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劳动力市场扭曲如何影响收入分配:理论机制与实证检验——基于城乡收入差距视角
1
作者 周正柱 石葳 《现代管理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15,共13页
当前收入分配格局失衡的形势在一定程度上是劳动力市场扭曲长期累积的结果。基于2010—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探讨劳动力市场扭曲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劳动力市场扭曲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具有显著且稳... 当前收入分配格局失衡的形势在一定程度上是劳动力市场扭曲长期累积的结果。基于2010—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探讨劳动力市场扭曲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劳动力市场扭曲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具有显著且稳健的抑制作用,劳动力配置扭曲对其的抑制作用更强;随时间的推移,劳动力市场扭曲对城乡收入差距的负向影响表现出持续增强的特征;同时,机制检验表明,劳动力市场扭曲会通过人力资本效应、城镇化效应和劳动力流动效应抑制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进一步研究发现,城镇化效应在劳动力市场扭曲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过程中占主导作用。研究结论为深化我国收入分配格局,推动实现共同富裕提供经验支持,也为如何纠正我国劳动力市场扭曲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配置扭曲 劳动力价格扭曲 收入分配 机制检验 城乡收入差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结构变迁、劳动力市场扭曲和中国劳动生产率增长放缓 被引量:27
2
作者 杨天宇 姜秀芳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7-67,共11页
自2007年以来,中国的劳动生产率呈现出增长放缓的趋势。本文建立了包含劳动力市场扭曲和部门效率差异的三部门一般均衡模型,对劳动生产率增长放缓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本文的模型可以较好地拟合劳动力部门间再配置和劳动生产率增长放缓的... 自2007年以来,中国的劳动生产率呈现出增长放缓的趋势。本文建立了包含劳动力市场扭曲和部门效率差异的三部门一般均衡模型,对劳动生产率增长放缓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本文的模型可以较好地拟合劳动力部门间再配置和劳动生产率增长放缓的特征事实。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低速增长是导致中国总劳动生产率增长放缓的主要原因,而劳动力市场扭曲的减弱和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加速增长则对总劳动生产率增长放缓起到了遏制作用。这些结果证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放缓在很大程度上是产业结构变迁带来的。政府可以实施放松服务业进入规制和消除劳动力市场扭曲等政策,提高总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生产率 产业结构变迁 劳动力市场扭曲 增长放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动力市场扭曲与收入分配差距研究——基于城乡“二元”结构视角 被引量:9
3
作者 冯涛 罗小伟 徐浩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4-37,共14页
遵循Restuccia(2008)和Alvarez—Cuadrado(2011)以及盖庆恩等(2013)做法,通过将劳动力市场扭曲引入到一个标准的两部门框架中以此分析劳动力市场扭曲对收入分配差距影响的作用机理。然后,利用中国1995~2013年相关宏观数据测算... 遵循Restuccia(2008)和Alvarez—Cuadrado(2011)以及盖庆恩等(2013)做法,通过将劳动力市场扭曲引入到一个标准的两部门框架中以此分析劳动力市场扭曲对收入分配差距影响的作用机理。然后,利用中国1995~2013年相关宏观数据测算出该时期全国及30个省份(西藏除外)的劳动力市场扭曲值,并得出近20年里(特别是2003年后)中国劳动力市场扭曲状况有了明显改善。接着进一步构建了一个包含控制变量的劳动力市场扭曲与收入差距的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并运用广义矩估计对劳动力市场扭曲与居民收入差距之间的作用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中国劳动力市场扭曲与居民收入差距之间确实存在着显著且稳健的负向关系,即劳动力市场扭曲值越小则居民收入差距越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市场扭曲 收入分配差距 城乡“二元”结构 动态面板广义矩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动力市场扭曲与中国宏观经济失衡 被引量:40
4
作者 徐长生 刘望辉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2-37,共6页
本文建立一个简单的理论模型分析了劳动力市场负向扭曲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并利用1998。2005年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对文章的结论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劳动力市扬负向扭曲是造成我国宏观经济失衡的主要原因。在封... 本文建立一个简单的理论模型分析了劳动力市场负向扭曲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并利用1998。2005年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对文章的结论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劳动力市扬负向扭曲是造成我国宏观经济失衡的主要原因。在封闭经济条件下,劳动力市场负向扭曲会导致我国的内需不足,投资快速增长,企业的生产能力过剩,经济出现内部失衡;而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经济的内部失衡会导致我国符合自身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快速增长,同时由于技术贸易壁垒,进口不能相应增长,经济出现外部失衡。因此,采取有效措施缓解我国劳动力市场的负向扭曲问题是解决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失衡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观经济失衡 劳动力市场负向扭曲 内部失衡 外部失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的劳动力价格扭曲及其经济影响——基于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陈沁 朱宏飞 樊潇彦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3-101,共9页
提高劳动力市场的配置效率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厘清劳动力市场错配程度的重点在于科学测算劳动力价格扭曲。劳动力价格扭曲是指工资残差中扣除未观测能力后剩余的部分,该扭曲会增加收入的不平等程度,并降低总产出。本文使... 提高劳动力市场的配置效率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厘清劳动力市场错配程度的重点在于科学测算劳动力价格扭曲。劳动力价格扭曲是指工资残差中扣除未观测能力后剩余的部分,该扭曲会增加收入的不平等程度,并降低总产出。本文使用上海流动人口数据,通过控制工资中的未观测能力与其他时间效应,识别出了工资残差中劳动力价格的扭曲部分。研究结果表明:沿海发达省份的劳动力价格扭曲程度相对较低;在扭曲程度较高的省份,工资的总方差上升了15.58%—41.09%,而总产出和平均工资下降了21.36%—34.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价格扭曲 流动人口 工资残差 不平等 生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发展对劳动力价格扭曲的影响 被引量:17
6
作者 李言 肖雨婷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4-56,共13页
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成为推动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新路径,通过降低劳动力价格扭曲和提高劳动力配置效率的途径实现质量型“人口红利”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从市场分割和劳方谈判力量视角构建数字经济发展影响劳动力价格扭曲... 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成为推动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新路径,通过降低劳动力价格扭曲和提高劳动力配置效率的途径实现质量型“人口红利”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从市场分割和劳方谈判力量视角构建数字经济发展影响劳动力价格扭曲的作用机制,并基于中国城市层面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数字经济发展指标,利用生产函数法测算了劳动力价格扭曲,探讨了数字经济发展对劳动力价格扭曲的影响。实证分析发现,推动数字经济发展有助于降低劳动力价格扭曲。从分地区层面来看,内陆地区的影响幅度较大;从城市规模层面来看,人口规模小于或等于500万的城市,数字经济发展对劳动力价格扭曲具有显著的降低作用;从时间层面来看,2012年之后的降低作用持续显著。机制分析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将会通过降低市场分割和增强劳方谈判力量的渠道降低劳动力价格扭曲。面板分位数模型分析发现,在劳动力价格扭曲程度越大的城市,数字经济发展对劳动力价格扭曲的降低效果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劳动力价格扭曲 市场分割 劳方谈判力量 生产函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动力市场扭曲与收入差距研究——基于行业进入壁垒强度视角 被引量:1
7
作者 冯涛 罗小伟 刘浩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4-54,共11页
市场化改革进程中,国家在将大部分行业向市场放开的同时,仍保留了对铁路、电力、电信等行业的行政垄断,使我国劳动力市场在行业上呈竞争-垄断"二元"分割扭曲,进而引发了"扭曲产生扭曲"之行业收入分配严重失衡问题... 市场化改革进程中,国家在将大部分行业向市场放开的同时,仍保留了对铁路、电力、电信等行业的行政垄断,使我国劳动力市场在行业上呈竞争-垄断"二元"分割扭曲,进而引发了"扭曲产生扭曲"之行业收入分配严重失衡问题。本文对此进行了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本文以行业进入壁垒强度为标准将所有行业划分为竞争和垄断两大部门,在利用2000-2013年全国及22个省份的行业数据估测出我国劳动力市场行业扭曲指数的基础上,进一步构造包含劳动力市场扭曲的封闭的两部门模型来分析劳动力市场扭曲对行业收入差距的作用机理,最后构建动态面板模型实证检验了二者之间的作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我国,劳动力市场扭曲程度对行业收入差距存在着显著且稳健的正向作用,即劳动力市场行业扭曲越严重(对应的劳动力市场扭曲指数越小),行业收入差距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市场扭曲 收入差距 行业进入壁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动力市场扭曲与产业结构合理化 被引量:6
8
作者 李建平 周磊 孙宁华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6-93,共8页
构建了一个包含非位似偏好和产业间效率差异的三部门动态一般均衡模型,分析劳动力跨部门迁移的机制,并在该模型中引入劳动市场扭曲系数和产业结构合理化指标,探讨了劳动力市场扭曲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影响。进一步,利用Tobit计量模型和2... 构建了一个包含非位似偏好和产业间效率差异的三部门动态一般均衡模型,分析劳动力跨部门迁移的机制,并在该模型中引入劳动市场扭曲系数和产业结构合理化指标,探讨了劳动力市场扭曲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影响。进一步,利用Tobit计量模型和2006—2015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估算了近10年我国劳动力市场的扭曲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劳动力市场扭曲程度的下降对劳动力迁移、产业结构合理化有着明显促进作用,近10年我国劳动力市场扭曲系数约为0. 78,由此造成的产出损失约为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市场扭曲 产业结构合理化 动态一般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动力市场扭曲对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贺业红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78-180,共3页
本文将我国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三大主要经济区域进行分析,以生产函数估计法计算我国不同区域内劳动力资本和人力资本投入,进而合成了我国不同区域内的劳动力扭曲指标,并采用泰尔指数估算各区域的居民收入差距水平。运用劳动力市场扭... 本文将我国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三大主要经济区域进行分析,以生产函数估计法计算我国不同区域内劳动力资本和人力资本投入,进而合成了我国不同区域内的劳动力扭曲指标,并采用泰尔指数估算各区域的居民收入差距水平。运用劳动力市场扭曲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行最小二乘回归及Durbin空间分析,结果表明:劳动力市场扭曲加剧了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同时与中国东部、中部、西部的收入结构差距存在显著正相关性,但这一影响的大小沿东部、中部、西部顺次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扭曲 收入结构 泰尔指数 空间差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与劳动力配置扭曲——来自“宽带中国”战略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76
10
作者 牛子恒 崔宝玉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33-148,共16页
本文立足互联网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基于我国2008—2018年27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将“宽带中国”战略视为一项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模型,评估了“宽带中国”战略实施对劳动力配置扭曲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宽带中... 本文立足互联网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基于我国2008—2018年27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将“宽带中国”战略视为一项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模型,评估了“宽带中国”战略实施对劳动力配置扭曲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宽带中国”战略的实施显著降低劳动力配置扭曲程度,在经过内生性处理以及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但其影响从“宽带中国”战略实施的第二年开始显现。同时,机制分析证实“宽带中国”战略的实施能够通过促进劳动力流动以及触发产业集聚进而纠正劳动力配置扭曲。进一步异质性分析表明,“宽带中国”战略的实施能够纠正高劳动力技能水平及东部地区城市的劳动力配置扭曲,但对低劳动力技能水平及中西部地区城市的作用效果不明显。本文研究结论不仅为推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提供经验支持,也为如何纠正我国劳动力配置扭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宽带中国”战略 劳动力配置扭曲 劳动力流动 产业集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动力价格扭曲与绿色经济效率损失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政 李雪松 王冲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1-63,共13页
基于中国30个省份2000—2016年的平衡面板数据,分别采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模型和包含非期望产出的SBM超效率模型对各地区的劳动力价格扭曲和绿色经济效率进行测度,并使用两步差分GMM实证检验了二者的关系。研究发现:劳动力价格扭曲程度... 基于中国30个省份2000—2016年的平衡面板数据,分别采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模型和包含非期望产出的SBM超效率模型对各地区的劳动力价格扭曲和绿色经济效率进行测度,并使用两步差分GMM实证检验了二者的关系。研究发现:劳动力价格扭曲程度总体表现为负向扭曲并呈不断恶化趋势,东部地区的绿色经济效率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劳动力价格扭曲在2000—2016年以及2009—2016年均显著抑制了绿色经济效率的提升,但这种抑制效应在2000—2008年表现并不显著,总体上通过消除劳动力价格扭曲可使全国的绿色经济效率提升约7.12%;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外商直接投资、产业结构和国有企业比重的提升均对绿色经济效率有显著促进作用,而对外开放程度则显著降低了绿色经济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价格扭曲 绿色经济效率 SBM超效率模型 两步差分GMM 反事实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造业劳动力配置扭曲下的全要素生产率损失:基于江西省的实证 被引量:1
12
作者 左妹华 左勇华 杨谱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117-121,共5页
文章采用Hsieh和Klenow基准模型,通过江西制造业数据测算发现,江西劳动力错配导致全要素生产率(TFP)损失基本稳定;分组发现初创阶段配置扭曲更严重且TFP损失具有上升趋势,稳定发展阶段配置扭曲较小且TFP损失大幅下降;国有企业配置扭曲... 文章采用Hsieh和Klenow基准模型,通过江西制造业数据测算发现,江西劳动力错配导致全要素生产率(TFP)损失基本稳定;分组发现初创阶段配置扭曲更严重且TFP损失具有上升趋势,稳定发展阶段配置扭曲较小且TFP损失大幅下降;国有企业配置扭曲导致的TFP损失减少幅度最平稳,集体等企业损失趋势最大,而个人企业波动性较明显;大、中型企业TFP损失具有波动性但方向不明显,小型企业TFP损失逐年减小。随后,分析劳动力配置扭曲的原因并给出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配置扭曲 TFP损失 技术偏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动力价格扭曲的生产率效应研究——基于ACF方法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葛金田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5-133,共9页
劳动力价格扭曲会通过要素配置效应、劳动力经验累积效应和研发效应影响企业生产率。本文采用2008—2013年我国工业企业数据,运用ACF方法测度企业生产率,研究发现:劳动力价格扭曲总体上能够轻微地提高企业生产率,改善资本与劳动力要素... 劳动力价格扭曲会通过要素配置效应、劳动力经验累积效应和研发效应影响企业生产率。本文采用2008—2013年我国工业企业数据,运用ACF方法测度企业生产率,研究发现:劳动力价格扭曲总体上能够轻微地提高企业生产率,改善资本与劳动力要素的配置效率,但它会恶化中间品与劳动力要素的配置效率;劳动力价格扭曲存在显著的劳动力经验累积效应,并且这种经验累积会随着扭曲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大;此外还发现,劳动力价格扭曲对劳动密集型产品存在显著的研发抑制效应,从而会显著抑制劳动密集型生产企业生产率的提升。但其对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不存在显著的研发抑制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价格扭曲 要素配置效应 经验累积效应 研发效应 企业生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促进劳动力流动的纠错机制与空间溢出效应——基于浙江省11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郭东杰 邓爱娣 沈志远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53-161,共9页
数字技术使劳动市场信息传递效率得到极大提升,对劳动力跨区域流动产生了深刻影响。基于2010-2021年浙江省11个地级市的数据,本文综合运用面板双固定模型、空间面板模型和门槛模型,实证分析数字经济对劳动力流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 数字技术使劳动市场信息传递效率得到极大提升,对劳动力跨区域流动产生了深刻影响。基于2010-2021年浙江省11个地级市的数据,本文综合运用面板双固定模型、空间面板模型和门槛模型,实证分析数字经济对劳动力流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显著吸引劳动力流入,其作用机制是降低劳动力价格的扭曲程度;数字经济对劳动力流动具有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显著增强周边城市对劳动力的吸引力;数字经济对劳动力流动存在门槛效应,并且随着地区人均财政支出水平的提高,劳动力流动与数字经济呈正向的非线性关系。进一步分析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对经济发展水平高、人口密度大的城市的劳动力流入影响更大。上述研究结论为数字经济背景下地方政府吸引优秀人才、提升人力资源的配置效率、促进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可借鉴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劳动力流动 劳动力价格扭曲 空间溢出 门槛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劳动报酬的就业效应分析——基于非均衡劳动力市场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储丽琴 曹海敏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8-22,共5页
劳动报酬的提高引发了学者对其可能带来的负面就业效应的担忧。在一个均衡劳动力市场上,提高劳动报酬会阻碍就业。然而我国的劳动力市场是一个以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为典型特征的非均衡市场,劳动者的实际报酬低于劳动投入的边际贡献,劳... 劳动报酬的提高引发了学者对其可能带来的负面就业效应的担忧。在一个均衡劳动力市场上,提高劳动报酬会阻碍就业。然而我国的劳动力市场是一个以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为典型特征的非均衡市场,劳动者的实际报酬低于劳动投入的边际贡献,劳动力市场存在明显的负向扭曲,劳动报酬的提高不会对就业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而且提高劳动报酬能起到扩大内需的效果,有利于提升就业水平,改善劳动力市场失衡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衡市场 劳动报酬 劳动力市场负向扭曲 就业效应 面板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力资本扩张如何影响企业生产效率——基于工资扭曲异质性视角的实证研究
16
作者 王必哲 徐扬 刘凡璠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6-110,共15页
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及世界经济形势发生深刻变革的现实背景下,重新审视人力资本扩张对企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对于促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基于中国劳动力市场普遍存在劳动力工资负向扭曲事实,借助高校扩招这一外生政... 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及世界经济形势发生深刻变革的现实背景下,重新审视人力资本扩张对企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对于促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基于中国劳动力市场普遍存在劳动力工资负向扭曲事实,借助高校扩招这一外生政策冲击构造准自然实验,以中国工业企业作为研究样本,系统考察工资扭曲异质性情形下人力资本扩张对企业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工资负向扭曲程度的增加,高校扩招引致的人力资本对企业生产效率的影响逐渐变小。针对工资扭曲程度较大企业的机制研究表明,人力资本扩张加剧了企业的劳动密集度和生产率偏度,抑制了企业的创新动力。研究结论为中国在高质量发展阶段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扩招 人力资本扩张 劳动力工资扭曲 企业生产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产业结构下人力资本与劳动力价格的关系研究
17
作者 屠秋钰 童昱清 《现代管理科学》 2019年第11期75-77,共3页
21世纪信息爆发的产业革命背景下,中国的产业经济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经济产出从依靠劳动密集型向技术溢出性过度。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基本以制造业为基础,发展服务业和高精尖技术行业,同时又是产业的转型发展和依靠人才的内生增... 21世纪信息爆发的产业革命背景下,中国的产业经济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经济产出从依靠劳动密集型向技术溢出性过度。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基本以制造业为基础,发展服务业和高精尖技术行业,同时又是产业的转型发展和依靠人才的内生增长模式。国民区域经济的稳定发展中,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和经济稳定紧密相关,但是我国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免不了会牺牲劳动者的利益,使得劳动力价格和自身生产价值的脱钩。文章认为,要发挥人力资本在区域间和产业间的外部性作用,减少对劳动力剩余价值的剥削,加强实体经济的竞争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革命 人力资本 劳动力价格扭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要素扭曲对我国制造业企业出口生存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宋唐清 蒲阿丽 《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5-44,共10页
在构建要素扭曲和出口市场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资本、劳动力和总体要素扭曲对制造业企业出口生存状况的效应。实证分析结论表明:要素扭曲对企业出口生存状态具有比较强的解释力度,也说明中国出口市场上制造业企业频繁退出与进入的... 在构建要素扭曲和出口市场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资本、劳动力和总体要素扭曲对制造业企业出口生存状况的效应。实证分析结论表明:要素扭曲对企业出口生存状态具有比较强的解释力度,也说明中国出口市场上制造业企业频繁退出与进入的现象部分原因归结于国内要素市场不完善而造成的企业间要素配置效率的差异。其中,资本扭曲对企业参与出口市场持续时间的影响是负面的,而劳动力扭曲是正面影响;资本扭曲对企业-目的地的贸易伙伴持续时间的负面影响,比劳动力扭曲的影响更大一点。虽然资本扭曲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延长企业-产品持续时间,但是劳动力扭曲的负面影响更大,总体上要素扭曲对企业-产品出口生存状况也产生了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扭曲 劳动力扭曲 制造业 出口生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要素市场扭曲和中国创新能力——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分析 被引量:20
19
作者 李健 盘宇章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7-99,共13页
笔者以创新产出为研究视角,把要素市场扭曲分解为劳动力要素市场扭曲和资本要素市场扭曲两部分,以此分析这两个部分对创新能力的影响机理。在此基础上,以2000—2014年期间中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平衡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分别测算... 笔者以创新产出为研究视角,把要素市场扭曲分解为劳动力要素市场扭曲和资本要素市场扭曲两部分,以此分析这两个部分对创新能力的影响机理。在此基础上,以2000—2014年期间中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平衡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分别测算出其劳动力要素市场和资本要素市场扭曲水平,实证检验劳动力要素市场扭曲和资本要素市场扭曲对中国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从国家层面来看,2000—2014年期间中国劳动力要素市场和资本要素市场均呈现出负向扭曲态势,并且劳动力要素市场扭曲程度显著地小于资本要素市场扭曲程度;劳动力要素市场扭曲和资本要素市场扭曲对中国创新能力产生了显著的抑制作用,且前者的抑制作用要显著地小于后者;笔者通过更换不同的面板数据集进行回归估计以验证实证结果的稳健性,发现要素市场扭曲对中国创新能力的影响并没有发生显著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市场扭曲 资本市场扭曲 创新能力 动态面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就业:传导路径与结构变化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慧智 孙茹峰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7-112,共16页
网络基础设施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其建设将对经济体系的诸多领域产生影响。通过以“宽带中国”战略作为准实验,在探析政策对城市就业影响的基础上,基于2010-2020年中国28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DID)、倾... 网络基础设施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其建设将对经济体系的诸多领域产生影响。通过以“宽带中国”战略作为准实验,在探析政策对城市就业影响的基础上,基于2010-2020年中国28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DID)、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模型(PSM-DID)、事件研究法等评估该政策对城市就业的影响及传导路径。研究发现:“宽带中国”试点政策显著提高了城市就业水平,相较于非试点城市,政策推行使城市就业水平平均提升3.55%,该结论经过平行趋势、时间安慰剂、异常值敏感、剔除直辖市、倾向得分匹配以及政策排他性检验后依旧成立。“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建设可以通过缓解劳动力配置扭曲与提升城市创业活跃度作用于城市就业水平,缓解劳动力配置扭曲的促就业效应大于城市创业活跃度的效应。同时,“宽带中国”试点政策在不同地理区位、传统基础设施建设、城市规模以及互联网普及程度间存在差异性。“宽带中国”试点政策可以推动就业人口由低技术技能向高技术技能、第一、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的流动,促进城市就业结构高级化转型。该结论明确了城市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就业效应,为我国在建设“网络强国”中稳定居民就业提供有益启示。结合研究结论,建议未来应充分发挥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在城市就业过程中缓解劳动力配置扭曲与提升城市就业活跃度的功能,积极推进智能化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互联网普及进程,进一步释放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就业赋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宽带中国”战略 就业 劳动力配置扭曲 创业活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