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杂劳动还原与经济循环的内生增长动力 被引量:2
1
作者 肖磊 胡俊超 鲁保林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0-89,共10页
自威廉·配第以降,关于复杂劳动还原问题形成了三种主要理论框架:总体劳动模型、市场过程模型和高价机器模型。马克思秉持市场过程思想,在劳动力的异质性和抽象劳动的同质性、有效市场、不同劳动类型剩余价值率相同的假定下论述了... 自威廉·配第以降,关于复杂劳动还原问题形成了三种主要理论框架:总体劳动模型、市场过程模型和高价机器模型。马克思秉持市场过程思想,在劳动力的异质性和抽象劳动的同质性、有效市场、不同劳动类型剩余价值率相同的假定下论述了复杂劳动还原的市场过程,并以还原后的简单劳动为基础构建了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复杂劳动还原是市场过程的结果。对复杂劳动还原进行思想实验表明:经济增长是社会劳动复杂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劳动升级对增强国内循环内生增长动力和可靠性发挥关键作用。在新时代,要通过制度完善和机制设计,提高社会总体劳动复杂性水平,以此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劳动还原 市场过程模型 劳动复杂程度 国内大循环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复杂劳动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1
2
作者 温宁军 《思想战线》 1987年第5期10-14,共5页
马克思在阐述其劳动价值学说时,对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作了简短的论述后,就直接了当地提出:“为了简便起见,我们以后把各种劳动力直接当作简单劳动力,这样就省去了简化的麻烦。”因此,马克思的价值理论中包含着劳动的复杂程度不变这样一... 马克思在阐述其劳动价值学说时,对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作了简短的论述后,就直接了当地提出:“为了简便起见,我们以后把各种劳动力直接当作简单劳动力,这样就省去了简化的麻烦。”因此,马克思的价值理论中包含着劳动的复杂程度不变这样一个假定条件。而马克思的经济理论体系又是以其价值学说为基石的,所以,可以说马克思的整个经济理论中都存在着这个假定条件。现在,由于现实经济的发展变化,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我们在研究、运用马克思的一些经济理论时,把劳动复杂程度的变化作为一个因素考虑进去,肯定会对我们的工作很有帮助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劳动 马克思 简单劳动 剩余价值率 劳动生产率 劳动复杂程度 经济理论 劳动价值学说 发展变化 生产价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劳动价值论论纲 被引量:1
3
作者 刘福寿 《经济与管理》 2002年第1期6-8,共3页
关键词 劳动价值论 创新劳动 价值 劳动复杂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门平均活劳动生产率与新创价值量——对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再探索 被引量:1
4
作者 耿文清 《山东师范学院学报》 1986年第6期30-36,共7页
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的关系,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中的一个基本问题,它是正确理解和适用价值决定原理的“关节点”。长期来许多同志撰文对这一问题作了各方面的研究,但一直未有定论,仍有必要从深度和广度上作进一步的探讨。这个问题不仅有... 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的关系,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中的一个基本问题,它是正确理解和适用价值决定原理的“关节点”。长期来许多同志撰文对这一问题作了各方面的研究,但一直未有定论,仍有必要从深度和广度上作进一步的探讨。这个问题不仅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与一系列现实经济问题密切相关。根据马克思已有的论述和他的方法论原则,我认为,可以把“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的关系”这一命题看作一个系统,其中可分为如下层次:个别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国民劳动生产率与国际价值量。通过这样逐层次分析之后,再综合起来理解,才能准确弄清这一命题的丰富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别劳动生产率 国际价值量 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劳动复杂程度 平均劳动生产率 总体劳动 生产过程 商品价值量 简单劳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的成本──收益分析(六) 被引量:1
5
作者 王玉昆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1996年第9期36-38,共3页
教育的成本──收益分析(六)北京教育学院王玉昆第七讲教育的收益(上)教育的收益是教育通过培养和提高劳动者的知识和技能给个人和社会带来的种种有益效果。教育的收盆,按其是否是直接以货币形式获得,可以划分为直接收益和间接收... 教育的成本──收益分析(六)北京教育学院王玉昆第七讲教育的收益(上)教育的收益是教育通过培养和提高劳动者的知识和技能给个人和社会带来的种种有益效果。教育的收盆,按其是否是直接以货币形式获得,可以划分为直接收益和间接收益;按其受益对象的不同,可以划分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生产率 社会劳动 收益分析 受教育程度 科学技术 国民收入的增长 收入增长 教育的社会收益 劳动复杂程度 生产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习仪式:对青年的否定与超越
6
作者 范在峰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42-44,共3页
青年这一概念是近代社会的产物.在古代社会,人们的生产多属经验型,下一代跟随上一代劳动,不需要一个较长时期的学习、准备阶段.随着社会的进步,劳动分工的日益细密和劳动复杂程度的提高,人们胜任社会劳动的可能性就必须建立在以充分的... 青年这一概念是近代社会的产物.在古代社会,人们的生产多属经验型,下一代跟随上一代劳动,不需要一个较长时期的学习、准备阶段.随着社会的进步,劳动分工的日益细密和劳动复杂程度的提高,人们胜任社会劳动的可能性就必须建立在以充分的时间学习知识和技能上.这就在客观上规定了近现代人必须经受相当长时间的教育和训练,而不能象古代人那样边干边学,只需极短的教育、训练时间.这样一来,人们就需要进学校学习技术.人的一生,在童年和成年两者之间无一例外地存在着一段相当长的过渡时期.现代青年阶段正是这一过渡时期的必然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成年人 传习 成年仪式 古代社会 现代青年 长时间 过渡时期 准备阶段 必然产物 劳动复杂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