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具有劳动异质性的订单分批优化研究
1
作者 徐兆峰 姜雪松 +1 位作者 李春伟 王婧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7-266,共10页
合理的订单分批和快速的拣选商品对于配送的时效性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O2O超市仓储配送中心的订单分批问题展开研究,为了使具有劳动异质性的拣选员工更快地拣选订单商品和保证高效,同时使拣选员工工作更加均衡,构建了一个双目标混合整... 合理的订单分批和快速的拣选商品对于配送的时效性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O2O超市仓储配送中心的订单分批问题展开研究,为了使具有劳动异质性的拣选员工更快地拣选订单商品和保证高效,同时使拣选员工工作更加均衡,构建了一个双目标混合整数规划模型,其目标是拣选员工行走的最小距离和拣选员工的工作量最平衡。应用了一种动态自适应步长萤火虫算法,证明了所提模型和目标之间的相关性。通过数据实验验证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模型对订单分批和具有劳动异质性的员工具有较强的影响,为提高超市配送的时效性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订单分批 改进萤火虫算法 劳动异质性 超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商直接投资(FDI)与资本、劳动异质性的关联
2
作者 马晓科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60-63,67,共5页
文章基于"要素异质性"的角度,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资本、劳动力异质性之间的关联。认为在开放条件下,外资部门因为良好的管理、先进的技术、规模经济等因素,而与东道国内资部门相比表现出一定的垄断优势,这使得那些有FD... 文章基于"要素异质性"的角度,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资本、劳动力异质性之间的关联。认为在开放条件下,外资部门因为良好的管理、先进的技术、规模经济等因素,而与东道国内资部门相比表现出一定的垄断优势,这使得那些有FDI流入的国家,内、外资部门之间存在一定的"资本异质性";同时,在有外商直接投资流入的国家,东道国的劳动力获得了外资部门的"外溢性技术",从而得到了技能的学习和经验的积累,这不仅提高了在外资企业工作的东道国劳动力的综合素质和技术水平,而且也加深了东道国内外资企业之间"劳动力的异质性"。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文章分别选取了我国内、外资部门的相关指标,来分析我国内、外资部门之间的资本异质性和劳动力异质性程度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资本异质性 劳动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口二元边际、行业异质性与劳动生产率 被引量:1
3
作者 蒲艳萍 顾冉 成肖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4-55,共12页
基于行业异质性视角,文章主要考察出口二元边际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利用UN Comtrade数据库,采用HK指数法测度中国出口深度边际和出口广度边际,发现中国出口产品种类基本覆盖了世界全部种类的90%。进一步地,借助聚类分析方法综合多种因... 基于行业异质性视角,文章主要考察出口二元边际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利用UN Comtrade数据库,采用HK指数法测度中国出口深度边际和出口广度边际,发现中国出口产品种类基本覆盖了世界全部种类的90%。进一步地,借助聚类分析方法综合多种因素区分行业劳动技能异质性,出口二元边际与劳动生产率关系的实证结果显示:总体上出口深度边际显著推动劳动生产率提高,出口广度边际对劳动生产率产生抑制作用。更为重要的是,出口深度边际对劳动生产率的促进作用仅存在于高技能行业,受限于行业产品技术含量和劳动技能水平等,低技能和中等技能行业出口深度边际出现贫困化增长现象。出口种类扩张的生产率损失超过出口溢出效应的生产率收益,出口广度边际对高中低技能行业劳动生产率具有不同程度的负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口二元边际 劳动生产率 劳动异质性 动态面板系统GMM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人才引进政策与高技能劳动力流动
4
作者 张文武 《统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2-134,共13页
本文将城市人才引进政策纳入人口迁移效用函数模型,构建技能偏好型人才引进政策影响异质性劳动力流动的理论框架,采用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和286个城市出台的人才引进政策相关数据,通过交错双重差分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城... 本文将城市人才引进政策纳入人口迁移效用函数模型,构建技能偏好型人才引进政策影响异质性劳动力流动的理论框架,采用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和286个城市出台的人才引进政策相关数据,通过交错双重差分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城市出台人才引进政策可以显著扩大劳动力的流动规模,对高技能流动劳动力增量及占比提升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人才引进政策的激励强度与高技能劳动力流动正相关,政策更新越快、补贴力度越大,激励效应越高。政策措施的门槛要求与人才吸引的激励作用负相关,本科和大专的门槛要求对吸引人才流入更有效。有家庭和子女的高技能劳动力对身份准入类激励措施更加敏感,货币化补贴对青年高技能劳动力的激励作用更大。本研究为分析城市人才竞争政策的现实效应和优化设计提供实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技能劳动 人才引进政策 异质性劳动力迁移模型 交错双重差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污染效应对异质性劳动力流动的影响——基于离散选择模型的空间计量分析 被引量:24
5
作者 楚永生 刘杨 刘梦 《产经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5-56,共12页
伴随粗放式经济高速增长而来的环境污染恶化问题正给我国新时期国民经济发展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环境污染不仅影响经济增长质量和产业结构优化,而且会影响劳动力供给和跨区域流动。基于2003-2012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 伴随粗放式经济高速增长而来的环境污染恶化问题正给我国新时期国民经济发展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环境污染不仅影响经济增长质量和产业结构优化,而且会影响劳动力供给和跨区域流动。基于2003-2012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方法实证分析了环境污染对异质性劳动力流动产生的影响,结果显示:环境污染对劳动力流动具有显著影响;在环境污染的空间效应影响下,我国劳动力流动使得受教育程度低的劳动力呈现空间分散特征,受教育程度高的劳动力呈现空间集聚特征;环境污染效应使得异质性劳动力流动呈现"U"型规律。据此,提出控制环境污染、引导劳动力合理流动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异质性 劳动力流动 环境污染 空间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易斯模型、劳动力异质性与我国农村劳动力选择性转移 被引量:22
6
作者 郭熙保 黄灿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64-68,共5页
刘易斯模型把乡—城劳动力转移建立在劳动力同质性的假定基础上,但这个假定不符合事实,由此得出的结论也不符合我国实际。从调查数据可知,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高度的选择性。它所带来的问题表现为:农村留守劳动力低素质化、农民工非... 刘易斯模型把乡—城劳动力转移建立在劳动力同质性的假定基础上,但这个假定不符合事实,由此得出的结论也不符合我国实际。从调查数据可知,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高度的选择性。它所带来的问题表现为:农村留守劳动力低素质化、农民工非正规就业化、农民工非市民化、农村劳动力转移陷阱。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政府在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农民工教育和培训以及返乡创业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易斯模型 劳动异质性 农村劳动力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动力异质性、人口迁移壁垒与地区收入差距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赵连阁 钟搏 王学渊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8-14,共7页
劳动力因技能水平不同而存在异质性,异质性劳动力的迁移与集聚会能够对地区收入差距产生重要影响。基于NEG模型,本文采用我国2002至2011年统计数据,实证检验了异质性劳动力集聚、人口迁移壁垒对我国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发现各省市的高... 劳动力因技能水平不同而存在异质性,异质性劳动力的迁移与集聚会能够对地区收入差距产生重要影响。基于NEG模型,本文采用我国2002至2011年统计数据,实证检验了异质性劳动力集聚、人口迁移壁垒对我国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发现各省市的高技能劳动力资源分布严重失衡,高技能劳动力与普通劳动力之比上升能显著提高地区人均收入水平,普通劳动力面临的迁移壁垒是地区间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异质性 人口迁移 收入差距 迁移壁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异质性、劳动力异质性与技能工资差距 被引量:7
8
作者 孙敬水 丁宁 《商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41-57,共17页
文章提出研究假设,构建理论模型,揭示了企业异质性、劳动力异质性对技能工资差距的影响机理;基于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对企业异质性、劳动力异质性与技能工资差距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企业异质性对技能工资差距有显... 文章提出研究假设,构建理论模型,揭示了企业异质性、劳动力异质性对技能工资差距的影响机理;基于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对企业异质性、劳动力异质性与技能工资差距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企业异质性对技能工资差距有显著的影响。其中企业绩效越好、创新能力越强、生产率水平越高、外资参与度越高,则技能工资差距越大。出口企业与体制内企业存在明显的技能工资溢价。(2)劳动力异质性对技能工资差距有显著的影响。其中男性占比越高、受教育年限越长、技能型员工占比与技术型员工占比越高,则技能工资差距越大;人力资本异质性进一步扩大了性别技能工资差距。(3)劳动力异质性与企业异质性交互项对技能工资差距有显著的影响。其中技能型员工占比扩大了狭义技能工资差距,技术型员工占比进一步扩大了广义技能工资差距,广义技能工资差距大于狭义技能工资差距。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政策建议,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异质性 劳动异质性 技能工资差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房价、劳动力异质性与产业结构升级 被引量:76
9
作者 张平 张鹏鹏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87-93,127,共7页
房价过快上涨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它不仅影响了居民的个人生活,也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将劳动力消费偏好异质性纳入理论分析,从消费视角分析房价上涨对异质性劳动力流动进而对产业结构变动的不同影响,并利用2... 房价过快上涨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它不仅影响了居民的个人生活,也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将劳动力消费偏好异质性纳入理论分析,从消费视角分析房价上涨对异质性劳动力流动进而对产业结构变动的不同影响,并利用2004-2013年中国285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城市相对房价上涨导致普通劳动力的流出和技术人才的聚集,改变了城市的劳动力供给结构,进而对不同产业的迁移和布局产生影响:人力资本密集型产业排挤了劳动密集型产业,促进产业结构由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导向人力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导演变,从而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基于此,文章认为应加大人力资本投资来提升劳动力流动能力,有序合理地引导劳动力在产业间、区域间、城乡间的流动;同时要重视劳动力异质性和非经济因素在劳动力流动中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房价 异质性劳动 消费偏好 产业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质性劳动力与岗位的匹配研究:基于纳什均衡对我国失业与用工荒问题的解读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渝琳 熊婕 郑效晨 《管理工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6-63,共8页
本文对DMP模型进行拓展,利用动态规划和纳什博弈研究两个分割的劳动力市场的均衡失业流,并通过教育成本内生化使劳动力在市场之间流动。结论认为,由于教育成本和预期收入不同,在当前的人力资本结构和经济结构下异质性劳动力失业的风险... 本文对DMP模型进行拓展,利用动态规划和纳什博弈研究两个分割的劳动力市场的均衡失业流,并通过教育成本内生化使劳动力在市场之间流动。结论认为,由于教育成本和预期收入不同,在当前的人力资本结构和经济结构下异质性劳动力失业的风险有所不同。若劳动者讨价还价的能力较低,高学历劳动力失业的风险低于低学历劳动力,社会可能出现普遍性失业;若劳动者博弈能力较高,高学历劳动力失业的风险高,社会出现"技工荒"。并且高校毕业生的扩大可能导致高学历的失业问题扩大。这正是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困境,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结构和劳动力技能结构之间的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质性劳动 岗位空缺 博弈 匹配 用工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城乡二元教育与劳动力异质性 被引量:8
11
作者 韩秀华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8-21,共4页
从教育经济学角度研究我国二元经济下城乡教育差异对劳动力的影响。我国的教育投资体系使城乡二元经济放大地投射到教育领域,引起城乡教育一系列不对称,形成二元教育。在二元教育下,农村学生接受较低质基础教育,基础知识薄弱,学习能力差... 从教育经济学角度研究我国二元经济下城乡教育差异对劳动力的影响。我国的教育投资体系使城乡二元经济放大地投射到教育领域,引起城乡教育一系列不对称,形成二元教育。在二元教育下,农村学生接受较低质基础教育,基础知识薄弱,学习能力差,进入劳动力市场后对生产技能掌握不足;同时在进入更高层次教育的选拔考试中处于劣势,在受教育的质量和数量两方面都低于城市学生,最终导致低生产率,形成城乡劳动力异质性。在二元经济下,应对农村教育实行倾斜性政策,加大农村基础教育投入,弱化城乡教育二元化,逐渐消除城乡劳动力整体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经济 二元教育 劳动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规制对异质性劳动力就业的影响——基于省级动态面板数据的分析 被引量:77
12
作者 李珊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35-143,共9页
近年来随着我国环境规制力度的不断强化,如何兼顾环境规制与就业稳步增长已成为理论研究者与决策者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借鉴了AK模型中引入环境污染强度的方法,将环境污染强度作为环境要素引入C-D函数,通过生产者均衡条件推导出就业的... 近年来随着我国环境规制力度的不断强化,如何兼顾环境规制与就业稳步增长已成为理论研究者与决策者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借鉴了AK模型中引入环境污染强度的方法,将环境污染强度作为环境要素引入C-D函数,通过生产者均衡条件推导出就业的影响因素模型,并运用我国1995-2012年省级动态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加强环境规制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最后基于劳动力收入、受教育程度异质性视角考察了环境规制影响劳动力就业的差异性。研究发现:环境规制与我国就业之间的关系并不冲突。总体来看,环境规制与我国就业之间存在U型曲线的动态关系,即呈现先抑制后促进的作用;从不同劳动力收入水平地区来看,高收入地区环境规制对就业的影响表现为先抑制后促进的作用,中等收入地区环境规制的就业效应不显著,低收入地区环境规制会明显促进就业增长,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与不同收入水平地区的产业结构差异有关;从不同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地区来看,高教育和中等教育程度地区环境规制的就业效应呈现先抑制后增长的作用,低教育程度地区环境规制对就业产生显著的正面效应,造成这一差异的原因与受规制企业和不同受教育程度劳动力的匹配程度有关。本文认为,我国政府应切实提高环境规制力度,避免出现财政分权下地方政府竞争导致的环境规制软化现象,同时,地方政府在制定环境政策时应体现差异性:高收入水平地区和高教育程度地区可实施较高水平的环境规制力度,充分发挥环境规制高成本对该地区就业增长的积极效应;中低收入水平地区关键应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适度提高第三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中低教育程度地区应扩大环境领域教育投入,并通过构建产学研用平台以避免环境技术成果与市场需求的脱节,有效促进环境技术成果的市场转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规制 异质性劳动 动态面板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房价上涨、区域差异与异质性劳动力流动 被引量:7
13
作者 江永红 陈奡楠 张彬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87-92,共6页
文章基于2001-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探讨城市房价上涨及区域性房价差异对异质性劳动力流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从总体上看,房价具有"门槛"效应,城市房价的上涨促进了知识型、复合型人才的集聚而阻碍了低技能劳动力的流入,呈... 文章基于2001-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探讨城市房价上涨及区域性房价差异对异质性劳动力流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从总体上看,房价具有"门槛"效应,城市房价的上涨促进了知识型、复合型人才的集聚而阻碍了低技能劳动力的流入,呈高技能偏向型特点;同时,房价上涨对劳动力流动的影响呈现区域性差异,东部地区房价具有"门槛"效应,但中部地区房价上涨引致了劳动力"极化"——即低技能劳动力与高技能人才聚集,劳动力质量向两端偏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价 异质性劳动 区域差异 劳动力“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动力异质性与中国最低工资标准就业效应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马晓波 《经济与管理》 CSSCI 2010年第11期23-25,31,共4页
最低工资是当今世界各国广泛应用的经济政策,也是经济学家关心的议题。我国的最低工资标准偏低,且执行程度欠佳,所以我国的最低工资覆盖情况实际上符合部分覆盖的假设。同时由于我国劳动力的异质性以及最低工资制度的实施,导致未覆盖部... 最低工资是当今世界各国广泛应用的经济政策,也是经济学家关心的议题。我国的最低工资标准偏低,且执行程度欠佳,所以我国的最低工资覆盖情况实际上符合部分覆盖的假设。同时由于我国劳动力的异质性以及最低工资制度的实施,导致未覆盖部门的低技能劳动力就业增多,而覆盖部门的高技能劳动力就业比例增多,总的就业效应方向并不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低工资 劳动异质性 就业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质性劳动力集聚对区域碳排放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赫永达 林伯强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9-56,共18页
在异质性劳动力大规模流动的背景下,如何平衡产业升级进程和“双碳”目标下碳排放约束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当前中国能否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本文在一般均衡分析框架下,通过构建两区域、三产业的碳排放理论模型,刻画... 在异质性劳动力大规模流动的背景下,如何平衡产业升级进程和“双碳”目标下碳排放约束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当前中国能否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本文在一般均衡分析框架下,通过构建两区域、三产业的碳排放理论模型,刻画异质性劳动力和资本跨区域流动的内生机理。以异质性要素配置与能源替代、碳排放之间的关系为切入点,揭示地区劳动技能水平、要素配置结构与碳排放之间的内在关系。同时,对数理模型的结构参数进行必要校准并对模型中的关键性质和结论进行数值模拟,发现技能型劳动力的集聚能够反向推动能源使用效率的提升,进而强化能源替代效率,从而可以实现地区产业结构优化、有效降低碳排放;而资本的集聚则会对劳动力集聚产生挤出效应,对劳动要素和能源要素配置产生替代效应,不仅不利于产业结构升级,同时还会扩大碳排放水平。最后,利用中国省级宏观数据构建两区制空间杜宾模型,进一步对模型的理论性质和数值模拟的结论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地区间技术水平的高低是能否有效发挥技能型劳动力对能源替代效应和能源利用效率反向推动作用的关键所在;在技术集聚水平较高的地区,技能型劳动力对碳减排的作用效果要显著强于技术集聚水平较低的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质性劳动力集聚 碳排放 一般均衡模型 两区制空间杜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集聚和异质性劳动力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晓航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58-62,共5页
文章在梳理了人口集聚、异质性劳动力和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与数理模型的基础上,基于2004—2020年的数据样本,先利用豪斯曼检验确定以面板固定效应模型为基础,再通过门限回归模型和“倒U”检验,验证了异质性劳动力视角下人口集聚对... 文章在梳理了人口集聚、异质性劳动力和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与数理模型的基础上,基于2004—2020年的数据样本,先利用豪斯曼检验确定以面板固定效应模型为基础,再通过门限回归模型和“倒U”检验,验证了异质性劳动力视角下人口集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结果显示:高技能人才集聚对各个程度的区域经济发展均具有积极作用,但其过度集聚会影响劳动生产率;人口集聚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提升作用,且这种提升作用随高技能人才集聚程度的增加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集聚 异质性劳动 区域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动力异质性视角下人力资本溢价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狄子新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8期36-37,共2页
本文通过构建异质性劳动力分析框架,引入人力资本差异理论,分析认为人力资本溢价是对"劳动力质量"的正常回报。进而运用1978-2012年我国数据加以实证,结果显示低技能人力资源供给水平对人力资本溢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尤其是1 ... 本文通过构建异质性劳动力分析框架,引入人力资本差异理论,分析认为人力资本溢价是对"劳动力质量"的正常回报。进而运用1978-2012年我国数据加以实证,结果显示低技能人力资源供给水平对人力资本溢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尤其是1 9 9 2年以来,这种影响呈现强化的趋势。最后进行实证研究,提出了推动技能型教育发展、完善要素市场的市场化机制和发展知识经济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异质性 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溢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质性劳动力流动影响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的理论机制综述 被引量:3
18
作者 于绯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130-133,共4页
异质性劳动力流动是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那么理论影响机制是什么?首先,本文对异质性劳动力流动和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进行概念界定。然后,从发展经济学到新经济地理学的劳动力流动理论进行理论进化分析;从佩鲁和布代维尔... 异质性劳动力流动是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那么理论影响机制是什么?首先,本文对异质性劳动力流动和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进行概念界定。然后,从发展经济学到新经济地理学的劳动力流动理论进行理论进化分析;从佩鲁和布代维尔的增长极理论到新经济地理学的空间不平衡发展理论进行理论进化分析。在此基础上,研究异质性劳动力流动对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的影响机制,包括异质性劳动力流动通过降低成本促进集聚的机制,异质性劳动力流动的卢卡斯式机制、尼尔森-费尔普斯式机制和联合作用机制,异质性劳动力流动的新经济地理学机制和异质性劳动力流动影响人口抚养比的机制。最后提出简要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质性劳动力流动 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 理论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新常态下城乡劳动力异质性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董芳芳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71-175,共5页
经济新常态下国际贸易作为拉动经济发展的引擎需要加速转型,劳动力要素是促进国际贸易转型的重要驱动因素。我国城乡劳动力要素存在很大差异,利用Eviews6.0统计软件,分析城乡劳动力异质性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可知城乡劳动力异质性的扩大... 经济新常态下国际贸易作为拉动经济发展的引擎需要加速转型,劳动力要素是促进国际贸易转型的重要驱动因素。我国城乡劳动力要素存在很大差异,利用Eviews6.0统计软件,分析城乡劳动力异质性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可知城乡劳动力异质性的扩大会阻碍国际贸易发展。其中,长期情况下城乡受教育程度差异对国际贸易发展有显著负影响,短期和长期城乡就业率差异都对国际贸易发展有显著负影响,且影响程度远大于前者。据此提出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鼓励乡村劳动力就地城镇化和实现城镇劳动力高水平就业来实现国际贸易与经济新常态相适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新常态 城镇劳动 乡村劳动 城乡劳动异质性 国际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岸贸易、异质性劳动力与台湾工资差距——基于21个制造业面板数据的考察
20
作者 林江 范芹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8-96,共9页
主要关注台湾制造业内异质性劳动力的工资差距。研究发现两岸贸易对岛内异质性劳动力工资差距具有显著影响,即两岸贸易对岛内熟练劳动力与非熟练劳动力的工资差距有扩大作用,但扩大的速度在减小,这也表明两岸贸易对岛内工资差距的影响... 主要关注台湾制造业内异质性劳动力的工资差距。研究发现两岸贸易对岛内异质性劳动力工资差距具有显著影响,即两岸贸易对岛内熟练劳动力与非熟练劳动力的工资差距有扩大作用,但扩大的速度在减小,这也表明两岸贸易对岛内工资差距的影响呈现倒U型形状。此外,还验证了岛内工资差距存在自我扩大的作用机制,并且这种自我扩大作用的趋势较为强烈。研究结论为两岸学术界和实务部门关于两岸贸易与岛内工资差距的争论提供了参考,也对如何促使岛内工资差距趋于合理化水平以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岸贸易 异质性劳动 工资差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