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4篇文章
< 1 2 4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劳动力的非商品性及劳动力价值的含义——对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中“劳动产品”和“交换”的考辨 被引量:3
1
作者 朱富强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0-34,共5页
有两个方面的原因决定了劳动力的非商品性: (1) 人是社会中创造价值的主体,而不应该当作商品看待; (2) 生产劳动力的劳动与生产一般商品的劳动存在很大不同, 其中的自然劳动力部分不是劳动的产物, 因而不具有价值属性。相应地, 对... 有两个方面的原因决定了劳动力的非商品性: (1) 人是社会中创造价值的主体,而不应该当作商品看待; (2) 生产劳动力的劳动与生产一般商品的劳动存在很大不同, 其中的自然劳动力部分不是劳动的产物, 因而不具有价值属性。相应地, 对劳动力价值可以有三种理解: 一是体现劳动力形成所需投入的物化劳动的维系劳动力价值; 二是凝结在劳动者身上的物化劳动价值; 三是劳动力本身具有能够在未来带来收入流的贴现之价值。从本质上说, 工资并不等于维系劳动力价值的大小, 而是基于它所能创造的价值, 一般在维系劳动力价值和所创造的价值之间波动, 其量的多与少取决于劳动与资本交换时双方的地位和势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 价值 商品属性 工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动力商品价值理论的再认识 被引量:7
2
作者 胡新宇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7期4-4,6,共2页
提出了劳动力商品价值一般构成的概念,论述了劳动力商品价值的一般构成中包括劳动者享受性消费所需要的支出。
关键词 劳动力商品价值理论 古典经济学 英国 马克思 剩余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动力商品化的价值意义探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黄忠芳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2年第5期54-59,共6页
劳动力商品的自由交换是个人价值实现的必经阶段 ,市场经济与个人价值实现的需求是一致的。建立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下的劳资关系对个人价值的实现具有促进作用 。
关键词 劳动力商品 个人价值 市场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剩余价值如何产生是一个“难解的谜”吗?——鲍德里亚对马克思劳动力商品概念的误解
4
作者 刘敬东 林宏彬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6,共6页
鲍德里亚在《生产之镜》第一章中对马克思的批判,存在着对马克思劳动力商品概念的误解。他将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即劳动当作了劳动力商品概念的全部。这使得他将马克思关于劳动力商品的二重性与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两个不同层次的问题混... 鲍德里亚在《生产之镜》第一章中对马克思的批判,存在着对马克思劳动力商品概念的误解。他将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即劳动当作了劳动力商品概念的全部。这使得他将马克思关于劳动力商品的二重性与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两个不同层次的问题混淆在一起,并把劳动量误认为"劳动力的量",从而最终无法理解剩余价值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商品 剩余价值 劳动二重性 使用价值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动力商品化与个人价值实现的一致性
5
作者 黄忠芳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17-120,共4页
劳动力商品的自由交换是个人价值实现的必经阶段,市场经济与个人价值实现的需求是一致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劳动力商品化不是简单移植资本主义商品关系,建立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下的劳资关系对个人价值的实现具有促进作用。作者认为社会主... 劳动力商品的自由交换是个人价值实现的必经阶段,市场经济与个人价值实现的需求是一致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劳动力商品化不是简单移植资本主义商品关系,建立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下的劳资关系对个人价值的实现具有促进作用。作者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劳动力商品化与个人价值实现是可以达到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商品 个人价值 市场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动力商品:我国市场经济学应建立的范畴 被引量:1
6
作者 姚挺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7-52,共6页
劳动力商品范畴是马克思发现的市场经济的科学范畴之一,我国的市场经济学应有这个科学范畴;劳动力商品范畴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对我国市场经济改革均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 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 劳动力商品的等价交换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商品价值与劳动力价值的关系——与林子力先生商榷 被引量:8
7
作者 郝晓光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1989年第9期55-57,共3页
著名理论经济学家林子力前不久提出了将抽象劳动概念划分为不同形态的“三层抽象”的观点。但本文作者提出了一种与之不同的抽象劳动概念发展过程中的“三种抽象”的观点。虽然双方的分歧是初步的,但是,关于抽象劳动概念的讨论是关于哲... 著名理论经济学家林子力前不久提出了将抽象劳动概念划分为不同形态的“三层抽象”的观点。但本文作者提出了一种与之不同的抽象劳动概念发展过程中的“三种抽象”的观点。虽然双方的分歧是初步的,但是,关于抽象劳动概念的讨论是关于哲学价值概念的讨论的继续,所涉及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带有根本性的价值范畴的问题。我们希望理论界的同志们关心这种讨论,为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水平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价值 劳动力商品 马克思主义价值 商品价值 抽象劳动 劳动手段 劳动概念 商品交换 交换方式 手工劳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劳动力的商品性和价值性
8
作者 吴思伟 《社会科学研究》 1988年第3期121-124,共4页
一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在一切社会经济条件下都表现为商品与货币的外在对立统一运动。在这个运动中也包含着劳动者自身的劳动力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那末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 一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在一切社会经济条件下都表现为商品与货币的外在对立统一运动。在这个运动中也包含着劳动者自身的劳动力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那末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过程是否也具有这一特性呢?对此,我想从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的具体社会方式和对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费用由谁负担二方面作一肤浅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价值 劳动 占有生产资料 使用价值 再生产过程 社会主义现阶段 社会主义商品 经济关系 社会经济条件 生产费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工资和劳动力商品价值理论若干问题的探讨
9
作者 徐士兵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4-5,共2页
在当今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雇佣工人的工资发生分化。传统的观点认为工资是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或价格转化,劳动力商品价值由满足劳动力延续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决定,无法对雇佣工人工资分化的现象作出令人信服的解释。因此,在坚持马克思... 在当今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雇佣工人的工资发生分化。传统的观点认为工资是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或价格转化,劳动力商品价值由满足劳动力延续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决定,无法对雇佣工人工资分化的现象作出令人信服的解释。因此,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对此进行探讨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资 劳动力 劳动力商品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剩余价值、资本、劳动力商品的两重性
10
作者 周英杰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5期79-80,共2页
马克思在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时,运用科学的抽象法,从大量的、普遍的经济现象中,抽象出一系列经济范畴。传统理论往往把它们中的多数看成是对资本主义特有经济现象的理论概括。至于揭露资本主义剥削本质的剩余价值、资本、劳动力商品... 马克思在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时,运用科学的抽象法,从大量的、普遍的经济现象中,抽象出一系列经济范畴。传统理论往往把它们中的多数看成是对资本主义特有经济现象的理论概括。至于揭露资本主义剥削本质的剩余价值、资本、劳动力商品等范畴,更是非资本主义莫属。在此,笔者想谈谈对这些问题的理解。大家知道,经济范畴是经济现象中最一般、最本质东西的理论概括。资本主义社会是高度发达的私有制商品经济社会,在这个社会中大量的经济现象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它们是商品经济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价值 劳动力商品 经济现象 经济范畴 资本主义剥削 剩余劳动 资本家 马克思 两重性 双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是劳动有价值还是劳动力有价值——兼与关柏春同志商榷 被引量:3
11
作者 何炼成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5,20,共3页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力是商品,具有价值;劳动作为流动状态,本身没有价值,但可以创造价值。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劳动力也可以成为商品,因而具有价值,而劳动本身也没有价值。
关键词 劳动力商品 劳动力价值 劳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劳动力商品问题刍议 被引量:2
12
作者 唐勤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92-94,共3页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 ,劳动力归劳动者个人所有 ,是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前提条件 ;劳动者个人不能直接占有和支配公有的生产资料 ,是劳动力成为商品的直接原因。社会主义劳动力商品与资本主义劳动力商品的本质区别 ,在于剩余价值被谁占有。确...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 ,劳动力归劳动者个人所有 ,是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前提条件 ;劳动者个人不能直接占有和支配公有的生产资料 ,是劳动力成为商品的直接原因。社会主义劳动力商品与资本主义劳动力商品的本质区别 ,在于剩余价值被谁占有。确认社会主义劳动力是商品 ,对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商品 劳动力市场 劳动力个人所有制 剩余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劳动力价值的构成 被引量:3
13
作者 石五学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CSSCI 1996年第6期12-14,共3页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劳动力价值的构成石五学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作为商品,同其它商品一样具有自身的价值。但是,由于我国长期以来一直提倡“按劳分配”,对于劳动力的商品性在理论界长期没有取得共识,以致很少有人探...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劳动力价值的构成石五学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作为商品,同其它商品一样具有自身的价值。但是,由于我国长期以来一直提倡“按劳分配”,对于劳动力的商品性在理论界长期没有取得共识,以致很少有人探讨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构成问题。也有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价值 劳动力商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新创造价值 天赋能力 工资的国民差异 价值构成 差异规律 转移价值 社会劳动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劳动力商品特殊性理论及启示 被引量:1
14
作者 谭运进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2-3,共2页
劳动力商品具有独特的使用价值,劳动力商品价值具有特殊的结构、特殊的交换形式,劳动力商品能否顺利交换有其特殊的意义。劳动力商品特殊性理论告诉我们,实现充分就业、增加国家对劳动力培养的投入、加强对劳动力的法律保护具有十分重... 劳动力商品具有独特的使用价值,劳动力商品价值具有特殊的结构、特殊的交换形式,劳动力商品能否顺利交换有其特殊的意义。劳动力商品特殊性理论告诉我们,实现充分就业、增加国家对劳动力培养的投入、加强对劳动力的法律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劳动力商品学说 特殊性 使用价值 中国 就业问题 劳动力市场 技能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按劳分配与按劳动力价值分配的结合
15
作者 徐创风 付泳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3期57-61,共5页
本文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确理解应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按劳分配与按劳动力价值分配结合的必要性就在于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结合的可能性是二者存在的客观基础相同.按劳分配与按劳动力价值分配存在一定... 本文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确理解应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按劳分配与按劳动力价值分配结合的必要性就在于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结合的可能性是二者存在的客观基础相同.按劳分配与按劳动力价值分配存在一定的矛盾,能够解决二者矛盾的结合形式是重合式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价值分配 按劳分配 劳动者个人所有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劳动力商品 劳动力个人所有制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国有企业 生产资料 劳动力价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力不是商品吗?——与张宝通同志商榷
16
作者 霍力攻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39-43,54,共6页
货币所有者购买和使用劳动力商品,使货币转化为资本,这种社会经济关系不是自然造成的,也不是人类社会共有的,而是社会发展特定阶段条件下的历史产物。
关键词 劳动力买卖 劳动力商品 资本家 雇佣劳动力 特殊商品 资本主义 劳动能力 使用价值 商品交换 雇佣工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动力商品与要素契约信用辨析
17
作者 张宝通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1-6,共6页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商品市场的发育,需要有健全的要素市场,其中包括劳动力市场的配合。有计划地开放劳动力市场,是完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要求。近年来,以劳动合同制为标志的社会主义劳动力市场,正在我国逐步实施,大锅饭、铁饭碗...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商品市场的发育,需要有健全的要素市场,其中包括劳动力市场的配合。有计划地开放劳动力市场,是完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要求。近年来,以劳动合同制为标志的社会主义劳动力市场,正在我国逐步实施,大锅饭、铁饭碗、统包统配的旧体制已开始在改变。在这种情况下,有些人认为,社会主义劳动力也是商品,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必须包括劳动力商品理论。我认为,劳动力商品论与社会主义是完全相悖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劳动力商品 契约信用 劳动 劳动力市场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劳动力商品 按劳分配 劳动力价值分配 商品经济理论 要素收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使用价值与价值”、“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正名——从一场关于“商品二因素提法问题”的学术论争说起
18
作者 王学荣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68-171,共4页
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中国学术界曾经有过一次关于"商品二因素"提法的学术讨论,洪大璘、洪远朋、奚兆永三位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著名学者分别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但时至今日,仍有一些问题尚未得到很好的解决,例如,"... 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中国学术界曾经有过一次关于"商品二因素"提法的学术讨论,洪大璘、洪远朋、奚兆永三位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著名学者分别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但时至今日,仍有一些问题尚未得到很好的解决,例如,"二重性"究竟是不是"二因素"的同义语?目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仍然采用"劳动二重性"的提法,是否也可以有"劳动二因素"的提法?如果也可以有"劳动二因素"的提法,那么"劳动二因素"与"劳动二重性"是否也可以"同时并用"?等等。彻底弄清楚这些问题,对进一步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品二因素” 二重性 使用价值 价值 交换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马克思劳动力价值与价格关系理论的探讨
19
作者 刘家珉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92-95,共4页
关键词 劳动力价值 劳动力商品 劳动力价格 马克思恩格斯 价值与价格 剩余价 必要劳动时间 价值规律 关系理论 工资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动力商品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认识与实践
20
作者 董全海 《经济与管理》 1997年第6期3-7,共5页
劳动力商品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认识与实践河北经贸大学教授董全海经济理论界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劳动力是否商品的争议至今没有定论。从形式逻辑和认识论两个角度考察劳动力商品概念,可以获得一些新的认识。一、劳动力商品概念的... 劳动力商品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认识与实践河北经贸大学教授董全海经济理论界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劳动力是否商品的争议至今没有定论。从形式逻辑和认识论两个角度考察劳动力商品概念,可以获得一些新的认识。一、劳动力商品概念的内涵市场经济中存在的商品有产品商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商品 劳动者的劳动力 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使用 劳动力使用 自由劳动 劳动力所有者 认识与实践 资料分离 土地商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