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5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文化产业对外直接投资:事实特征、风险挑战与应对策略
1
作者 钟晓君 温稷麦 刘德学 《理论月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5-123,共9页
文化产业“走出去”是传播中国文化与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的重要途径,对外直接投资是文化产业“走出去”的主要方式。分析中国文化产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事实特征发现:中国文化产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增长趋势呈现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文化产... 文化产业“走出去”是传播中国文化与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的重要途径,对外直接投资是文化产业“走出去”的主要方式。分析中国文化产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事实特征发现:中国文化产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增长趋势呈现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文化产业对外直接投资比重较低,海外并购节奏有所放缓,中国文化产业对外直接投资主要流向美国。与此同时,复杂的国际环境冲击、文化产业对外直接投资基础较为薄弱、文化产业跨国并购比重较低、文化产业对外投资与产业发展阶段存在错位是我国文化产业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面临的主要挑战。应对上述挑战,应立足国内市场,以国内市场带动国外市场发展;将文化产业与数字技术相结合,开辟文化产业对外投资新发展空间;逐步提高文化产业跨国并购比重;适度放宽外资准入和稳定文化产业资本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产业 对外直接投资 风险应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倡议下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潘永昕 魏兴华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9-95,共7页
对外直接投资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其促进母国产业结构升级的积极作用对构建双循环发展新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利用我国2003—202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表明,对外直接投资在总体上显著促进了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而异质... 对外直接投资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其促进母国产业结构升级的积极作用对构建双循环发展新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利用我国2003—202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表明,对外直接投资在总体上显著促进了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而异质性分析发现,这一效应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后和西部地区尤为明显;分位数检验表明,对外直接投资促进国内产业结构升级的边际效应会受产业结构发展水平的影响呈现“M型”特征。因此,应增强技术溢出吸收能力和要素优化配置能力,加快形成“走出去”和“引进来”双向互促的高水平开放新格局,最大化对外直接投资促进国内产业结构升级的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产业结构升级 逆向技术溢出 “一带一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道国投资便利化及其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基于空间杜宾模型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2
3
作者 司继春 余陈 刘永辉 《国际商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4-50,共17页
通过构建投资便利化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测度103个国家的投资便利化水平,并对其空间竞争性和β收敛情况进行分析,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投资便利化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空间效应。结果表明,全球国家的投资便利化水平稳步提升,但不同... 通过构建投资便利化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测度103个国家的投资便利化水平,并对其空间竞争性和β收敛情况进行分析,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投资便利化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空间效应。结果表明,全球国家的投资便利化水平稳步提升,但不同类型国家投资便利化指数的动态演进差异性较大,非“一带一路”国家和OECD国家的投资便利化水平更高,但其特征分化也更明显;投资便利化指数存在空间竞争性和β收敛,而空间因素能够加快收敛速度。东道国投资便利化提升不仅显著促进中国对东道国的直接投资增长,而且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其中,营商环境的空间溢出效应最明显,金融服务环境的空间溢出效应次之。本文揭示的东道国投资便利化的时空特征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实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资便利化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 核密度估计 β收敛模型 空间杜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中东道国金融风险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实证分析
4
作者 罗雨柯 马德功 《工程管理科技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1-67,共7页
东道国金融风险不仅会对本国及邻近国家金融运行构成威胁,给经济带来不良后果,同时也会显著影响外国直接投资收益,因此,东道国金融风险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重要考量。本文利用“一带一路”沿线39个国家2006-2019年金融风险状况和中国对... 东道国金融风险不仅会对本国及邻近国家金融运行构成威胁,给经济带来不良后果,同时也会显著影响外国直接投资收益,因此,东道国金融风险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重要考量。本文利用“一带一路”沿线39个国家2006-2019年金融风险状况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数据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东道国金融风险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关系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东道国中以贷款风险、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为主的金融风险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具有不同的影响,也会对邻近国家产生方向不同的溢出影响,同时东道国金融风险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关系还受到法治水平的异质性影响。研究结果对于提升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水平具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风险 对外直接投资 一带一路 空间计量模型 溢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碳排放的影响机制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黄小舟 卢米雪 李丹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53-158,共6页
文章基于2004—2021年中国30个省份的数据,采用面板门槛模型,在三个门槛变量下研究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对母国碳排放的影响机制,并分析碳市场政策实施和二元梯度OFDI对碳排放的异质性影响。研究发现:当以经济规模扩张为门槛变量时,O... 文章基于2004—2021年中国30个省份的数据,采用面板门槛模型,在三个门槛变量下研究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对母国碳排放的影响机制,并分析碳市场政策实施和二元梯度OFDI对碳排放的异质性影响。研究发现:当以经济规模扩张为门槛变量时,OFDI对碳排放的影响存在双重门槛效应,影响效果呈现由负向转为正向再转为负向的“倒U”型趋势;以产业结构升级为门槛变量时,OFDI对碳排放的影响存在单一门槛效应,影响效果先为正向后转为负向;以低碳技术创新为门槛变量时,OFDI对碳排放存在单一门槛的负向影响,且超过门槛值后碳减排效果进一步提升。碳市场政策实施后,OFDI对碳排放的正向影响显著降低,负向影响得到提高;在将OFDI划分为二元梯度的分样本研究中,逆梯度投资比顺梯度投资的碳减排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 对外直接投资 面板门槛模型 碳市场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的产业升级效应--基于吸收能力门槛效应的PSTR模型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柳香如 邬丽萍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56-63,共8页
本文基于2007—2017年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平滑转换模型(PSTR)研究了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对产业升级的门槛效应。研究发现:(1)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的产业升级效应存在显著的非线性;(2)在不考... 本文基于2007—2017年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平滑转换模型(PSTR)研究了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对产业升级的门槛效应。研究发现:(1)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的产业升级效应存在显著的非线性;(2)在不考虑吸收能力的情况下,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对产业升级的影响并不显著;(3)现阶段经济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水平制约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的产业升级效应;(4)各地的创新水平和人力资本只有跨过特定门槛才能显著促进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的产业升级效应;(5)由于吸收能力存在差异,各地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的产业升级效应存在异质性。因此,需要充分考虑门槛效应和地区吸收能力的差异,因地制宜地发挥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升级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逆向技术溢出 产业升级 门槛效应 面板平滑转换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对外投资合作与新质生产力发展——来自中国微观企业的证据
7
作者 冯帆 李芳芳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9-122,共14页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推进,数字经济正逐步发展为助力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如何通过数字经济对外投资合作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已成为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议题。基于新质生产力的理论内涵与现实要求,使用变系数生产...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推进,数字经济正逐步发展为助力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如何通过数字经济对外投资合作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已成为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议题。基于新质生产力的理论内涵与现实要求,使用变系数生产函数模型重构了TFP的测度体系,以科学衡量企业新质生产力,在此基础上采用2009—2022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企业的面板数据,使用多时点DID模型实证探讨了数字型对外直接投资(数字型OFDI)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开展数字型OFDI显著促进了其新质生产力发展,该结论在经过内生性问题处理和多种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并且,这一效应在不同投资动机下的数字型OFDI中无明显差异,在高数字化转型程度企业、高技术行业企业中表现更为明显。机制检验表明,企业数字型OFDI通过创新能力提升机制和供应链管理优化机制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其中创新能力提升体现为创新增量提质和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供应链管理优化体现为供应链管理效率提高和供应链韧性增强。进一步分析发现,现阶段数字型OFDI主要从科技和效能增进路径影响企业新质生产力,其深度和广度的增加均能显著促进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数字型对外直接投资 变系数生产函数模型 创新能力 供应链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背景下对外直接投资与中国产业升级的关系 被引量:71
8
作者 杨英 刘彩霞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3-101,191,共9页
目前,中国"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对外直接投资与国内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关系这一问题备受争议。基于2003—2013年的数据,运用VAR模型对中国加入WTO以来对"一带一路"沿线64个国家的直接投资与国内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 目前,中国"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对外直接投资与国内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关系这一问题备受争议。基于2003—2013年的数据,运用VAR模型对中国加入WTO以来对"一带一路"沿线64个国家的直接投资与国内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相互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对中国产业升级影响不显著;中国的产业结构调整会反过来会加速企业走出去,推动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一带一路” 对外直接投资 VAR模型 产业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生产率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相关性研究——基于省际动态面板模型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7
9
作者 陈恩 王方方 扶涛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8-63,共6页
随着对外直接投资的迅猛发展与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对于企业生产率与对外直接投资的相关关系研究引起了中外学者的关注。通过建立动态面板模型,利用2003~2009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对地区企业生产率与其对外直接投资的相关关系做了实证研究... 随着对外直接投资的迅猛发展与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对于企业生产率与对外直接投资的相关关系研究引起了中外学者的关注。通过建立动态面板模型,利用2003~2009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对地区企业生产率与其对外直接投资的相关关系做了实证研究。结论表明,地区企业生产率与其对外直接投资互为Granger因果关系,并存在显著的正面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企业生产率 动态面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就业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门限面板模型的分析 被引量:10
10
作者 宋林 谢伟 何红光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5-106,共12页
本文利用2004—2014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OFDI对国内就业的影响,并考察了影响OFDI就业效应的相关变量的作用程度和门限特征。研究发现:OFDI对于我国国内就业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存在明显的地区异质性,促进作用呈现东、中、西... 本文利用2004—2014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OFDI对国内就业的影响,并考察了影响OFDI就业效应的相关变量的作用程度和门限特征。研究发现:OFDI对于我国国内就业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存在明显的地区异质性,促进作用呈现东、中、西部逐步递减的趋势。OFDI对就业的影响通过对外贸易、投资、逆向技术溢出等渠道来传导,OFDI存量大小、投资水平、科技发展水平、劳动力市场刚性和对外开放程度对OFDI的就业效应存在门槛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就业 门限面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产业结构升级关系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73
11
作者 潘颖 刘辉煌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2-104,共3页
对外直接投资通过获得高新技术、转移过剩产能、获取海外丰富资源、市场信息及先进的管理经验等方式促进国内产业结构升级。根据1990~2007年的数据,运用协整理论、Granger因果关系对对外直接投资与国内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对外直接投资通过获得高新技术、转移过剩产能、获取海外丰富资源、市场信息及先进的管理经验等方式促进国内产业结构升级。根据1990~2007年的数据,运用协整理论、Granger因果关系对对外直接投资与国内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对外直接投资短期内不能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而从长期来看可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产业结构升级 GRANGER因果检验 传导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外直接投资对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实证研究:基于产业间和产业内升级的检验 被引量:23
12
作者 陈琳 朱明瑞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6-121,126,共6页
本文考察了对外直接投资对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笔者首先阐明对外投资引致产业升级的三大作用机理,即:边际产业转移、产业关联和反向技术外溢效应。在实证部分,运用两个层次的数据展开分析,首先是采用了2003—2012年间30个省、自治... 本文考察了对外直接投资对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笔者首先阐明对外投资引致产业升级的三大作用机理,即:边际产业转移、产业关联和反向技术外溢效应。在实证部分,运用两个层次的数据展开分析,首先是采用了2003—2012年间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间升级效应,结果显示,对外直接投资显著地促进了各地区的产业结构优化。进一步对2003—2012年间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内部各细分行业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对外直接投资并没有促进第二和第三产业内的生产率提升,即对外投资的产业内升级效应尚未显示。在运用代理指标、sys-GMM方法重新进行估计后,上述结果依然稳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产业间升级 产业内升级 面板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升级效应——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2
13
作者 王英 周蕾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9-124,共6页
本文利用2005—2011年29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受截面影响的固定效应模型,运用广义最小二乘法进行估计,分析对外直接投资对于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结果显示,与国内投资相比,虽然国际投资的作用相对较弱,但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结... 本文利用2005—2011年29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受截面影响的固定效应模型,运用广义最小二乘法进行估计,分析对外直接投资对于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结果显示,与国内投资相比,虽然国际投资的作用相对较弱,但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并且其作用的显著性和力度都要大于外商直接投资;从作用渠道来看,市场导向型和资源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对于产业结构升级都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资源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作用略大。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了利用对外直接投资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三点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产业结构升级 面板数据 受截面影响的固定效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外直接投资对中国产业升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8
14
作者 张远鹏 李玉杰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5,29,共16页
目前中国已是世界第三大对外投资流量国,且当下正值国内产业转型升级的攻坚时期,国外先行经验表明对外直接投资能够有效促进国内产业转型升级。本文运用灰色关联方法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国内产业升级之间的关联性进行分析,主要结论有:... 目前中国已是世界第三大对外投资流量国,且当下正值国内产业转型升级的攻坚时期,国外先行经验表明对外直接投资能够有效促进国内产业转型升级。本文运用灰色关联方法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国内产业升级之间的关联性进行分析,主要结论有:从总体上看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内产业升级,但促进作用有限;在行业选择上,关联度从大到小依次为信息与计算机业、采矿业、制造业、批发与零售业、建筑业、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业和商务服务业;在区位选择上,关联度从大到小依次为亚洲、拉丁美洲、北美洲、欧洲、大洋洲和非洲。最后,根据实证结果,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如何更加有效地推动国内产业转型升级提出了合理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升级 对外直接投资 传导机制 灰色关联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逆梯度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升级效应——基于技术进步路径的理论与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曾倩 曾先峰 刘津汝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11,共6页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深化,中国对沿线国家或地区的技术寻求型直接投资稳步推进。为了揭示其产业结构升级效应,基于“发展中国家逆梯度直接投资-技术进步”和“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升级”两个环节,在理论层面上阐述技术进步在其中...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深化,中国对沿线国家或地区的技术寻求型直接投资稳步推进。为了揭示其产业结构升级效应,基于“发展中国家逆梯度直接投资-技术进步”和“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升级”两个环节,在理论层面上阐述技术进步在其中的关键作用,并采用我国内地除西藏以外的30个省份2004—2019年的面板数据给出经验证据。结果表明:目前我国产业结构高级化、合理化、均衡化和生态化趋向明显且具有空间差异性,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经济体的逆梯度直接投资和技术进步水平均对自身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正向作用。“一带一路”背景下,在我国逆梯度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升级效应中,技术进步的中介作用显著并呈现出空间异质性特征,在我国东部地区最为明显,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逆梯度对外直接投资 技术进步 产业结构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产业升级的作用机理——基于不同投资动机的探讨 被引量:18
16
作者 尹忠明 李东坤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1期37-41,共5页
近年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快速发展,其与国内产业升级的互动关系已经成为学术界研究的一个重点问题。根据企业投资动机的不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可以分为资源寻求型、效率寻求型、市场寻求型及战略资源寻求型等类别,且不同类别的对外直接... 近年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快速发展,其与国内产业升级的互动关系已经成为学术界研究的一个重点问题。根据企业投资动机的不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可以分为资源寻求型、效率寻求型、市场寻求型及战略资源寻求型等类别,且不同类别的对外直接投资通过不尽相同的直接或间接路径影响国内产业升级,如保障关键资源供给、推动低端产业转移、扩大市场规模、提高技术管理水平等。但总体来看,对上述影响路径的分析较为零散,缺乏明晰体系。在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新形势下,系统梳理和深入解析多元动机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产业升级的作用机理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投资动机 产业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产业升级为导向的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选择策略分析 被引量:11
17
作者 赵春明 解亮品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1-97,共7页
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选择理论体系,主要包含产业选择的条件、方向、次序和协调四个主要方面。大国经济的特点,决定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选择具有大国综合优势和后发性优势。少数产业处于全球价值链较高位置和大部分产业处于较低位置并存... 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选择理论体系,主要包含产业选择的条件、方向、次序和协调四个主要方面。大国经济的特点,决定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选择具有大国综合优势和后发性优势。少数产业处于全球价值链较高位置和大部分产业处于较低位置并存的情况,决定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方向应该实施"向上"和"向下"双向并进的均衡策略。目前经济发展阶段、产业结构特征和经济发展方向等因素的综合作用,决定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次序要遵循渐进突破的均衡策略,在坚持初级产品以及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同时,适时进行重点领域向全球价值链高附加值环节投资的突破。大国经济不平衡状况的客观存在,决定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宏观协调应该是政府规制与市场力量协同、产业选择与区域发展协同、产业选择与区位选择协同等多维协同的宏观均衡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产业升级 大国经济 产业选择 全球价值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常态下江苏对外直接投资促进产业升级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张纪凤 宣昌勇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59-265,共7页
新常态下,支撑江苏外向型经济发展的要素条件发生了深刻变化,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的增速放缓,而对外直接投资(OFDI)却出现了飞速增长,已经成为江苏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新特征。在此背景下,江苏经济发展要实现转型升级就必须积极利用OFDI的... 新常态下,支撑江苏外向型经济发展的要素条件发生了深刻变化,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的增速放缓,而对外直接投资(OFDI)却出现了飞速增长,已经成为江苏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新特征。在此背景下,江苏经济发展要实现转型升级就必须积极利用OFDI的产业升级效应,如资源寻求型OFDI的重工业化效应,市场寻求型OFDI的规模经济效应,效率寻求型OFDI的边际产业转移效应和技术寻求型OFDI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以"平行投资"为中心,从全球价值链的"上行投资"和"下行投资"两个方向来确定江苏OFDI的产业选择和路径,从而带动江苏产业整体的转型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贸易 江苏对外直接投资 产业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间的动态关系:基于VAR模型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3
19
作者 魏刚 谢臻 《财经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14,共7页
本文根据我国1983-2007年的宏观经济数据,通过建立VAR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间的动态关系。研究发现,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与进出口贸易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出口贸易与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存量具有单向的因果关系,进... 本文根据我国1983-2007年的宏观经济数据,通过建立VAR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间的动态关系。研究发现,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与进出口贸易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出口贸易与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存量具有单向的因果关系,进口贸易与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不存在因果关系,我国出口贸易对FDI有长期显著的拉动作用,而FDI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十分微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对外贸易 VA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要素市场扭曲抑制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吗——基于Heckman模型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4
20
作者 阚大学 吕连菊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10-121,共12页
走出去战略是构建中国开放型经济新格局的重要举措。文章基于中国要素市场化进程较为滞后这一特征事实,构建Heckman两阶段模型;基于工业企业样本数据,利用MLE法对要素市场扭曲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要素... 走出去战略是构建中国开放型经济新格局的重要举措。文章基于中国要素市场化进程较为滞后这一特征事实,构建Heckman两阶段模型;基于工业企业样本数据,利用MLE法对要素市场扭曲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要素市场扭曲程度越高,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倾向及其强度越高;分内外资属性看,相对内资企业,要素市场扭曲显著提高了三资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倾向及其强度;分所有制性质看,要素市场扭曲提高了国有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倾向及其强度,针对民营企业的估计结果与之相反;分地区看,要素市场扭曲提高了东部地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倾向及其强度;分行业属性看,要素市场扭曲提高了劳动密集型企业和资本密集型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倾向及其强度,对技术密集型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倾向及其强度则产生了不利影响。据此,需推进要素市场的市场化进程,促进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可持续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要素市场扭曲 对外直接投资 Heckman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