胀率。笔者采用了中国1992年至2016年的季度数据,使用劳动生产率增长率和价格变动率之...
本文基于劳动生产率这一视角研究了中国的菲利普斯曲线的门限特征。其理论主要来源于价格标高理论,即劳动生产率增长与工资增长的不一致会影响通货膨胀率。笔者采用了中国1992年至2016年的季度数据,使用劳动生产率增长率和价格变动率之间的差异(本文简称为劳动生产率差异)作为门限变量检验中国菲利普斯曲线的门限特征。本文发现劳动生产率差异的变动对通货膨胀率有显著的影响,中国的数据更倾向于菲利普斯曲线中存在两个门限值,当劳动生产率增速小于名义价格变动时,通货膨胀率与产出缺口之间的关系最显著;当劳动生产率加速,同步于或快于名义价格变动时,菲利普斯曲线关系会相对变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限值
劳动生产率差异
菲利普斯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劳动生产率差异、城市化与就业结构优化
被引量:
6
1
作者
李芳芳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出处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6-123,共8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制造2025’的技术路径
产业选择与战略规划研究"(项目编号:15ZDB149)
第58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工业化进程与产能合作研究"(项目编号:2015M581245)
文摘
相对于第二产业,我国第三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偏低,这与发达国家两产业劳动生产率趋同的现象相反。城市化是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推手,也在无形之中对产业的劳动生产率产生着巨大影响。在工业化时期,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得到快速提升,第三产业也具备了快速发展的需求规模,在由工业化向城市化跃进时期,相对于第二产业,城市化对第三产业发展的影响则更加直接且强大,第三产业也逐渐成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力。但我国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并没有因此而提高,在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之间存在明显缺口。本文基于理论和典型化事实,利用MSVAR模型检验了当前以第三产业为主导的城市化是否是二三产业间劳动生产率存在差异的重要因素,并在检验过程中挖掘制约城市化对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促进作用的因素。研究结论显示,进一步提高城市化水平并改善城市化进程中的政策环境是发挥城市化对服务业劳动生产率促进作用的关键。
关键词
劳动生产率差异
城市化
就业结构优化
分类号
F241.4 [经济管理—劳动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地区劳动生产率差异分解与条件收敛——基于产业经济的结构分析
被引量:
5
2
作者
赖永剑
机构
暨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
出处
《产经评论》
2011年第1期129-137,共9页
基金
朱卫平教授主持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现代产业体系研究"(08JZD0014)的支持
文摘
运用偏离-份额法,本文将1985-2008年地区劳动生产率差异分解成产业结构效应、纯生产率效应和配置效应。实证发现,产业结构效应对解释东部和西部地区劳动生产率差异具有突出作用;而纯生产率效应较低是中部地区劳动生产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最重要原因。在此基础上,基于条件收敛分析框架,我们用SUR模型研究发现,地区间存在着的产业结构收敛、产业内纯生产率收敛是地区劳动生产率收敛的内在原因,并且产业内纯生产率收敛是其最主要的组成成分。
关键词
劳动生产率差异
偏离份额法
分解
SUR
条件收敛
Keywords
labor productivity gap
shift-share
decomposing
SUR
conditional convergence
分类号
R061.2 [医药卫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城市规模、产业结构与二、三产业间劳动生产率差异
被引量:
2
3
作者
王远洋
樊增增
机构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出处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143-147,共5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5ZDC027)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8AJL002)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4JJD790042)
文摘
文章基于城市集聚经济的生产函数推导得出城市规模与产业间劳动生产率差异的回归方程,并利用中国2005-2014年地级及地级以上城市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城市规模扩张与第三产业发展使城市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差距缩小,东部地区比中西部地区表现出更显著的促进效应。此外,政府规模与金融发展能显著抑制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在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差异。
关键词
城市规模
产业结构
劳动生产率差异
分类号
F062.9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劳动生产率与中国菲利普斯曲线的门限转换特征
被引量:
2
4
作者
赵红梅
易卓睿
机构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院
出处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8-131,共24页
文摘
本文基于劳动生产率这一视角研究了中国的菲利普斯曲线的门限特征。其理论主要来源于价格标高理论,即劳动生产率增长与工资增长的不一致会影响通货膨胀率。笔者采用了中国1992年至2016年的季度数据,使用劳动生产率增长率和价格变动率之间的差异(本文简称为劳动生产率差异)作为门限变量检验中国菲利普斯曲线的门限特征。本文发现劳动生产率差异的变动对通货膨胀率有显著的影响,中国的数据更倾向于菲利普斯曲线中存在两个门限值,当劳动生产率增速小于名义价格变动时,通货膨胀率与产出缺口之间的关系最显著;当劳动生产率加速,同步于或快于名义价格变动时,菲利普斯曲线关系会相对变弱。
关键词
门限值
劳动生产率差异
菲利普斯曲线
Keywords
Threshold Value
Productivity Gap
Phillips Curve
分类号
E31 [军事—军事理论]
E52 [军事—军事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劳动生产率差异、城市化与就业结构优化
李芳芳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地区劳动生产率差异分解与条件收敛——基于产业经济的结构分析
赖永剑
《产经评论》
2011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城市规模、产业结构与二、三产业间劳动生产率差异
王远洋
樊增增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劳动生产率与中国菲利普斯曲线的门限转换特征
赵红梅
易卓睿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