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劳动力商品价值理论的再认识 被引量:7
1
作者 胡新宇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7期4-4,6,共2页
提出了劳动力商品价值一般构成的概念,论述了劳动力商品价值的一般构成中包括劳动者享受性消费所需要的支出。
关键词 劳动力商品价值理论 古典经济学 英国 马克思 剩余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工资和劳动力商品价值理论若干问题的探讨
2
作者 徐士兵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4-5,共2页
在当今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雇佣工人的工资发生分化。传统的观点认为工资是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或价格转化,劳动力商品价值由满足劳动力延续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决定,无法对雇佣工人工资分化的现象作出令人信服的解释。因此,在坚持马克思... 在当今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雇佣工人的工资发生分化。传统的观点认为工资是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或价格转化,劳动力商品价值由满足劳动力延续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决定,无法对雇佣工人工资分化的现象作出令人信服的解释。因此,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对此进行探讨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资 劳动力 劳动力商品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动力商品:我国市场经济学应建立的范畴 被引量:1
3
作者 姚挺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7-52,共6页
劳动力商品范畴是马克思发现的市场经济的科学范畴之一,我国的市场经济学应有这个科学范畴;劳动力商品范畴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对我国市场经济改革均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 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 劳动力商品价值 劳动力商品的等价交换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社会主义劳动力商品问题
4
作者 陈希成 《财贸研究》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46-50,共5页
劳动力作为生产的基本要素之一,其归属问题,是所有制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生产关系的重要基础。劳动力是否采取商品形式,直接涉及到劳动力所有制的具体形式,关系到社会生产的各个方面。因此,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经济改革,必须对社会主义劳... 劳动力作为生产的基本要素之一,其归属问题,是所有制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生产关系的重要基础。劳动力是否采取商品形式,直接涉及到劳动力所有制的具体形式,关系到社会生产的各个方面。因此,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经济改革,必须对社会主义劳动力是否采取商品形式等问题,进行认真地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所有制 经济改革 社会劳动 社会生产 生产效率 价值 劳动力商品价值 决定过程 交换关系 企业支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按劳分配向按劳动力价值分配的转化 被引量:1
5
作者 林勤青 《南方经济》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0期33-35,共3页
论按劳分配向按劳动力价值分配的转化林勤青-、按劳分配理论与现实的矛盾。按劳分配是马克思设想的社会主义基本特征之一。它的基本内容是:劳动者支付劳动获得报酬,劳动是获得个人消费品的唯一手段。等量的劳动获得等量的报酬是每个... 论按劳分配向按劳动力价值分配的转化林勤青-、按劳分配理论与现实的矛盾。按劳分配是马克思设想的社会主义基本特征之一。它的基本内容是:劳动者支付劳动获得报酬,劳动是获得个人消费品的唯一手段。等量的劳动获得等量的报酬是每个劳动者的权利。马克思设想,社会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按劳分配 劳动力价值分配 劳动 劳动力商品 社会主义 生产资料 生产过程 劳动力商品价值 生活资料 劳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力价值初探
6
作者 伏园 《中州学刊》 1983年第2期79-81,共3页
在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流行着把“劳动力价值”完全当作资本主义经济范畴的观点。因此,长期以来,这个概念成了一些经济学者的忌讳。劳动力价值究竟是资本主义社会所特有的,还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仍然具有价值,这是必须认真研究... 在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流行着把“劳动力价值”完全当作资本主义经济范畴的观点。因此,长期以来,这个概念成了一些经济学者的忌讳。劳动力价值究竟是资本主义社会所特有的,还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仍然具有价值,这是必须认真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 社会主义社会劳动 劳动力价值 劳动力商品价值 生产资料 资本家 按劳分配 必要劳动 劳动力所有者 调和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劳动力价值量不断增长的几点看法
7
作者 万钧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1987年第3期79-81,共3页
二次大战以后,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劳动力价值量呈不断增加的趋势。如何认识这个问题,本文就此谈点粗浅看法。人所共知,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力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它与一般商品相比较,不仅在使用价值上有... 二次大战以后,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劳动力价值量呈不断增加的趋势。如何认识这个问题,本文就此谈点粗浅看法。人所共知,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力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它与一般商品相比较,不仅在使用价值上有其特殊性,而且在它的价值量的规定上也有其特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劳动力商品价值 价值 劳动力价值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劳动 科学技术革命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几点看法 生活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劳动力商品及劳动力市场的特点
8
作者 骆逵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1995年第2期45-45,共1页
不论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劳动力商品的买卖,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劳动力的“买卖”,从流通领域看,都受商品价值规律支配。两种劳动力商品,都有着商品一般的共同属性——价值和使用价值。但在直接生产过程和分配过程中。
关键词 社会主义劳动力商品 劳动力市场 社会主义劳动 劳动力商品价值 直接生产过程 生产资料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 价值和使用价值 资本主义劳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动力价格的确定及市场调节
9
作者 严勋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4年第6期122-123,共2页
关键词 劳动力价格 劳动力市场 社会主义劳动力 劳动力要素 劳动力商品价值 劳动力价值 劳动力供求 社会保障制度 价值规律 协商工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劳动价值论的再认识
10
作者 杨文进 石士钧 《财贸研究》 1988年第1期25-29,共5页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经济学界对之误解颇多,需要仔细清理,以还其本来面目。它一方面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科学性的理解,另一方面才有可能在此基础上发展马克思主义。
关键词 劳动力商品价值 社会总劳动 对象性 企业经济 行为决定 多头领导 经验分析 观点相 个体劳动 社会劳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政治经济学视角认清西方福利制度变动及其实质 被引量:7
11
作者 冯玲玲 程恩富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64-173,共10页
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福利的理论、制度和政策的产生和变化,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工人阶级的斗争和苏联社会主义国家的示范等综合发生作用的结果,也是资产阶级从长远整体利益出发进行缓和阶级矛盾和提高工人素质的改良主义的结果。与马克... 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福利的理论、制度和政策的产生和变化,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工人阶级的斗争和苏联社会主义国家的示范等综合发生作用的结果,也是资产阶级从长远整体利益出发进行缓和阶级矛盾和提高工人素质的改良主义的结果。与马克思所处时代不同,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工人获得劳动力商品价值的途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通过企业初次分配而获得的工资类收入;另一种是通过国家再分配而获得的福利类收入,其中福利类收入只是资产阶级把剥削来的一部分劳动力价值以社会福利的形式返还给劳动者而已。在影响财政收支的四大因素中,削减社会福利不应当成为当前西方国家解决财政赤字问题的良好出路,而应更关注惠及富人和大公司的历次税改方案、巨额军费开支以及与效率低下共存的逐年膨胀的政府行政开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利制度 福利理论 劳动力商品价值 公平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文摘
12
《武汉金融》 1984年第9期40-,共1页
社会主义经济中存在的是“价值剩余”社会主义经济中不存在“剩余价值”范畴,作为它的对立物而产生的,是“价值剩余”范畴. “价值剩余”指的是社会主义劳动者所创造的新价值在扣除劳动者满足自己需要的生活资料价值以后的剩余。在质的... 社会主义经济中存在的是“价值剩余”社会主义经济中不存在“剩余价值”范畴,作为它的对立物而产生的,是“价值剩余”范畴. “价值剩余”指的是社会主义劳动者所创造的新价值在扣除劳动者满足自己需要的生活资料价值以后的剩余。在质的规定性上,它与“剩余价值”有着根本不同。“剩余价值”范畴以劳动力商品价值的存在为前提,它首先反映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价值剩余”根本不反映谁无偿占有谁的劳动,它反映社会主义联合劳动者向社会提供剩余劳动,而这部分以价值形式出现的剩余,又将直接间接地用之于劳动者个人和集体这样一种关系。在量的规定性上,两者也有区别。“价值剩余”以劳动者个人需要的满足为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商品价值 社会主义劳动 个人需要 经济管理 国家规模 统收统支 经济活动 信贷体制 行政办法 行业指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