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学校情境中的劳动:为何与何为?--凯兴斯泰纳及其《劳作学校要义》的贡献 被引量:17
1
作者 林凌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1期98-106,共9页
劳动既是精神活动也是身体活动,它以精神发展为前提条件和根本关切。在学校教育中贯彻劳动原则可以培养学生的"劳动共同体"意识、道德品格和职业决定能力。劳动不仅应当作为学校教育的一条基本原则加以贯彻,还应当作为具体的... 劳动既是精神活动也是身体活动,它以精神发展为前提条件和根本关切。在学校教育中贯彻劳动原则可以培养学生的"劳动共同体"意识、道德品格和职业决定能力。劳动不仅应当作为学校教育的一条基本原则加以贯彻,还应当作为具体的劳动课程加以系统地开发、设计和实施。学校教育应当充分重视和发挥劳动课的学科价值以及劳动的综合育人功能,通过为学生提供实践体验的机会激发其劳动兴趣、端正其劳动态度、发展其劳动习惯,由此劳动教育才可能得到深入推进和落实,并为普职融通提供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活动 实践体验 劳动共同体 劳动学校 凯兴斯泰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的定性和定位 被引量:75
2
作者 张应强 《重庆高教研究》 CSSCI 2020年第4期5-10,共6页
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是劳动价值观教育。正确认识学校劳动教育的性质,有利于从积极层面来理解劳动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有利于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的发展性功能,有利于避免“窄化”和“泛化”劳动教育的倾向。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 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是劳动价值观教育。正确认识学校劳动教育的性质,有利于从积极层面来理解劳动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有利于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的发展性功能,有利于避免“窄化”和“泛化”劳动教育的倾向。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之间是一种互蕴互摄关系,劳动教育在本质上属于社会教育领域,不能拔高和夸大学校劳动教育的功能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学校劳动教育 劳动价值观教育 劳动教育的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领导学校劳动教育的历史演进、基本经验及启示 被引量:12
3
作者 李建国 杨婷婷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2-20,共9页
中国共产党领导学校劳动教育的历史演进呈现出阶段性特征,经受住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以及改革开放的实践检验,为不同历史时期党的主要任务的实现和主要矛盾的解决提供了物质保障、精神支撑和智力支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学校劳... 中国共产党领导学校劳动教育的历史演进呈现出阶段性特征,经受住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以及改革开放的实践检验,为不同历史时期党的主要任务的实现和主要矛盾的解决提供了物质保障、精神支撑和智力支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学校劳动教育的基本经验,主要体现在把握社会主义政治方向的政治领导、遵循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思想领导以及贯彻理论联系实际优良作风的作风领导三个方面。进入新时代,必须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夯实学生的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提升学生求知、扬善、创新、达美的劳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学校劳动教育 历史演进 新时代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国学校劳动教育:发展历程、课程模式、现实困境与启示 被引量:4
4
作者 贺阳 张中华 柳雁勇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2-15,共4页
德国学校劳动教育的发展历经四个时期,其人才培养目标从工匠、技术工人、负责任的劳动者逐步过渡至具有数字能力的劳动者。在此过程中,德国形成了以职业准备课程模式、工艺课程模式、情境课程模式和结构课程模式为代表的多种劳动课程模... 德国学校劳动教育的发展历经四个时期,其人才培养目标从工匠、技术工人、负责任的劳动者逐步过渡至具有数字能力的劳动者。在此过程中,德国形成了以职业准备课程模式、工艺课程模式、情境课程模式和结构课程模式为代表的多种劳动课程模式。但这导致了当前德国劳动教育面临着课程内涵界定不清、高校劳动教育(师范)专业和中小学劳动课程建设困难以及劳动课程地位低下等现实困境。德国学校劳动教育发展的经验与挑战对于提升我国劳动教育质量的启示是:以劳动素养为导向,开发劳动项目;强化时代特征,优化劳动课程内容;重视职业体验,促进普职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 学校劳动教育 劳动素养 劳动课程 普职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减”政策背景下的学校劳动教育:契机、困境与路径 被引量:9
5
作者 周美云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3-7,共5页
“双减”政策背景下,学校劳动教育在迎来发展新契机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师资力量不足制约劳动教育的主体供给,课程设置碎片化影响劳动教育的普及,绩效保障不足制约劳动教育主体的积极性。学校劳动教育的实施路径是:立足劳动素养,... “双减”政策背景下,学校劳动教育在迎来发展新契机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师资力量不足制约劳动教育的主体供给,课程设置碎片化影响劳动教育的普及,绩效保障不足制约劳动教育主体的积极性。学校劳动教育的实施路径是:立足劳动素养,引领“双减”落地;实现多元主体支持,凝聚“双减”合力;打造高品质劳动课程体系,提升“双减”实效;构建劳动教育绩效保障机制,突破“双减”落实之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减”政策 学校劳动教育 劳动素养 多元主体 劳动课程体系 劳动教育绩效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安时期乡村学校劳动教育体系的形成及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杨涛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0-47,共8页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对教育正规化政策的纠正,从课时安排、实用性课程设置以及学科课程内容等多个方面构建起与革命根据地乡村社会实际情况相适应的乡村学校劳动教育体系。延安时期革命根据地乡村学校劳动教育体系的形成,不仅有效...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对教育正规化政策的纠正,从课时安排、实用性课程设置以及学科课程内容等多个方面构建起与革命根据地乡村社会实际情况相适应的乡村学校劳动教育体系。延安时期革命根据地乡村学校劳动教育体系的形成,不仅有效推动了革命根据地教育的普及,也第一次在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真正探寻出了乡村学校教育与农村社会实际有机融合的有效路径,成为革命根据地普及教育、提高生产力、改善生活水平和实施民众动员的重要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时期 教育正规化 乡村学校劳动教育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新评价卢那察尔斯基的教育思想
7
作者 赵荣昌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983年第1期51-59,共9页
卢那察尔斯基(1875—1933)是苏联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俄罗斯联邦第一任教育人民委员。在'四人帮'横行时期,他和凯洛夫、马卡连柯等人一样受到过'批判'。近几年来,我国教育界对凯洛夫、马卡连柯等人的教育思想已作了新的评... 卢那察尔斯基(1875—1933)是苏联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俄罗斯联邦第一任教育人民委员。在'四人帮'横行时期,他和凯洛夫、马卡连柯等人一样受到过'批判'。近几年来,我国教育界对凯洛夫、马卡连柯等人的教育思想已作了新的评价,恢复了他们的本来面貌,但卢那察尔斯基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思想 综合技术教育 马卡连柯 凯洛夫 劳动学校 人民委员部 教育科学 无产者报 区联派 波格丹诺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师生关系的探讨
8
作者 李海旺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1987年第8期22-26,共5页
在教改中,对教材、教法的研究大家都比较重视,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对师生关系的研究却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我认为师生关系问题是教改中不可忽视的一个大问题,必须认真加以研究。一、师生关系直接影响教育效果师生关系,是指教师与学... 在教改中,对教材、教法的研究大家都比较重视,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对师生关系的研究却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我认为师生关系问题是教改中不可忽视的一个大问题,必须认真加以研究。一、师生关系直接影响教育效果师生关系,是指教师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相互联系。即教师以什么样的情感、态度和方法对待学生,学生以什么样的情感、态度和方法对待老师。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教师是年轻一代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生关系 教育效果 尊师爱生 教学活动 教育工作 变相体罚 教育目标 教学工作 劳动学校 学校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