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方马克思主义”劳动异化论评析 被引量:3
1
作者 骆沙舟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1996年第2期41-44,共4页
“西方马克思主义”是根据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劳动异化思想来展开其劳动异化理论的。“劳动异化”是马克思《手稿》中着力分析的一个范畴,马克思通过对工人劳动特性的分析,得出在私有制条件下,工人劳动具有异化性质的结论... “西方马克思主义”是根据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劳动异化思想来展开其劳动异化理论的。“劳动异化”是马克思《手稿》中着力分析的一个范畴,马克思通过对工人劳动特性的分析,得出在私有制条件下,工人劳动具有异化性质的结论,并以此展开对资本主义的批判。“西方马克思主义”认为,虽然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工人的劳动与马克思生活时代的工人劳动相比,具有许多新特点,但在仍然是一种异化劳动这一点上却是一致的,只是其具体表现形式,以及对工人阶级在肉体上和精神上所造成的恶果有所不同而已。所以他们认为,马克思的“劳动异化”范畴仍适应于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但必须根据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新发展,加以“修正”、“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马克思主义” 劳动异化理论 当代资本主义社会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异化劳动 异化 马尔库塞 卢卡奇 破碎化 劳动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动异化与人的本质 被引量:1
2
作者 栾栋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2期62-68,共7页
人的本质是什么?马克思之前的学者都没有能正确回答这个问题。黑格尔“抓住了劳动的本质”,把人理解为“自己的劳动的结果。……把劳动看作人的本质,看作人的自我确证的本质”。可是,他“只知道并承认一种劳动,即抽象的精神劳动”(《马... 人的本质是什么?马克思之前的学者都没有能正确回答这个问题。黑格尔“抓住了劳动的本质”,把人理解为“自己的劳动的结果。……把劳动看作人的本质,看作人的自我确证的本质”。可是,他“只知道并承认一种劳动,即抽象的精神劳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163页)。最终还是没有摆脱唯心主义的窠臼。费尔巴哈是反对黑格尔唯心主义的抽象的人的本质理论的,他诉诸感性的肉体的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本质 人性 人与人 劳动异化理论 马克思主义体系 感性 马克思恩格斯 本质论 费尔巴哈 黑格尔唯心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交往概念在马克思主义主客体理论中的独特作用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南湜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16-21,共6页
交往概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主客体理论中具有独特的作用和地位。从哲学发展史来看,只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主体之间的交往问题才成为特有的重大问题,因此,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主客体理论的研究就不能不对主体间的交往问题予以特别的重视... 交往概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主客体理论中具有独特的作用和地位。从哲学发展史来看,只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主体之间的交往问题才成为特有的重大问题,因此,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主客体理论的研究就不能不对主体间的交往问题予以特别的重视。 一 主体间的交往关系对于主客体间关系的中介作用,是马克思唯物主义地解决主客体关系问题所必然地引导出来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客体理论 主体间 主客体关系问题 交往关系 绝对精神 马克思主义 独特作用 劳动异化理论 黑格尔 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萨特论异化之根源 被引量:3
4
作者 张康之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3期46-49,共4页
自从卢梭提出异化概念以来,这一概念一直是人本主义者批判资本主义社会非人性的有力武器。马克思在1844年前后,曾一再地使用异化概念来痛责资本主义制度,而且,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超出了一般的人本主义立场,从无产阶级... 自从卢梭提出异化概念以来,这一概念一直是人本主义者批判资本主义社会非人性的有力武器。马克思在1844年前后,曾一再地使用异化概念来痛责资本主义制度,而且,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超出了一般的人本主义立场,从无产阶级的利益出发,提出了劳动异化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异化理论 人本主义立场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存在主义 卢卡奇 人与人的关系 异化 《辩证理性批判》 内在化 人的实践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理论评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吴宁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005年第4期54-60,共7页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列斐伏尔提出日常生活批判理论,意图立足于“总体性”概念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异化现实进行深层解构。他的理论一方面扩展了马克思的劳动异化理论,在思想层次上体现出某种深化;但另一方面也误读了马克思的价值真涵,因此缺...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列斐伏尔提出日常生活批判理论,意图立足于“总体性”概念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异化现实进行深层解构。他的理论一方面扩展了马克思的劳动异化理论,在思想层次上体现出某种深化;但另一方面也误读了马克思的价值真涵,因此缺乏对革命实践的现实指导意义。列斐伏尔对马克思的研究值得我国学者深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斐伏尔 理论评析 日常生活批判理论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 当代资本主义 劳动异化理论 现实指导意义 “总体性” 革命实践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穆勒笔记》中异化逻辑的演进过程及其经济学原初语境
6
作者 张福公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16,共7页
一、《巴黎笔记》中的“商业社会”图景作为青年马克思思想进程中的重要环节,《穆勒笔记》是马克思自觉运用哲学人本学逻辑把握政治经济学的初次尝试,其中蕴含着从交往异化理论向劳动异化理论Ⅰ①的复杂逻辑嬗变。这一思想逻辑的推进既... 一、《巴黎笔记》中的“商业社会”图景作为青年马克思思想进程中的重要环节,《穆勒笔记》是马克思自觉运用哲学人本学逻辑把握政治经济学的初次尝试,其中蕴含着从交往异化理论向劳动异化理论Ⅰ①的复杂逻辑嬗变。这一思想逻辑的推进既得益于费尔巴哈和赫斯为马克思提供的哲学方法论启示,也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此时马克思自身的政治经济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人本学 思想进程 政治经济学研究 思想逻辑 逻辑嬗变 劳动异化理论 交往异化 异化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马克思对其早期异化思想的“清算”
7
作者 王卫国 李英时 《人文杂志》 1984年第4期3-7,38,共6页
马克思早期哲学思想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上升过程,即从黑格尔走向费尔巴哈,又进一步从费尔巴哈走向历史(和辩证)唯物主义。与这个发展过程相适应,异化概念在马克思早期思想演变中的地位和作用也经历了深刻的变化。异化概念是马克思... 马克思早期哲学思想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上升过程,即从黑格尔走向费尔巴哈,又进一步从费尔巴哈走向历史(和辩证)唯物主义。与这个发展过程相适应,异化概念在马克思早期思想演变中的地位和作用也经历了深刻的变化。异化概念是马克思早期的不成熟的思想,而唯物史观的创立则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和形成。马克思在其唯物史观形成时,就已对自己早期的异化思想进行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宗教异化 费尔巴哈 劳动异化理论 异化思想 唯物史观 人的本质异化 人本主义 黑格尔 人的本质的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化”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础和线索”吗?
8
作者 斐甫 《齐鲁学刊》 1984年第1期21-24,16,共5页
异化问题,是现今国际学术界研究的一个热门,也引起了我们国内理论界不少人的注意。在这当中,有的同志提出,“异化理论”“为马克思主义体系的形成打下了基础”,是贯穿“全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和线索”。我认为,这种观点不符合基本的... 异化问题,是现今国际学术界研究的一个热门,也引起了我们国内理论界不少人的注意。在这当中,有的同志提出,“异化理论”“为马克思主义体系的形成打下了基础”,是贯穿“全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和线索”。我认为,这种观点不符合基本的历史事实,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错误和有害的。(一)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现实基础马克思主义创立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它和任何新学说一样,首先是时代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劳动异化理论 现实基础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体系 费尔巴哈 唯物史观 黑格尔 线索 历史事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人本主义流派的代表作——《马克思论人》中译本序言
9
作者 黄楠森 陈世夫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18-21,共4页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人本主义流派与西方人本主义流派无疑有密切的联系,前者也可以说是后者的一些分支,前者往往是从后者演变而来的,例如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来自弗洛伊德主义,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来自存在主义,但它们同一般的西方...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人本主义流派与西方人本主义流派无疑有密切的联系,前者也可以说是后者的一些分支,前者往往是从后者演变而来的,例如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来自弗洛伊德主义,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来自存在主义,但它们同一般的西方人本主义流派比较起来,也有差别。比较明显的差别有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本主义历史观 马克思的人 西方马克思主义 《手稿》 代表作 西方人本主义 中译本 社会主义 劳动异化理论 序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