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直辖市劳动力产业结构差异及相关分析
被引量:2
- 1
-
-
作者
马寿海
-
机构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
出处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169-171,共3页
-
-
关键词
劳动力产业结构
上海
人力
服务业
服务行业
服务部门
直辖市
第三产业
产业结构
就业规模
就业量
产业结构调整
产业调整
经济结构调整
差异
非国有工业企业
天津
-
分类号
F249.27
[经济管理—劳动经济]
-
-
题名广西劳动力产业结构变动比较分析
被引量:2
- 2
-
-
作者
莫靖林
-
机构
广西民族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
出处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03-105,共3页
-
文摘
本文运用配第—克拉克定理和库兹涅茨定理,根据统计数据对我国和广西的产业结构及劳动力产业结构变动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广西劳动力产业结构变动的特殊性和非常规性,并分析了原因,文章最后提出了调整和优化广西产业结构的建议。
-
关键词
广西
劳动力产业结构
配第-克拉克定理
库兹涅茨定理
比较分析
-
分类号
F062.9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
-
题名劳动力产业结构变动的一般趋势
- 3
-
-
作者
王善迈
-
出处
《经济与管理研究》
1987年第4期7-10,共4页
-
文摘
分动力是最基本的生产要素,一定经济发展水平条件下合理的劳动力产业结构,是经济发展和经济效益提高的重要条件。本文所述劳动力产业结构,是指一国一定时期内,第一、第二、第三次产业中的劳动力在劳动力总量中所占的比例。作为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我国,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劳动力在各次产业中的分布将发生较大的转移和调整,预测和规划我国未来劳动力产业结构的变动,无疑是经济与社会发展中至关重要的问题。本文的任务。
-
关键词
劳动力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变动
劳动生产率
物质生产
经济发展水平
一般趋势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第三产业劳动
服务业
第三次产业
-
分类号
F0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
-
题名我国劳动力结构演变对居民消费结构变迁的影响
被引量:1
- 4
-
-
作者
周勇
解美娟
-
机构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
出处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7-50,共4页
-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产业组织网络范式下区际产业转移行为与绩效研究”(编号:14YJA79009)
-
文摘
本文将劳动力结构分为劳动力产业结构、劳动力年龄结构、劳动力质量结构和劳动力城乡结构四大类,分别通过实证检验,研究了我国劳动力结构与居民消费结构之间的关系。根据实证结果可知,劳动力产业结构和质量结构的不断优化,能显著引起居民消费结构不断优化调整;从劳动力年龄结构看,新生代劳动力所占份额与享受型消费份额存在正相关,即新生代劳动力的增加是消费结构升级的推动力;从劳动力城乡结构看,农村劳动力对消费结构的正向促进作用更为明显。
-
关键词
消费结构升级
城乡结构
劳动力质量
享受型消费
农村劳动力
劳动力产业结构
居民消费结构
结构演变
-
分类号
F71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我国劳动力就业产业构成的特点及其分析
- 5
-
-
作者
王桂胜
-
机构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
-
出处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07年第1期79-82,共4页
-
文摘
本文主要分析介绍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劳动力就业的发展状况、劳动力就业的产业结构分布特点以及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相关关系,并且运用新古典增长模型对影响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因素作了深入分析。最后对我国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发展提出了一般分析和相关政策建议。
-
关键词
劳动力就业的产业结构
就业率
产值结构
典型相关分析
-
Keywords
employment structure of industry
the rate of employment
industrial structure
Canonical correlation analysis
-
分类号
F241.23
[经济管理—劳动经济]
-
-
题名新技术革命对劳动力的影响
- 6
-
-
作者
俞坚
-
机构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所
-
出处
《江汉论坛》
1985年第5期19-21,共3页
-
文摘
当前,正在酝酿和兴起的新技术革命,给社会生产力带来新的飞跃,也对劳动力产生巨大影响,值得注意.新技术革命对劳动力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劳动力产业结构的变化上劳动力从传统工业向新兴工业转移.近年来,在新技术革命的冲击下,所谓'第二次浪潮'的工业日趋衰落.发达国家冶金、煤炭、造船、汽车、铁路、纺织等部门开工率只有50~70%,产量下降了10~30%,成千上万的工人无所事事.许多国家已采取遣返外籍工人、
-
关键词
新技术革命
劳动力产业结构
西方发达国家
传统工业
技术人员
新兴工业
巨大影响
八十年代
制造业
退休年龄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浅论我国高中阶段教育规模发展模式的战略选择
- 7
-
-
作者
张春曙
-
机构
上海市教科院智力开发研究所
-
出处
《教育与经济》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47-51,共5页
-
文摘
从现在到2010年,我国高中阶段教育规模发展模式的合理选择是:“扩张、巩固、提高”。更具体地说,从数量上看,将是“高速发展:着力扩大规模——中速发展:巩固发展速度——适度发展:重在提高质量”的演变格局。作出这一战略选择的基本理由有三条:高中阶段教育与其他层次教育协调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发展为经济发展培养和输送足够数量的中高级劳动力;高中阶段教育发展与适龄人口波动相呼应。
-
关键词
发展模式
教育规模
文化程度
高中阶段教育
高级劳动力
教育发展
高中教育
战略选择
劳动力产业结构
招生规模
-
分类号
G630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以怎样的思维对待农民工
- 8
-
-
作者
姚梅
-
出处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40-142,共3页
-
文摘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是农村部分社会劳动力的再分配,是劳动力产业结构根据经济发展逻辑序列顺向演进过程中的层次递进。农业劳动力向工业部门转移、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是所有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中或二元经济结构转换过程中的普遍规律。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表现为地域系统层次的不断递进,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变化轨迹呈现出由三个点位的渐次延展过程,第一个点位的特征是农村富余劳动力离土不离乡,就地转移到乡镇企业;第二个点位的特征是离土又离乡,季节式异地转移,农忙时回乡,农闲时在城里务工:第三个点位的特征表现出长期异地转移,转移出的农村劳动力有举家迁移到城市的意愿。人们习惯将后两个点位中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群体称之为农民工。
-
关键词
农民工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
农业劳动力转移
劳动力产业结构
思维
二元经济结构
层次递进
城市转移
-
分类号
F323.6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F249.21
[经济管理—劳动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