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然灾害对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的影响——基于风险与生计韧性的“推力-粘力”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曾雪婷 安贤娟 +1 位作者 盛亦男 向华 《西北人口》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4-86,共13页
近年来自然灾害频发,造成的威胁与冲击给农业生产以及农民生计带来了多重挑战。文章以长江流域为研究区域,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运用Logistic模型分析了自然灾害与生计韧性对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的“推力-粘力”效应。一方面... 近年来自然灾害频发,造成的威胁与冲击给农业生产以及农民生计带来了多重挑战。文章以长江流域为研究区域,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运用Logistic模型分析了自然灾害与生计韧性对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的“推力-粘力”效应。一方面,从经济和社会两个角度验证了自然灾害对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的“推力”作用。另一方面,分析灾害风险背景下农户生计韧性对降低农村劳动力因灾外流现象的“粘力”作用,旨在从自然环境角度为农村劳动力流动提供经验证据。研究发现:(1)自然灾害不仅会减少农业净收入,同时也会提升相对剥夺感,两种因素产生同向的推力效应导致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而那些生活在自然灾害频发区的农村劳动力会受到更大的负面影响。(2)新农合以及政府补贴等形式的生计韧性存在显著粘力,能够降低劳动力由于受到自然灾害冲击而外出就业的概率。(3)洪涝、台风等气象灾害以及农林病虫害导致粮食主产区的农村劳动力因灾外流的现象更为明显。同时各种自然灾害对于长江不同河段的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的影响也有明显的异质性。(4)受到灾害冲击后,大部分农村劳动力会选择短期外出就业,该时间效应受到人力资本、家庭抚养情况以及务工收入等因素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在气候变化与灾害频发的背景下,需要及时在灾后给予经济支持与心理疏导,并发挥补助与社会保障的粘性作用,对于减缓农村劳动力因灾外流的倾向,稳定农民留乡就业,保障粮食安全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灾害 农村劳动力 外出就业 生计韧性 “推力-粘力”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析我国工业劳动生产率增长、就业与劳动力市场之间的联系
2
作者 王珺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4期38-43,共6页
当前,我国工业发展仍面临着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充分就业的矛盾。正确处理这个矛盾,不仅需要调整现行的产业政策,而且需要转变劳动力资源配置机制。它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结构调整、体制转换和长期稳定发展的焦点之一。工业总产值是劳动... 当前,我国工业发展仍面临着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充分就业的矛盾。正确处理这个矛盾,不仅需要调整现行的产业政策,而且需要转变劳动力资源配置机制。它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结构调整、体制转换和长期稳定发展的焦点之一。工业总产值是劳动生产率和就业的变动函数,两者在产值增长中所贡献的份额差异成为划分经济发展类型的标准之一。比如,60%以上的产值增长归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40%以下的产值增长是靠增加就业人数取得的,一般被称为集约型经济。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劳动生产率 劳动力市场 劳动力数量 劳动生产率增长率 资源配置机制 非农产业 正确处理 稳定发展 充分就业 结构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增长和发展对劳动力人口需求的理论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周天勇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78-84,共7页
多年来,学术界就我国的人口、劳动力过剩等问题展开了讨论,都认为,劳动力供给过剩,就业将是90年代和下个世纪前一两个年代的大问题,也认识到就业与经济增长、投资等等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与经济发展方式也密切相关。那么,经济怎样增长... 多年来,学术界就我国的人口、劳动力过剩等问题展开了讨论,都认为,劳动力供给过剩,就业将是90年代和下个世纪前一两个年代的大问题,也认识到就业与经济增长、投资等等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与经济发展方式也密切相关。那么,经济怎样增长和发展,才能使劳动力就业问题解决得好一些呢?有必要从理论上分析经济增长速度、投资、经济发展与国民经济对劳动力人口需求、就业水平、失业率等等之间的关系,同时给其中一些问题的计量实证研究在理论上提供一种方法。劳动力是推动经济增长和发展最重要的资源,劳动力人口的就业水平又是由经济增长和发展对劳动力人口的需求所决定的,其中经济增长决定劳动力的就业机会,即需求水平;而经济发展决定整个国民经济对劳动力人口的需求容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过剩 经济增长速度 劳动力需求量 经济发展 适度劳动力人口 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 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 人口需求 就业机会 就业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如何影响劳动力就业需求?——来自中国企业层面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34
4
作者 孟浩 张美莎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5-73,93,共10页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加速了“机器代人”的进程,给劳动力就业市场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在一个准自然实验的框架下,以中国上市公司2010—2019年员工就业数据为样本,采用双重差分法系统研究了人工智能对不同...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加速了“机器代人”的进程,给劳动力就业市场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在一个准自然实验的框架下,以中国上市公司2010—2019年员工就业数据为样本,采用双重差分法系统研究了人工智能对不同技能劳动力就业需求的影响效果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人工智能降低了现阶段企业劳动力的总体需求。(2)人工智能对劳动力就业需求的影响具有结构性特征,人工智能显著提升了高技能和低技能劳动力就业需求,降低了中技能劳动力就业需求。(3)从作用机制来看,人工智能通过企业生产规模扩张途径增加了低技能劳动力就业,通过技术升级途径提升了高技能劳动力就业,降低了中等技能劳动力就业。(4)人工智能对劳动力就业需求影响在不同产权、不同行业及不同地区存在非对称性。据此提出,应针对不同人群制定差异化的就业促进和社会保障政策,同时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制定差异化的人工智能产业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就业需求 劳动力市场 劳动技能 自然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与云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被引量:2
5
作者 黄宁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S1期22-25,共4页
关键词 剩余劳动力 托达罗 流动模型 现代部门 预期收入 农业劳动力 人口自然增长率 经济发展问题 劳动力过剩 城乡二元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战后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长期下降的原因及其利弊 被引量:1
6
作者 曾德国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82年第1期25-30,共6页
【正】 近三十年来,发达国家的人口增长缓慢,自然增长率不断下降,有些国家甚至出现负数,并产生一些新问题。对于这种与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膨胀”完全不同的另一类人口问题,很值得我们认真研究。一.发达国家人口发展的情况在世界近代史上... 【正】 近三十年来,发达国家的人口增长缓慢,自然增长率不断下降,有些国家甚至出现负数,并产生一些新问题。对于这种与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膨胀”完全不同的另一类人口问题,很值得我们认真研究。一.发达国家人口发展的情况在世界近代史上,工业发达国家人口增长曾经是比较快的。如1850—1900年,欧洲人口增长速度是8‰,北美洲是23‰,而同期亚洲和非洲的人口增长速度分别为3‰和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自然增长率 工业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人口增长速度 增长缓慢 劳动力不足 平均年增长率 科学技术 经济制度 经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劳动就业和经济增长的关系(二)
7
作者 冯兰瑞 周贝隆 苏崇德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1983年第2期58-63,共6页
三、劳动就业与经济增长之间量的关系的分析 下面,我们就来进一步从量的方面探讨这种规律性,来考察劳动就业与经济增长之间量的关系。 (一)本世纪最后二十年劳动力与经济增长情况的展望 赵紫阳总理在五届人大四次会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 三、劳动就业与经济增长之间量的关系的分析 下面,我们就来进一步从量的方面探讨这种规律性,来考察劳动就业与经济增长之间量的关系。 (一)本世纪最后二十年劳动力与经济增长情况的展望 赵紫阳总理在五届人大四次会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们要“力争用二十年的时间使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使人民的消费达到小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劳动就业 政府工作报告 工农业总产值 劳动力 国民经济 小康水平 增长情况 增长率 劳动生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就业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李俊锋 邹红美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04S期45-46,共2页
关键词 相关性分析 持续高速增长 人口就业 经济增长速度 劳动力就业 经济增长率 2003年 1978年 经济发展 失业问题 非一致性 失业人数 就业压力 正相关 各国 吸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复苏时失业率与经济增长率背离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幼樵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12-113,共2页
许多经济指标通常都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然而在特殊的条件下的经济指标相背离并非意味着产生了新的经济逻辑。我国目前出现的失业率与经济增长率同步攀升的现象是经济复苏时的必然,它并不违背任何经济规律。而随着经济增长率提高的延续,... 许多经济指标通常都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然而在特殊的条件下的经济指标相背离并非意味着产生了新的经济逻辑。我国目前出现的失业率与经济增长率同步攀升的现象是经济复苏时的必然,它并不违背任何经济规律。而随着经济增长率提高的延续,最终失业率必定趋于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复苏 失业率 经济增长率 中国 就业工作 劳动力市场 GDP 国内生产总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力资源与劳动就业探讨 被引量:3
10
作者 赵景峰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经济论坛)》 2003年第4期48-51,共4页
1957年,马寅初先生提出“新人口论”,次年开始,他的经济观点和人口理论受到批判。此后,中国人口从50年代初的6亿增至70年代末的近10亿。20年增长近50%。这一时期的人口增长,在今天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的巨大包袱。“白发浪潮”下的中国怎... 1957年,马寅初先生提出“新人口论”,次年开始,他的经济观点和人口理论受到批判。此后,中国人口从50年代初的6亿增至70年代末的近10亿。20年增长近50%。这一时期的人口增长,在今天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的巨大包袱。“白发浪潮”下的中国怎么办?城市家庭子女减少而农村家庭子女增多怎么办?中国男女比例将达到133:100,从而产生3000万-5000万单身汉怎么办?思考这些问题,分析其与就业之间形成难以调和的矛盾的成因,我们认为,中国必须多管齐下,实施人才强国的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人力资源 劳动就业 劳动年龄人口 人口增长率 劳动力素质 劳动报酬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乡镇企业就业增长徘徊的实证分析与对策研究
11
作者 吴建光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32-37,共6页
80年代中后期,我国乡镇企业的高速增长扩大了对农村剩余劳力的需求,1984—1988年短短4年间乡镇企业新增就业人数达4341万人,年均递增1085万人。这一时期,农村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大大加快了农村非农化的进程,二元经济结构下形成的城乡... 80年代中后期,我国乡镇企业的高速增长扩大了对农村剩余劳力的需求,1984—1988年短短4年间乡镇企业新增就业人数达4341万人,年均递增1085万人。这一时期,农村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大大加快了农村非农化的进程,二元经济结构下形成的城乡就业结构受到了极大的冲击。然而,好景不长,自1989年始,乡镇企业就业连续两年呈现负增长,到1991年底,就业虽略有回升,但仍远未达到1988年的水平。乡镇企业就业增长徘徊的局面,已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本文拟对此进行若干实证性的理论分析,以探求加快我国乡镇企业就业增长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镇企业发展 就业增长率 就业结构 农村剩余劳力 乡村企业 农村非农化 增长速度 就业人数 农村劳动力 交通运输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我国劳动就业问题的再认识
12
作者 许玉龙 曲书敏 《社会科学辑刊》 1984年第3期61-63,共3页
我们认为对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的待业现象应当进行具体分析。社会主义社会不可能是“充分就业’的,而是部分待业和部分就业的社会。劳动就业问题对于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对于这个问题必须不断研究和探索,找出最佳的就业模... 我们认为对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的待业现象应当进行具体分析。社会主义社会不可能是“充分就业’的,而是部分待业和部分就业的社会。劳动就业问题对于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对于这个问题必须不断研究和探索,找出最佳的就业模式。一、待业与失业的本质区别待业是就业的对称,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包括:进入劳动年龄尚未就业者、社会闲散人员、某些企业经整顿或技术改造后富余的人员以及退休后仍有劳动条件的人;狭义的主要指自然增加而未及时就业的劳动力,即“待业青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业问题 技术改造 充分就业 战略意义 自然增加 劳动力 待业青年 失业 劳动 就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人口自然变动负增长及对策研究
13
作者 俞伟平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7,共5页
上海市人口自然变动负增长及对策研究俞伟平继1992年市区有7个区人口自然然变动负增长之后,1993年市区(除闵行、宝山区外)已经全面进入负增长,从而使全市人口自然变动出现了负增长(即人口出生率低于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为... 上海市人口自然变动负增长及对策研究俞伟平继1992年市区有7个区人口自然然变动负增长之后,1993年市区(除闵行、宝山区外)已经全面进入负增长,从而使全市人口自然变动出现了负增长(即人口出生率低于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为负值)。使上海人口发展处于一个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自然变动 人口死亡率 人口出生率 对策研 计划生育工作 自然增长率 本市人 劳动力短缺 生育政策 社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高速增长缘何拉不动就业马车
14
作者 粱优彩 《财会月刊(合订本)》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C期6-7,共2页
我国经济增长和就业问题正沿着与其他国家截然不同的轨道发展。
关键词 经济增长率 就业结构 中国 就业岗位 失业率 劳动力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动就业和所有制结构改革
15
作者 李凌 《齐鲁学刊》 1982年第2期16-18,共3页
近几年,我国每年出生人口一千七、八百万,也就是说,每年约有同等数目的青年成长起来,进入社会。这是一支强大的劳动后备军,如果安排得好,将促进四化建设;如果安排不好,就会浪费大量劳力,对青年及其家庭、对社会安定团结都不利。我国人口... 近几年,我国每年出生人口一千七、八百万,也就是说,每年约有同等数目的青年成长起来,进入社会。这是一支强大的劳动后备军,如果安排得好,将促进四化建设;如果安排不好,就会浪费大量劳力,对青年及其家庭、对社会安定团结都不利。我国人口80%以上在农村,每年约增加一千多万农村青年参加劳动,但我国耕地少,平均每人约只有一亩半地,只相当于全世界人均耕地的四分之一。我国农村约有三亿多劳力,平均每劳动力只负担耕地五亩左右(美国928亩;苏联135亩。解放前,在华北地区,雇农给地主扛活,每人负担三十亩以上)。这些情况说明,我国农村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另一方面,我国还有荒地约16亿亩,有草原42亿亩,有荒山荒坡11亿亩,还有大量的江河湖海水面,农林牧渔各业也都有大量的副产品可以综合利用。这又说明,我国农村的自然资源是丰富的,发展生产大有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我国农村 劳动就业 人均耕地 剩余劳动力 农村青年 综合利用 自然资源 多种经营 副产品 就业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部地区内外就业格局演变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伯娜 殷李松 贾敬全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2014年第9期66-70,98,共6页
文章从系统角度,构建地区就业格局演变模型,解构就业数据,研究中部地区就业格局演进轨迹。结果表明:中部就业自然增长率演进方面,23年前后的人口自然增长率能解释轨迹演进的86%,历程为:1981-1984年为"V"形,1987-1996年为复杂... 文章从系统角度,构建地区就业格局演变模型,解构就业数据,研究中部地区就业格局演进轨迹。结果表明:中部就业自然增长率演进方面,23年前后的人口自然增长率能解释轨迹演进的86%,历程为:1981-1984年为"V"形,1987-1996年为复杂波动,1996-2011年为"长U"形,2012-2015年为低幅波动,2016-2020年由4.47升至5.66,并在2021-2030年下降并维持在4.00以上,中部用工荒在2016年进入潜伏,2024年左右爆发。中部内部就业格局演进方面,直至2011年,除1983年与1985年外均为拥塞,2012-2015年缓解明显,2016-2021年却逆转加重,2021-2030年不断缓解但无法解除,因而中部内部很长时间内仍存在就业难。中部内外就业格局演进方面,1979-2003年中部吸纳西部劳动力的同时并向东部、东北转移劳动力,2003-2011年中部、东部、东北则为竞争,2003年中部出现"恐慌式用工荒",至2011年"恐慌"仍在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业格局 自然就业增长率 拥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世纪我国妇女就业问题思考 被引量:2
17
作者 林建珍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2000年第6期72-73,22,共3页
关键词 就业岗位 就业增长率 妇女就业问题 服务业 服务行业 服务部门 就业形势 第三产业 产业结构 劳动力 群团组织 知识层次 就业人口 在业人口 就业 下岗女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几个问题
18
作者 马镔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19-21,共3页
一、劳动生产率和劳动生产力 关于劳动生产率和劳动生产力,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有过重要论述。这两者的联系和区别究竟怎样呢? 劳动生产力包括劳动的自然生产力和劳动的社会生产力,表现为劳动产品总量的多少和质量的好坏。劳动生产... 一、劳动生产率和劳动生产力 关于劳动生产率和劳动生产力,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有过重要论述。这两者的联系和区别究竟怎样呢? 劳动生产力包括劳动的自然生产力和劳动的社会生产力,表现为劳动产品总量的多少和质量的好坏。劳动生产率指的是劳动者在单位时间内平均生产多少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生产率 劳动生产力 劳动力 五时 几个问题 劳动密集型企业 劳动就业 扩大生产 劳动自然生产力 剩余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就业理论的演变及其发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智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51-57,共7页
就业问题始终是当今世界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它既是综合的经济问题,也是复杂的社会问题。如果从19世纪初期法国经济学家让-巴蒂斯特·萨伊(Jean-BaptisteSay1767~1832年)在其1803年出... 就业问题始终是当今世界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它既是综合的经济问题,也是复杂的社会问题。如果从19世纪初期法国经济学家让-巴蒂斯特·萨伊(Jean-BaptisteSay1767~1832年)在其1803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概论》中提出的“供给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业理论 自然失业率 通货膨胀率 合理预期学派 弗里德曼 凯恩斯 就业 西方就业理论 就业问题 农村剩余劳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地区内外就业格局的演变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贾敬全 田伟 殷李松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10-113,共4页
文章从系统角度构建地区就业格局演变模型,解构就业数据,研究西部内外就业格局演进。结果表明:(1)西部23年前后的人口自然增长率能解释就业自然增长率演进的95%,历程为:前者的“V”形波动(1957—1963年)与“长L”回落(1964—199... 文章从系统角度构建地区就业格局演变模型,解构就业数据,研究西部内外就业格局演进。结果表明:(1)西部23年前后的人口自然增长率能解释就业自然增长率演进的95%,历程为:前者的“V”形波动(1957—1963年)与“长L”回落(1964—1990年),引发了后者的“近似V”形(1980—1986年)与“平缓长L”回调至平稳(1984—2014年);西部在2013—2020年处于自然就业相对繁荣,2021年进入用工荒潜伏期,2027年用工荒爆发。(2)西部内部就业格局演进方面,1994年进入支持状并持续至2030年,惯性、就业自然增长率共同解释了支持的98.75%。(3)西部外部就业格局演进方面,1979—1994年就业格局演进主要表现为吸纳及共生,1995—2014年为三极抢夺西部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业格局 自然就业增长率 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