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61篇文章
< 1 2 1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经济对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影响研究——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8
1
作者 赵新宇 蔡佳怡 万孟泽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2-90,共9页
数字经济已逐渐成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也为劳动力市场提供了新动力与新机遇。本文利用2011—2021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采用空间面板杜宾模型实证研究了我国数字经济建设对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 数字经济已逐渐成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也为劳动力市场提供了新动力与新机遇。本文利用2011—2021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采用空间面板杜宾模型实证研究了我国数字经济建设对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数字经济具有空间溢出效应,可以有效推动本地与邻近地区的劳动力市场一体化进程;数字经济主要通过增强劳动力流动与谈判力量来间接影响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数字经济对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作用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中西部地区和人力资本水平较低的地区受到的影响效应较大。因此,应不断夯实劳动力流动基础、激发劳动力流动活力、拓展劳动力流动空间,弥补数字鸿沟,激发数字经济红利,助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市场 市场分割 数字经济 数字鸿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的刘易斯转折点与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路径选择 被引量:15
2
作者 李永杰 杨本建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4-31,共8页
刘易斯转折点是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转化的重要环节。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和人口类型的转变是伴随着刘易斯转折点到来的两个标识性变化。由于中国二元经济转化和人口类型转变的特殊性,其刘易斯转折点呈现出与其他国家不同的特点,即劳动力市... 刘易斯转折点是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转化的重要环节。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和人口类型的转变是伴随着刘易斯转折点到来的两个标识性变化。由于中国二元经济转化和人口类型转变的特殊性,其刘易斯转折点呈现出与其他国家不同的特点,即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特别是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滞后于人口类型的转变。户籍制度、城市的二元体制、转移的劳动力素质不高、第三方和雇员组织发展滞后是劳动力市场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因此,改革户籍制度、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统筹城乡就业以及加速培育第三方和雇员组织是加快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题中之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易斯转折点 人口红利 政策性分割 劳动力市场一体化 统筹城乡就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三角劳动力市场一体化进程:基于工资视角的分析 被引量:13
3
作者 孙文远 裴育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44-248,共5页
本文利用长三角劳动力市场历年分省工资时间序列数据,考察了地区间工资的趋同性。实证研究表明,从分省数据来看,沪苏浙三地的工资具有趋同性;具体到16个长三角城市的面板数据的回归分析,显示长三角内部城市间收入水平是收敛的。因此可以... 本文利用长三角劳动力市场历年分省工资时间序列数据,考察了地区间工资的趋同性。实证研究表明,从分省数据来看,沪苏浙三地的工资具有趋同性;具体到16个长三角城市的面板数据的回归分析,显示长三角内部城市间收入水平是收敛的。因此可以说,基于工资水平的收敛角度来看,长三角地区劳动力一体化市场正在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资 劳动力市场一体化 长三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劳动力市场一体化与经济开放 被引量:9
4
作者 周申 易苗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18,共8页
本文从理论和经验上分析了中国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及经济开放对该进程的影响,表明:两个劳动力市场的均衡工资差距在受到外生冲击后回到均衡水平的能力是衡量我国区域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一个较好标准;经济开放对我国区域劳动力市场一体化... 本文从理论和经验上分析了中国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及经济开放对该进程的影响,表明:两个劳动力市场的均衡工资差距在受到外生冲击后回到均衡水平的能力是衡量我国区域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一个较好标准;经济开放对我国区域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程度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其主要机制是减少或消除劳动力迁移过程中的各种障碍性因素、推进我国地区劳动力市场的开放等;我国各区域劳动力市场一体化进程不同,华北、华东、华南区域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程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市场一体化 经济开放 劳动力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能提升出口产品质量吗:基于2006年统筹城乡就业试点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2
5
作者 阳立高 于金柳 +1 位作者 龚世豪 丁丹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59-174,共16页
探寻提高出口产品质量进而培育出口竞争新优势,是实现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的重要路径,也是政策制定者和学术界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利用2000—2008年中国工业企业和中国海关进出口的匹配数据,基于2006年统筹城乡就业试点的准自然实... 探寻提高出口产品质量进而培育出口竞争新优势,是实现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的重要路径,也是政策制定者和学术界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利用2000—2008年中国工业企业和中国海关进出口的匹配数据,基于2006年统筹城乡就业试点的准自然实验,考察了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产生了显著且稳健的促进作用,参加统筹城乡就业试点后,所在地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幅度约12.1%。动态效应检验发现,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影响的提升作用在整体上呈现先增强后减弱的倒U型特征。异质性检验发现,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异质性,即对于非国有企业、差异化产品企业、内陆地区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产生更大的促进作用。影响机制检验发现,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主要通过提高企业劳动力技能进而促进出口产品质量升级,而一体化带来的用工成本上升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出口产品质量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 出口产品质量 统筹城乡就业试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城市圈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障碍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刘兰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70-73,共4页
近年来,武汉城市圈劳动力市场逐步发育起来,但由于受观念和体制等诸多因素的束缚,与其他要素市场相比,武汉城市圈劳动力市场的发育相对滞后。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形成一体化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建立合理回报机... 近年来,武汉城市圈劳动力市场逐步发育起来,但由于受观念和体制等诸多因素的束缚,与其他要素市场相比,武汉城市圈劳动力市场的发育相对滞后。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形成一体化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建立合理回报机制和完善劳动力市场就业服务功能,将有助于提高武汉城市圈劳动力市场的一体化水平及其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汉城市圈 劳动力市场一体化 障碍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可持续减贫效应——基于OECD绿色增长框架下的绿色减贫效率 被引量:5
7
作者 孙博文 谢贤君 程志强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97-204,共8页
基于长江经济带1998-2016年的面板数据,运用动态面板系统GMM估计方法,实证检验了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对农村贫困率和可持续减贫效率的影响。结果证实:(1)基于单一工资率计算的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指数不断下降,这意味着长江经济带城乡... 基于长江经济带1998-2016年的面板数据,运用动态面板系统GMM估计方法,实证检验了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对农村贫困率和可持续减贫效率的影响。结果证实:(1)基于单一工资率计算的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指数不断下降,这意味着长江经济带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水平在波动中不断提升,与此对应的是农村贫困率不断下降与OECD绿色发展框架下可持续减贫效率不断提升;(2)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在显著降低农村贫困水平的同时,还有助于提高OECD绿色发展框架下可持续减贫效率,具有制度的稳定性与可持续性;(3)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通过降低城乡收入差距这一中间路径减少了农村贫困发生率,提高了可持续减贫效率,但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对农村劳动力生产率这一中间路径的作用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市场一体化 劳动力市场分割 可持续减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城市群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测度及影响因素——基于劳动力工资视角的分析 被引量:16
8
作者 陈立泰 李金林 叶长华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12,共8页
文章利用2001-2014年长江经济带三大城市群69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基于劳动力工资视角,对其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水平进行了测度,分析了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长江经济带三大城市群内69个城市劳动力工资绝对平均偏差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其劳动... 文章利用2001-2014年长江经济带三大城市群69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基于劳动力工资视角,对其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水平进行了测度,分析了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长江经济带三大城市群内69个城市劳动力工资绝对平均偏差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其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水平较低,且分割现象越来越明显;就三大城市群比较而言,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程度高于长江中游城市群与成渝城市群;长江经济带各城市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固定资产投资、实际使用外资及各城市科技支出的差距越大,则各城市之间劳动力工资偏差就越大,劳动力市场越趋于分割;各城市的教育支出和政府其他支出差距越大,则城市间的劳动力工资偏差越小,劳动力市场越趋于一体化;此外,就三大城市群分别而言,以上因素对其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影响有显著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市场 一体化 劳动力工资 长江经济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城市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水平测度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7
9
作者 陈红霞 席强敏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81-88,共8页
基于1994-2012年时间区间的分析认为,京津冀区域内13个地级以上城市劳动力工资绝对平均偏差呈现逐渐扩大的发展趋势。研究认为影响城市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因素主要体现在城市间相关因素相对水平的差异上,具体在京津冀区域的表现为,城市... 基于1994-2012年时间区间的分析认为,京津冀区域内13个地级以上城市劳动力工资绝对平均偏差呈现逐渐扩大的发展趋势。研究认为影响城市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因素主要体现在城市间相关因素相对水平的差异上,具体在京津冀区域的表现为,城市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与劳动力市场一体化负相关;城市吸纳人口能力的差距与区域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正相关;城市间使用外资规模差距越大,区域劳动力市场越趋于分割;城市间固定资产投资的差距越大,城市间劳动力工资绝对偏差越小,区域劳动力市场越趋于整合;城市间政府消费支出占比差异、教育支出占比差异以及科技支出占比差异与城市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市场 经济一体化 工资 京津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理论初探:内涵、特征与实现条件 被引量:13
10
作者 张文 徐小琴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6-29,共4页
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与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劳动力市场从城乡二元分割状态向城乡一体化状态演变的过程,能够实现城乡劳动力资源的自由流动、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它应具备城乡劳动力流动自由化、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合理... 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与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劳动力市场从城乡二元分割状态向城乡一体化状态演变的过程,能够实现城乡劳动力资源的自由流动、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它应具备城乡劳动力流动自由化、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合理化、城乡教育培训资源共享化、城乡劳动力市场监督调控一致化等四个基本特征。实现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应满足五个条件:加强制度创新以建立平等的劳动力市场法规体系和运作机制;完善农村社会保障机制以建立城乡合理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劳动力市场中介组织以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促进体系;统筹城乡教育培训资源以建立城乡一体化人力资源开发体系;完善劳动力市场管理以营造良好的劳动力市场运行秩序和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市场 城乡一体化 统筹城乡就业 实现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结构性因素分析——基于江西省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文 徐小琴 《企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36-138,共3页
基于1978~2008年江西省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改革开放30年以来显著影响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发展的结构性因素主要是就业结构(第一产业就业人员比重变动)、产业结构(非农产业增加值比重变动)以及城乡人口结构(城镇化率... 基于1978~2008年江西省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改革开放30年以来显著影响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发展的结构性因素主要是就业结构(第一产业就业人员比重变动)、产业结构(非农产业增加值比重变动)以及城乡人口结构(城镇化率变动)在制度约束下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因此,必须进一步优化就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完善城乡人口结构,加速城乡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进程,提高非农就业水平,推进农村产业非农化,破除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性障碍,构建城乡一体化劳动力市场,从而有效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市场 城乡一体化 统筹城乡就业 结构性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制约因素分析——基于外出就业农民工的问卷调查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文 郭苑 万军花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38-41,共4页
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是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环节。近年来民工潮、用工荒及城乡结构性失业等问题逐步严重化,尽管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但尚未从根源上破除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障碍。依... 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是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环节。近年来民工潮、用工荒及城乡结构性失业等问题逐步严重化,尽管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但尚未从根源上破除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障碍。依据课题组所进行的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问卷调查的数据,通过AHP层次分析法,对各个制约因素进行权重比较,甄选出七个主要制约因素:城乡居民工资差异、户籍、社会保障、家庭收入来源、从事行业、工作环境以及最高学历,这七个因素占到总制约因素权重的67.69%,并根据这些主要制约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市场 城乡一体化 制约因素 农民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部地区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文 尹继东 万军花 《求实》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0-43,共4页
中部地区在城乡劳动力市场建设中存在着市场网络建设滞后、劳动力培训力度不够、劳务工合法权益保障不力、城乡分割的体制性障碍尚存等问题。解决问题的办法是加快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建设,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
关键词 劳动力市场 城乡一体化 中部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财政分权与中国省际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基于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20
14
作者 王海南 崔长彬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5-62,共8页
基于相对价格法和探索性空间分析方法考察了全国30个省区市(不含西藏和港澳台)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时空特征,运用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财政分权等因素对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影响的时空异质性。结果表明,2009—2018年全国省际劳动... 基于相对价格法和探索性空间分析方法考察了全国30个省区市(不含西藏和港澳台)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时空特征,运用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财政分权等因素对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影响的时空异质性。结果表明,2009—2018年全国省际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水平呈现先升后微降的总体上升趋势,少数省区市劳动力市场分割与多数省区市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并存。2015—2018年全国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空间集聚明显,存在显著正向空间自相关。GTWR模型比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和全局线性回归模型有更高的拟合优度,财政收入分权对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具有正向作用,在所有解释变量中影响强度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分权 劳动力市场 时空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主要问题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宋锦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3-109,148,共7页
中国的大规模劳动力流动是劳动力市场融合的重要特征,但制度导致的劳动力市场分割也在多个层面上存在。随着我国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外来劳动力在同酬方面已经基本得到保障,但同工、社保参与和公共服务的可及性仍然存在很多问题。近年来,... 中国的大规模劳动力流动是劳动力市场融合的重要特征,但制度导致的劳动力市场分割也在多个层面上存在。随着我国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外来劳动力在同酬方面已经基本得到保障,但同工、社保参与和公共服务的可及性仍然存在很多问题。近年来,政府进行了一系列户籍制度和流动人口管理的改革。这些措施使不同行政层级之间的劳动力市场分割有所加剧,劳动力市场的跨省分割被加强,但鼓励了劳动者在流入地长期居住。劳动力流动行为因此受到影响。面对中国"新常态"的发展阶段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现实,灵活的劳动力市场愈发重要。建立能够服务于现代劳动力市场管理的信息系统和在更大范围内进行资源统筹,是当前政策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市场 劳动力流动 迁移 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发展的时空演变、区域差异及分布动态演进 被引量:9
16
作者 周正柱 周鹃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75-88,共14页
文章在利用相对价格法对2005-2019年长三角城市群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水平测度的基础上,采用冷热点分析、Dagum基尼系数、Kernel密度估计和Markov链进一步考察其时空特征、区域差异及动态演进特征。研究发现:(1)长三角城市群劳动力市场一... 文章在利用相对价格法对2005-2019年长三角城市群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水平测度的基础上,采用冷热点分析、Dagum基尼系数、Kernel密度估计和Markov链进一步考察其时空特征、区域差异及动态演进特征。研究发现:(1)长三角城市群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水平呈现“逐渐上升-波动下降”的非线性特征,且呈现“浙江9城市>江苏9城市>安徽8城市>上海市”的分布特征。(2)长三角城市群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发展具有较强的空间集聚态势,热点区域由江苏城市逐渐向上海、浙江城市扩散,而冷点区域主要集聚于安徽城市。(3)区域差异总体上呈现“缩小-扩大”的演进态势,其中上海区域内差距最大,“浙江9城市”区域内差距最小,且区域间差异是区域差异的主要来源。(4)长三角城市群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水平演变呈现明显的“俱乐部趋同”与“马太效应”,同时处于高水平地区的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发展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因此,努力缩小长三角城市群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发展区域差距,对推进城市群劳动力市场协调发展和要素市场化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城市群 劳动力市场一体化 Dagum基尼系数 核密度估计 马尔可夫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陆远权 陈莉 张源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88-97,共10页
消除市场壁垒,促进劳动力合理流动对实现区域协同发展和促进经济发展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利用相对价格法对2002—2020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16个城市的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水平进行度量,并进一步解析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成渝地区双城经... 消除市场壁垒,促进劳动力合理流动对实现区域协同发展和促进经济发展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利用相对价格法对2002—2020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16个城市的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水平进行度量,并进一步解析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水平在波浪式变化中呈现整合态势,但未能形成有效协同,第二产业和生活性服务业的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水平较高。经济发展水平、政府支持力度、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结构合理化是影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主要因素,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对外开放水平的作用较小。研究结论旨在促进区域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发展,助力成渝地区成为有实力、有特色的双城经济圈纾解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劳动力市场 一体化水平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与就业结构优化研究综述 被引量:9
18
作者 张文 郭苑 徐小琴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2011年第9期139-143,共5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劳动力市场经历了一个从分割向统筹发展的渐进式一体化过程,就业结构也逐步得到调整和部分优化。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和就业结构优化等问题成为不少学者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文章在阐述国外劳动力流动和就业理论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劳动力市场经历了一个从分割向统筹发展的渐进式一体化过程,就业结构也逐步得到调整和部分优化。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和就业结构优化等问题成为不少学者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文章在阐述国外劳动力流动和就业理论的基础上,总结了当前学术界关于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与就业结构优化的主要观点,并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相关研究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一体化 劳动力市场 就业结构优化 研究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要素价格扭曲对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周正柱 周鹃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9-41,共13页
基于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和区域协调发展的背景,利用2010—2019年长三角城市群27个中心城市的面板数据,借助系统GMM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考察要素价格扭曲对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影响及传导机制。研究发现:要素价格扭曲对劳动力市场一... 基于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和区域协调发展的背景,利用2010—2019年长三角城市群27个中心城市的面板数据,借助系统GMM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考察要素价格扭曲对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影响及传导机制。研究发现:要素价格扭曲对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具有明显的抑制效应;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要素价格扭曲主要通过降低人才集聚水平、减缓城市化进程和阻碍产业结构升级,对劳动力市场一体化产生负向影响;分区域看,劳动力市场一体化高水平地区和低水平地区的要素价格扭曲都对劳动力市场一体化产生抑制效应,且高水平地区受影响的程度要小于低水平地区,人才集聚、城市化和产业结构升级的中介效应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城市群 要素价格扭曲 劳动力市场一体化 系统GMM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曾庆学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3期10876-10878,共3页
人力资本的流动是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分析了我国农村人力资本流动受阻的障碍,指出了人力资本城乡双向流动的现实意义,最后提出了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
关键词 城乡 劳动力市场 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