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公有经济发展中的收入分配差別理论模型与假说(Ⅰ):劳动差别——生计剩余模型 |
陈宗胜
|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1 |
13
|
|
2
|
论劳动差别 |
卢嘉瑞
|
《学习与探索》
|
1986 |
1
|
|
3
|
论“按劳分配”中的劳动差别和报酬差别问题 |
孙连成
王兆亮
|
《学习与探索》
|
1979 |
0 |
|
4
|
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差别的缩小和消灭是历史的必然——兼斥林彪对干部走“五·七”道路的诬蔑 |
施钟文
|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75 |
0 |
|
5
|
如何理解劳动价值论的内涵 |
张俊山
|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4
|
|
6
|
关于“按劳分配”中报酬差别的劳动基础 |
王兆亮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78 |
0 |
|
7
|
马克思主义的脑体劳动观浅释 |
蒋东升
|
《高校教育管理》
|
1986 |
0 |
|
8
|
简论扩大工资差距的理论根据 |
晓亮
|
《经济问题》
|
1985 |
1
|
|
9
|
关于党政机关中平均主义问题的反思——学习江泽民同志《认真消除社会分配不公现象》的联想 |
闵锐
|
《齐鲁学刊》
CSSCI
|
1990 |
0 |
|
10
|
国家银行现行工资制度的主要弊端及改革目标模式 |
熊志强
|
《金融与经济》
|
1993 |
0 |
|
11
|
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统一认识 |
周学曾
|
《理论探索》
北大核心
|
1997 |
0 |
|
12
|
论与知识分子相结合 |
张金桃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0 |
|
13
|
人尽其能是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 |
孙家驹
|
《求实》
|
1984 |
0 |
|
14
|
坚持按劳分配 反对平均主义——兼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工资和奖金 |
王积业
|
《社会科学辑刊》
|
1979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