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城镇化与非农化:欠发达地区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比较及路径选择
被引量:
1
1
作者
罗淳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25-126,共2页
关键词
农业剩余
劳动力
转移
欠发达地区
劳动力转移模式
路径
非农化
城镇化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发达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复合转移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探析
2
作者
穆光宗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14-21,13,共9页
本文认为,“复合转移”是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模式,单方面强调“离土不离乡”或者“离土又离乡”是片面的。虽然这是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两个处于不同层次的阶段,并且也是两个可以并存、互补的形式和途径。随着体制改革...
本文认为,“复合转移”是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模式,单方面强调“离土不离乡”或者“离土又离乡”是片面的。虽然这是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两个处于不同层次的阶段,并且也是两个可以并存、互补的形式和途径。随着体制改革的深化,农村剩余劳动力供给量的持续增加,选择包含了更大的劳动力就业空间的“复合转移”模式更为合理。就目前而言,“复合转移”以“离土不离乡”为主体特征,而现代意义的“人口城镇化”,既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的“外部转移”在我国还没有呈现出清晰的宏观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城镇化
剩余
劳动力转移模式
超梯度
我国农村
转移
论
内部
转移
非农化
“城镇化”
种植业
探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转型中我国农业劳动力的两种转移模式——从西方经济学的两种要素配置模型引起的思考
被引量:
8
3
作者
许经勇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99-101,共3页
关于如何改变发展中国家农村经济落后状况,西方经济学家提出两种不同的要素配置模型。威廉.阿瑟.刘易斯认为,发展中国家农村经济落后的主要原因是劳动力过剩,近乎无限供给,因而,改变农村经济落后的唯一途径就是把过剩的劳动力转移到城...
关于如何改变发展中国家农村经济落后状况,西方经济学家提出两种不同的要素配置模型。威廉.阿瑟.刘易斯认为,发展中国家农村经济落后的主要原因是劳动力过剩,近乎无限供给,因而,改变农村经济落后的唯一途径就是把过剩的劳动力转移到城市。西奥多.舒尔茨则不同意这种观点。他认为发展中国家农村经济落后的主要原因不是劳动力过剩,而是人口质量低与劳动力以外的其他生产要素投入不足;改变农村经济落后的唯一途径就是提高人口质量和向农村输入劳动力以外的其他生产要素。与这两种模型相关联,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也呈现两种不同的模式,即异地转移与就地转移。这就存在着如何评价上述两种模型与两种模式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要素配置模型
劳动力转移模式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城镇化与非农化:欠发达地区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比较及路径选择
被引量:
1
1
作者
罗淳
机构
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
出处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25-126,共2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小城镇建设研究"(02JAZJD840015)的阶段性成果
关键词
农业剩余
劳动力
转移
欠发达地区
劳动力转移模式
路径
非农化
城镇化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发达国家
分类号
F323.6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P444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复合转移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探析
2
作者
穆光宗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所
出处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14-21,13,共9页
文摘
本文认为,“复合转移”是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模式,单方面强调“离土不离乡”或者“离土又离乡”是片面的。虽然这是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两个处于不同层次的阶段,并且也是两个可以并存、互补的形式和途径。随着体制改革的深化,农村剩余劳动力供给量的持续增加,选择包含了更大的劳动力就业空间的“复合转移”模式更为合理。就目前而言,“复合转移”以“离土不离乡”为主体特征,而现代意义的“人口城镇化”,既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的“外部转移”在我国还没有呈现出清晰的宏观形态。
关键词
人口城镇化
剩余
劳动力转移模式
超梯度
我国农村
转移
论
内部
转移
非农化
“城镇化”
种植业
探析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转型中我国农业劳动力的两种转移模式——从西方经济学的两种要素配置模型引起的思考
被引量:
8
3
作者
许经勇
机构
厦门大学经济学系
出处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99-101,共3页
文摘
关于如何改变发展中国家农村经济落后状况,西方经济学家提出两种不同的要素配置模型。威廉.阿瑟.刘易斯认为,发展中国家农村经济落后的主要原因是劳动力过剩,近乎无限供给,因而,改变农村经济落后的唯一途径就是把过剩的劳动力转移到城市。西奥多.舒尔茨则不同意这种观点。他认为发展中国家农村经济落后的主要原因不是劳动力过剩,而是人口质量低与劳动力以外的其他生产要素投入不足;改变农村经济落后的唯一途径就是提高人口质量和向农村输入劳动力以外的其他生产要素。与这两种模型相关联,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也呈现两种不同的模式,即异地转移与就地转移。这就存在着如何评价上述两种模型与两种模式的问题。
关键词
要素配置模型
劳动力转移模式
比较研究
Keywords
factor collocation model
labor transfer mode
comparative study
分类号
F323.6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城镇化与非农化:欠发达地区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比较及路径选择
罗淳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复合转移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探析
穆光宗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转型中我国农业劳动力的两种转移模式——从西方经济学的两种要素配置模型引起的思考
许经勇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07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