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劳动力商品:我国市场经济学应建立的范畴 被引量:1
1
作者 姚挺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7-52,共6页
劳动力商品范畴是马克思发现的市场经济的科学范畴之一,我国的市场经济学应有这个科学范畴;劳动力商品范畴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对我国市场经济改革均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 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 劳动力商品的等价交换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按劳分配向按劳动力价值分配的转化 被引量:1
2
作者 林勤青 《南方经济》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0期33-35,共3页
论按劳分配向按劳动力价值分配的转化林勤青-、按劳分配理论与现实的矛盾。按劳分配是马克思设想的社会主义基本特征之一。它的基本内容是:劳动者支付劳动获得报酬,劳动是获得个人消费品的唯一手段。等量的劳动获得等量的报酬是每个... 论按劳分配向按劳动力价值分配的转化林勤青-、按劳分配理论与现实的矛盾。按劳分配是马克思设想的社会主义基本特征之一。它的基本内容是:劳动者支付劳动获得报酬,劳动是获得个人消费品的唯一手段。等量的劳动获得等量的报酬是每个劳动者的权利。马克思设想,社会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按劳分配 劳动力价值分配 劳动 劳动力商品 社会主义 生产资料 生产过程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 生活资料 劳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力价值初探
3
作者 伏园 《中州学刊》 1983年第2期79-81,共3页
在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流行着把“劳动力价值”完全当作资本主义经济范畴的观点。因此,长期以来,这个概念成了一些经济学者的忌讳。劳动力价值究竟是资本主义社会所特有的,还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仍然具有价值,这是必须认真研究... 在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流行着把“劳动力价值”完全当作资本主义经济范畴的观点。因此,长期以来,这个概念成了一些经济学者的忌讳。劳动力价值究竟是资本主义社会所特有的,还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仍然具有价值,这是必须认真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 社会主义社会劳动 劳动力价值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 生产资料 资本家 按劳分配 必要劳动 劳动力所有者 调和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劳动力价值量不断增长的几点看法
4
作者 万钧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1987年第3期79-81,共3页
二次大战以后,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劳动力价值量呈不断增加的趋势。如何认识这个问题,本文就此谈点粗浅看法。人所共知,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力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它与一般商品相比较,不仅在使用价值上有... 二次大战以后,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劳动力价值量呈不断增加的趋势。如何认识这个问题,本文就此谈点粗浅看法。人所共知,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力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它与一般商品相比较,不仅在使用价值上有其特殊性,而且在它的价值量的规定上也有其特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 价值 劳动力价值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劳动 科学技术革命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几点看法 生活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劳动力商品及劳动力市场的特点
5
作者 骆逵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1995年第2期45-45,共1页
不论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劳动力商品的买卖,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劳动力的“买卖”,从流通领域看,都受商品价值规律支配。两种劳动力商品,都有着商品一般的共同属性——价值和使用价值。但在直接生产过程和分配过程中。
关键词 社会主义劳动力商品 劳动力市场 社会主义劳动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 直接生产过程 生产资料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 价值和使用价值 资本主义劳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动力价格的确定及市场调节
6
作者 严勋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4年第6期122-123,共2页
关键词 劳动力价格 劳动力市场 社会主义劳动力 劳动力要素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 劳动力价值 劳动力供求 社会保障制度 价值规律 协商工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政治经济学视角认清西方福利制度变动及其实质 被引量:7
7
作者 冯玲玲 程恩富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64-173,共10页
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福利的理论、制度和政策的产生和变化,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工人阶级的斗争和苏联社会主义国家的示范等综合发生作用的结果,也是资产阶级从长远整体利益出发进行缓和阶级矛盾和提高工人素质的改良主义的结果。与马克... 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福利的理论、制度和政策的产生和变化,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工人阶级的斗争和苏联社会主义国家的示范等综合发生作用的结果,也是资产阶级从长远整体利益出发进行缓和阶级矛盾和提高工人素质的改良主义的结果。与马克思所处时代不同,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工人获得劳动力商品价值的途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通过企业初次分配而获得的工资类收入;另一种是通过国家再分配而获得的福利类收入,其中福利类收入只是资产阶级把剥削来的一部分劳动力价值以社会福利的形式返还给劳动者而已。在影响财政收支的四大因素中,削减社会福利不应当成为当前西方国家解决财政赤字问题的良好出路,而应更关注惠及富人和大公司的历次税改方案、巨额军费开支以及与效率低下共存的逐年膨胀的政府行政开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利制度 福利理论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 公平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