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序列生产、贸易开放与劳动剩余经济结构转换
1
作者
孙楚仁
凌海涛
陈瑾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0-69,110,共21页
自Lewis(1954)提出二元经济理论以来,很多学者对二元经济国家的结构转换问题进行了研究。大多学者认为二元经济国家的发展最重要的是资本积累,也有一些学者从制度变革、技术进步、人力资本以及基础设施投资等角度对二元经济国家的发展...
自Lewis(1954)提出二元经济理论以来,很多学者对二元经济国家的结构转换问题进行了研究。大多学者认为二元经济国家的发展最重要的是资本积累,也有一些学者从制度变革、技术进步、人力资本以及基础设施投资等角度对二元经济国家的发展提供了分析思路。本文则认为,在全球分段化生产体系下,二元经济国家也可通过积极参与国际分工来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本文在序列生产链、外包和存在剩余劳动的设定下,构建了一个包含两部门、两国家的一般均衡模型并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发现:发展中国家中间品贸易自由化有助于其城市化、工业化和福利水平的提高;而发达国家中间品贸易自由化会使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衰退;若两国同步进行中间品贸易自由化会使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工业化和福利水平提高。这些研究表明,在全球生产分段化条件下,发展中国家积极参与全球分工会对其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序列生产
贸易自由化
劳动剩余经济
结构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劳动剩余、分工演进与经济发展
被引量:
2
2
作者
高帆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21-128,共8页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可以视作是一个劳动剩余逐渐消减的过程,但是人们对于劳动剩余与经济发展的内在关系却存在着不同的理解,传统的劳动剩余理论从资源配置的角度出发将劳动剩余看成是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新兴古典经济学派则从劳动分...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可以视作是一个劳动剩余逐渐消减的过程,但是人们对于劳动剩余与经济发展的内在关系却存在着不同的理解,传统的劳动剩余理论从资源配置的角度出发将劳动剩余看成是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新兴古典经济学派则从劳动分工的角度出发将劳动剩余视为经济发展的促进力量。我们利用了一个新兴古典经济学模型提出了有关劳动剩余经济的几个命题,揭示了劳动剩余对分工演进和经济发展的两种均衡,解释了其决定性的因素是交易效率和对土地的依附程度。我国改革以来的经济格局在一定意义上支持了本文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
剩余
分工演进
经济
发展
发展中国家
新兴古典
经济
学派
劳动
分工
交易效率
土地
中国
劳动剩余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劳动力转移到产业转移——金融危机背景下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有效途径
被引量:
9
3
作者
穆建新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75-79,共5页
在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的外向型经济遭受重创,出口急剧萎缩,沿海企业减产停产甚至倒闭,大量农民工面临失业返乡、返乡失业的困境。中国必须转变发展模式,即由以出口导向、劳动力密集型制造业、异地就业为主要特征的"劳动力转移&qu...
在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的外向型经济遭受重创,出口急剧萎缩,沿海企业减产停产甚至倒闭,大量农民工面临失业返乡、返乡失业的困境。中国必须转变发展模式,即由以出口导向、劳动力密集型制造业、异地就业为主要特征的"劳动力转移"模式,转变为以内需驱动、沿海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向内陆转移、就地就业为主要特征的"产业转移"模式;在此基础上,该文提出应当尽快建立适当的制度安排和机制激励,促使模式转变;最后提出一些具体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
力转移
产业转移
经济
结构调整
剩余
劳动
力出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序列生产、贸易开放与劳动剩余经济结构转换
1
作者
孙楚仁
凌海涛
陈瑾
机构
西南财经大学国际商学院
FX
出处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0-69,110,共2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我国城市贸易结构空间分布研究"(7127316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政策干预对我国不同组织模式贸易出口复杂度的影响"(71373156)
+1 种基金
上海市"曙光计划"项目"我国城市比较优势研究"(14SG51)
西南财经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项目(JBK170927)"资助
文摘
自Lewis(1954)提出二元经济理论以来,很多学者对二元经济国家的结构转换问题进行了研究。大多学者认为二元经济国家的发展最重要的是资本积累,也有一些学者从制度变革、技术进步、人力资本以及基础设施投资等角度对二元经济国家的发展提供了分析思路。本文则认为,在全球分段化生产体系下,二元经济国家也可通过积极参与国际分工来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本文在序列生产链、外包和存在剩余劳动的设定下,构建了一个包含两部门、两国家的一般均衡模型并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发现:发展中国家中间品贸易自由化有助于其城市化、工业化和福利水平的提高;而发达国家中间品贸易自由化会使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衰退;若两国同步进行中间品贸易自由化会使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工业化和福利水平提高。这些研究表明,在全球生产分段化条件下,发展中国家积极参与全球分工会对其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序列生产
贸易自由化
劳动剩余经济
结构转换
Keywords
Sequential Production
Trade Liberalization
Labor Surplus Economy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分类号
F249.1 [经济管理—劳动经济]
F273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F742 [经济管理—国际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劳动剩余、分工演进与经济发展
被引量:
2
2
作者
高帆
机构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出处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21-128,共8页
文摘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可以视作是一个劳动剩余逐渐消减的过程,但是人们对于劳动剩余与经济发展的内在关系却存在着不同的理解,传统的劳动剩余理论从资源配置的角度出发将劳动剩余看成是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新兴古典经济学派则从劳动分工的角度出发将劳动剩余视为经济发展的促进力量。我们利用了一个新兴古典经济学模型提出了有关劳动剩余经济的几个命题,揭示了劳动剩余对分工演进和经济发展的两种均衡,解释了其决定性的因素是交易效率和对土地的依附程度。我国改革以来的经济格局在一定意义上支持了本文的结论。
关键词
劳动
剩余
分工演进
经济
发展
发展中国家
新兴古典
经济
学派
劳动
分工
交易效率
土地
中国
劳动剩余经济
分类号
F120.2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F112.1 [经济管理—国际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劳动力转移到产业转移——金融危机背景下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有效途径
被引量:
9
3
作者
穆建新
机构
山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研究院
出处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75-79,共5页
文摘
在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的外向型经济遭受重创,出口急剧萎缩,沿海企业减产停产甚至倒闭,大量农民工面临失业返乡、返乡失业的困境。中国必须转变发展模式,即由以出口导向、劳动力密集型制造业、异地就业为主要特征的"劳动力转移"模式,转变为以内需驱动、沿海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向内陆转移、就地就业为主要特征的"产业转移"模式;在此基础上,该文提出应当尽快建立适当的制度安排和机制激励,促使模式转变;最后提出一些具体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劳动
力转移
产业转移
经济
结构调整
剩余
劳动
力出路
分类号
F323.6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序列生产、贸易开放与劳动剩余经济结构转换
孙楚仁
凌海涛
陈瑾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劳动剩余、分工演进与经济发展
高帆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从劳动力转移到产业转移——金融危机背景下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有效途径
穆建新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9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