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产业结构变迁、劳动力市场扭曲和中国劳动生产率增长放缓 被引量:27
1
作者 杨天宇 姜秀芳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7-67,共11页
自2007年以来,中国的劳动生产率呈现出增长放缓的趋势。本文建立了包含劳动力市场扭曲和部门效率差异的三部门一般均衡模型,对劳动生产率增长放缓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本文的模型可以较好地拟合劳动力部门间再配置和劳动生产率增长放缓的... 自2007年以来,中国的劳动生产率呈现出增长放缓的趋势。本文建立了包含劳动力市场扭曲和部门效率差异的三部门一般均衡模型,对劳动生产率增长放缓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本文的模型可以较好地拟合劳动力部门间再配置和劳动生产率增长放缓的特征事实。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低速增长是导致中国总劳动生产率增长放缓的主要原因,而劳动力市场扭曲的减弱和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加速增长则对总劳动生产率增长放缓起到了遏制作用。这些结果证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放缓在很大程度上是产业结构变迁带来的。政府可以实施放松服务业进入规制和消除劳动力市场扭曲等政策,提高总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生产率 产业结构变迁 劳动力市场扭曲 增长放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动力市场扭曲与收入分配差距研究——基于城乡“二元”结构视角 被引量:9
2
作者 冯涛 罗小伟 徐浩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4-37,共14页
遵循Restuccia(2008)和Alvarez—Cuadrado(2011)以及盖庆恩等(2013)做法,通过将劳动力市场扭曲引入到一个标准的两部门框架中以此分析劳动力市场扭曲对收入分配差距影响的作用机理。然后,利用中国1995~2013年相关宏观数据测算... 遵循Restuccia(2008)和Alvarez—Cuadrado(2011)以及盖庆恩等(2013)做法,通过将劳动力市场扭曲引入到一个标准的两部门框架中以此分析劳动力市场扭曲对收入分配差距影响的作用机理。然后,利用中国1995~2013年相关宏观数据测算出该时期全国及30个省份(西藏除外)的劳动力市场扭曲值,并得出近20年里(特别是2003年后)中国劳动力市场扭曲状况有了明显改善。接着进一步构建了一个包含控制变量的劳动力市场扭曲与收入差距的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并运用广义矩估计对劳动力市场扭曲与居民收入差距之间的作用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中国劳动力市场扭曲与居民收入差距之间确实存在着显著且稳健的负向关系,即劳动力市场扭曲值越小则居民收入差距越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市场扭曲 收入分配差距 城乡“二元”结构 动态面板广义矩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动力市场扭曲与收入差距研究——基于行业进入壁垒强度视角 被引量:1
3
作者 冯涛 罗小伟 刘浩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4-54,共11页
市场化改革进程中,国家在将大部分行业向市场放开的同时,仍保留了对铁路、电力、电信等行业的行政垄断,使我国劳动力市场在行业上呈竞争-垄断"二元"分割扭曲,进而引发了"扭曲产生扭曲"之行业收入分配严重失衡问题... 市场化改革进程中,国家在将大部分行业向市场放开的同时,仍保留了对铁路、电力、电信等行业的行政垄断,使我国劳动力市场在行业上呈竞争-垄断"二元"分割扭曲,进而引发了"扭曲产生扭曲"之行业收入分配严重失衡问题。本文对此进行了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本文以行业进入壁垒强度为标准将所有行业划分为竞争和垄断两大部门,在利用2000-2013年全国及22个省份的行业数据估测出我国劳动力市场行业扭曲指数的基础上,进一步构造包含劳动力市场扭曲的封闭的两部门模型来分析劳动力市场扭曲对行业收入差距的作用机理,最后构建动态面板模型实证检验了二者之间的作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我国,劳动力市场扭曲程度对行业收入差距存在着显著且稳健的正向作用,即劳动力市场行业扭曲越严重(对应的劳动力市场扭曲指数越小),行业收入差距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市场扭曲 收入差距 行业进入壁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动力市场扭曲与产业结构合理化 被引量:6
4
作者 李建平 周磊 孙宁华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6-93,共8页
构建了一个包含非位似偏好和产业间效率差异的三部门动态一般均衡模型,分析劳动力跨部门迁移的机制,并在该模型中引入劳动市场扭曲系数和产业结构合理化指标,探讨了劳动力市场扭曲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影响。进一步,利用Tobit计量模型和2... 构建了一个包含非位似偏好和产业间效率差异的三部门动态一般均衡模型,分析劳动力跨部门迁移的机制,并在该模型中引入劳动市场扭曲系数和产业结构合理化指标,探讨了劳动力市场扭曲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影响。进一步,利用Tobit计量模型和2006—2015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估算了近10年我国劳动力市场的扭曲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劳动力市场扭曲程度的下降对劳动力迁移、产业结构合理化有着明显促进作用,近10年我国劳动力市场扭曲系数约为0. 78,由此造成的产出损失约为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市场扭曲 产业结构合理化 动态一般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动力市场扭曲与中国宏观经济失衡 被引量:40
5
作者 徐长生 刘望辉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2-37,共6页
本文建立一个简单的理论模型分析了劳动力市场负向扭曲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并利用1998。2005年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对文章的结论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劳动力市扬负向扭曲是造成我国宏观经济失衡的主要原因。在封... 本文建立一个简单的理论模型分析了劳动力市场负向扭曲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并利用1998。2005年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对文章的结论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劳动力市扬负向扭曲是造成我国宏观经济失衡的主要原因。在封闭经济条件下,劳动力市场负向扭曲会导致我国的内需不足,投资快速增长,企业的生产能力过剩,经济出现内部失衡;而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经济的内部失衡会导致我国符合自身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快速增长,同时由于技术贸易壁垒,进口不能相应增长,经济出现外部失衡。因此,采取有效措施缓解我国劳动力市场的负向扭曲问题是解决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失衡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观经济失衡 劳动力市场负向扭曲 内部失衡 外部失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劳动报酬的就业效应分析——基于非均衡劳动力市场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储丽琴 曹海敏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8-22,共5页
劳动报酬的提高引发了学者对其可能带来的负面就业效应的担忧。在一个均衡劳动力市场上,提高劳动报酬会阻碍就业。然而我国的劳动力市场是一个以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为典型特征的非均衡市场,劳动者的实际报酬低于劳动投入的边际贡献,劳... 劳动报酬的提高引发了学者对其可能带来的负面就业效应的担忧。在一个均衡劳动力市场上,提高劳动报酬会阻碍就业。然而我国的劳动力市场是一个以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为典型特征的非均衡市场,劳动者的实际报酬低于劳动投入的边际贡献,劳动力市场存在明显的负向扭曲,劳动报酬的提高不会对就业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而且提高劳动报酬能起到扩大内需的效果,有利于提升就业水平,改善劳动力市场失衡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衡市场 劳动报酬 劳动力市场负向扭曲 就业效应 面板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要素市场扭曲和中国创新能力——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分析 被引量:20
7
作者 李健 盘宇章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7-99,共13页
笔者以创新产出为研究视角,把要素市场扭曲分解为劳动力要素市场扭曲和资本要素市场扭曲两部分,以此分析这两个部分对创新能力的影响机理。在此基础上,以2000—2014年期间中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平衡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分别测算... 笔者以创新产出为研究视角,把要素市场扭曲分解为劳动力要素市场扭曲和资本要素市场扭曲两部分,以此分析这两个部分对创新能力的影响机理。在此基础上,以2000—2014年期间中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平衡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分别测算出其劳动力要素市场和资本要素市场扭曲水平,实证检验劳动力要素市场扭曲和资本要素市场扭曲对中国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从国家层面来看,2000—2014年期间中国劳动力要素市场和资本要素市场均呈现出负向扭曲态势,并且劳动力要素市场扭曲程度显著地小于资本要素市场扭曲程度;劳动力要素市场扭曲和资本要素市场扭曲对中国创新能力产生了显著的抑制作用,且前者的抑制作用要显著地小于后者;笔者通过更换不同的面板数据集进行回归估计以验证实证结果的稳健性,发现要素市场扭曲对中国创新能力的影响并没有发生显著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市场扭曲 资本市场扭曲 创新能力 动态面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