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欧盟灵活保障模式的青年劳动力市场效应实证分析
1
作者 于艳芳 《当代经济管理》 2012年第10期51-54,共4页
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青年就业问题不容乐观,而欧盟劳动力市场的灵活保障模式卓有成效。为此,论文选取欧盟13个国家2001年~2008年的数据,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对欧盟灵活保障模式的青年劳动力市场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积极劳动力... 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青年就业问题不容乐观,而欧盟劳动力市场的灵活保障模式卓有成效。为此,论文选取欧盟13个国家2001年~2008年的数据,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对欧盟灵活保障模式的青年劳动力市场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积极劳动力市场政策、就业保护政策严厉程度对青年的失业率、就业率和劳动力参与率影响很大,失业保险替代率、工会密度、劳动税收对青年的失业率、就业率和劳动力参与率影响一般的结论,为制定青年政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盟 灵活保障模式 青年劳动力市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盟灵活保障模式的劳动力市场效应分析
2
作者 于艳芳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3期43-44,共2页
欧盟劳动力市场灵活保障模式创造了"就业奇迹",在我国失业率严峻的情况下,探索欧盟劳动力市场灵活保障模式的具体实践经验,构建一条中国特色的灵活保障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为此,本文选取欧盟13个国家(丹麦、... 欧盟劳动力市场灵活保障模式创造了"就业奇迹",在我国失业率严峻的情况下,探索欧盟劳动力市场灵活保障模式的具体实践经验,构建一条中国特色的灵活保障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为此,本文选取欧盟13个国家(丹麦、荷兰、瑞典、芬兰、英国、爱尔兰、意大利、葡萄牙、西班牙、法国、奥地利、德国、比利时)2001-2008年共1248个样本,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对欧盟灵活保障模式的劳动力市场效应,对就业保护政策的严厉程度、平均总失业保险替代率、积极劳动力市场政策支出占GDP比例、工会密度、劳动税收等五个方面进行实证分析,得到每个方面具体对就业率、失业率和劳动力参与率的影响,为我国的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盟 灵活保障模式 劳动力市场效应 失业率 就业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发展中的高质量就业——基于劳动力商品理论的内涵解构与路径探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孔艳芳 冯楚蕙 +1 位作者 李宵旭 王枫 《当代经济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6-80,共15页
高质量就业是具有中国特色和丰富时代内涵的社会主义新就业体系。以马克思劳动力商品理论为逻辑起点,按照“共建—共享—共富—人的发展”脉络,对高质量就业的科学内涵进行系统解构。研究发现,高质量就业的根本路径在于发展。数字经济... 高质量就业是具有中国特色和丰富时代内涵的社会主义新就业体系。以马克思劳动力商品理论为逻辑起点,按照“共建—共享—共富—人的发展”脉络,对高质量就业的科学内涵进行系统解构。研究发现,高质量就业的根本路径在于发展。数字经济代表生产力的发展和跃迁,为高质量就业注入新动力。数字经济发展助推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和资本深化,重塑劳动力流通机制和生产方式,为实现高质量就业的高效共建和人的发展内涵提供了契机,但对共享共富内涵的实现带来负面冲击。数字经济负面效应的矫正,有赖于国有企业发展、政府法治化建设和工会力量等多元路径的协同,为高质量就业提供外部屏障。据此提出强化就业优先理念,统筹发挥政府、市场和社会力量,引导经济包容性发展,促进高质量就业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劳动力商品 高质量就业 劳动生产率 劳动力市场效应 共享共富 社会主义就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规模与迁移劳动力工作贫困 被引量:3
4
作者 陈飞 任清志 苏章杰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4-35,共12页
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的工作内容,这些对于提高居民福利水平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关键作用。但城镇劳动力市场存在的工作贫困问题对这一目... 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的工作内容,这些对于提高居民福利水平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关键作用。但城镇劳动力市场存在的工作贫困问题对这一目标的实现构成了严重的现实挑战,其中,迁移劳动力工作贫困问题尤为突出。本文基于大城市迁移劳动力规模不断增加的特征事实,使用2017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CMDS)的微观个体数据构建迁移劳动力工作贫困综合指标,系统考察城市规模对迁移劳动力工作贫困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控制生活成本与选择效应的情况下,城市规模扩大有助于缓解迁移劳动力工作贫困,而学习效应和厚劳动力市场效应是发挥城市集聚经济效应的两个重要渠道。为处理内生性问题和保证估计结果的稳健性,本文采用工具变量回归、核心指标替换、受限样本回归及替换微观数据库等方法进行识别验证,结果显示上述结论稳健可靠。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女性、高技能迁移劳动力和迁移时间较长的劳动力能够从城市集聚中获益更多。本文的研究结论为推进高质量城市化进程和缓解迁移劳动力的工作贫困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经验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规模 迁移劳动力 工作贫困 学习效应 劳动力市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制造业就业乘数效应及其变动趋势:基于人口普查分县数据的估计
5
作者 程杰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0-132,共13页
制造业就业乘数效应是经济学相关领域的前沿基础性议题,就业乘数变化是人口与经济结构和发展阶段转变的重要反映。本文使用中国人口普查分县数据估计了2000—2020年制造业对本地服务业就业的长期乘数效应。研究发现,2000—2020年总体制... 制造业就业乘数效应是经济学相关领域的前沿基础性议题,就业乘数变化是人口与经济结构和发展阶段转变的重要反映。本文使用中国人口普查分县数据估计了2000—2020年制造业对本地服务业就业的长期乘数效应。研究发现,2000—2020年总体制造业就业乘数为0.59,但呈现出典型的阶段性特征与转折性变化,2000—2010年制造业就业乘数达到0.62,2010—2020年已没有显著的就业乘数效应。第一个十年中,制造业对生活性服务业就业乘数较强,对生产性服务业和公共性服务业就业乘数较弱。第二个十年中,制造业对生活性服务业就业甚至产生了一定的挤出效应。制造业就业乘数效应的转折性变化反映出制造业与服务业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深刻转变,与中国人口、劳动力市场和经济发展阶段转变具有同步性,也反映出中国经济发展历程的独特性。持续观察制造业就业乘数效应,有助于理解中国人口与经济结构和发展阶段快速转变的过程,更好地把握人口与经济新常态下的区域、产业发展战略与宏观经济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 本地劳动力市场效应 就业乘数 发展阶段转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服务业综合改革与服务业企业员工配置效率 被引量:1
6
作者 陈秀英 刘华杰 刘胜 《产经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3-128,共16页
服务业体制机制滞后日趋成为影响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掣肘,但既有研究对如何通过治理制度变革激发服务业新活力的讨论仍较为匮乏。借助中国上市企业匹配数据和双重差分法,考察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政策对服务业企业员工配置效率的影响。... 服务业体制机制滞后日趋成为影响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掣肘,但既有研究对如何通过治理制度变革激发服务业新活力的讨论仍较为匮乏。借助中国上市企业匹配数据和双重差分法,考察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政策对服务业企业员工配置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服务业综合改革显著提升了服务业企业员工配置效率,且主要基于缩减企业员工冗余来实现。进一步地,服务业综合改革的政策效应在资本技术密集型企业、国有企业、拥有较大员工规模的企业、区域市场化程度低的企业、所处行业垄断程度高的企业、控股股东代理成本较低的企业和管理者短视程度较高的企业样本中更为明显。机制检验发现,服务业综合改革能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的润灌效应、促进技术进步的升级效应以及增强劳动力市场厚化效应来改善服务业企业的员工配置效率。制度创新变革赋能了企业员工配置结构优化,因此,应深化我国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服务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形成服务业厚劳动力市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业综合改革 服务业企业 员工配置效率 双重差分法 劳动力市场厚化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