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村劳动力流出与粮食规模化生产:“一致”抑或“冲突”?——基于湖南乡村调查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葛干忠 范东君 《西北人口》 CSSCI 2014年第1期62-68,共7页
农村劳动力流出对粮食规模化生产有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对湖南不同类型村庄的实地调查,发现农村劳动力流出对粮食规模化生产影响是有差异的,那些粮食生产条件相对较好村庄的劳动力不断流出有利于加快推进粮食适度规模化生产,但要想使规... 农村劳动力流出对粮食规模化生产有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对湖南不同类型村庄的实地调查,发现农村劳动力流出对粮食规模化生产影响是有差异的,那些粮食生产条件相对较好村庄的劳动力不断流出有利于加快推进粮食适度规模化生产,但要想使规模化水平达到理想状态还需要政府实施组合拳。而在那些粮食生产条件相对较差村庄的劳动力不断流出并不一定能促进粮食规模化生产,相反还可能抑制其发展。为推进农村劳动力有序流出和加快粮食适度规模化生产,在保障农村流出的劳动力就业基础上,应该加快培养留守职业农民和制定支持粮食规模化生产的激励政策,降低农户种粮的成本,增强规模化种粮的吸引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流出 粮食生产规模化 湖南乡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劳动力流出空间差异性对粮食生产影响研究——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范东君 《财经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8,共6页
本文利用面板数据模型,从省级层面分析了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出对不同空间区域粮食生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东部和中部农业人力资本与粮食产量呈正相关,说明这两个地区农村劳动力流出不利于其粮食生产的长期发展;我国西部农业人力资本... 本文利用面板数据模型,从省级层面分析了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出对不同空间区域粮食生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东部和中部农业人力资本与粮食产量呈正相关,说明这两个地区农村劳动力流出不利于其粮食生产的长期发展;我国西部农业人力资本与粮食产量呈负相关,说明西部农村劳动力流出有利于其粮食生产的发展;就全国整体而言,农业人力资本与粮食产量呈正相关,说明农村劳动力大规模流出不利于粮食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流出 粮食生产 面板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劳动力流出最优点、农民荒与粮食安全 被引量:5
3
作者 韩占兵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2期32-40,共9页
以二元经济理论和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为依托,构建了农业劳动力流出对粮食产出影响的理论模型,提出了农业劳动力流出最优点的研究假设,并运用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得出,中国东部和中部区域正处于二元经济结构转换中期,农业劳动力... 以二元经济理论和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为依托,构建了农业劳动力流出对粮食产出影响的理论模型,提出了农业劳动力流出最优点的研究假设,并运用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得出,中国东部和中部区域正处于二元经济结构转换中期,农业劳动力流出数量已经越过农业劳动力流出最优点,对粮食安全构成了直接威胁;而西部区域正处于二元经济结构转换初期,农业劳动力流出数量还未到达农业劳动力流出最优点,存在着过剩的农业劳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劳动力流出 C-D生产函数 粮食安全 农民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老龄化、劳动力流动与经济增长——基于中国西部十省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 被引量:15
4
作者 李晓阳 赵宏磊 张琦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6-84,共9页
结合索洛经济增长模型与C-D生产函数,探究劳动力流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当前中国人口老龄化逐步加深的现状,选取西部十省劳动力流动数据,分别探究在不考虑和考虑人口老龄化时,劳动力流入与流出对经济增长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不... 结合索洛经济增长模型与C-D生产函数,探究劳动力流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当前中国人口老龄化逐步加深的现状,选取西部十省劳动力流动数据,分别探究在不考虑和考虑人口老龄化时,劳动力流入与流出对经济增长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不考虑人口老龄化时,劳动力流入与流出对经济增长均有显著抑制作用;考虑人口老龄化时,尽管仅就人口老龄化来看,其对西部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尚不显著,但是发现此时劳动力流入对经济增长的抑制作用变得不显著,且劳动力流出对经济增长的抑制作用也被削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劳动力流入 劳动力流出 经济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动力流动、流动方向和城乡收入差距 被引量:9
5
作者 杨建军 李勇辉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7-71,共5页
现有文献对城乡收入差距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对劳动力流动与城乡收入差距间关系的研究还比较少,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针对性地分析了劳动力流入和流出两种流动模式对当地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通过对4个省份68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的... 现有文献对城乡收入差距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对劳动力流动与城乡收入差距间关系的研究还比较少,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针对性地分析了劳动力流入和流出两种流动模式对当地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通过对4个省份68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的研究发现劳动力流动率越高,城乡收入差距越小。进一步的分析指出对于劳动力流入地而言劳动力流动率越高城乡收入差距越小,而对于劳动力流出地而言劳动力流动率越高城乡收入差距越大。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流动 劳动力流入 劳动力流出 城乡收入差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动力流动如何影响个体的社会治安感知——基于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CFPS)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钱龙 缪书超 卢海阳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4-63,共10页
中国日益频繁的劳动力流动如何影响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治安感知,仍然是一个亟待回应的命题,为此,本文基于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CFPS2014和CFPS2016,尝试从微观层面验证劳动力流动对个体社会治安感知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本社区劳动力... 中国日益频繁的劳动力流动如何影响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治安感知,仍然是一个亟待回应的命题,为此,本文基于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CFPS2014和CFPS2016,尝试从微观层面验证劳动力流动对个体社会治安感知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本社区劳动力流入比例的提升,个体的社会治安感知水平会下降,社区劳动力流出比例的上升则有助于提升个体感知的社会治安水平。引入工具变量纠正可能的内生性,上述结论依然稳健。异质性分析发现,劳动力流入对女性的边际影响大于男性,对老一代的影响大于年轻代,对高收入个体的影响大于低收入个体,对城市个体的影响大于农村个体,对居住在东部地区个体的影响大于中西部地区的个体。劳动力流出对女性、老一代、高收入、城市社区和东部地区的影响与基准模型保持一致,但对男性、年轻代、低收入、农村社区和中西部社区个体的社会治安感知没有显著影响。进一步,探索劳动力流动影响个体社会治安感知的影响机制,发现劳动力流入主要通过社会信任感和就业的渠道发挥作用,劳动力流出主要通过贫富差距和住房问题来影响个体社会治安感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流入 劳动力流出 社会治安感知 CF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动力流动利弊辨识
7
作者 丘舜平 《经济与管理研究》 1986年第2期24-27,58,共5页
我国的劳动用工制度正面临劳动力流动的挑战。过去我们曾极力主张抛弃“铁饭碗”,改革固定用工制。这种主张现在来看仍是正确的,但却带有一定的片面性。主要问题是只看到改革固定用工制的必然性。
关键词 劳动力流动 劳动用工制度 铁饭碗 劳动力流出 片面性 劳动 劳动力资源 合理流动 就业结构 合理使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教育回报率的区域及教育层次差异——基于CGSS混合截面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侯瑜 杨荔茗 杨行健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9-55,共7页
基于CGSS2010-2013数据,采用扩展明瑟方程方法,引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等教育劳动力比例估计我国高等教育社会回报率,利用分组回归的方法估计不同地区、不同教育层次劳动力的高等教育社会回报率,结果表明,在控制个人性别、行业、单... 基于CGSS2010-2013数据,采用扩展明瑟方程方法,引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等教育劳动力比例估计我国高等教育社会回报率,利用分组回归的方法估计不同地区、不同教育层次劳动力的高等教育社会回报率,结果表明,在控制个人性别、行业、单位性质、家庭条件、父亲受教育程度等个体变量之后,样本总体的高等教育社会回报率为1.62%,即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等教育劳动力比例每提高1%,该地区平均工资水平将提高1.62%。划分劳动力教育层次的分组回归结果表明,高等教育社会回报率对中级劳动力的工资水平影响高于对高级劳动力的影响。划分区域的分组回归结果表明,高等教育社会回报率存在显著地区差异,表现为东部地区最高,西部地区次之,中部地区不显著。东北地区的高等教育社会回报率为0.71%,远低于社会总体平均水平和东部经济发达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回报率 教育水平 劳动力流出 东三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