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文化产业中的数字情感劳动:一种新型劳动形式 |
周建新
王福如
|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
2
|
劳动形式的比较 |
王茂修
李义平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0 |
|
|
3
|
论劳动形式的制度安排 |
李义平
|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
1993 |
0 |
|
|
4
|
平台经济下青年新业态劳动选择困境研究 |
温欣
王玉香
|
《中国青年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5
|
从雇工、零工到“玩工”——政治经济学视角的“劳动”形式文献评述 |
刘勇
梁悦
周绍东
|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
6
|
劳动合同形式对农民工工资率的影响 |
林伟
李龙
宋月萍
|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2
|
|
|
7
|
试论我国劳动合同形式的立法发展 |
穆随心
|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2
|
|
|
8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劳动的社会形式的思考 |
鲍志效
|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0 |
2
|
|
|
9
|
劳动在形式结构上的两重性——“无形效益劳动”和“有形效益劳动” |
傅曾生
|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8 |
0 |
|
|
10
|
市场化程度对农户劳动交换形式结构的影响 |
朱建春
|
《现代农业科技》
|
2012 |
0 |
|
|
11
|
改进零售商店的劳动组织——介绍一种售货员上班形式 |
夏利渊
|
《商业研究》
|
1981 |
0 |
|
|
12
|
马克思论剩余价值生产的形式和劳动从属于资本——学习《资本论》札记 |
刘承思
|
《人文杂志》
|
1985 |
0 |
|
|
13
|
编辑劳动规律漫议 |
向新阳
|
《出版科学》
|
2003 |
16
|
|
|
14
|
数字化时代资本形态演化及其本性探究 |
黄龙
蔡晓辉
|
《湖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5
|
论管理劳动是一种创造价值的劳动 |
王武瀛
|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0 |
|
|
16
|
论劳动者的流动性 |
王效民
|
《经济问题》
|
1985 |
1
|
|
|
17
|
平台模式下零工劳动的政治经济学解读 |
吴静
|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12
|
|
|
18
|
经营劳动与经营劳动者的基本素质 |
裴利华
徐艳秋
|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4 |
0 |
|
|
19
|
家务劳动不是私人劳动 |
王格
|
《社会》
|
1983 |
2
|
|
|
20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形式的理论探索与体制创新 |
孔伟艳
|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
2008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