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民公社时期农户劳动报酬与劳动激励再探讨——1970年代河北一个生产队的例证 被引量:6
1
作者 徐卫国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41-144,共4页
1970年代中后期河北保定清苑县一个生产队的实物账及其他调查资料,从一个侧面呈现出人民公社时期工分制下农户劳动报酬与劳动激励的关系。具体分配措施中的实物报酬比例确实与农户劳动投入(出勤)有高度的相关性,按劳分粮比例过低抑制了... 1970年代中后期河北保定清苑县一个生产队的实物账及其他调查资料,从一个侧面呈现出人民公社时期工分制下农户劳动报酬与劳动激励的关系。具体分配措施中的实物报酬比例确实与农户劳动投入(出勤)有高度的相关性,按劳分粮比例过低抑制了农户的劳动力投入。受工分制中不劳动就没有工分、没有工分就不分粮这种"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制度约束,农户会追求一定程度的高出勤率,但高出勤率却不一定意味着强劳动激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公社 工分制 劳动报酬 劳动激励 出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劳动激励与监督机制看劳资关系
2
作者 刘文军 《经济与管理》 2009年第5期26-28,共3页
劳动激励与监督机制显示,在"资本雇佣劳动"体制下,由于资本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决策模式,市场机制总是使得资本在对劳动的关系上趋于强势。改变这种格局的必然逻辑是资本的权力应当得到抑制,资本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决策模式应当得... 劳动激励与监督机制显示,在"资本雇佣劳动"体制下,由于资本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决策模式,市场机制总是使得资本在对劳动的关系上趋于强势。改变这种格局的必然逻辑是资本的权力应当得到抑制,资本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决策模式应当得到修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激励 劳动监督 劳资关系 强势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价彩礼何以可能:一种基于劳动激励与消费机制的建构论阐释 被引量:11
3
作者 陈晶环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23-130,共8页
近年来高价彩礼现象屡见不鲜,在彩礼上涨过程中宏观层面的作用不容忽视。在丰富彩礼劳动补偿说和财产转移说基础上,以河北省农村为例,从机制变迁视角揭示了彩礼上涨的结构性因素,解释机制变迁带来的相关行动者对于彩礼意义的重新解读。... 近年来高价彩礼现象屡见不鲜,在彩礼上涨过程中宏观层面的作用不容忽视。在丰富彩礼劳动补偿说和财产转移说基础上,以河北省农村为例,从机制变迁视角揭示了彩礼上涨的结构性因素,解释机制变迁带来的相关行动者对于彩礼意义的重新解读。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劳动激励机制由劳动爱国转向劳动致富,消费机制由爱国节约转向消费主义。由此带来彩礼上涨的物质基础是个人收入和消费水平提高,且产生个体之间差距,彩礼成为弥补收入和消费差距的重要来源;带来彩礼上涨的心理基础是追求个人收入和消费成为合理诉求,彩礼成为满足需求的重要来源。两种机制的转型推动着承载了劳动收入差异补偿功能和消费能力转移功能的彩礼由仪式化向世俗化转变。天价彩礼的形成不仅是个体主观选择的结果,也是社会机制建构的结果,需要从宏观的、综合的视角进行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天价彩礼 劳动激励机制 消费机制 劳动收入补偿 消费能力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